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微循环障碍机制的研究进展

来源 :广东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致死及致残率下降至25%-50%,但仍有一半以上患者遗留有神经功能或认知功能障碍,甚至全脑萎缩,既往多归因于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sam,CVS)。近期研究发现1/4-1/3的SAH患者有造影上血管痉挛,但未见明显脑缺血或梗死征像("有大血管痉挛无症状"),而有一部分患者,有缺血或梗死但却无明显大血管痉挛("有症状而无大血管痉挛")。
其他文献
用溶剂热法制备了BaSn(OH)6前驱体,经煅烧后,得到BaSnO3纳米粉末。用XRD、TEM、纳米粒度仪、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光纤光谱仪等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B
研究一种易实现的低温合成TiO2薄膜电极的方法。实验采用氨水、盐酸和去离子水分别作为无机粘结剂、无水乙醇作为分散剂来合成TiO2浆料,重点研究了粘结剂/分散剂质量比对薄膜
目的建立食蟹猴单个核淋巴细胞体内荧光示踪方法。探索该方法的细胞采集途径、细胞输注部位和流式检测技术参数。方法从外周血和腋窝淋巴结分别提取分离出单个核淋巴细胞,经C
目的评价电针内关穴对体外循环(CPB)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与相关蛋白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6~8月龄,体重400~4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n
患者,男,63岁,因反复便血2个月,加重伴头晕、乏力2周,于2014年1月25日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解少量暗红色大便,平均每天约2次,伴有间断性腹胀,多见于进食后。2周前上述症状加重
皮肤是一个结构、发育、生理功能都很复杂的器官,是保护人体不受脱水、辐射创伤、感染等外界环境威胁的第一道天然屏障。皮肤由表皮、真皮构成,表皮覆盖于真皮表面,包括毛囊问表
目的通过检测川崎病(KD)患儿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探讨其在预测KD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害(CAL)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住院的KD患儿35例(KD组),依据心脏彩超结果分为CAL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