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实行校务公开是加强高校民主政治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的重大举措,是高校管理体制、运行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也是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权力制约,从源头上制止腐败现象的治本之策。在高校飞速发展和加快建设的同时,如何坚持并不断创新校务公开制度,确实是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高校校务 工作 思考
一、高校校务公开的现状及问题
第一,校务公开的意识不强。广大教职员工和同学们的主人翁意识、参政意识和民主监督意识都不强,对校务公开工作的漠不关心或消极应付。
第二,校务公开的观念不新。对校务公开的认识过于简单化,造成校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程序等方面的过于简单化。
第三,校务公开的机构无保障。在校务公开工作中,各高等院校都在校内设立了规模不等,级别不一的校务公开机构,但很多机构职责不明,人员无保证,工作制度不健全。
第四,校务公开的责任不到位。由于机构设置的重复性和工作制度的不健全,各级机构在校务公开方面的权利与义务界限并不清楚,哪些事项可公布,哪些事项可不公布,应该如何公布,没有一定的约束,导致校务公开工作的随意性较大。
第五,校务公开的手段不先进。现在很多高校将校务公开的方式仅仅局限于办张贴栏、办墙报或公示栏、办校报或杂志等方面,而没有考虑到信息社会应该尽可能利用一切先进工具和手段来为学校校务公开工作服务。
第六,校务公开的机制不活。如何将校务公开工作由一份自发的工作变成一份自觉的工作,真正将校务公开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和程序化,是当前高校校务公开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建立一种充满活力和效率的高校校务公开机制,鼓励职工广泛参与,促成各职能部门主动积极公开各种事务,将广大职工的监督职能与各职能部门的自觉行为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校务公开工作的持续健康进行。
二、推进高校校务公开的对策及建议
第一,建立高校校务公开工作的领导机构和执行机构。首先,应建立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直接领导各项校务公开工作的开展。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应该实行校长负责制,同时,应有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及纪律检查、监审和工会等部门负责人的参与,保证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的权威性;其次,应建立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的校务公开工作执行机构,负责有关校务公开的日常工作的开展,这个执行机构应由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各院系组成,由校(院)长办公室全面协调和统筹。
第二,加强高校校务公开工作的制度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样,没有制度,也就没有高校的校务公开工作的正常开展。高校校务公开工作必须建立一整套相关的制度,从校务公开的对象与范围、校务公开的内容与程序、校务公开的机构和职能,到校务公开的责罚与监督,都应有明确的规定,并严格按照这些规定执行,从而有效避免校务公开工作的随意性、不确定性和低效性。
第三,创新高校校务公开工作的机制。建立一种有利于各机构自觉进行校务公开的高效运作的机制,就要求必须做到:首先,学校在校务公开工作方面,应变以前单纯的行政命令手段为激励手段与行政手段综合运用,一方面,保障行政命令的权威性,另一方面,积极提高各职能部门进行校务公开的自觉性;其次,变以前校务公开为各有关职能部门个别的事为广大教职员工共同的事,提高广大教职员工参与学校校务公开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保证广大教职员工在校务公开工作中的利益;最后,要建立校务公开行政首长“首问制”,对于关系到广大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校务公开问题,必须由各部门负责人专门负责。第四,应将各职能部门和各院(系)行政负责人的政绩考核与校务公开工作挂钩,直接将校务公开工作成绩作为其晋升、提拔的一个重要条件;第五,对教职员工参与校务公开工作进行表彰,并将其中的优秀分子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使其进一步发挥在校务公开工作中的作用。
第四,完善高校校务公开工作的技术和手段。高校校务公开工作必须要有较高的技术作保障,尤其是必须强调信息技术在高校校务公开工作的广泛运用:首先,应积极建立学校校务公开工作的网站,通过网上发布各种信息、建立网络信息反馈系统等方式,保证各项重大事务职工早知道,有关重大事务的反馈信息学校早清楚;其次,推行无纸化办公系统,节约办公成本,提高办公效率,扩大公文覆盖面;再次,建立“数字化”校园,增强学校管理的数字化水平,必要时以“校园一卡通”作为辅助手段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后,以纸质媒体、声音媒体和图像媒体等作为辅助校务公开手段,提高校务公开的效率与影响面。
第五,加强高校校务公开工作的监督。加强校务公开的监督,首先就必须建立一个能代表广大师生利益的校务公开监督机构,该监督机构列席学校各级党政会议,不对校长和书记负责,只对广大师生负责;其次,要保证尽可能多的教职员工能够通过一种合理的机制参与这个机构的工作,并对监督工作保持关注;再次,应充分保证参与校务公开监督工作的机构及人员的合法权利;最后,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保证学校各项事务始终处于广大教职员工的监督之下。
关键词 高校校务 工作 思考
一、高校校务公开的现状及问题
第一,校务公开的意识不强。广大教职员工和同学们的主人翁意识、参政意识和民主监督意识都不强,对校务公开工作的漠不关心或消极应付。
第二,校务公开的观念不新。对校务公开的认识过于简单化,造成校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程序等方面的过于简单化。
第三,校务公开的机构无保障。在校务公开工作中,各高等院校都在校内设立了规模不等,级别不一的校务公开机构,但很多机构职责不明,人员无保证,工作制度不健全。
第四,校务公开的责任不到位。由于机构设置的重复性和工作制度的不健全,各级机构在校务公开方面的权利与义务界限并不清楚,哪些事项可公布,哪些事项可不公布,应该如何公布,没有一定的约束,导致校务公开工作的随意性较大。
第五,校务公开的手段不先进。现在很多高校将校务公开的方式仅仅局限于办张贴栏、办墙报或公示栏、办校报或杂志等方面,而没有考虑到信息社会应该尽可能利用一切先进工具和手段来为学校校务公开工作服务。
第六,校务公开的机制不活。如何将校务公开工作由一份自发的工作变成一份自觉的工作,真正将校务公开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和程序化,是当前高校校务公开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建立一种充满活力和效率的高校校务公开机制,鼓励职工广泛参与,促成各职能部门主动积极公开各种事务,将广大职工的监督职能与各职能部门的自觉行为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校务公开工作的持续健康进行。
二、推进高校校务公开的对策及建议
第一,建立高校校务公开工作的领导机构和执行机构。首先,应建立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直接领导各项校务公开工作的开展。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应该实行校长负责制,同时,应有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及纪律检查、监审和工会等部门负责人的参与,保证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的权威性;其次,应建立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的校务公开工作执行机构,负责有关校务公开的日常工作的开展,这个执行机构应由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各院系组成,由校(院)长办公室全面协调和统筹。
第二,加强高校校务公开工作的制度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样,没有制度,也就没有高校的校务公开工作的正常开展。高校校务公开工作必须建立一整套相关的制度,从校务公开的对象与范围、校务公开的内容与程序、校务公开的机构和职能,到校务公开的责罚与监督,都应有明确的规定,并严格按照这些规定执行,从而有效避免校务公开工作的随意性、不确定性和低效性。
第三,创新高校校务公开工作的机制。建立一种有利于各机构自觉进行校务公开的高效运作的机制,就要求必须做到:首先,学校在校务公开工作方面,应变以前单纯的行政命令手段为激励手段与行政手段综合运用,一方面,保障行政命令的权威性,另一方面,积极提高各职能部门进行校务公开的自觉性;其次,变以前校务公开为各有关职能部门个别的事为广大教职员工共同的事,提高广大教职员工参与学校校务公开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保证广大教职员工在校务公开工作中的利益;最后,要建立校务公开行政首长“首问制”,对于关系到广大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校务公开问题,必须由各部门负责人专门负责。第四,应将各职能部门和各院(系)行政负责人的政绩考核与校务公开工作挂钩,直接将校务公开工作成绩作为其晋升、提拔的一个重要条件;第五,对教职员工参与校务公开工作进行表彰,并将其中的优秀分子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使其进一步发挥在校务公开工作中的作用。
第四,完善高校校务公开工作的技术和手段。高校校务公开工作必须要有较高的技术作保障,尤其是必须强调信息技术在高校校务公开工作的广泛运用:首先,应积极建立学校校务公开工作的网站,通过网上发布各种信息、建立网络信息反馈系统等方式,保证各项重大事务职工早知道,有关重大事务的反馈信息学校早清楚;其次,推行无纸化办公系统,节约办公成本,提高办公效率,扩大公文覆盖面;再次,建立“数字化”校园,增强学校管理的数字化水平,必要时以“校园一卡通”作为辅助手段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后,以纸质媒体、声音媒体和图像媒体等作为辅助校务公开手段,提高校务公开的效率与影响面。
第五,加强高校校务公开工作的监督。加强校务公开的监督,首先就必须建立一个能代表广大师生利益的校务公开监督机构,该监督机构列席学校各级党政会议,不对校长和书记负责,只对广大师生负责;其次,要保证尽可能多的教职员工能够通过一种合理的机制参与这个机构的工作,并对监督工作保持关注;再次,应充分保证参与校务公开监督工作的机构及人员的合法权利;最后,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保证学校各项事务始终处于广大教职员工的监督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