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以丰富的想象、鲜明的色彩、活泼可爱的动画形象吸引着广大少年儿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将微观的、宏观的、可见的、不可见的、现实的、非现实的各种人、事、物的运动过程逼真地表现出来,给语文教学注入新鲜活力,令学生耳目一新,可以使学生愉快轻松地获取新知,激发学习兴趣,启迪思维,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培养探究性思维方法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媒体优势,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建构的步骤进行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培养从事学习和研究的态度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向学生提示学科的基本结构”,“可以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发现的力量”。
“自主探索”就是要求学生用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通过课前和课内自习,发现课文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的技巧,通过交流接受新的语文知识和发展学习语文能力,完成语文学习任务。
学生学习语文与学习其他学科的一个明显区别,就是学生不是从零开始的。因为,一方面,语文课文都是通过语言文字的规范组合表达一定内容,同样渗透着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方面的知识;课文与课文之间有着相当多的可以迁移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已经对许多事物有一定的认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就为学生在语文学习自主探索提供了可能。再加上学生的年龄特点,“自主探索”热情比较高,更为语文教学中实施“自主探索”制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自主探索”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强调学生学习能力,显然这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然而,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的当下,如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其优势,营造愉悦、宽松、合作、共振的学习氛围,就有如如虎添翼。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学生必将成为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人的高素质人才。
一、利用多媒体音像技术努力创设教学情境,借助多媒体手段,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自主探索”的本领。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运用多媒体音像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渴望学习的冲动,激发求知欲望。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应从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实情出发。因为他们正处在由具本形象思维向一般形象思维和初步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这就是说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具体的形象的知识,多媒体呈现知识内容形成清晰具体的映像,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系统。例如:《小猴子下山》一课,利用电脑设计了一个故事开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猴子住在山上真没劲,今天,妈妈同意他下山玩,乐得他又蹦又跳。出门前,妈妈叮嘱他早些回来,小猴子应了一声就急急忙忙下山了。他下山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些什么,又做了些什么呢?以此引入课文。优美的动画、悦耳的音乐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富有启发性问话,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这样,学生就能依据已掌握、理解的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或新方法,使理性的抽象知识延伸到解决具体问题中,促进知识迁移,使知识得到深化、巩固和扩充。对小学生的学法指导不是抽象讲解,而应结合具体内容学习,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手段逐步渗透。
为了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首先指导学生理解词、句。我不是要求学生背解释,而是要求学生找出有关句子和段落,联系上下文,知道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即使学生通过查字典了解了词、句的本义后,我总是要求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这些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然后,借助多媒体手段启发学生通过想象体会词句描写的意境,通过与同类词语的比较,体会这些课文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久而久之,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如学习《井》一文时,“啊,这些星星,离得多远!多远!这井水,它有多深?多深?”一位学生通过阅读发现了“多远!多远!”后面用感叹号,而“多深?多深?”后面用问号。我立刻借助计算机使句中的感叹号和问号不断闪烁,激发学生进行讨论,学生讨论道:前一句是感叹号,句中的“多”是“多么”的意思;后一句是疑问,句中的“多”是“多少”的意思。前一句感叹星星离我们很远,后一句在猜测这井水到底有多深。问题是“发现”的前提,利用多媒体技术首先使学生发现标点符号运用的不同,通过思索,运用已掌握的有关语文知识和语文学习能力,继而发现“多”在不同句型中的不同含义,达到对句意颇有深度的理解。这样学习,就有了“主动探索、主动建构”的内容。因此,我常要求学生学习新课时想想与学过的课文在表述方法上有哪些不一致的地方,想想新课在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方法上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并对此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问和答问的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创造机会,锻炼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能力通常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它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学生初步感知了一种学习方法,并不等于已经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就会在实践中运用这种方法。所以,为了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我在教学全过程——从课文的导入、审题,到初步感知课文,到分析理解课文,到小结归纳,都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索交流。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则在学生想讲而讲不清,想挖而挖不深,想结而结不了的时候,利用多媒体呈现学习内容,指导学习方向,让学生的眼睛、耳朵、大脑等多种器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听觉能力、视觉能力、注意力、联想力等得到强化。
多媒体辅助教学抓住小学生心理和思维的特征,利用动画演示的优势,形象、直观地演示知识的推导过程,使教学重点、难点简单化、生动化,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和理解。教学《乌鸦喝水》一课的重点是乌鸦往瓶子里放小石子的过程。先放教学软件中乌鸦放小石子的动画,在学生基本了解后让学生到讲台上动手做实验,学生边做边复述课文,这样更明白水渐渐升高的原因,以及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看月食》的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月食发生起因,所以教学切入点我选在“什么是月食?”“天狗为什么吃月亮?”这个较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上。让学生反复看教学软件,让学生从表象到原理,对月食产生原因有一个初步了解:“月食”就是当地球转到了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挡住了太阳光,使月亮没有反射而变得黑暗,从而解开课文中奶奶称之为“天狗吃月亮”的迷信说法。通过动画演示,将月食发生的起因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既解决了教学难点,又大大提高了新授知识的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教学,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和具体的事结合起来,可达到揭示词语意义的目的。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要求学生理解、区别“摇着、甩着、摆着”这三个动词的意思,我反复播放教学软件中的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小鱼是怎样在河里游的,老黄牛是怎样赶蝇子和燕子在空中飞行时尾部的动作,接着让学生说一说、学一学它们尾巴是怎么动的。通过看、说、做,不仅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这三个动词,还进一步掌握了小鱼、老黄牛和燕子尾巴的特点和用途。这样,学生一次又一次的主动探索、发现构成教学过程中一个又一个教学环节。学生发现就问,懂的就讲,老师则因势利导,于学生疑惑处启发,于思维陈列阻塞处引导,于学习关键处点拨,起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用。利用多媒体创设阅读问题情境,把矛盾引入阅读过程,为加速思考、探求新知提供内部动因的特殊功能得到很好发挥。
三、运用多媒体确切评价学生,激发“自主探索”兴趣。
传统教学中单一的练习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单调,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易调动学生努力运用新知识解答问题的积极性。要在课堂内实施“自主探索”,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主动求知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自主探索”的兴趣。计算机的人机对话方式可以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加以评价,利用鲜艳的卡通形象和悦耳的音乐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分层次出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参与自主探索的欲望好似火焰,而教师的期望如同柴油。为此,我十分重视运用多媒体正确评价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评价中获得准确的反馈信息,焕发新的要求成功的需要,从而提高学习自信心,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教师评价时的表情态度、语气构成了学生对自己学习评价的反馈、思路,所以,对学生主动发现、交流得好的,我除了运用传统教育媒体——语言和体态给予他们以真心实意的评价外,还常常运用现代多媒体对其进行表扬。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的想象画,或自己设计的课文板书等。我运用实物投影仪将他们的作品显现出来,让大家欣赏、评价,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老师对他们是充满希望的……
总之,要实施“自主探索”教学方法,运用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有效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色彩,生动活泼的动态变化,以及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等,发挥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使学生学习变得更主动,变学会为会学、乐学。
“自主探索”就是要求学生用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通过课前和课内自习,发现课文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的技巧,通过交流接受新的语文知识和发展学习语文能力,完成语文学习任务。
学生学习语文与学习其他学科的一个明显区别,就是学生不是从零开始的。因为,一方面,语文课文都是通过语言文字的规范组合表达一定内容,同样渗透着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方面的知识;课文与课文之间有着相当多的可以迁移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已经对许多事物有一定的认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就为学生在语文学习自主探索提供了可能。再加上学生的年龄特点,“自主探索”热情比较高,更为语文教学中实施“自主探索”制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自主探索”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强调学生学习能力,显然这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然而,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的当下,如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其优势,营造愉悦、宽松、合作、共振的学习氛围,就有如如虎添翼。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学生必将成为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人的高素质人才。
一、利用多媒体音像技术努力创设教学情境,借助多媒体手段,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自主探索”的本领。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运用多媒体音像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渴望学习的冲动,激发求知欲望。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应从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实情出发。因为他们正处在由具本形象思维向一般形象思维和初步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这就是说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具体的形象的知识,多媒体呈现知识内容形成清晰具体的映像,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系统。例如:《小猴子下山》一课,利用电脑设计了一个故事开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猴子住在山上真没劲,今天,妈妈同意他下山玩,乐得他又蹦又跳。出门前,妈妈叮嘱他早些回来,小猴子应了一声就急急忙忙下山了。他下山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些什么,又做了些什么呢?以此引入课文。优美的动画、悦耳的音乐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富有启发性问话,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这样,学生就能依据已掌握、理解的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或新方法,使理性的抽象知识延伸到解决具体问题中,促进知识迁移,使知识得到深化、巩固和扩充。对小学生的学法指导不是抽象讲解,而应结合具体内容学习,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手段逐步渗透。
为了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首先指导学生理解词、句。我不是要求学生背解释,而是要求学生找出有关句子和段落,联系上下文,知道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即使学生通过查字典了解了词、句的本义后,我总是要求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这些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然后,借助多媒体手段启发学生通过想象体会词句描写的意境,通过与同类词语的比较,体会这些课文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久而久之,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如学习《井》一文时,“啊,这些星星,离得多远!多远!这井水,它有多深?多深?”一位学生通过阅读发现了“多远!多远!”后面用感叹号,而“多深?多深?”后面用问号。我立刻借助计算机使句中的感叹号和问号不断闪烁,激发学生进行讨论,学生讨论道:前一句是感叹号,句中的“多”是“多么”的意思;后一句是疑问,句中的“多”是“多少”的意思。前一句感叹星星离我们很远,后一句在猜测这井水到底有多深。问题是“发现”的前提,利用多媒体技术首先使学生发现标点符号运用的不同,通过思索,运用已掌握的有关语文知识和语文学习能力,继而发现“多”在不同句型中的不同含义,达到对句意颇有深度的理解。这样学习,就有了“主动探索、主动建构”的内容。因此,我常要求学生学习新课时想想与学过的课文在表述方法上有哪些不一致的地方,想想新课在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方法上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并对此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问和答问的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创造机会,锻炼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能力通常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它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学生初步感知了一种学习方法,并不等于已经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就会在实践中运用这种方法。所以,为了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我在教学全过程——从课文的导入、审题,到初步感知课文,到分析理解课文,到小结归纳,都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索交流。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则在学生想讲而讲不清,想挖而挖不深,想结而结不了的时候,利用多媒体呈现学习内容,指导学习方向,让学生的眼睛、耳朵、大脑等多种器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听觉能力、视觉能力、注意力、联想力等得到强化。
多媒体辅助教学抓住小学生心理和思维的特征,利用动画演示的优势,形象、直观地演示知识的推导过程,使教学重点、难点简单化、生动化,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和理解。教学《乌鸦喝水》一课的重点是乌鸦往瓶子里放小石子的过程。先放教学软件中乌鸦放小石子的动画,在学生基本了解后让学生到讲台上动手做实验,学生边做边复述课文,这样更明白水渐渐升高的原因,以及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看月食》的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月食发生起因,所以教学切入点我选在“什么是月食?”“天狗为什么吃月亮?”这个较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上。让学生反复看教学软件,让学生从表象到原理,对月食产生原因有一个初步了解:“月食”就是当地球转到了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挡住了太阳光,使月亮没有反射而变得黑暗,从而解开课文中奶奶称之为“天狗吃月亮”的迷信说法。通过动画演示,将月食发生的起因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既解决了教学难点,又大大提高了新授知识的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教学,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和具体的事结合起来,可达到揭示词语意义的目的。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要求学生理解、区别“摇着、甩着、摆着”这三个动词的意思,我反复播放教学软件中的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小鱼是怎样在河里游的,老黄牛是怎样赶蝇子和燕子在空中飞行时尾部的动作,接着让学生说一说、学一学它们尾巴是怎么动的。通过看、说、做,不仅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这三个动词,还进一步掌握了小鱼、老黄牛和燕子尾巴的特点和用途。这样,学生一次又一次的主动探索、发现构成教学过程中一个又一个教学环节。学生发现就问,懂的就讲,老师则因势利导,于学生疑惑处启发,于思维陈列阻塞处引导,于学习关键处点拨,起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用。利用多媒体创设阅读问题情境,把矛盾引入阅读过程,为加速思考、探求新知提供内部动因的特殊功能得到很好发挥。
三、运用多媒体确切评价学生,激发“自主探索”兴趣。
传统教学中单一的练习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单调,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易调动学生努力运用新知识解答问题的积极性。要在课堂内实施“自主探索”,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主动求知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自主探索”的兴趣。计算机的人机对话方式可以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加以评价,利用鲜艳的卡通形象和悦耳的音乐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分层次出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参与自主探索的欲望好似火焰,而教师的期望如同柴油。为此,我十分重视运用多媒体正确评价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评价中获得准确的反馈信息,焕发新的要求成功的需要,从而提高学习自信心,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教师评价时的表情态度、语气构成了学生对自己学习评价的反馈、思路,所以,对学生主动发现、交流得好的,我除了运用传统教育媒体——语言和体态给予他们以真心实意的评价外,还常常运用现代多媒体对其进行表扬。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的想象画,或自己设计的课文板书等。我运用实物投影仪将他们的作品显现出来,让大家欣赏、评价,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老师对他们是充满希望的……
总之,要实施“自主探索”教学方法,运用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有效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色彩,生动活泼的动态变化,以及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等,发挥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使学生学习变得更主动,变学会为会学、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