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不同早期教育方式对学龄前儿童气质产生的影响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sc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早期教育方式对学龄前儿童的行为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且伴随孩子的一生。本文分别探讨了民主型、专制型、放纵型、忽视型早期教育方式对学龄前儿童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早期教育方式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家庭;家长;学龄前儿童;气质
  气质属于人的心理特征,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气质,同时也会在后天的教育中有所变化。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气质是他们应答环境过程中的行为方式,能够反映他们的心理指标,能够对他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产生影响。早期教育对于学龄前儿童的气质具有一定的影响,良好的气质可以让儿童受益终生。因此,探讨早期教育对学龄前儿童气质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不同的早期教育方式对学龄前儿童气质形成的影响
  1. 民主型
  最好的早教方式是民主平等的,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最为健康的。在这种教育方式中,家长对孩子,首先在情感方面是非常关心和爱护的,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具有足够的安全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是通过鼓励和引导的方式,而不是简单粗暴的说教。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具有良好的气质,具体表现在有较强的独立能力,善待他人,思考问题积极豁达。在民主型的教育方式下,家长能够充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兴趣,而孩子受到家长的影响也会养成尊重他人和控制自己的良好气质。
  2. 放纵型
  放纵型早期教育方式指的是家长对孩子的行为采取纵容的态度,这是一种溺爱的表现。首先家长在感情方面对孩子是无微不至的,这种感情是没有节制的,尽管是积极的感情,但会养成孩子过度依赖家长的气质,所以孩子一般独立性很差。对孩子的行为控制方面,放纵型的家长很少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并且很少提出自己的要求,这就导致孩子的自控能力很差,并且养成了自由散漫、骄横跋扈的气质。孩子长大后,很难融入集体生活,会表现出攻击性强、合作能力差的气质。
  3. 专制型
  在专制型的教育方式下,家长对孩子有很强的控制欲望,要求孩子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在情感方面,家长对孩子持否定态度,只要孩子稍稍不如自己的意愿就会对其责骂和惩罚,采用的教育方式通常是强硬的。在这种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孩子自卑、焦虑,与同伴交往时表现出敌对和反社会气质。
  4. 忽视型
  忽视型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几乎是处于缺位状态,孩子是完全被放养的。与专制型教育方式相同的是,家长对于孩子的情感投入几乎为零,对孩子的成长缺乏关爱和关心。在孩子的行为控制方面,家长也很少提出自己的要求,基本是纵容孩子的一切行为。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孩子形成了认知水平低、交往能力差的气质,他们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做事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二、优化早期教育的方式
  1. 家长要注重和孩子的情感交流
  亲子的情感交流是早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為和谐的亲子关系能够增强孩子的安全感,从而培养孩子豁达开朗的性格。另外,亲子交流能够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这是对孩子一生都有所帮助的重要能力,所以家长一定要注重和孩子的情感交流。首先,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关心和关爱,对孩子的正确行为进行积极的引导。比如,当孩子帮助家长做家务的时候,家长不要怕孩子做错事,而是要鼓励他们。当孩子完成扫地、擦桌子等简单的家务时要对他们进行语言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劳动的快乐。
  2. 家长要以身作则,合理控制孩子的行为
  家长一定要合理控制孩子的行为,让孩子形成一定的规则意识,这是他们以后融入社会的前提。家长要为孩子制订一定的标准。比如,与孩子在公园玩耍时,一定要事先告诉孩子,不要随便践踏草坪,不要采摘花朵等,这样孩子在玩耍之前就知道自己哪些事情不能做,也就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比如家长要求孩子不能长时间玩手机,而自己如果还一直抱着手机看,那么就会导致自己的言行和对孩子的教育不一致,这样不利于孩子遵守规定。
  3. 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并不是家长的复制品,所以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对于积极健康的想法要鼓励和引导。当孩子对一些事物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时,家长要为孩子创造条件,让他们有机会去发展自己的个性。
  总之,家庭是孩子出生后成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家长的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早期教育方式对学龄前儿童的气质养成会产生深刻影响,并且伴随孩子的一生,因此家长要采用积极正确的教育方式,使孩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叶慎花,谭顶良.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9).
  [2]李燕芳,刘丽君,吕莹,等.人际关系状况与学龄前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J].心理学报,2016(12).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法可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重点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情景教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写作教学;情景教学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掌握更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可以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能够有
期刊
个性化阅读是指学生对阅读文本的一种自我解读、自我建构。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教师要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走进文本。只有学生自主阅读,才能真正走进文本,与作者、文本产生共鸣,构建自己的阅读体系。  现实中,学生大多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自己进行个性化阅读的机会相对较少,这样就很难实现自主阅读目的。这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提高和语文学科素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如何在高职英语课程外贸英语函电教学中设计并实施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通过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了该模式的教学效果,以期为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英语教学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其优势是减少课上教师的讲授时间,增加学生的课堂活动时间,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混合式教
期刊
摘 要:当下,绘本阅读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受到英语教育界的重视。本文基于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培养,从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品格的养成方面论述了课内外阅读的探索实践。  关键词:英语;绘本阅读;课内外阅读实践;阅读素养  绘本阅读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建构精神,培养其多元智能、思维品质和审美能力。阅读素养可分为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两大维度。所以,绘本阅读教学应从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两个方面展开。
期刊
摘 要:语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涉及的知识内容广泛。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地理知识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针对地理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地理知识;语文教学;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科整合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重点。当前的语文教材中包含大量的地理知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将语文知识与地理知识有机
期刊
摘 要:微写作是一种新兴的写作方式,其生动、灵活、短小的特点深得学生的喜爱。微写作教学有助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效率的提高。本文就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实施策略进行了细致研究,以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  微写作是基于短信、微信而兴起的一种先进的语文写作方式,是借助精练笔法抒发见解、描述事物的一种文体,具有短小精悍、主题鲜明、文本多样的特点。研究结果显示,将微写作应用到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
期刊
摘 要:园本教研一直以来是幼儿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推动幼教改革的重要手段,是落实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幼儿园;学前教育;教育方法  一、优化园本教研,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建立有效的园本教研机制,适宜地引领教师发展,让教师乐于教,兴于研,立足于本园的教育教学,内化幼儿教育理论,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1. 教师之间互相研讨,共同学习  幼儿园各个班的教师要形成合作小
期刊
摘 要:花样拍球活动可以充分激发幼儿拍球活动的兴趣,让幼儿体验创造性拍球的乐趣,促进幼儿耐力、持久力等体育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花样拍球;幼儿;新体验  一直以来,幼儿的拍球活动基本以单手连续拍球为主,内容单一,形式枯燥。因此,笔者尝试在大班进行幼儿花样拍球兴趣与技能培养的实践。两年来,坚持“兴趣为主”的原则,立足“花样”二字,通过不断努力,笔者提高了幼儿的拍球能力,促进了幼儿耐力、持久力等体育
期刊
摘 要:纸偶剧作为童话表演形式之一,有助于幼儿在活动中加深对童话的了解,进而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本文介绍了纸偶剧定题、纸偶制作、表演的整个过程,分析了纸偶剧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纸偶剧;童话;表演  一、纸偶剧活动背景及意义  1. 活动背景  童话作为幼儿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不仅是真善美的体现,还给幼儿的自我表达和表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幼儿掌握的童话故事多了,就不满足单纯地讲故事
期刊
摘 要:学前常规教育对幼儿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有深远影响。本文以小班幼儿为例,论述了幼儿园教师引导小班幼儿建立常规的意义、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小班幼儿;良好常规  所谓常规,就是幼儿必须遵守的一日生活规则。它是幼儿园为培养幼儿的独立自主能力而采取的措施,使幼儿的生活更有规律,行为更规范,并能充分调动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来说就是使幼儿明白行为规则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