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壬辰录》是古代朝鲜第一部讲史小说,其作品无论从主题与题材、人物与形象、情节和语言、历史与虚构、悲剧与落幕方面等方面均与我国《三国演义》有着很大的关联性,从不同方面因袭借鉴了《三国演义》的创作方法。因此将这两部小说放到一起作对比研究不仅有利于把握两部作品深层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色,同时也有利于我们了解朝鲜古代文学是如何接受中国汉文化影响来发展本民族文学,以及中朝之间深厚的民族友谊。
关键词:《壬辰录》;《三国演义》;对比分析;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3-0-02
朝鲜的爱国讲史小说《壬辰录》(亦称《抗倭演义》)是该国的第一部讲史小说。作品记錄了16世纪末朝鲜民众反抗日本倭寇入侵的“壬辰战争”,歌颂了以李舜臣为首的爱国将领的英勇斗争和义兵的英雄事迹,同时对封建王朝的腐败现象作了揭露,小说还表现了朝鲜和中国之间的深厚友谊。它以战后出现的一系列“倡义录”为基础,结合了大量的民间传说,通过加工某些史料而成,是朝鲜文学史上国语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而这一时期中国兴盛发展的通俗文学也陆续传入朝鲜,《三国演义》也是在这时在朝鲜广泛流传开来,对朝鲜的文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样作为中国的第一部讲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创作艺术对《壬辰录》的产生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对比两部作品,可以发现《壬辰录》从产生到其内容、写作艺术上都与《三国演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文学与政治上的影响。
一、《壬辰录》的主要内容
《壬辰录》是根据16世纪在朝鲜半岛发生的“壬辰倭乱”为背景而创作出来的古代朝鲜第一部讲史小说。这部小说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部门:
第一部分:朝鲜朝溃败期。倭寇大举入侵朝鲜半岛,并快速占领釜山、汉城、开城、平壤等主要城市,古代朝鲜全境基本沦陷,朝鲜朝的王公大臣被迫北逃至中朝边境的义州郡,至此,朝鲜朝陷入了亡国危机,无奈向中国明朝请求援军。
第二部分:朝鲜朝反击期。不甘沦为亡国奴的朝鲜朝有识之士开始对倭寇的侵略行为进行反抗。小说中按照顺序,相继出现了李舜臣、郭再祐、金德龄、金英瑞等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或组织政府军与倭寇展开殊死搏斗,或组织民间义兵奋起反抗。在与明朝援军的协助下,朝鲜韩军民不断进行战略反击,扭转战争局面,并最终击败倭寇的二次进攻,迫使倭寇撤出朝鲜半岛。
第三部分:抗倭胜利期。朝鲜朝使臣惟政赴日本接受投降。这一过程着重描述了惟政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法术揭露日本的一个又一个阴谋,并最终迫使日本投降的这一过程。
《壬辰录》是朝鲜朝第一部描述朝鲜民众反抗外来侵略的文学作品。整部作品都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爱国主义色彩,歌颂了一大批以李舜臣为首的忠义将领以及一批自发组织义兵反抗的民间英雄。同时,这部作品还揭示了当朝的腐败和对奸臣的痛恨。另外这部作品还描述了明朝援军的无畏精神,表达出了古代朝鲜人民与中国民众的深厚友谊。
二、两部作品的关联性
1.主题与题材
《壬辰录》和《三国演义》都是以战争为题材的讲史小说,且都是各自国家的第一部的讲史小说。但两部作品反映的战争的性质却是不同的,这使得两部作品的主题和思想有着差异。
《三国演义》表现的是同一民族内部,各个封建政治军阀之间的割据战,是以“拥刘反曹”为主导思想,作品向往的是由一个仁君贤臣统治的封建统一国家;而《壬辰录》反映的是反对异族侵略者入侵的民族正义战争,以抗倭为主要线索,其主导思想是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独立,追求一个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两部作品主导思想的不同决定两书不同的主题。
主题虽不尽相同,但二者的思想内涵却都浸润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都表现忠、孝、节、义等道德价值。而这两部作品的问世虽然前后相隔了近三百年,但是他们出现的历史环境却又是惊人的相似,都诞生于民族矛盾的尖锐期。
《三国演义》虽是成书于元末明初,但早在宋代就以“说书”的形式流行于世。而宋元明时期,正是北方少数民族崛起,入主中原对汉民族政权产生威胁的时期。在此形势下,汉民族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形成了一种“人心思汉”的趋势。同时这一时期也涌现岳飞、文天祥这类英雄。《三国演义》在此形成,正是对当时人民愿望和民族意识的反映。
而《壬辰录》的产生自不必说,日本这一外族的悍然入侵极大地刺激了朝鲜民众的民族意识。“壬辰倭乱”方平,战后百废待兴的朝鲜王朝又遭遇了满清的侵犯和压制的“丙子胡乱”,这样更是激发了朝鲜人民的愤郁和不满。因此《壬辰录》不仅仅是写抗倭,同时也是对反清反满意识的反映。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两部小说都带有针砭时弊,以古讽今、借古喻今之意。
2.人物与形象
在对作品人物的表现上,《壬辰录》和《三国演义》两部小说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刻画均围绕战争的进程展开。通过对“事件”的描述以达到对人物性格的彰显和主观的褒贬与评价。在刻画人物的手法上二者亦是基本相同,《三国》和《壬辰录》都很少涉及人物心理活动和表情的描绘,主要依靠人物的动作和故事情节来表现人物性格。而对人物外貌、服饰的描写也是粗线条的描画。这是两部小说创作上的共同点。
但在具体人物的塑造上,《壬辰录》和《三国演义》却又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在人物方面,《三国演义》以“拥刘反曹”为主导思想,反映的主要矛盾是蜀国和魏国之间的矛盾,但蜀吴和魏吴之间的矛盾作者也是注意表现得。因此,《三国演义》在人物刻画上除了将正面人物诸葛亮、关羽、刘备、张飞等写得生气勃勃外,反面人物也是活灵活现。如对“义绝”曹操的刻画,以及与诸葛亮貌合神离,欲置其于死地,最后反被诸葛亮气死的周瑜,这些人物也是写得相当饱满充实。而《壬辰录》表现的是朝日两大民族之间的矛盾,表达的是抗敌救国的民族意识和维护民族独立的爱国精神。故其在人物描写上,以刻画英雄人物为主,而反派人物则多被描写成窝囊废。如小说中日本敌将马多时、马适时被李舜臣轻易地打死打败;安国寺一再中郭再佑之计而惨败;清正被郑文孚赶出咸镜道……反面人物似乎总是那么无能,有着“自寻死路”的意味。 3.情节和语言
在情节和语言上,《壬辰录》对《三国演义》有着明显的模仿和移植,是二者关联性最突出的部分。
在情节和内容上,两部小说在开头都先描述了一些不平常的自然现象,以此来象征国运的不祥。如《三国演义》在第一回中写道:
建宁二月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又海水泛滥,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入海中……光和元年,雌鸡化雄。六月朔,黑气十余丈,飞入温德殿中……秋七月有虹献于玉堂,五原山岸,尽皆崩裂。种种不祥,非止一端。
而《壬辰录》在小说开头亦有相似的描寫:
宣祖十一年春三月……“有长星其自东方,直向西边。”……乙卯年起,太白星横亘于天空,并有白虹贯日……庚辰年,庆尚道荣州波银江水枯见底,东海鱼族,移产于西海。延坪海素产之青石鱼,则移产于辽东……壬午年,白虎闯入平壤城内噬人。黑云压都城,七日不散。海水沸腾三日,鱼死成群,漂浮水面,不计其数。海边水无故荡溢……
其次,《壬辰录》还在故事、情节上直接引用接联了《三国演义》中的部分。在《三国演义》中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是兄弟关系。《壬辰录》则将明神宗和朝鲜宣祖分别说成是刘备和张飞的投胎。因此当朝鲜在危难之际时,神宗以兄弟之情谊派兵援助朝鲜抗倭,而作为刘备和张飞的结拜兄弟关羽则作为一个虚幻的神出现这场战役里。《壬辰录》中有关关羽的描述主要有两处:
(一)西山道:“请看关云长正经过此处!”国王步入庭院,仰望天空,云层之中虽不见其人,却见赤兔马四蹄奔腾而过。
(二)……空中一声叫道:“敌将休走,受我一刀!”声震天地,清正大惊,只见一员大将头戴金盔,三角须,手提青龙刀,跨坐青聪马,正是蜀汉大将关云长!清正惊慌失色……
《三国演义》中关羽被塑造成“三绝”中的“义绝”,因为他的神勇威武和义薄云天,中国的封建社会将其抬高到一个很高的地位并加以跪拜和供奉。在当时的朝鲜亦可经常看到关帝庙和关羽的祠堂。《壬辰录》对《三国演义》刘关张三人的化用可以说是对中朝深厚友谊的一个反映。
4.历史与虚构
在小说的“虚”与“实”上,《壬辰录》和《三国演义》的关联性和差异性主要表现在虚构的情形、手法和内容这三个方面。作为讲史小说,虽是以史实为依据,但它毕竟不是对历史的记录,是小说而不是史书。所以作为文学作品,两部小说必然都存在艺术的虚构。
从虚构情形上看,清代章学诚在《丙辰札记》中对《三国演义》如此评述:“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所惑乱。”在人物情节虚构分布上,《三国演义》亦是比较均匀的。作者在对曹操、刘备、诸葛亮、周瑜等人物的塑造刻画上虽然有虚构,但相互之间比例都差不多,基本是依照史实的描述的。除了关张二人的夸大成分相对较多外,其余人物之间的差异都不大。
而《壬辰录》则颇为不同,不同人物之间的差异表现得很明显。像主人公李舜臣的形象刻画是七实三虚;而郭再佑、刘关良等人则基本是按史实记载,可谓“九实一虚”;至于西山大师、金德龄、思溟堂之人,他们或是有通天的本领,或是毫无历史依据,算是“二实八虚”或“一实九虚”。
在虚构手法上,《壬辰录》和《三国演义》则表现出相似性,二者都运用了添枝加叶、主观抒情、合理想象、细节虚构等众多虚构手法以增强小说情节的吸引力和小说的可读性。如《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舌战群儒”、“诸葛祭风”、“义释华容道”,《壬辰录》中四溟堂前往倭国受降等,这些都是没有历史记载的,均是作者通过合理的想象以促进小说情节的连贯性。在细节虚构上,《三国演义》有“刘备三顾茅庐”、“关羽刮骨疗毒”等,《壬辰录》则有“金应瑞刺杀小西飞”、“李舜臣切股取丸”。作者通过这些富于传奇性的情节,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加以反复渲染,强化了人物的精神气质和性格特点,同时完成了英雄人物的塑造。
在虚构内容上,《壬辰录》和《三国演义》都有神化的内容和倾向。《三国演义》中“关羽显圣”、“诸葛亮七星坛祭风”、“五丈原诸葛亮禳星”等都充满了天象、谶纬、占卜、释梦等神异之事。而《壬辰录》则更具神魔色彩,如金德龄山中学艺,可呼风唤雨、遁形隐身,于十万敌军中来去自由;敌将小西飞则在作品中成了一个浑身长满鳞甲的怪物;西山大师亦能未卜先知,召云救人……
三、结语
作为两国共同的第一部讲史小说,《壬辰录》和《三国演义》都依据史实,通过艺术手法的虚构加工和情节表现,塑造刻画了一系列鲜明、复杂、丰满和深刻的英雄人物,表达和反映了作者和当时人民共同的政治祈愿和时代诉求。《壬辰录》和《三国演义》的比较研究,“不仅在于认识两国间的文学关系,了解《三国演义》在外域的传播影响和国际地位,更重要的是认识到作为朝鲜古典名著的《壬辰录》是如何适当地借用他国文学来描绘本民族可歌可泣的爱国斗争,以及如何建设本民族小说文学的。”
参考文献:
[1]韦旭升.韦旭升文集·卷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2]罗贯中.三国演义[M].湖南:岳麓出版社,2007.
[3]刘勇强.中国古代小说史叙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壬辰录》;《三国演义》;对比分析;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3-0-02
朝鲜的爱国讲史小说《壬辰录》(亦称《抗倭演义》)是该国的第一部讲史小说。作品记錄了16世纪末朝鲜民众反抗日本倭寇入侵的“壬辰战争”,歌颂了以李舜臣为首的爱国将领的英勇斗争和义兵的英雄事迹,同时对封建王朝的腐败现象作了揭露,小说还表现了朝鲜和中国之间的深厚友谊。它以战后出现的一系列“倡义录”为基础,结合了大量的民间传说,通过加工某些史料而成,是朝鲜文学史上国语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而这一时期中国兴盛发展的通俗文学也陆续传入朝鲜,《三国演义》也是在这时在朝鲜广泛流传开来,对朝鲜的文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样作为中国的第一部讲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创作艺术对《壬辰录》的产生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对比两部作品,可以发现《壬辰录》从产生到其内容、写作艺术上都与《三国演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文学与政治上的影响。
一、《壬辰录》的主要内容
《壬辰录》是根据16世纪在朝鲜半岛发生的“壬辰倭乱”为背景而创作出来的古代朝鲜第一部讲史小说。这部小说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部门:
第一部分:朝鲜朝溃败期。倭寇大举入侵朝鲜半岛,并快速占领釜山、汉城、开城、平壤等主要城市,古代朝鲜全境基本沦陷,朝鲜朝的王公大臣被迫北逃至中朝边境的义州郡,至此,朝鲜朝陷入了亡国危机,无奈向中国明朝请求援军。
第二部分:朝鲜朝反击期。不甘沦为亡国奴的朝鲜朝有识之士开始对倭寇的侵略行为进行反抗。小说中按照顺序,相继出现了李舜臣、郭再祐、金德龄、金英瑞等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或组织政府军与倭寇展开殊死搏斗,或组织民间义兵奋起反抗。在与明朝援军的协助下,朝鲜韩军民不断进行战略反击,扭转战争局面,并最终击败倭寇的二次进攻,迫使倭寇撤出朝鲜半岛。
第三部分:抗倭胜利期。朝鲜朝使臣惟政赴日本接受投降。这一过程着重描述了惟政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法术揭露日本的一个又一个阴谋,并最终迫使日本投降的这一过程。
《壬辰录》是朝鲜朝第一部描述朝鲜民众反抗外来侵略的文学作品。整部作品都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爱国主义色彩,歌颂了一大批以李舜臣为首的忠义将领以及一批自发组织义兵反抗的民间英雄。同时,这部作品还揭示了当朝的腐败和对奸臣的痛恨。另外这部作品还描述了明朝援军的无畏精神,表达出了古代朝鲜人民与中国民众的深厚友谊。
二、两部作品的关联性
1.主题与题材
《壬辰录》和《三国演义》都是以战争为题材的讲史小说,且都是各自国家的第一部的讲史小说。但两部作品反映的战争的性质却是不同的,这使得两部作品的主题和思想有着差异。
《三国演义》表现的是同一民族内部,各个封建政治军阀之间的割据战,是以“拥刘反曹”为主导思想,作品向往的是由一个仁君贤臣统治的封建统一国家;而《壬辰录》反映的是反对异族侵略者入侵的民族正义战争,以抗倭为主要线索,其主导思想是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独立,追求一个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两部作品主导思想的不同决定两书不同的主题。
主题虽不尽相同,但二者的思想内涵却都浸润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都表现忠、孝、节、义等道德价值。而这两部作品的问世虽然前后相隔了近三百年,但是他们出现的历史环境却又是惊人的相似,都诞生于民族矛盾的尖锐期。
《三国演义》虽是成书于元末明初,但早在宋代就以“说书”的形式流行于世。而宋元明时期,正是北方少数民族崛起,入主中原对汉民族政权产生威胁的时期。在此形势下,汉民族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形成了一种“人心思汉”的趋势。同时这一时期也涌现岳飞、文天祥这类英雄。《三国演义》在此形成,正是对当时人民愿望和民族意识的反映。
而《壬辰录》的产生自不必说,日本这一外族的悍然入侵极大地刺激了朝鲜民众的民族意识。“壬辰倭乱”方平,战后百废待兴的朝鲜王朝又遭遇了满清的侵犯和压制的“丙子胡乱”,这样更是激发了朝鲜人民的愤郁和不满。因此《壬辰录》不仅仅是写抗倭,同时也是对反清反满意识的反映。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两部小说都带有针砭时弊,以古讽今、借古喻今之意。
2.人物与形象
在对作品人物的表现上,《壬辰录》和《三国演义》两部小说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刻画均围绕战争的进程展开。通过对“事件”的描述以达到对人物性格的彰显和主观的褒贬与评价。在刻画人物的手法上二者亦是基本相同,《三国》和《壬辰录》都很少涉及人物心理活动和表情的描绘,主要依靠人物的动作和故事情节来表现人物性格。而对人物外貌、服饰的描写也是粗线条的描画。这是两部小说创作上的共同点。
但在具体人物的塑造上,《壬辰录》和《三国演义》却又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在人物方面,《三国演义》以“拥刘反曹”为主导思想,反映的主要矛盾是蜀国和魏国之间的矛盾,但蜀吴和魏吴之间的矛盾作者也是注意表现得。因此,《三国演义》在人物刻画上除了将正面人物诸葛亮、关羽、刘备、张飞等写得生气勃勃外,反面人物也是活灵活现。如对“义绝”曹操的刻画,以及与诸葛亮貌合神离,欲置其于死地,最后反被诸葛亮气死的周瑜,这些人物也是写得相当饱满充实。而《壬辰录》表现的是朝日两大民族之间的矛盾,表达的是抗敌救国的民族意识和维护民族独立的爱国精神。故其在人物描写上,以刻画英雄人物为主,而反派人物则多被描写成窝囊废。如小说中日本敌将马多时、马适时被李舜臣轻易地打死打败;安国寺一再中郭再佑之计而惨败;清正被郑文孚赶出咸镜道……反面人物似乎总是那么无能,有着“自寻死路”的意味。 3.情节和语言
在情节和语言上,《壬辰录》对《三国演义》有着明显的模仿和移植,是二者关联性最突出的部分。
在情节和内容上,两部小说在开头都先描述了一些不平常的自然现象,以此来象征国运的不祥。如《三国演义》在第一回中写道:
建宁二月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又海水泛滥,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入海中……光和元年,雌鸡化雄。六月朔,黑气十余丈,飞入温德殿中……秋七月有虹献于玉堂,五原山岸,尽皆崩裂。种种不祥,非止一端。
而《壬辰录》在小说开头亦有相似的描寫:
宣祖十一年春三月……“有长星其自东方,直向西边。”……乙卯年起,太白星横亘于天空,并有白虹贯日……庚辰年,庆尚道荣州波银江水枯见底,东海鱼族,移产于西海。延坪海素产之青石鱼,则移产于辽东……壬午年,白虎闯入平壤城内噬人。黑云压都城,七日不散。海水沸腾三日,鱼死成群,漂浮水面,不计其数。海边水无故荡溢……
其次,《壬辰录》还在故事、情节上直接引用接联了《三国演义》中的部分。在《三国演义》中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是兄弟关系。《壬辰录》则将明神宗和朝鲜宣祖分别说成是刘备和张飞的投胎。因此当朝鲜在危难之际时,神宗以兄弟之情谊派兵援助朝鲜抗倭,而作为刘备和张飞的结拜兄弟关羽则作为一个虚幻的神出现这场战役里。《壬辰录》中有关关羽的描述主要有两处:
(一)西山道:“请看关云长正经过此处!”国王步入庭院,仰望天空,云层之中虽不见其人,却见赤兔马四蹄奔腾而过。
(二)……空中一声叫道:“敌将休走,受我一刀!”声震天地,清正大惊,只见一员大将头戴金盔,三角须,手提青龙刀,跨坐青聪马,正是蜀汉大将关云长!清正惊慌失色……
《三国演义》中关羽被塑造成“三绝”中的“义绝”,因为他的神勇威武和义薄云天,中国的封建社会将其抬高到一个很高的地位并加以跪拜和供奉。在当时的朝鲜亦可经常看到关帝庙和关羽的祠堂。《壬辰录》对《三国演义》刘关张三人的化用可以说是对中朝深厚友谊的一个反映。
4.历史与虚构
在小说的“虚”与“实”上,《壬辰录》和《三国演义》的关联性和差异性主要表现在虚构的情形、手法和内容这三个方面。作为讲史小说,虽是以史实为依据,但它毕竟不是对历史的记录,是小说而不是史书。所以作为文学作品,两部小说必然都存在艺术的虚构。
从虚构情形上看,清代章学诚在《丙辰札记》中对《三国演义》如此评述:“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所惑乱。”在人物情节虚构分布上,《三国演义》亦是比较均匀的。作者在对曹操、刘备、诸葛亮、周瑜等人物的塑造刻画上虽然有虚构,但相互之间比例都差不多,基本是依照史实的描述的。除了关张二人的夸大成分相对较多外,其余人物之间的差异都不大。
而《壬辰录》则颇为不同,不同人物之间的差异表现得很明显。像主人公李舜臣的形象刻画是七实三虚;而郭再佑、刘关良等人则基本是按史实记载,可谓“九实一虚”;至于西山大师、金德龄、思溟堂之人,他们或是有通天的本领,或是毫无历史依据,算是“二实八虚”或“一实九虚”。
在虚构手法上,《壬辰录》和《三国演义》则表现出相似性,二者都运用了添枝加叶、主观抒情、合理想象、细节虚构等众多虚构手法以增强小说情节的吸引力和小说的可读性。如《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舌战群儒”、“诸葛祭风”、“义释华容道”,《壬辰录》中四溟堂前往倭国受降等,这些都是没有历史记载的,均是作者通过合理的想象以促进小说情节的连贯性。在细节虚构上,《三国演义》有“刘备三顾茅庐”、“关羽刮骨疗毒”等,《壬辰录》则有“金应瑞刺杀小西飞”、“李舜臣切股取丸”。作者通过这些富于传奇性的情节,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加以反复渲染,强化了人物的精神气质和性格特点,同时完成了英雄人物的塑造。
在虚构内容上,《壬辰录》和《三国演义》都有神化的内容和倾向。《三国演义》中“关羽显圣”、“诸葛亮七星坛祭风”、“五丈原诸葛亮禳星”等都充满了天象、谶纬、占卜、释梦等神异之事。而《壬辰录》则更具神魔色彩,如金德龄山中学艺,可呼风唤雨、遁形隐身,于十万敌军中来去自由;敌将小西飞则在作品中成了一个浑身长满鳞甲的怪物;西山大师亦能未卜先知,召云救人……
三、结语
作为两国共同的第一部讲史小说,《壬辰录》和《三国演义》都依据史实,通过艺术手法的虚构加工和情节表现,塑造刻画了一系列鲜明、复杂、丰满和深刻的英雄人物,表达和反映了作者和当时人民共同的政治祈愿和时代诉求。《壬辰录》和《三国演义》的比较研究,“不仅在于认识两国间的文学关系,了解《三国演义》在外域的传播影响和国际地位,更重要的是认识到作为朝鲜古典名著的《壬辰录》是如何适当地借用他国文学来描绘本民族可歌可泣的爱国斗争,以及如何建设本民族小说文学的。”
参考文献:
[1]韦旭升.韦旭升文集·卷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2]罗贯中.三国演义[M].湖南:岳麓出版社,2007.
[3]刘勇强.中国古代小说史叙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