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些曼妙也污浊不堪的河水,它们在一本书中像翻阅世界一样被你注目和思考,当然展示的也是摄影师眼中的世界。
无论是粗颗粒的黑白照片,还是细腻的彩色照片,在诗人于坚的照相机那里,这些在印度拍摄的照片都仿佛蕴藏两种看似相反的表述—破败与固执交相呼应、美丽与随意互相依存。
看似随意漫不经心的打量,但却详实地捕捉到了充满异样和不安的这个世界。街角的沉睡,破房子里的打磨生活,凌乱的脚步,无所事事的行走,焦灼的贩卖,压抑的沉静……出现在《印度记》这本摄影散文集中的照片,并没有统一的审美或者价值观,有的只是对于人类的一种描述。印度人的虔诚和整齐划一的宗教感,对于陌生的异域人来说,可能正是一种表象的斑杂和不安。基于一种对不“不正常”的凝视和捕捉,《印度记》中的摄影作品既可以看成对世界唐突和陌生的一种理解,也可以看成平静淡然的诗人眼中的一种景象。
在这些摄影作品中,你既可以看到一个你所谓熟悉的印度,那里有的是肮脏、吵闹、凌乱,你也可以看到一个被熟悉所排斥掉的陌生的印度,这里有犹如战区的城市、平静的年轻人、充满焦虑的目光、安详的老人、逼仄的街巷、平靜的慵懒。即便是在已经变成印度象征的“河水”景象中,《印度记》里的河岸和河水也有不同之处。那些曼妙也污浊不堪的河水,它们在一本书中像翻阅世界一样被你注目和思考,当然展示的也是摄影师眼中的世界。客观世界永远存在一种“被呈现”的插入感,而往往只有这种充满捕捉和观察的“被呈现”,才使得奇异的世界有了被传播的可能。
任何猎奇的心理和视角,都会让你的照片产生轻佻。与其说在印度很容易拍出一张令人张大嘴巴的拥有震撼力的照片,不如说是在印度,能将一幅照片拍得不显得轻佻才是困难的。用庸俗而轻薄的眼光,去捕捉一张表面上充满宗教感和陌生感的照片,在印度的确是容易的,但那同时也会令你的照片透露出摄影者的空洞和虚无。过于被强调的“宗教感”和“陌生感”,大概源于印度本身的场景,尚且属于所谓世界文明的“体系之外”。但其实,印度并不封闭,殖民和移居,令其在与世界文化交流方面并非狭隘,但这个地区的整体气质的确没有受到所谓地球村的干扰和袭击,他们由内到外的那种咄咄逼人的强大气场,保护了这种不同于世界整体文化的“另类感”。
不管是看到于坚所记录的关于印度的衣食住行和日常商业活动之类的事端,还是对于一张张黑黝黝身躯的端详,你或许可以得到诸如人类的美好价值观之类的玩意其实只是个笑话的结论,你此时执着的一种关于习惯或者物质的美好,回到几百年前或者去到几百年后,可能都是个没人正眼看一下的垃圾。
在属于于坚的印度、尼泊尔和不丹,那里有从容而简单的行为,在诗人的文字描述和照相机镜头中,都散发着一种人类对自身的点点敬意,这敬意是用无为或者擦肩而过来的情绪表达完成的。在数量上,《印度记》收入了于坚在此拍摄的三分之一照片,共计120幅,摄人心魄的比比皆是,对于观者来说大多只能听任其安排而忘记自我地去观赏。人,是于坚镜头里最让人想去捉摸的一种元素,他们的粗粝和精致,跟人类亘古以来所选择的生存状态都发生了一种暧昧不明的关系。
在关于印度的这本影像书籍里,残败与骄傲似乎是可以并存的,在诗人的眼睛里,那些陈列于印度街巷深处的建筑和人,都可以看成我们洞察世界、了解自身的一件件器物。但,任何观察和了解都是一种置身其外的他者,其实照片里的人和场景他们才是真实存在的,而作为观察者,我们却可能是不存在的,我们只是他们客观存在一个“物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印度是非常适合拍摄的国度,它比日本更喧嚣密集,比欧美大陆更具人情味儿,也比中国更充满人与世界对比的力量,那里的草木和人仿佛永远都是在极端对比下绽放出了光芒。
无论是粗颗粒的黑白照片,还是细腻的彩色照片,在诗人于坚的照相机那里,这些在印度拍摄的照片都仿佛蕴藏两种看似相反的表述—破败与固执交相呼应、美丽与随意互相依存。
看似随意漫不经心的打量,但却详实地捕捉到了充满异样和不安的这个世界。街角的沉睡,破房子里的打磨生活,凌乱的脚步,无所事事的行走,焦灼的贩卖,压抑的沉静……出现在《印度记》这本摄影散文集中的照片,并没有统一的审美或者价值观,有的只是对于人类的一种描述。印度人的虔诚和整齐划一的宗教感,对于陌生的异域人来说,可能正是一种表象的斑杂和不安。基于一种对不“不正常”的凝视和捕捉,《印度记》中的摄影作品既可以看成对世界唐突和陌生的一种理解,也可以看成平静淡然的诗人眼中的一种景象。
在这些摄影作品中,你既可以看到一个你所谓熟悉的印度,那里有的是肮脏、吵闹、凌乱,你也可以看到一个被熟悉所排斥掉的陌生的印度,这里有犹如战区的城市、平静的年轻人、充满焦虑的目光、安详的老人、逼仄的街巷、平靜的慵懒。即便是在已经变成印度象征的“河水”景象中,《印度记》里的河岸和河水也有不同之处。那些曼妙也污浊不堪的河水,它们在一本书中像翻阅世界一样被你注目和思考,当然展示的也是摄影师眼中的世界。客观世界永远存在一种“被呈现”的插入感,而往往只有这种充满捕捉和观察的“被呈现”,才使得奇异的世界有了被传播的可能。
任何猎奇的心理和视角,都会让你的照片产生轻佻。与其说在印度很容易拍出一张令人张大嘴巴的拥有震撼力的照片,不如说是在印度,能将一幅照片拍得不显得轻佻才是困难的。用庸俗而轻薄的眼光,去捕捉一张表面上充满宗教感和陌生感的照片,在印度的确是容易的,但那同时也会令你的照片透露出摄影者的空洞和虚无。过于被强调的“宗教感”和“陌生感”,大概源于印度本身的场景,尚且属于所谓世界文明的“体系之外”。但其实,印度并不封闭,殖民和移居,令其在与世界文化交流方面并非狭隘,但这个地区的整体气质的确没有受到所谓地球村的干扰和袭击,他们由内到外的那种咄咄逼人的强大气场,保护了这种不同于世界整体文化的“另类感”。
不管是看到于坚所记录的关于印度的衣食住行和日常商业活动之类的事端,还是对于一张张黑黝黝身躯的端详,你或许可以得到诸如人类的美好价值观之类的玩意其实只是个笑话的结论,你此时执着的一种关于习惯或者物质的美好,回到几百年前或者去到几百年后,可能都是个没人正眼看一下的垃圾。
在属于于坚的印度、尼泊尔和不丹,那里有从容而简单的行为,在诗人的文字描述和照相机镜头中,都散发着一种人类对自身的点点敬意,这敬意是用无为或者擦肩而过来的情绪表达完成的。在数量上,《印度记》收入了于坚在此拍摄的三分之一照片,共计120幅,摄人心魄的比比皆是,对于观者来说大多只能听任其安排而忘记自我地去观赏。人,是于坚镜头里最让人想去捉摸的一种元素,他们的粗粝和精致,跟人类亘古以来所选择的生存状态都发生了一种暧昧不明的关系。
在关于印度的这本影像书籍里,残败与骄傲似乎是可以并存的,在诗人的眼睛里,那些陈列于印度街巷深处的建筑和人,都可以看成我们洞察世界、了解自身的一件件器物。但,任何观察和了解都是一种置身其外的他者,其实照片里的人和场景他们才是真实存在的,而作为观察者,我们却可能是不存在的,我们只是他们客观存在一个“物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印度是非常适合拍摄的国度,它比日本更喧嚣密集,比欧美大陆更具人情味儿,也比中国更充满人与世界对比的力量,那里的草木和人仿佛永远都是在极端对比下绽放出了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