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东山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各乡村旅游新亮点的挖掘成为新时期的重点发展内容。农业与渔业是梧栊村与冬古村历代以来的传统产业,面对新时期的旅游業转型,两村依靠自身优势与特色,逐渐探索自身发展的转变方向,成为东山岛生态旅游业的一股新鲜力量。文章将眼光投向不起眼但却潜力巨大的乡村旅游产业,以东山岛梧栊村与冬古村为例,探索新时期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新途径,总结旅游建设新成果,展望东山岛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前景。
关键词:东山岛;乡村;生态旅游 ;转型;可持续发展
东山岛,状似翩翩起舞的蝴蝶,素有“蝶岛”的美称。位于福建省最南部,是福建省第二大岛,全国第六大岛。东山岛已创建7个国家级生态镇、38个省级生态村、14个市级生态村,是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中国优秀旅游县,并有福建省最佳旅游目的地、福建省“十大旅游品牌”、“十大滨海旅游精品”、“福建十大美丽海岛” “中国曲艺之乡”等称号。
东山岛旅游业是东山县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旅游业是东山岛的支柱产业,是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根本保证。东山岛拥有风动石与马銮湾两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此外还有金銮湾、海湾公园、谷文昌纪念馆等热门景点。随着海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如何挖掘海岛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特征,提升海岛旅游的品牌效应,促进海岛旅游的全面发展,是现如今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为拓宽东山岛旅游业发展的道路,丰富东山岛的旅游资源,促进农村与城镇经济共同发展,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逐渐被重视。东山岛许多乡村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澳角村、湖尾村、前何村、磁窑村等,本文将视野投向两个较为熟悉且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梧栊村与冬古村,探讨东山岛乡村旅游的未来方向,以及其在东山岛旅游业的转型与过渡中的重要地位。
一、两村基本情况简介
1. 梧栊村,位于县城东南部,是西埔镇行政大村,具有广阔的土地面积,丰富的硅砂矿资源。梧龙古村保存得相当完整,这里有130多间传统的闽南古建筑,大多数都是明清之后的,这些古民居有600多年历史,占地100多亩,拥有历史悠久的宗祠、古井、古庙。同时,古村保留有完整的闽南民间信仰和古老的民间习俗、饮食构成和渔民生活习俗。为2016年新评定“福建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入选2016年福建省“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丽乡村建设村庄。
2. 冬古村,位于西埔镇南部,由过冬,新乡,古雷庄,岩雅4个自然村组成。冬古村是县重点渔业村,共有海洋捕捞渔船230艘,占东山县渔船总数的近1/6,拥有海之星,裕华石油,健弘造船,东山风力发电站等规模企业。除了渔业外,村内拥有苏峰山、苏峰寺、岩雅村等特色风景,其中苏峰山是东山岛最高峰,也是东山十八景之一,山下有始建于宋朝西元年间的苏峰寺,还有福建省保留较为完整的渔村的岩雅村。获有“第一批福建省级传统村落”、“漳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东山县十佳富美乡村”、“漳州市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
二、两村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梧栊村与冬古村都保留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各具特色。梧栊村偏向人文景观,冬古村侧重自然景观,两村相邻互补,交通也相对便利,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景区范围。目前梧栊村正加紧修缮古厝、围建花圃和停车场、在景点树立详细的介绍牌等。冬古村则重点发展苏峰山与岩雅村的自然风光旅游。由于政策、资金、宣传等因素的影响,两村在旅游开发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列举如下。
(一)乡村景点配套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开发力度不足
现两村旅游开发还处于初步阶段,并没有十分全面的基础设施。如梧栊村尚未在景点周围设置公共卫生间,古建筑大部分空置,游览路线也没有明确的规划。冬古村范围较大,多自然景点,特色饭店和民宿较少,且规模小、服务档次不高、不规范。而主要的旅游接待设施都集中在市区,在乡村旅游景区没有较好的可接待设施,交通工具也较缺乏,大多是游客自行游览,较为零散随意。同时,两村旅游地脏、乱的生活环境依然存在,容易导致游客的不满心理,给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
(二)两村旅游仍以观光为主,活动内容单一
大多数游客在两村都是以参观古居、欣赏自然风光、品尝海鲜为主,旅游中参与度缺乏,不能充分地体验传统乡村、海上渔家生活的乐趣。在侧重乡村自然景观的开发过程中,较为忽视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使旅游缺少了鲜明的文化特色,如“东山渔鼓”、“潮乐说唱”、“根雕艺术”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都尚未充分融入到乡村旅游开发中去。
(三)当地村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意识不高或不完善
乡村旅游是一个新兴产业,而梧栊村与冬古村村民多数从事渔业、养殖业、种植业,传统观念浓厚,对乡村生态旅游概念缺乏了解,对乡村旅游的开发大多采取被动态度。乡村旅游发展不断改变着村民的传统生活方式,旅游开发也直接冲击了村民的思想观念和经济意识,有些村民虽看到了旅游业发展的前景,却没有正确思想的指导,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盲目地进行旅游开发。
(四)缺少品牌效应和营销手段
宣传促销在旅游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宣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旅游地的游客量,两村不缺乏特色的旅游资源,但却没有打响自己的品牌,没能开发出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同时,营销力度不足、营销手段单一,两村在营销手段上,基本上采取单一的传统市场销售方法,没能充分地利用现有的各种新的技术,如: 网络、通讯等新的技术。
(五)政府的宣传力度不足,投入资金不够
现阶段,东山岛的旅游开发与宣传依然放在一些重点景区,游客对冷门景点缺乏了解,虽有提倡乡村旅游的概念,但推进的过程缓慢。政府对于乡村旅游未能提出明确有效的规划方案,对现有的农产品和海产品的宣传和利用不足, 忽视了利用农副产品的优势来宣传乡村旅游,缺乏主题定位、形象鲜明的整体宣传。政府提供的资金不足也直接导致乡村基础设施与服务的不完善。 三、乡村旅游开发新契机
随着高铁、高速路等交通的逐渐完善,东山岛知名度在不断提升,旅游者对特色化景点的市场需求量增大,乡村旅游跟隨着发展大潮初有起色。梧栊村与冬古村的优势在于,他们都保留了乡村最原始的风貌,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开发的前景广阔,在东山岛旅游业转型升级中如果能把握机会,便可崭露头角。
(一)“全域旅游”打基础
为了全力打造“全域旅游”,推广东山岛的全域生态旅游,东山岛推出了“一年 1000万元,五年5000 万元”旅游宣传营销投入力度,迅速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众多游客赴岛游览、观光、度假、创作;更加注重旅游公共服务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工作,推进旅游要素和服务全域覆盖。同时,进一步完善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包括建成高速路联络线,实现高速入岛;加快建设新环岛路、跨海大桥等项目,推动建设通勤机场和铁路连接线等外部交通体系。这些“全域旅游”项目都将促进全县旅游体量进一步丰富,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交通完善促发展
东山生态环岛公路,预计投资68.88亿元,设计总里程110.6公里,计划2021年全线建成通车。而环岛路先导段(百亿新城西铜公路平交口至亲营村段及苏峰山联络线)的建成通车,有力带动起了苏峰山景区的建设。值得一提的是属冬古行政村的偏僻而又美丽的传统渔村——岩雅村,原本随着社会的发展,岩雅村走向了没落,人口大量迁出,由于交通不便被人们所遗忘。苏峰山路的建成使去往岩雅村的交通大为改善,那里的美丽风景又开始逐渐被人们所熟知,恢复了往昔的热闹,促进了该村生态旅游的开发。
(三)央视宣传加热度
近年来,央视7套入驻冬古村拍摄虾姑养殖,提升了冬古村的水产知名度,积极宣传了冬古村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央视5套曾先后报道了在东山岛举办的中国自行车联赛暨东山岛首届国际自行车邀请赛、东山岛首届国际山地半程马拉松两个赛事,运动员们赞美东山岛的环岛路为最美赛道之一,而苏峰山路便是其中风景最佳的一段。在2017年大年初五,梧栊村攻炮城、劈甘蔗、吃血蚶的新春年俗活动亮相央视农民春晚,这些传统风俗有着极高的研究、观赏和旅游价值,央视宣传有效地促进了两村知名度的提升。
(四)天然影棚获喜爱
东山岛绝佳的海岛风光曾吸引《西游记》、《左耳》等20多部影视作品前来取景,这无疑是宣传东山岛的有效途径之一。早在2011年,偶像剧《爱啊哎呀,我愿意》便入驻岩雅村拍摄,岩雅村首次入镜,成为剧中的“圆舟岛”。如今东山岛生态环岛公路苏峰山段建成通车,沥青路面、步行道、观景台等配套设施逐渐完善,吸引了更多的摄影爱好者、旅游爱好者来到岩雅村,2017年1月,电影《县委书记谷文昌》也在岩雅村进行了取景拍摄。乡村原生态景观塑造的天然影棚,也为乡村旅游创造了一条新道路。
四、乡村旅游未来新思考
现如今,人民生活富足,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者们不再满足于大众化的景点。东山岛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如何将两者完美结合,改变生搬硬造的“景点化”和毫无特点的“农家乐”模式,各地景区已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前车之鉴。完整的乡村原始风貌与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是梧栊村与冬古村宝贵的财富,要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形成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更新观念,找准发展定位,挖掘乡村景点独一无二的风光和文化内涵。
(一)切忌千篇一律与过度商业化
在许多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中,过于急切地追求利益,把握不好一个度,没有仔细规划自身的特点与优势,便容易陷入单一模式化的景点建设,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毫无新意的旅游纪念品、粗制滥造的“旅游餐”、景区徒有一个光鲜的空壳而没有实质内涵,这些都是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应注意避免的问题。梧栊村与冬古村各具特色,但都离不开“海”这一核心,这也是东山岛旅游的主题。两村不缺新鲜的海鲜,缺的是如何通过地道的煮法烹饪出自己的特色;两村不缺独特的海洋文化,缺的是如何真实地演绎出来为游客所了解。两村的旅游发展镶嵌在东山岛完整的旅游体系中,要找准定位,牢牢把握“海”的实质。同时,古朴的留存也十分重要,避免为了刻意开发旅游而肆意破坏村庄的原生态,这就不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初衷了。
(二)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闽南地区在兼收并蓄的多源文化和亘古流传的风俗民情作用下,所形成的村镇风貌别具一格。梧栊村便是东山岛具有浓厚独特的民俗文化的代表之一。如每年农历正月十二,是梧龙村特有的“扛酒”节。当年新生男婴和新婚男丁的家庭,要与村中大祖祠前焚香祀拜以祈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过往每逢“扛酒”时每家都要杀猪宰羊,大宴宾客,耗费巨大,故有“穷人生不起男丁”的说法。如今,梧龙村移风易俗,为了减少铺张浪费,改为由村里统一采购。而在以后的发展中,是否能逐渐剔除节日中重男亲女的思想,是否能保留这些古老的仪式而又赋予其新的时代特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将其与旅游业相互结合,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农村文化建设与人才吸引
人才是旅游资源中最大的资源。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要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和智力支撑。目前梧栊村与冬古村村民们学历水平普遍偏低,对生态旅游知之甚少,也造成了对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开发意识不足的缺陷。现代生活的冲击使得一部分村民改变了传统的生活习俗,传统信仰意识变得薄弱,对传统风俗文化的传承也就随之削减。村内学历较高的年轻人们大多出外谋生,或是选择居住在镇上,不愿意留在乡村。是否能探讨一种途径、一种模式,是向外寻求人才支撑,还是加强村内文化建设,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来解决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人才缺失这一现实问题。
(四)乡村旅游的深度与广度 目前东山岛的旅游项目以观光性为主,这是导致旅游过夜率增速不快,“冬淡夏旺”的季节性较强,游客逗留以一二日游为主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就在于推动旅游产业与产品开发转型,提升发展质量。在乡村生态旅游上,就需要从以观光产品为主向休闲度假产品转变,让游客能深入体验乡村生活、渔家生活,贴近自然,放松身心,体验野味野趣;从生态旅游的定位,转向涉海旅游的开发,如出海捕鱼、海上渔家生存体验项目等;打造乡村自己的品牌,品牌开发是提高竞争力的有力保障,做乡村旅游的精品,促进乡村旅游的便捷舒适。打造乡村旅游的深度与广度,便要发展全年模式、体验模式、品牌模式,极大扩充发展空间和产业框架,根本性地推动东山旅游产业转型,真正依靠生态旅游的禀赋,吸引客人,留住客人。
五、乡村旅游未来新展望
(一)环境保护是根本
要坚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统筹规划,在保护原生态的基础上科学运作,促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强对现有资源的合理开发,加强对森林的防护、海洋污染的防治、文物的维修、民俗的保护等。
(二)基础设施是保障
吃、住、行是旅游中的基本。“要想富,先修路。”推进旅游业发展最主要的还是要完善道路交通,乡村交通便利了,才能吸引更多旅游者前来。此外,要修建特色民宿、特色饭店、民俗博物馆等,提供游客的饮食、居住、娱乐条件。配套景区公共卫生间、公共服务等,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
(三)规划与宣传是核心
政府應起带头作用,帮助乡村规划好发展定位,深度挖掘资源特色,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乡村旅游活动,并积极招商引资,提供资金参与建设和宣传。同时抓好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给予乡村旅游开发积极的引导和支持,使乡村旅游开发合理化,避免资源、资金、人力、财力的浪费。
(四)多方位拓宽渠道,丰富发展途径
积极倡导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融入乡村旅游产业,同时发展现代文化节、美食节、交流会等。注重加强产业融合,将乡村生态旅游与现代农业、渔业结合,建设生态农业、生态渔业休闲旅游等项目。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有机整合成一条产业链。
(五)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
乡村旅游已成了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与繁荣农村经济和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抓手。加强农民旅游知识的培训,用政策吸引人才,鼓励年轻人回乡创业,使旅游业成为全民参与就业、创业的民生产业,使农民能真正从旅游业的发展中受益。
东山岛以建设“生态旅游岛,漳南核心区”为目标,进一步弘扬谷文昌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提升美丽的生态旅游海岛建设,加快迈向国际旅游海岛。这其中必须依托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结合丰富的海洋资源,全力发展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让乡村独具魅力。东山岛乡村旅游未来的道路是光明的,需要每一个人共同的努力,不忘初心,创新理念,前瞻规划,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郑木香.海岛型旅游目的地研学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福建东山岛为例[J].中国地名,2019(10):26-28.
[2]陈春阳,林国平.文化节与闽台民间信仰——以福建东山关帝文化节和湄洲妈祖文化节为中心[J].东南学术,2019(03):208-214.
[3]陈荣孝.浅谈东山岛旅游休闲渔业开发的可行性[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09):54-55.
[4]仝思宇.东山岛过冬自然村的保护与更新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8.
[5]夏晨野.绿色的东山生态环岛路[J].中国公路,2018(10):34-37.
[6]李艺玲.福建东山关帝文化旅游探究[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0(02):51-56.
关键词:东山岛;乡村;生态旅游 ;转型;可持续发展
东山岛,状似翩翩起舞的蝴蝶,素有“蝶岛”的美称。位于福建省最南部,是福建省第二大岛,全国第六大岛。东山岛已创建7个国家级生态镇、38个省级生态村、14个市级生态村,是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中国优秀旅游县,并有福建省最佳旅游目的地、福建省“十大旅游品牌”、“十大滨海旅游精品”、“福建十大美丽海岛” “中国曲艺之乡”等称号。
东山岛旅游业是东山县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旅游业是东山岛的支柱产业,是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根本保证。东山岛拥有风动石与马銮湾两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此外还有金銮湾、海湾公园、谷文昌纪念馆等热门景点。随着海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如何挖掘海岛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特征,提升海岛旅游的品牌效应,促进海岛旅游的全面发展,是现如今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为拓宽东山岛旅游业发展的道路,丰富东山岛的旅游资源,促进农村与城镇经济共同发展,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逐渐被重视。东山岛许多乡村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澳角村、湖尾村、前何村、磁窑村等,本文将视野投向两个较为熟悉且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梧栊村与冬古村,探讨东山岛乡村旅游的未来方向,以及其在东山岛旅游业的转型与过渡中的重要地位。
一、两村基本情况简介
1. 梧栊村,位于县城东南部,是西埔镇行政大村,具有广阔的土地面积,丰富的硅砂矿资源。梧龙古村保存得相当完整,这里有130多间传统的闽南古建筑,大多数都是明清之后的,这些古民居有600多年历史,占地100多亩,拥有历史悠久的宗祠、古井、古庙。同时,古村保留有完整的闽南民间信仰和古老的民间习俗、饮食构成和渔民生活习俗。为2016年新评定“福建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入选2016年福建省“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丽乡村建设村庄。
2. 冬古村,位于西埔镇南部,由过冬,新乡,古雷庄,岩雅4个自然村组成。冬古村是县重点渔业村,共有海洋捕捞渔船230艘,占东山县渔船总数的近1/6,拥有海之星,裕华石油,健弘造船,东山风力发电站等规模企业。除了渔业外,村内拥有苏峰山、苏峰寺、岩雅村等特色风景,其中苏峰山是东山岛最高峰,也是东山十八景之一,山下有始建于宋朝西元年间的苏峰寺,还有福建省保留较为完整的渔村的岩雅村。获有“第一批福建省级传统村落”、“漳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东山县十佳富美乡村”、“漳州市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
二、两村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梧栊村与冬古村都保留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各具特色。梧栊村偏向人文景观,冬古村侧重自然景观,两村相邻互补,交通也相对便利,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景区范围。目前梧栊村正加紧修缮古厝、围建花圃和停车场、在景点树立详细的介绍牌等。冬古村则重点发展苏峰山与岩雅村的自然风光旅游。由于政策、资金、宣传等因素的影响,两村在旅游开发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列举如下。
(一)乡村景点配套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开发力度不足
现两村旅游开发还处于初步阶段,并没有十分全面的基础设施。如梧栊村尚未在景点周围设置公共卫生间,古建筑大部分空置,游览路线也没有明确的规划。冬古村范围较大,多自然景点,特色饭店和民宿较少,且规模小、服务档次不高、不规范。而主要的旅游接待设施都集中在市区,在乡村旅游景区没有较好的可接待设施,交通工具也较缺乏,大多是游客自行游览,较为零散随意。同时,两村旅游地脏、乱的生活环境依然存在,容易导致游客的不满心理,给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
(二)两村旅游仍以观光为主,活动内容单一
大多数游客在两村都是以参观古居、欣赏自然风光、品尝海鲜为主,旅游中参与度缺乏,不能充分地体验传统乡村、海上渔家生活的乐趣。在侧重乡村自然景观的开发过程中,较为忽视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使旅游缺少了鲜明的文化特色,如“东山渔鼓”、“潮乐说唱”、“根雕艺术”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都尚未充分融入到乡村旅游开发中去。
(三)当地村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意识不高或不完善
乡村旅游是一个新兴产业,而梧栊村与冬古村村民多数从事渔业、养殖业、种植业,传统观念浓厚,对乡村生态旅游概念缺乏了解,对乡村旅游的开发大多采取被动态度。乡村旅游发展不断改变着村民的传统生活方式,旅游开发也直接冲击了村民的思想观念和经济意识,有些村民虽看到了旅游业发展的前景,却没有正确思想的指导,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盲目地进行旅游开发。
(四)缺少品牌效应和营销手段
宣传促销在旅游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宣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旅游地的游客量,两村不缺乏特色的旅游资源,但却没有打响自己的品牌,没能开发出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同时,营销力度不足、营销手段单一,两村在营销手段上,基本上采取单一的传统市场销售方法,没能充分地利用现有的各种新的技术,如: 网络、通讯等新的技术。
(五)政府的宣传力度不足,投入资金不够
现阶段,东山岛的旅游开发与宣传依然放在一些重点景区,游客对冷门景点缺乏了解,虽有提倡乡村旅游的概念,但推进的过程缓慢。政府对于乡村旅游未能提出明确有效的规划方案,对现有的农产品和海产品的宣传和利用不足, 忽视了利用农副产品的优势来宣传乡村旅游,缺乏主题定位、形象鲜明的整体宣传。政府提供的资金不足也直接导致乡村基础设施与服务的不完善。 三、乡村旅游开发新契机
随着高铁、高速路等交通的逐渐完善,东山岛知名度在不断提升,旅游者对特色化景点的市场需求量增大,乡村旅游跟隨着发展大潮初有起色。梧栊村与冬古村的优势在于,他们都保留了乡村最原始的风貌,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开发的前景广阔,在东山岛旅游业转型升级中如果能把握机会,便可崭露头角。
(一)“全域旅游”打基础
为了全力打造“全域旅游”,推广东山岛的全域生态旅游,东山岛推出了“一年 1000万元,五年5000 万元”旅游宣传营销投入力度,迅速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众多游客赴岛游览、观光、度假、创作;更加注重旅游公共服务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工作,推进旅游要素和服务全域覆盖。同时,进一步完善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包括建成高速路联络线,实现高速入岛;加快建设新环岛路、跨海大桥等项目,推动建设通勤机场和铁路连接线等外部交通体系。这些“全域旅游”项目都将促进全县旅游体量进一步丰富,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交通完善促发展
东山生态环岛公路,预计投资68.88亿元,设计总里程110.6公里,计划2021年全线建成通车。而环岛路先导段(百亿新城西铜公路平交口至亲营村段及苏峰山联络线)的建成通车,有力带动起了苏峰山景区的建设。值得一提的是属冬古行政村的偏僻而又美丽的传统渔村——岩雅村,原本随着社会的发展,岩雅村走向了没落,人口大量迁出,由于交通不便被人们所遗忘。苏峰山路的建成使去往岩雅村的交通大为改善,那里的美丽风景又开始逐渐被人们所熟知,恢复了往昔的热闹,促进了该村生态旅游的开发。
(三)央视宣传加热度
近年来,央视7套入驻冬古村拍摄虾姑养殖,提升了冬古村的水产知名度,积极宣传了冬古村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央视5套曾先后报道了在东山岛举办的中国自行车联赛暨东山岛首届国际自行车邀请赛、东山岛首届国际山地半程马拉松两个赛事,运动员们赞美东山岛的环岛路为最美赛道之一,而苏峰山路便是其中风景最佳的一段。在2017年大年初五,梧栊村攻炮城、劈甘蔗、吃血蚶的新春年俗活动亮相央视农民春晚,这些传统风俗有着极高的研究、观赏和旅游价值,央视宣传有效地促进了两村知名度的提升。
(四)天然影棚获喜爱
东山岛绝佳的海岛风光曾吸引《西游记》、《左耳》等20多部影视作品前来取景,这无疑是宣传东山岛的有效途径之一。早在2011年,偶像剧《爱啊哎呀,我愿意》便入驻岩雅村拍摄,岩雅村首次入镜,成为剧中的“圆舟岛”。如今东山岛生态环岛公路苏峰山段建成通车,沥青路面、步行道、观景台等配套设施逐渐完善,吸引了更多的摄影爱好者、旅游爱好者来到岩雅村,2017年1月,电影《县委书记谷文昌》也在岩雅村进行了取景拍摄。乡村原生态景观塑造的天然影棚,也为乡村旅游创造了一条新道路。
四、乡村旅游未来新思考
现如今,人民生活富足,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者们不再满足于大众化的景点。东山岛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如何将两者完美结合,改变生搬硬造的“景点化”和毫无特点的“农家乐”模式,各地景区已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前车之鉴。完整的乡村原始风貌与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是梧栊村与冬古村宝贵的财富,要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形成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更新观念,找准发展定位,挖掘乡村景点独一无二的风光和文化内涵。
(一)切忌千篇一律与过度商业化
在许多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中,过于急切地追求利益,把握不好一个度,没有仔细规划自身的特点与优势,便容易陷入单一模式化的景点建设,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毫无新意的旅游纪念品、粗制滥造的“旅游餐”、景区徒有一个光鲜的空壳而没有实质内涵,这些都是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应注意避免的问题。梧栊村与冬古村各具特色,但都离不开“海”这一核心,这也是东山岛旅游的主题。两村不缺新鲜的海鲜,缺的是如何通过地道的煮法烹饪出自己的特色;两村不缺独特的海洋文化,缺的是如何真实地演绎出来为游客所了解。两村的旅游发展镶嵌在东山岛完整的旅游体系中,要找准定位,牢牢把握“海”的实质。同时,古朴的留存也十分重要,避免为了刻意开发旅游而肆意破坏村庄的原生态,这就不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初衷了。
(二)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闽南地区在兼收并蓄的多源文化和亘古流传的风俗民情作用下,所形成的村镇风貌别具一格。梧栊村便是东山岛具有浓厚独特的民俗文化的代表之一。如每年农历正月十二,是梧龙村特有的“扛酒”节。当年新生男婴和新婚男丁的家庭,要与村中大祖祠前焚香祀拜以祈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过往每逢“扛酒”时每家都要杀猪宰羊,大宴宾客,耗费巨大,故有“穷人生不起男丁”的说法。如今,梧龙村移风易俗,为了减少铺张浪费,改为由村里统一采购。而在以后的发展中,是否能逐渐剔除节日中重男亲女的思想,是否能保留这些古老的仪式而又赋予其新的时代特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将其与旅游业相互结合,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农村文化建设与人才吸引
人才是旅游资源中最大的资源。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要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和智力支撑。目前梧栊村与冬古村村民们学历水平普遍偏低,对生态旅游知之甚少,也造成了对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开发意识不足的缺陷。现代生活的冲击使得一部分村民改变了传统的生活习俗,传统信仰意识变得薄弱,对传统风俗文化的传承也就随之削减。村内学历较高的年轻人们大多出外谋生,或是选择居住在镇上,不愿意留在乡村。是否能探讨一种途径、一种模式,是向外寻求人才支撑,还是加强村内文化建设,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来解决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人才缺失这一现实问题。
(四)乡村旅游的深度与广度 目前东山岛的旅游项目以观光性为主,这是导致旅游过夜率增速不快,“冬淡夏旺”的季节性较强,游客逗留以一二日游为主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就在于推动旅游产业与产品开发转型,提升发展质量。在乡村生态旅游上,就需要从以观光产品为主向休闲度假产品转变,让游客能深入体验乡村生活、渔家生活,贴近自然,放松身心,体验野味野趣;从生态旅游的定位,转向涉海旅游的开发,如出海捕鱼、海上渔家生存体验项目等;打造乡村自己的品牌,品牌开发是提高竞争力的有力保障,做乡村旅游的精品,促进乡村旅游的便捷舒适。打造乡村旅游的深度与广度,便要发展全年模式、体验模式、品牌模式,极大扩充发展空间和产业框架,根本性地推动东山旅游产业转型,真正依靠生态旅游的禀赋,吸引客人,留住客人。
五、乡村旅游未来新展望
(一)环境保护是根本
要坚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统筹规划,在保护原生态的基础上科学运作,促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强对现有资源的合理开发,加强对森林的防护、海洋污染的防治、文物的维修、民俗的保护等。
(二)基础设施是保障
吃、住、行是旅游中的基本。“要想富,先修路。”推进旅游业发展最主要的还是要完善道路交通,乡村交通便利了,才能吸引更多旅游者前来。此外,要修建特色民宿、特色饭店、民俗博物馆等,提供游客的饮食、居住、娱乐条件。配套景区公共卫生间、公共服务等,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
(三)规划与宣传是核心
政府應起带头作用,帮助乡村规划好发展定位,深度挖掘资源特色,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乡村旅游活动,并积极招商引资,提供资金参与建设和宣传。同时抓好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给予乡村旅游开发积极的引导和支持,使乡村旅游开发合理化,避免资源、资金、人力、财力的浪费。
(四)多方位拓宽渠道,丰富发展途径
积极倡导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融入乡村旅游产业,同时发展现代文化节、美食节、交流会等。注重加强产业融合,将乡村生态旅游与现代农业、渔业结合,建设生态农业、生态渔业休闲旅游等项目。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有机整合成一条产业链。
(五)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
乡村旅游已成了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与繁荣农村经济和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抓手。加强农民旅游知识的培训,用政策吸引人才,鼓励年轻人回乡创业,使旅游业成为全民参与就业、创业的民生产业,使农民能真正从旅游业的发展中受益。
东山岛以建设“生态旅游岛,漳南核心区”为目标,进一步弘扬谷文昌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提升美丽的生态旅游海岛建设,加快迈向国际旅游海岛。这其中必须依托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结合丰富的海洋资源,全力发展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让乡村独具魅力。东山岛乡村旅游未来的道路是光明的,需要每一个人共同的努力,不忘初心,创新理念,前瞻规划,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郑木香.海岛型旅游目的地研学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福建东山岛为例[J].中国地名,2019(10):26-28.
[2]陈春阳,林国平.文化节与闽台民间信仰——以福建东山关帝文化节和湄洲妈祖文化节为中心[J].东南学术,2019(03):208-214.
[3]陈荣孝.浅谈东山岛旅游休闲渔业开发的可行性[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09):54-55.
[4]仝思宇.东山岛过冬自然村的保护与更新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8.
[5]夏晨野.绿色的东山生态环岛路[J].中国公路,2018(10):34-37.
[6]李艺玲.福建东山关帝文化旅游探究[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0(02):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