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优势,充分利用教科书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重要教学内容,而课堂是学生精神洗礼、灵魂净化、心灵碰撞的重要场所之一,这是一个十分独特的互动平台。高中历史教学应该积极地挖掘素材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新课标把传统的思想教育目标拓宽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其内涵覆盖了思想、观念、情感、兴趣、态度等多方面的教育。高中历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主要突出以下几方面:(1)培养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2)培养人文主义精神;(3)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
  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主题活动,对学生加强认识,达到感恩教育的目的。
  一、感祖国之恩——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永恒的教育主题。不论是中国古代、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都强调“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在教学中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展开活动:
  (一)维护国家统一。
  围绕这一主题可以进行的专题活动有:“香港昨天、今天和明天”、“宝岛台湾”、“新疆是祖国的神圣西北疆”、“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的神圣领土”等等。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形成认识:
  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统一不仅使中华民族历史前后相接.而且使中华文明绵延至今,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和延续性是世界文明史上独有的。对于历史上的分裂应持全面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既要看到其危害,又不能忽视分裂时期客观上存在的有利于统一的积极因素。形成正确的认识,自觉拥护党的有关方针、政策,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反对一切分裂势力和行为。
  (二)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它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正确态度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反对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
  专题一:对待儒学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具体而言:
  1、“德治”有它的合理性,“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道德是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调控手段。和谐协调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需要有良好的社会规范来维系。
  2、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积极内容,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天下统一的思想等等。尤其是强调统一的思想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3、对有些内容可以剔除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的有用的思想要素。如古代“民本”思想可以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题,今天我们仍需要提倡自身修养和为社会主义而献身的精神。
  4、对儒学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等级观等。
  专题二: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成就。
  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是五千年文明留下来的具有东方特色的遗产,是中华民族不可再生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财富,对我国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精神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
  作为青年学生要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荣的观念,坚持了解传统文化,积极宣传传统文化,自觉学习并推广、传播传统文化,坚持用传统文化约束自己的行为。
  二、感自然之恩——敬畏自然、珍惜生命
  壮丽的山河哺育了人类,难道我们不该对自然怀有感恩之心吗?自然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体。我们的生存和自然生态系统息息相关,“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专题一:认识历史上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从中吸取教训。
  1、中国古代史上自然环境破坏的重要表现:
  (1)秦始皇统—中国之后,开始大兴土木,毁伐森林。为修建阿房宫,砍光整个蜀地山岭上的树木,故有“蜀山兀,阿房出”之说。人们对环境的破坏及过度开发,导致黄河多次泛滥。
  (2)隋唐时期,由于人口的增加,江南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出现了放火烧山、向山要田和围湖造田等现象。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对生态平衡有所影响。
  (3)清朝前期人口急剧膨胀,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政府颁布山川弛禁制度,在一定范围内开放山林,以解决百姓的生活问题。这从长远来看,又造成了山区因长期被开发和掠夺而产生的环境恶化局面,以致现代山区脆弱的生态系统已不能承受严重的环境污染,山区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2、三次工业革命对自然的破坏:
  世界近现代史上,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人类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和破坏,生态破坏和污染问题愈演愈烈。
  专题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建设美丽家园。
  1、中国古代重视环境保护的主要主张:
  (1)先秦时期:战国时,国家已有正式的法律条文,约束乱砍滥伐的行为,保护自然资源。先秦时期,黄河中上游地区气候温和,植被茂密,整个黄土高原的木覆盖率超过50%。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农耕规模缩小,畜牧业因少数民族的内迁有所扩展,两汉时过度开垦导致的环境破坏状况有所缓解,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3)隋唐:隋朝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在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并且创制筒车、曲辕犁等发展农业牛产。
  (4)中国历代都对山林实施国家管理,很少开放山林川泽,经常封山育林。
  2、建国后党和政府举办了许多改善生态环境的大型工程,如小浪底工程、三峡工程、“三北防护林”等等。
  3、知识经济时代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从理念走向实际。
  4、建设生态文明。在中共十七大上,生态文明概念首次写入中央文件。
  实现天蓝水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现在这个历史时期,我们要提倡的就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人和自然相互作用,相互促动,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感社会之恩——和谐的社会、和谐的世界
  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真诚相待,和谐共处。大而广之,我们要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不同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共同实现“和谐世界”的伟大目标。
  高中历史教学就是要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开展各种主题活动,让学生去认识、去感知祖国之恩、自然之恩、社会之恩,从而在行动上去报效祖国、保护自然、回馈社会,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我想这就是高中历史教学中感恩教育的目的吧。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体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学校体育活动也随机增多,学生也越来越喜欢体育运动,但常常因缺乏一定的运动卫生知识和出现运动损伤后的应急措施,受伤后往往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严重者甚至导致终生遗憾。所以研究如何预防运动损伤以及损伤后的治疗是极其有意义和必要的。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与现场研究等方法探讨现在学校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治疗的问题,介绍運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并提出要加强预
黑龙江省由于优越的资源和地缘优势,与俄罗斯开展边境贸易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中农产品贸易在边境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俄罗斯气候条件、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和农业劳动
在桥梁抗震设计问题上,国内外的抗震设计目标是基本相同的,即结构能够经受小地震并且不会损坏,能够经受大地震并且损坏可以修复,但在具体规定上还有很多差别。对中国、欧盟、美国
教育研究的目的是找到使学生有效的接受教育的教学方法。有效教学与教师的课堂实践、教学研究密不可分,充分发挥教学与教学研究的互馈作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保证.也是实现教
贾植芳兄今年89周岁,按中国习惯,以虚龄办寿庆,应该祝贺他的九旬大庆。去年几个老朋友祝贺他的生日聚会时,便有人怂恿我作一篇为他90大庆的祝寿辞。这文章很难写,他这90年不
在南京紫金山北麓有一座航空烈士公墓,墓地牌坊石柱正面有一副对联,文曰:"英名万古付飞将;正气千秋壮国魂。"背面也有对联文曰:"捍国骋长空,伟绩光照青史册;凯旋埋忠骨,丰碑
框架断路器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控制和保护设备之一,其保护功能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框架断路器行业及其智能化水平也将随之发展。而智能脱扣器
上世纪蛋年代初,我高校毕业分到“中央文学研究所”继续学习。临行时,贾植芳先生特写了一封介绍信,介绍我与杨文娟和他的令兄贾芝相识。  贾芝先生是民间文艺的专家,又是李大钊同志的爱婿,在相晤后,贾芝坦然地谈了李大钊生平的一些趣闻轶事。  李大钊在“五四”运动前曾任教于北京女高师,1920年,他决定要排演一出反封建的话剧《孔雀东南飞》,使得更多的女同胞从中受到教育。那时的李大钊才30出头,风华正茂,干劲
基于区域法可以获得最佳的活性控制器,但由于要计算网的可达状态集而导致状态爆炸问题.提出一种应用二值决策图(BDD)计算安全Petri网事件分离状态的算法.用布尔代数对Petri网的结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最近整编的中国740站逐日资料,通过对中国温度,降水,相对湿度,地面风速,海平面气压这5个气象基本要素变化特征较为全面的分析,揭示了近50年中国气候变化的一些新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