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语境类型对汉语二语学习者伴随性词汇习得的影响

来源 :世界汉语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考察了句子语境中知觉特征和动作情景信息对汉语二语学习者伴随性词汇习得的影响.实验中,首先让被试通过自定速阅读学习三类语境条件下的生词,然后采用语义启动范式和真假词判断任务测试生词掌握情况.统计分析发现,在描述动作情景的语境下,学习者对与目标生词存在主题或类别语义关系的词语的反应时要快于语义无关条件,而在描述知觉特征的语境和中性语境中均没有出现上述启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语境对伴随性词汇习得的影响存在内部差异,描述动作情景的语境比描述知觉特征的语境更能促进词汇学习;(2)伴随性词汇习得能促进二语者建立生词与已有词汇知识之间的主题或类别语义联系.
其他文献
谓语动词"当"是反叙实动词,语义上有两种类型:一是消极反叙实动词"当_1",意为"先前误认";一是积极反叙实动词"当_2",意为"权且容认".说话人用"当_1",旨在"辨误指正";说话人用"当_2",旨在"变弊为利".反叙实动词的两分,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存在一个聚合系统.
戈达尔电影作品《电影史》的标题带有双重含义和灵活的可阐释性,完美地概括了它为以下论题而创造的复杂艺术手段:电影“可能的历史”与电影一百年的“既成历史”并不相符.这是因为电影误解了自身的历史.这种历史是一种早已在虚拟图像(image)②中宣布确立的历史.误解的根源在于,电影并不理解它从绘画传统中继承而来的“图像的力量”,反而屈从于脚本化的“故事”.
期刊
字幕是电影中复杂且未被充分研究的重要部分.本文探讨了字幕的两个方面:字幕在20世纪初期电影展映实践中的作用,以及无声电影时代围绕字幕展开的讨论.首先,本文研究了字幕与默片解说员、幻灯片、叙事电影的发展以及不断变化的观众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字幕的兴起导致电影放映商和默片解说员失去了自主性,电影的控制权重新落入电影制片人的手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