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贵州老年书画研究会已迈过20个春秋。二十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贵州老年书画事业蓬勃发展。
一、发展与趋势
八十年代初,在我省书画界中,出现了一支满怀志趣、锐意进取的新军,从各行各业离退下来的老红军、老八路、老干部在“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发挥余热,为党为人民继续做贡献”的思想驱动下,在全省各地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习书习画高潮。到1985年,我省老领导申云浦、吴实、秦天真、李庭桂、冉砚农等同志发起,于1985年10月成立了贵州老年书画研究会,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给予极大的支持,亲自为贵州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刊《书画春秋》撰写了发刊词。20年来,数以万计的老同志参加了诗书画印事业,是我省文化艺术界一道亮丽的景观,贵州各界普遍赞尝。据不完全统计,参加过此一活动的有担任过省军级的领导同志40多人,厅局级280多人,全省举办各种展览900多次,出版各种书画选集、书画刊物100多种。
每年国庆,或逢长征、抗日战争胜利等纪念日、港澳回归、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周恩来诞辰100周年,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庆祝进入新世纪等,省老年书画研究会都要举办全省性的大型老年书画展,并出版纪念集。为了增进友谊,交流经验,我省先后和云南、四川、广西、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福建、新疆、厦门、山东、安徽等14个省市举办了联展。与此同时,我会还轮流参加州市老年书画联展,和高等院校老年书画联展,各地州市也举办本地区各县市老年书画联展,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通过学习、展览、出版,全省数以万计的老同志实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愿望。涌现出不少自学成才、德艺双馨、大器晚成的老书家、老画家。据不完全统计,全省老同志创作的书画作品近1万件,其中被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中国美术馆、各地文物馆和收藏家收藏的作品250多件,数十人被编人中国名人名录。我省老年书画家在参加全国各种比赛中,有17人得过金奖,65人得过银奖,为我省争得荣誉。另外,我省黔南州的老年摄影作品,2002年9月份和我省老年书画作品一起在安徽省展出,取得很大的成功。按照“两为”方针,全省各地老年书画研究会的老同志还深人工厂、农村、军营、学校,为工人、农民、战士写春联,把作品送到学校,受到领导和群众的欢迎。不少老同志受到当地政府的表彰。目前全省老年书画活动正呈现多样化和规范化的大发展势头。
二、優势与成就
老同志从事书画活动的优势,在于他们漫长的革命经历,深刻的社会识见和正确的世界人生观。作为共和国的奠基者,他们与党和人民血肉相连;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他们与党的方针、政策有着天然的联系。他们虽然没有破万卷书,却行了万里路;他们虽然还是艺苑中的新兵,却对事业充满着固有的责任感。他们的成就,虽然还有不足之处,但他们的作品纯净、高雅。字如其人,画为心声。他们从事书画活动的突出特征是:饱满的政治热情,坚定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脚踏实地的执着追求精神。这恰恰是一般专业作者所缺少的。政治上的继承性和思想上的革命性,决定了他们不愧是一支旗帜鲜明、思想过硬,具有高素质、高凝聚力的书画群体。
古有文人嬉翰墨,今有英雄绘丹青。在老龄群体中发生的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历史性的,它是我国社会主义老龄文化的真实写照,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不同角度全面、深刻的反映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文明的见证。
三、思索与启迪
历史的辩证法是:劳动、生活赋予艺术以生命,而艺术的火花又点燃生命之火。老年书画的崛起长盛不衰即是这一哲理的再现,它的成功,是符合历史的逻辑的。我国即将进入老龄社会。据专家预测,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4亿人,银发浪潮即将到来。我们将面临一个全面开发老龄人口潜能、智慧和作为的时代。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有两句响亮的口号,其一点“给生命以时间”,其二点“给时间以生命”。前者靠的是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后者是人类对生命质量的渴求。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物质世界和时空是无限的。如何在人类生命的极限内做更多有益的事情,将是老龄人和时代共同追求的目标。老年书画活动可使大家感到晚年仍能为党和人民工作,得到安慰。学习书画也是离退休后的极好定位。体现了人到老年仍从事有益于社会的公益活动,这对丰富提高生命质量,克服失落感、空虚感、无为感,在这个年龄段再现辉煌是有益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老年书画活动将是一个长盛不衰的事业。中央提出: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大学、老年书画苑,老年健身和文化设施,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给予支持。我们从事的老年书画事业是伟大的和有益的。人的生理可以老化,但艺术的生命永不衰老。让我们余热生辉,余辉放彩!
一、发展与趋势
八十年代初,在我省书画界中,出现了一支满怀志趣、锐意进取的新军,从各行各业离退下来的老红军、老八路、老干部在“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发挥余热,为党为人民继续做贡献”的思想驱动下,在全省各地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习书习画高潮。到1985年,我省老领导申云浦、吴实、秦天真、李庭桂、冉砚农等同志发起,于1985年10月成立了贵州老年书画研究会,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给予极大的支持,亲自为贵州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刊《书画春秋》撰写了发刊词。20年来,数以万计的老同志参加了诗书画印事业,是我省文化艺术界一道亮丽的景观,贵州各界普遍赞尝。据不完全统计,参加过此一活动的有担任过省军级的领导同志40多人,厅局级280多人,全省举办各种展览900多次,出版各种书画选集、书画刊物100多种。
每年国庆,或逢长征、抗日战争胜利等纪念日、港澳回归、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周恩来诞辰100周年,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庆祝进入新世纪等,省老年书画研究会都要举办全省性的大型老年书画展,并出版纪念集。为了增进友谊,交流经验,我省先后和云南、四川、广西、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福建、新疆、厦门、山东、安徽等14个省市举办了联展。与此同时,我会还轮流参加州市老年书画联展,和高等院校老年书画联展,各地州市也举办本地区各县市老年书画联展,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通过学习、展览、出版,全省数以万计的老同志实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愿望。涌现出不少自学成才、德艺双馨、大器晚成的老书家、老画家。据不完全统计,全省老同志创作的书画作品近1万件,其中被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中国美术馆、各地文物馆和收藏家收藏的作品250多件,数十人被编人中国名人名录。我省老年书画家在参加全国各种比赛中,有17人得过金奖,65人得过银奖,为我省争得荣誉。另外,我省黔南州的老年摄影作品,2002年9月份和我省老年书画作品一起在安徽省展出,取得很大的成功。按照“两为”方针,全省各地老年书画研究会的老同志还深人工厂、农村、军营、学校,为工人、农民、战士写春联,把作品送到学校,受到领导和群众的欢迎。不少老同志受到当地政府的表彰。目前全省老年书画活动正呈现多样化和规范化的大发展势头。
二、優势与成就
老同志从事书画活动的优势,在于他们漫长的革命经历,深刻的社会识见和正确的世界人生观。作为共和国的奠基者,他们与党和人民血肉相连;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他们与党的方针、政策有着天然的联系。他们虽然没有破万卷书,却行了万里路;他们虽然还是艺苑中的新兵,却对事业充满着固有的责任感。他们的成就,虽然还有不足之处,但他们的作品纯净、高雅。字如其人,画为心声。他们从事书画活动的突出特征是:饱满的政治热情,坚定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脚踏实地的执着追求精神。这恰恰是一般专业作者所缺少的。政治上的继承性和思想上的革命性,决定了他们不愧是一支旗帜鲜明、思想过硬,具有高素质、高凝聚力的书画群体。
古有文人嬉翰墨,今有英雄绘丹青。在老龄群体中发生的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历史性的,它是我国社会主义老龄文化的真实写照,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不同角度全面、深刻的反映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文明的见证。
三、思索与启迪
历史的辩证法是:劳动、生活赋予艺术以生命,而艺术的火花又点燃生命之火。老年书画的崛起长盛不衰即是这一哲理的再现,它的成功,是符合历史的逻辑的。我国即将进入老龄社会。据专家预测,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4亿人,银发浪潮即将到来。我们将面临一个全面开发老龄人口潜能、智慧和作为的时代。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有两句响亮的口号,其一点“给生命以时间”,其二点“给时间以生命”。前者靠的是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后者是人类对生命质量的渴求。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物质世界和时空是无限的。如何在人类生命的极限内做更多有益的事情,将是老龄人和时代共同追求的目标。老年书画活动可使大家感到晚年仍能为党和人民工作,得到安慰。学习书画也是离退休后的极好定位。体现了人到老年仍从事有益于社会的公益活动,这对丰富提高生命质量,克服失落感、空虚感、无为感,在这个年龄段再现辉煌是有益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老年书画活动将是一个长盛不衰的事业。中央提出: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大学、老年书画苑,老年健身和文化设施,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给予支持。我们从事的老年书画事业是伟大的和有益的。人的生理可以老化,但艺术的生命永不衰老。让我们余热生辉,余辉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