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爱的赵老师:
您好!
感谢您的提问!您的提问启发了我,让我思考了如下两个问题,现在和您一起分享。
关于“记忆”的问题
首先,您范唱3遍,带唱3遍,这对于幼儿熟练掌握一首新歌来说是不够的。一般需要倾听5遍,练习5遍。
为什么要5遍呢?这与“听觉表象理论”和“记忆精加工理论”所提供的歌唱学习规律有关。
“听觉表象理论”
简单地讲,听觉表象是音乐感知心理学中的普通概念。相关的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们在“再现”(唱出)一首新学歌曲的时候,是根据已形成的该歌曲的听觉表象来“行动”和对此行动进行“监控和修正”的。即只有这个被“再现”的表象足够清晰稳定,这个再现的行动才会高效(流畅和精准)。
“听觉表象”的形成条件有两个:使用“有意注意”和仔细听,即排除环境干扰认真辨别——记忆,这样,倾听的遍数相对需要得较少,倾听结果精准程度较高。如果使用“无意注意”,即随意听听,若要记住,则需要倾听的遍数较多,且容易误听误记。
“传统的集体新歌教学”,一般使用有意注意,困难歌曲及其中困难局部往往需要5遍以上甚至更多遍数。“新开发的游戏化新歌教学”,通常交替使用有意和无意注意。因游戏介入而更多使用了无意注意,所以不但需更多倾听遍数,而且后继练唱(再现流程中),也往往还需使用理性反思和使用有意注意的再倾听,对误听表象或模糊表象进行澄清。
当然,学习相关词、曲经验所积累的表象越来越丰厚时,感知记忆速度和精确度也会不断提高。如,大龄儿童和专业成人等在学习难度水平偏低的歌曲时,一定不会再需要那么多倾听和练习的遍数。
“记忆精加工理论”
记忆体系中包含“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类型。超过1分钟以上仍旧可以顺利提取的新的记忆信息即为长时记忆。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对其进行“精加工”。精加工的策略主要包含两种:一是反复练习(复述、操练);二是使用各种使新信息“生成意义”的命名、理解、分析、提炼等理性储存策略。
一首对特定人群难度一般的歌曲,一般情况下需要多少遍数的“反复”倾听才能够形成足够“清晰稳定的听觉表象”(即在有琴声或教师带唱支持的条件下,开口演唱即基本流畅稳定)呢?我本人的研究生、本科生、成人教育课程班的学生,均各有一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幼儿园对此做过比较严谨的“试验研究”。三项研究的结果全部都证实:至少5~7遍。后续若要达到熟练地独立背唱,一般需要另外再练习5遍(其中还不包括有特殊学习困难幼儿额外所需要的遍数。)
有老师质疑:“倾听5遍,幼儿早就不耐烦了”。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强调:一是需要持续培养幼儿安静倾听范唱的习惯;二是需要使用有趣的游戏策略,吸引、激励幼儿认真倾听。
还有必须要注意的问题:一是教师自己要小声范唱、小声说话、小声弹琴;二是教师不要直接要求幼儿大声唱或小声唱,大声唱会因为丧失自我监控警惕而走音,小声唱则会因为幼儿无法掌握“分寸”而过度控制变成“没有声音”;三是幼儿开始尝试演唱后,支持性的琴声或带唱声应该根据幼儿“再现”的实际情况逐渐“退出”,教师要随时注意倾听、判断“何处”已经稳定独立,何处仍然需要“继续支持”。
综上所述,随便听听,随便唱唱,是不能够真正保证学习质量和学习品质(如精益求精的态度和能力)有效发展的。
至于您说的,当场不会唱,过几天又会唱,这是非常正常的“记忆恢复现象”,这也是一种普通的心理学现象。
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目标问题
关于教学流程
您的教学设计属于比较常见的一般性教学流程。现在我们都在研究:“从‘一A到底’开始”的教学流程:即在与您这首歌难度、结构、风格类似的,歌词属于“排比句式”的特定形式结构的低幼歌曲教学中,如何让幼儿参与创编(替换——编填)他们自己的歌词。
如果原歌词为: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鸟回来了,
春天來了,春天来了,小鱼回来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兔回来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青蛙回来了。
主要流程如下。
(1)教师范唱(歌词改为4句完全相同,着重先熟悉、掌握曲调。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鸟回来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鸟回来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鸟回来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鸟回来了。
(2)教师提供语言或图片引导,将幼儿熟悉并提出的动物、植物名称唱入歌曲(一共范唱6遍,每遍只唱一种事物),在这期间,视情况鼓励幼儿随时小声自由加入跟唱。
(3)在新难度水平上挑战幼儿,请幼儿自主选择前面听——唱过的内容。但同一遍4句曲调中,可用aabb的模式演唱两种动物(或植物);逐渐变成三种aabc模式,最后变成四种abcd模式。
如:
aabb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鸟回来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鸟回来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鱼回来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鱼回来了。
aabc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鸟回来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鸟回来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鱼回来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兔回来了。
abcd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花回来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草回来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鸟回来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兔回来了。
(4)集体活动之后,可在音乐区角投放更多动植物图卡,鼓励幼儿自己选图、排图、练唱。区角活动结束后的小结交流环节,提供机会让有新编唱歌词的幼儿当众展示,并予以评价鼓励。
关于该流程的教育价值
在此流程应用的过程中,幼儿将拥有:
(1)更低的技能学习起点,
(2)更大的创意表达空间,
(3)更频繁的人际交流互动,
(4)更丰富的共同创建成果。
关于教学目标
想提醒赵老师和读者同仁,新流程已经不再将“学会演唱新歌”作为学习的终极目标,而是将新学歌曲仅仅作为一个歌曲作品的“研究性学习案例”(关于研究性学习案例,详见本期第16页《“小教案,大道理”之一:浅析“案例研究教学”的历史沿革》一文),让幼儿通过案例的感知、理解、应用和创造性应用的过程,积累创造性表达的语汇和思路;提升创造表达的态度和能力,并将这些语汇、思路、态度、能力直接应用到创造性表达的实践中去。
下面我尝试根据“案例研究教学”的思想修改一下目标,请对照思考其中的异同。
原目标1:学会歌曲并完整唱出来。
新目标1:学会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掌握歌曲的曲调和歌词的结构。
原目标2:知道春天到,花儿开,树发芽。
新目标2:尝试将原有关于春天动、植物的经验按照歌词的结构位置进行替换并唱出。
原目标3:喜欢用歌曲表达美。
新目标3:体验歌唱春天美好事物的欢乐情绪;体验创造性表达的乐趣及同伴间相互启发的乐趣。
分享至此,祝福共同进步。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
您好!
感谢您的提问!您的提问启发了我,让我思考了如下两个问题,现在和您一起分享。
关于“记忆”的问题
首先,您范唱3遍,带唱3遍,这对于幼儿熟练掌握一首新歌来说是不够的。一般需要倾听5遍,练习5遍。
为什么要5遍呢?这与“听觉表象理论”和“记忆精加工理论”所提供的歌唱学习规律有关。
“听觉表象理论”
简单地讲,听觉表象是音乐感知心理学中的普通概念。相关的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们在“再现”(唱出)一首新学歌曲的时候,是根据已形成的该歌曲的听觉表象来“行动”和对此行动进行“监控和修正”的。即只有这个被“再现”的表象足够清晰稳定,这个再现的行动才会高效(流畅和精准)。
“听觉表象”的形成条件有两个:使用“有意注意”和仔细听,即排除环境干扰认真辨别——记忆,这样,倾听的遍数相对需要得较少,倾听结果精准程度较高。如果使用“无意注意”,即随意听听,若要记住,则需要倾听的遍数较多,且容易误听误记。
“传统的集体新歌教学”,一般使用有意注意,困难歌曲及其中困难局部往往需要5遍以上甚至更多遍数。“新开发的游戏化新歌教学”,通常交替使用有意和无意注意。因游戏介入而更多使用了无意注意,所以不但需更多倾听遍数,而且后继练唱(再现流程中),也往往还需使用理性反思和使用有意注意的再倾听,对误听表象或模糊表象进行澄清。
当然,学习相关词、曲经验所积累的表象越来越丰厚时,感知记忆速度和精确度也会不断提高。如,大龄儿童和专业成人等在学习难度水平偏低的歌曲时,一定不会再需要那么多倾听和练习的遍数。
“记忆精加工理论”
记忆体系中包含“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类型。超过1分钟以上仍旧可以顺利提取的新的记忆信息即为长时记忆。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对其进行“精加工”。精加工的策略主要包含两种:一是反复练习(复述、操练);二是使用各种使新信息“生成意义”的命名、理解、分析、提炼等理性储存策略。
一首对特定人群难度一般的歌曲,一般情况下需要多少遍数的“反复”倾听才能够形成足够“清晰稳定的听觉表象”(即在有琴声或教师带唱支持的条件下,开口演唱即基本流畅稳定)呢?我本人的研究生、本科生、成人教育课程班的学生,均各有一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幼儿园对此做过比较严谨的“试验研究”。三项研究的结果全部都证实:至少5~7遍。后续若要达到熟练地独立背唱,一般需要另外再练习5遍(其中还不包括有特殊学习困难幼儿额外所需要的遍数。)
有老师质疑:“倾听5遍,幼儿早就不耐烦了”。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强调:一是需要持续培养幼儿安静倾听范唱的习惯;二是需要使用有趣的游戏策略,吸引、激励幼儿认真倾听。
还有必须要注意的问题:一是教师自己要小声范唱、小声说话、小声弹琴;二是教师不要直接要求幼儿大声唱或小声唱,大声唱会因为丧失自我监控警惕而走音,小声唱则会因为幼儿无法掌握“分寸”而过度控制变成“没有声音”;三是幼儿开始尝试演唱后,支持性的琴声或带唱声应该根据幼儿“再现”的实际情况逐渐“退出”,教师要随时注意倾听、判断“何处”已经稳定独立,何处仍然需要“继续支持”。
综上所述,随便听听,随便唱唱,是不能够真正保证学习质量和学习品质(如精益求精的态度和能力)有效发展的。
至于您说的,当场不会唱,过几天又会唱,这是非常正常的“记忆恢复现象”,这也是一种普通的心理学现象。
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目标问题
关于教学流程
您的教学设计属于比较常见的一般性教学流程。现在我们都在研究:“从‘一A到底’开始”的教学流程:即在与您这首歌难度、结构、风格类似的,歌词属于“排比句式”的特定形式结构的低幼歌曲教学中,如何让幼儿参与创编(替换——编填)他们自己的歌词。
如果原歌词为: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鸟回来了,
春天來了,春天来了,小鱼回来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兔回来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青蛙回来了。
主要流程如下。
(1)教师范唱(歌词改为4句完全相同,着重先熟悉、掌握曲调。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鸟回来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鸟回来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鸟回来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鸟回来了。
(2)教师提供语言或图片引导,将幼儿熟悉并提出的动物、植物名称唱入歌曲(一共范唱6遍,每遍只唱一种事物),在这期间,视情况鼓励幼儿随时小声自由加入跟唱。
(3)在新难度水平上挑战幼儿,请幼儿自主选择前面听——唱过的内容。但同一遍4句曲调中,可用aabb的模式演唱两种动物(或植物);逐渐变成三种aabc模式,最后变成四种abcd模式。
如:
aabb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鸟回来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鸟回来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鱼回来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鱼回来了。
aabc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鸟回来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鸟回来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鱼回来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兔回来了。
abcd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花回来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草回来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鸟回来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兔回来了。
(4)集体活动之后,可在音乐区角投放更多动植物图卡,鼓励幼儿自己选图、排图、练唱。区角活动结束后的小结交流环节,提供机会让有新编唱歌词的幼儿当众展示,并予以评价鼓励。
关于该流程的教育价值
在此流程应用的过程中,幼儿将拥有:
(1)更低的技能学习起点,
(2)更大的创意表达空间,
(3)更频繁的人际交流互动,
(4)更丰富的共同创建成果。
关于教学目标
想提醒赵老师和读者同仁,新流程已经不再将“学会演唱新歌”作为学习的终极目标,而是将新学歌曲仅仅作为一个歌曲作品的“研究性学习案例”(关于研究性学习案例,详见本期第16页《“小教案,大道理”之一:浅析“案例研究教学”的历史沿革》一文),让幼儿通过案例的感知、理解、应用和创造性应用的过程,积累创造性表达的语汇和思路;提升创造表达的态度和能力,并将这些语汇、思路、态度、能力直接应用到创造性表达的实践中去。
下面我尝试根据“案例研究教学”的思想修改一下目标,请对照思考其中的异同。
原目标1:学会歌曲并完整唱出来。
新目标1:学会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掌握歌曲的曲调和歌词的结构。
原目标2:知道春天到,花儿开,树发芽。
新目标2:尝试将原有关于春天动、植物的经验按照歌词的结构位置进行替换并唱出。
原目标3:喜欢用歌曲表达美。
新目标3:体验歌唱春天美好事物的欢乐情绪;体验创造性表达的乐趣及同伴间相互启发的乐趣。
分享至此,祝福共同进步。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