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创业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以自主创业带动就业,不仅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发挥智力因素的重要作用,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更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促进和谐社会构建。探讨分析大学生创业的背景、优劣势和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现实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创业逐渐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有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且对于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深化高校教育模式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创业的背景分析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人才规划纲要》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这使得教育在人才事业发展中面临着新的机遇、挑战,同时也突出了教育在建设人才强国中的重要地位和基础性作用,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教育人才队伍的新使命。因此,如何将高校培养的人才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解决大学生就业和创业问题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
到2011年,我国大学层次的毕业生数量将达到峰值,约为758万人,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仍然很重。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就业指导,要拓宽创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在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引领下,现在大学生毕业以后选择创业的人在增多,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从而迫使许多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二是学科设置不合理。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但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已严重滞后于培养目标的调整,使许多高校毕业生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在无法就业的情况下,许多学生选择了创业。三是有的学生就业时期望值过高,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就业之路,于是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四是榜样的力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实现个人理想、价值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推动力,在创业意向上,在校大学生有较高的创业激情,富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创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学生创业的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从国家政策上来看,近年来,国家为了提高软实力方面的国际竞争能力,积极采取措施实行创新工程,尤其在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加大了推进力度,陆续出台大学生就业引领计划等政策或举措,鼓励、扶持在校大学生利用所学技能和知识开展自主创业,为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奠定了政策基础。其次,从高校为大学生创业做的条件准备来看,高等院校陆续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大学生创业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各种形式的创业大赛等,这些都为大学生创业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最后,从大学生自身条件来看,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而且具有很高的创业热情,在实际的创业活动中,他们能够将所学专业技术与创业活动紧密结合,其领悟能力较强,掌握专业知识快,能够做到学以致用,有利于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并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诚然,大学生创业也存在许多不利因素,他们是否具备风险意识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创业的成败。
最大困难是缺乏创业资金。创业就需要有资金,但大学生融资渠道单一,除银行贷款、自筹资金、民间借贷等之外,几乎再无筹资途径。另外,他们对风险投资认识不足。由于大学生社会阅历浅,在社会和商业交往中,他们往往难以取得他者的信任,这很不利于年轻人的创业。
缺乏创业技能,创新能力较弱。创业者无法把自己的创意准确而清晰地表达出来,缺少个性化的信息传递。对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情况缺乏了解,分析所采用的数据经不起推敲,缺乏说服力等等,这些均反映出大学生创业知识的缺乏;很多大学生创业者眼高手低,当创业计划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之时,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创业很难成功。
缺乏经验。大学生有理想与抱负,但“眼高手低”,对具体的市场开拓缺乏经验与相关的知识。首先是社会经验和能力不足,创业初期都要经历一个较为痛苦的时期,其中挫折和失败时常发生,而对大学生来说,在创业时,总会有一个美好的理想,由于缺乏一定的磨砺,如果预期与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那么对大学生的打击不言而喻。企业创建、市场开拓、产品推介等工作都需要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大学生在这方面会感到非常吃力。
心态问题。有的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挫折就放弃了;有的学生在前期听到创业艰难,没有尝试就轻易放弃了;有的却好高骛远,创业设想大而不当,对市场预测普遍过于乐观。
大学生对市场不熟悉。大学生总是能够想出新奇的创意,但这些创意是否具有市场价值还值得商榷,尤其在当下的市场中,如果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那么即便是再好的商品,也很难形成有规模的市场,这些恰恰是大学生最容易忽略的地方。
管理能力不足。一些大学生创业者虽然懂得技术,但理财、营销、沟通、管理方面的能力普遍不足。如果大学生所开创的事业达到一定的规模,那么管理就成为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缺乏磨练的大学生在管理方面会面临严重危机,因为管理决定着企业的存亡,相比于创业初期就失败,这种失败反而更加让人惋惜。
大学生创业的对策思考
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是大学生开启创业成功之门的钥匙。大学生创业教育本质上就是从理论和实践上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创业精神、创业素质,也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创业教育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竞争,探索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提高社会生存能力。
创业是一项艰巨而又具有挑战性、竞争性的社会活动,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能力,使大学生形成强烈的创业意识,积累丰富的创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大学生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大学教学计划中,还要开设创业教育课程,而且还要因材施教,通常可采取以下做法:面向大学生开设创业实战课程;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服务;加大创业教育师资建设;激励大学生成立创业协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创业实践;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创业竞赛活动等;利用校企合作建立模拟公司或者信息化创业平台,等等。
准确把握自身创业特点。大学生可针对自己的情况,取长补短、克服困难、规避风险、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使得自己的创业计划更具可操作性。虽然创业市场商机无限,但对资金、能力、经验都缺乏的大学生创业者来说,并非是“遍地黄金”。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创业只有根据自身特点,找准“落脚点”,才能闯出一片真正适合自己的新天地。
优化创业环境,提供优惠政策。大学生创业是一种积极的就业形式,具有带动其他大学生就业的倍增效应。目前,与欧美发达国家15~20%的大学生平均创业率相比, 我国大学生的平均创业率明显偏低,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总结我国近几年扶持大学生创业的工作经验,相关部门应尽快建立大学生就业与创业互补的工作体系,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加快建立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公共服务体系。
国家政策扶持对于大学生创业至关重要。符合创业政策扶持规定条件的大学生,都可享受一定的照顾或优惠,例如注册资金优惠、各类社会保险、小额担保贷款、各种税费减免等等。
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创业服务。针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创业面临的问题,高校及其政府相关部门就应积极改善高等教育培养机制,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创业能力;加快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其提供长期的制度保障。
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重点,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市场需求意识和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是制约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瓶颈”,并严重影响着大学生创业的开展。因此,我们就要继续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造专业设置,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宗旨改革课程体系,引导教师队伍朝“双师型”方向发展,积极探索“工学结合、联合办学”的人才培养途径,采取组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顶岗实习和就业技巧培训等深受学生欢迎的多种有效途径,为大学生创业创造条件。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指导服务和孵化服务。建立适合大学生自身特点的创业项目库,积极向大学生展示和推介;各级教育部门要建立大学生创业导师制度,将创业指导、创业教育、创业培训三者结合起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要整合社会资源,发挥小企业创业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作用,将创业指导、创业孵化、创业实训相结合,规范、细化运作流程,建立健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大学生创业的全方位、阶梯型的创业孵化服务体系。
综上所述,通过国家政策扶持和大学生自身的努力奋斗,大学生创业一定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大学生自主创业带动就业,既有利于减轻社会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又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现实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创业逐渐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有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且对于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深化高校教育模式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创业的背景分析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人才规划纲要》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这使得教育在人才事业发展中面临着新的机遇、挑战,同时也突出了教育在建设人才强国中的重要地位和基础性作用,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教育人才队伍的新使命。因此,如何将高校培养的人才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解决大学生就业和创业问题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
到2011年,我国大学层次的毕业生数量将达到峰值,约为758万人,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仍然很重。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就业指导,要拓宽创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在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引领下,现在大学生毕业以后选择创业的人在增多,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从而迫使许多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二是学科设置不合理。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但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已严重滞后于培养目标的调整,使许多高校毕业生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在无法就业的情况下,许多学生选择了创业。三是有的学生就业时期望值过高,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就业之路,于是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四是榜样的力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实现个人理想、价值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推动力,在创业意向上,在校大学生有较高的创业激情,富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创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学生创业的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从国家政策上来看,近年来,国家为了提高软实力方面的国际竞争能力,积极采取措施实行创新工程,尤其在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加大了推进力度,陆续出台大学生就业引领计划等政策或举措,鼓励、扶持在校大学生利用所学技能和知识开展自主创业,为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奠定了政策基础。其次,从高校为大学生创业做的条件准备来看,高等院校陆续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大学生创业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各种形式的创业大赛等,这些都为大学生创业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最后,从大学生自身条件来看,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而且具有很高的创业热情,在实际的创业活动中,他们能够将所学专业技术与创业活动紧密结合,其领悟能力较强,掌握专业知识快,能够做到学以致用,有利于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并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诚然,大学生创业也存在许多不利因素,他们是否具备风险意识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创业的成败。
最大困难是缺乏创业资金。创业就需要有资金,但大学生融资渠道单一,除银行贷款、自筹资金、民间借贷等之外,几乎再无筹资途径。另外,他们对风险投资认识不足。由于大学生社会阅历浅,在社会和商业交往中,他们往往难以取得他者的信任,这很不利于年轻人的创业。
缺乏创业技能,创新能力较弱。创业者无法把自己的创意准确而清晰地表达出来,缺少个性化的信息传递。对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情况缺乏了解,分析所采用的数据经不起推敲,缺乏说服力等等,这些均反映出大学生创业知识的缺乏;很多大学生创业者眼高手低,当创业计划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之时,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创业很难成功。
缺乏经验。大学生有理想与抱负,但“眼高手低”,对具体的市场开拓缺乏经验与相关的知识。首先是社会经验和能力不足,创业初期都要经历一个较为痛苦的时期,其中挫折和失败时常发生,而对大学生来说,在创业时,总会有一个美好的理想,由于缺乏一定的磨砺,如果预期与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那么对大学生的打击不言而喻。企业创建、市场开拓、产品推介等工作都需要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大学生在这方面会感到非常吃力。
心态问题。有的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挫折就放弃了;有的学生在前期听到创业艰难,没有尝试就轻易放弃了;有的却好高骛远,创业设想大而不当,对市场预测普遍过于乐观。
大学生对市场不熟悉。大学生总是能够想出新奇的创意,但这些创意是否具有市场价值还值得商榷,尤其在当下的市场中,如果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那么即便是再好的商品,也很难形成有规模的市场,这些恰恰是大学生最容易忽略的地方。
管理能力不足。一些大学生创业者虽然懂得技术,但理财、营销、沟通、管理方面的能力普遍不足。如果大学生所开创的事业达到一定的规模,那么管理就成为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缺乏磨练的大学生在管理方面会面临严重危机,因为管理决定着企业的存亡,相比于创业初期就失败,这种失败反而更加让人惋惜。
大学生创业的对策思考
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是大学生开启创业成功之门的钥匙。大学生创业教育本质上就是从理论和实践上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创业精神、创业素质,也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创业教育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竞争,探索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提高社会生存能力。
创业是一项艰巨而又具有挑战性、竞争性的社会活动,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能力,使大学生形成强烈的创业意识,积累丰富的创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大学生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大学教学计划中,还要开设创业教育课程,而且还要因材施教,通常可采取以下做法:面向大学生开设创业实战课程;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服务;加大创业教育师资建设;激励大学生成立创业协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创业实践;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创业竞赛活动等;利用校企合作建立模拟公司或者信息化创业平台,等等。
准确把握自身创业特点。大学生可针对自己的情况,取长补短、克服困难、规避风险、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使得自己的创业计划更具可操作性。虽然创业市场商机无限,但对资金、能力、经验都缺乏的大学生创业者来说,并非是“遍地黄金”。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创业只有根据自身特点,找准“落脚点”,才能闯出一片真正适合自己的新天地。
优化创业环境,提供优惠政策。大学生创业是一种积极的就业形式,具有带动其他大学生就业的倍增效应。目前,与欧美发达国家15~20%的大学生平均创业率相比, 我国大学生的平均创业率明显偏低,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总结我国近几年扶持大学生创业的工作经验,相关部门应尽快建立大学生就业与创业互补的工作体系,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加快建立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公共服务体系。
国家政策扶持对于大学生创业至关重要。符合创业政策扶持规定条件的大学生,都可享受一定的照顾或优惠,例如注册资金优惠、各类社会保险、小额担保贷款、各种税费减免等等。
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创业服务。针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创业面临的问题,高校及其政府相关部门就应积极改善高等教育培养机制,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创业能力;加快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其提供长期的制度保障。
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重点,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市场需求意识和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是制约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瓶颈”,并严重影响着大学生创业的开展。因此,我们就要继续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造专业设置,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宗旨改革课程体系,引导教师队伍朝“双师型”方向发展,积极探索“工学结合、联合办学”的人才培养途径,采取组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顶岗实习和就业技巧培训等深受学生欢迎的多种有效途径,为大学生创业创造条件。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指导服务和孵化服务。建立适合大学生自身特点的创业项目库,积极向大学生展示和推介;各级教育部门要建立大学生创业导师制度,将创业指导、创业教育、创业培训三者结合起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要整合社会资源,发挥小企业创业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作用,将创业指导、创业孵化、创业实训相结合,规范、细化运作流程,建立健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大学生创业的全方位、阶梯型的创业孵化服务体系。
综上所述,通过国家政策扶持和大学生自身的努力奋斗,大学生创业一定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大学生自主创业带动就业,既有利于减轻社会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又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