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行政管理视角下的教育公正探讨

来源 :教育界·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emy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现教育公正是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前提。教育公正为教育改革创新指引了正确的政策导向,更体现了现代化社会对于自我价值的一种理性诉求。教育公正问题从横向来看,与制度架构、社会体制以及阶层构成有关,表现为教育公正与社会公正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 教育公正 原则 以人为本
  教育的开展能否尊重和体现被教者的主体地位,能否实现被教者自身的个性化发展和群体的共同发展,能否确保被教者之间差异的合理施教,已成为当前教育公正的衡量标准。实现教育公正是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前提。教育公正为教育改革创新指引了正确的政策导向。在基本理论认识之上,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必须将公正作为一种实践能力和道德要求,对自己进行具象而准确的身份定位:对外正确解读政策导向和执行教育制度;对内有效管理、协调内部系统的关系。
  一、高校行政管理中关于教育公正的原则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不仅要从行为主体出发对自我进行正确的定位,而且要对社会的教育制度、教育机制及资源配置有准确的认识。我国政府提出的关于“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在农村并逐步在城市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全面落实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等一系列推行教育公正的专项措施,都是在实践层面上为真正实现教育公正而做出的努力。相对于基础教育来说,高等教育的情况则显得更为复杂。从教育目的来看,如果基础教育是为了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的话,那么高等教育则更多地专注于专业的学术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其目标定位和价值导向决定了它的精英化而非平民化。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讲,高等教育则首先必然离不开筛选程序。筛选的公正和程序的正义就成为高校在教育平等中首先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优质资源是有限的,而且也必须是有限的,否则它将与基础教育没有本质的区别。资源的有限性要求资源更加合理、公正的分配,使主体最大化受益。那么对于管理者而言,就必须对各种因素加以全面评价和衡量,在“需要”与“应得”之间做出调节和权衡。在需求原则中,现行高等教育中最大的一个误区是单纯以经济或名誉回报来分配教育资源,而忽略了学术科研本身的价值和成就。这当然与整个社会市场化趋势而导致的实用思想盛行不无关系,但同时也反映出当今校园氛围的整体浮躁和功利。对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人员而言,公正和需求原则是教育公正在实践活动中的基本原则,它们共同架构了一套理论指针,尽管它们不会告诉我们具体怎样去做,但是理念的存在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就像黑夜中的灯塔,成为我们无限趋近人类理想蓝图的忠实存在。对于公正本身来说,还依赖于行为者自身的道德品性和整个社会的制度完善,当然,制度的构建更具有根本的意义。
  二、高校行政管理视角下的教育公正探讨
  要实现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教育公正,前提就是梳理行政管理主体的各种关系,明确自身的职责范畴。政府应不断转化自身的职能,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由决策管理转向制度管理,不断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打造信息共享交流的平台,应不断完善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制定教学质量标准、学分评定标准和绩效考核标准等,实行宏观上的规范与管理。高等教育的供给是否满足经济建设对于人才的基本需求,关键离不开社会各行业的检验。准确梳理行政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体现管理的民主性和公正性,应架构其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决策、实施、监督和评价的统一管理结构体系,以真正体现行政管理的科学公正。
  高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教育公正的意识渗透到高等教育中,努力汇集社会各行业对高等教育的期盼,确保社会期盼与高等教育目的的有机统一。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应秉承素质教育的理念与诉求,通过明确的教育目标去指引、教育和管理被教者,以真正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师作为教育行为的实施者,应构建起和谐、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明确自身管理和教育的角色定位,将“传道、授业、解惑”作为自己的专职工作,利用自己的爱心来教育和感化学生,以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尊重和实现管理者的个人价值。校长本身作为高校最高级别的行政管理者,必须立足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建立和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搜集教职工对于学校日常工作和未来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使学生参与到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工作中,真正做到民主化的行政管理,培养教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高校行政管理者在教育公正问题上有其特殊地位。简言之,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在面临教育公正问题的时候,必须根据自己角色的准确定位和身份确证,将公正作为自身的一种能力要求和道德素养,才能在具体工作中应对各种复杂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亦佳.高校行政管理视角下的教育公正[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3):217-219.
  [2]姚伟华,郭文革.论高校行政管理视角下的教育公正[J].中国成人教育,2015(19):41-42.
  [3]曹占霞.转型期政府在促进教育公正中的职能定位[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03):8-10.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调查对本校2012~2014年三年的门岗、监控、巡查的日常工作量及校园案件数进行数理统计发现,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与日常工作中门岗、监控、巡查的工作量有一定的关联。校园安保的三道防线必须建立起,联动考核与监督机制必须形成,以保障高校校园师生生命及财产安全防线。  【关键词】高校校园 师生生命及财产安全防线 门岗 监控 巡查  一、研究方法  (一)资料收集方法  在资料的收集上,本
本文提出智能网关采用二总线协议,通过二总线组成物联网的内网,可同时挂接256个设备,设备可以是考勤机,门禁机,智能门铃,烟雾传感器等需要组网的电子设备,智能网关通过二总线为终端设备供电并收发终端设备的数据,将收集到的数据转换成外网能识别的格式(比如转换成TCP/IP协议),通过互联网或者4G发送到外网。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入问题教学法,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将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当中,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文章主要研究了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入问题教学法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中物理;教学应用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不但要求教师传授一定的物理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发展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利用问题教学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发展,人们的传统观念和性伦理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生同居现象也变得越来越普遍,由此而导致的社会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全社会密切关注的焦点之一。文章从大学生同居的现象入手,对产生的后果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关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同居;现状;负面影响原因;对策  近年来,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及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社会对大学生同居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