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习作教学的点滴想法

来源 :学习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ui4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三年级开始习作到六年级,看着学生们从简单的几句话,到现在的一篇四五百个字的作文,其中的“艰苦”“辛酸”只有在小学工作的一线语文教师能体会。
  现在学生六年级了,他们写作文不再痛苦,我改作文也很幸福。因为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我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不受形式束缚的创作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放飞思想、张扬个性。让学生写自己所见,抒自然之情,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现就以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一》为例,谈谈对小学六年级语文习作教学引领的几点思考。
  《口语交际·习作一》这组专题的口语交际与习作合在一起,教材提供了三方面的内容供选择:一是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说和写自己想象到的内容;二是听音响展开想象,说和写自己想到和感受到的;三是交流暑期生活感受。有的先写后说,有的先说后写。其中前两项是想象作文,与本组阅读教学的课文有一定的关联,如第一项与《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相对应;第二项与《山雨》相对应;第三项内容学生比较熟悉,兼顾了学生的不同差異,与《索溪峪的“野”》有一些关联。
  一、取材生活,口语交际与习作相结合
  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本次习作的第三项内容便是让学生写暑期经历过的难忘的事物。 我借始业课,让学生回忆“暑假里游览过哪些风景名胜,参加过哪些有意义的活动,帮助父母做过哪些家务”……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交流氛围,学生争先恐后地进行交流,同时我注意引导学生将最“难忘”的画面说完整,让听的人也感同身受。交流后,马上让孩子们把这最“难忘”的画面写下来,写的好的马上进行奖励,既降低了学生写作的难度,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对学生习作进行了很好的指导,每篇文章中至少有一个精彩的段落。
  二、张扬个性,阅读与习作相结合
  阅读教学承担着培养小学生语文技能——听说读写等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的重要任务,其中写的技能是在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是一种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技能。
  所以在《山中访友》和《草虫的村落》的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文章内容的感悟与词句的表达、思想感情体验与语言文字组织条理及章法方面全面进行语文实践,尤其关注并增强阅读教学中的习作实践,以实现阅读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会写、愿意写、爱写。
  三、放飞思想,让习作绽放精彩
  音响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雷声、风声、动物的叫声,人的说话声、笑声、脚步声,物体的撞击声、摩擦声……要让学生选取生活中的几种音响,或者仔细听一段音响的录音,展开想象,把想到的、感受到的讲给同学听,然后写下来,这谈何容易。不要说学生碰到这些音响的选择无所适从,就算是选定了某些音响要进行描述也是非常困难的。这时,作为孩子们的引路人的我,借由上课的时间,让学生用一分钟时间,静下心来,认真聆听教室内外的声音,听完之后进行交流。
  (作者单位:贵州省桐梓县花秋镇木堰小学 563200)
其他文献
语文课堂是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主阵地。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是主宰,而是主导。教师是教学活动圆满完成的合作者、参与者,是数学探究活动的引导者、促进者。语文教师要在新的课程背景下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从理念上,方法上、教学手段上不断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我认为教学改革固然要借鉴别人的经验,但不意味着生搬硬套、盲目跟风。打造高效
期刊
“三五六”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的定义  “三五六”教学模式就是指三环、五步、六化。  三环: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把握的三个方面:一是自主学习;二是合作研讨;三是展示讲解。  五步:是指教师对整节课设计构想时要从五步做起:1.目标认定;2.自主预习(设问导读);3.展示交流;4.点拨升华;5.作业反馈。  六化:是指教师在上述五步设计中要做到:1.目标具体化;2.知识问题化;3.问题探究化;4.
期刊
地理活动强调以能力发展为中心,以素质整体发展为目标。在丰富多彩的地理活动中,学生获得知识,丰富情感,发展能力,完善独立的人格,新订的地理课程标准,更加明确了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要求,活动课写进了新的教学大钢。在高中地理新教材中,每一课的后面都设有“活动”的内容,它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此,筆者对新课程高中地理 “活动”教学作了一定的探索。  一、新课引入型活动  这类“活动”使学生一开始就对
期刊
1.创设情境——引趣设疑,启迪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改进课堂教学环境的重要措施。”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素材,创设问题情境,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积极思考、主
期刊
俗话说的好:“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一节历史课如果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到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中去。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从而为上好课打下基础。初中历史教学中,我就历史课的课堂导入做了一些尝试,如:历史歌曲导入、诗词导人,多媒体导入,故事和传说导人,成语典故导入,图表导入等,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历史歌曲导入  歌曲等文艺作品语言精辟、生动,富
期刊
“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这是滁州琅琊山醉翁亭原大门前的一副对联,对联中的翁便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  庆历五年,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新政”,一代文豪被贬千里之外的滁州。此时包括醉翁本人在内都不会想到,他的到来会让这个“舟车商贾四方宾客所不至”的僻壤之地从此名播天下。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醉翁到滁后所建的三座亭子。  醉翁来滁之后,宽政以民,不出一年便政通人
期刊
辛弃疾主张收复中原,但壮志难酬,只得将满腔忠烈之气化为豪放慷慨的词句。作者深沉的情感不仅借用典来表现,更通过借景抒情隱晦地展示词人的内心世界。  一、“千古江山”—壮景豪情难挡心底忧伤  “江山”辽远阔大,词人用“千古”修饰,从时、空两个维度把大好河山的雄壮气势展现出来。这恰与孙权“英雄”的身份匹配,“千古江山”烘托出英雄的气度非凡,创造千秋伟业的英雄使山川壮美的景象更添豪气。但隐藏在作者心灵深处
期刊
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然而许多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论,这不是语文教师应扮演的角色,小学语文教师应扮演三种角色:  一、语文教师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扮演“桥”的角色  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这座桥就是能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
期刊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兴趣的前提。如何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上好一堂语文课是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深思的一个问题。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开展,那么如何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我在这里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见解。  一、创造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师生的协同合作活动,师生互相
期刊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它强调智能发展的整体性、个体差异性及可塑性等。如何在网络教学中实施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  一、设计激发学生智能组合的专题学习  在多元智能环境里要求设计出有意义的专题,来激发学生的各种智能的组合。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专题学习与此是相吻合的。一方面,在专题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提供的专题素材往往跨越学科界限,这意味着资源的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