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村落是国人的心灵家园,那蕴含在古村落里的古建筑,一条胡同,一面墙,一砖一瓦里都浸润着传统文化的元素,那老街旧巷无论走到哪都是割舍不下的牵挂。新荣区西北部郭家窑乡的驻马堡村,是典型的屯兵官堡,是明代大同道辖北西路沿线军堡,西与左云县相邻,北与内蒙古凉城县接壤。现存的古长城、古堡,石旗杆、古戏台、敝旧却风韵优存的老宅院,无不述说着光阴的故事,带给现代人一种古朴而又新奇的感受。
“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站在助马堡村的堡子外打量这个村庄时,突然一句歌词涌上心头。一口蓄满水的旧水塘,水塘边上有一棵400年树龄粗壮的老杨树,树枝婆娑,站在水塘边上就可见到助马堡的关城东门,洞券门上方的土墙形状有点奇特,这一切就像是一个十分漂亮的画面定格在每一个走进助马堡人的心头。
助马堡的关城南门保存完好,堡子门是包砖的,门楣上有残存的砖雕图案,看得出也是垂花门饰,垂花柱下布满花卉、人物、动物等图案,展现出古朴的美。只是堡子门洞上方额匾只剩下三个方框,框内的字迹不存。门洞的东西两侧内墙上都嵌有石碑,字迹有些模糊,而且镶嵌得比较高,仰起头来也看不清楚,那当是了解助马堡的第一手史料。这个南门当年是驻堡官员、往来贡使的必经之门,因此也是城堡中建造最奢华的城门。
从关城南门走进助马堡,入眼的便是成片的有些破落的高门大院,青砖黛瓦、门楣上有着保存完好的精美木雕,门廊里有各种图案的砖雕。南门不远处一户人家大门两侧的福字砖雕很是精美,黑色的砖雕方框内,四角有角花,框内有万字锦图案铺底,中间圆框内是一个福字。门下有雕花的抱鼓石,大院分为东西两个院落,虽然敝旧,但是气度非凡。像这样建筑精美的老房屋随处可见。站在高处看,有部分翻新的房子和老旧的砖瓦房參差在一起。行走在村中,一个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建筑却很精美的五道庙和村民的房子连在一起。粗木大料构建的老戏台紧靠着一处民居大院,上面堆放着柴草,看得出已失去了应有的功用,戏台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六檩无廊式构架,卷棚顶,虽然废弃不用,但骨架依然结实,为清代建筑。堡城内城隍庙前的一对别致的旗杆还在直立着,有一根旗杆缺失了半截,但城隍庙早已不见了,一高一矮两旗杆也是助马堡的标志。
助马堡的街巷东西和南北交叉,错落有致,十分规整。助马堡与其他的堡子结构有些不同,驻马堡是“日”字状结构的堡子,堡是由西侧的堡城和东侧的关城组成,关城以堡城东墙为其西墙,两城隔墙而建,墙中部留有共用的门洞。整个堡子格局坐西北朝东南,平面呈方形。关城开有东、南两门,人们一般都喜欢从南堡门进古堡里面。关堡四角有角台,墙上有马面,至今保存完好。关城内有四条大街,东门内两侧的门面房是曾经的商铺,铺面用木板封堵了起来,就好像当年商铺打烊了一样,等待着主人归来。这些遗存可以想见助马堡往昔曾经有的辉煌,曾经的驻马堡,商旅云集、商号众多,一派集镇繁华景象,绝对配得上“金得胜、银助马”这样的称谓。关城墙体总长有近700米,保存完好的约有400米。堡城墙体总长约1000米,关城和堡城共用墙体200多米。堡城西墙和北墙保存较好,南墙塌毁较重,东墙部分为民居所占。堡城设有东门,门洞残存,为拱形砖券洞门,村里人们习惯地称为二堡门,门楣上方有各种砖雕图案的痕迹,只是由于风化已经不很清晰了,也是驻马堡的标志之一,堡门附近的老宅虽然还都存在,但有些已经明显歪斜,经不起风吹雨淋的侵蚀了,不少摄影人到了黄昏时分拍摄出这一处景点,十分有沧桑感。堡城东门外也就是朝着关城方向设有瓮城,瓮城开南门,门洞为砖券拱形,现在已用砖石堵住,失去通行的功能,瓮城南门处包砖齐整,保存完好。从堡子外看整个堡子,墙体依然高大坚固,有着粗犷厚重的身影,不失巍峨雄姿。
助马堡筑于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并于万历元年包砖(公元1573年),堡周长2里4分,高3丈8尺。内驻参将守御,分守长城二十里三分,边墩二十五座。后来边患加剧,助马堡又增修了关城。助马堡在当时是重要的屯兵官堡,与镇羌堡、拒墙堡、拒门堡共称为塞外四堡。明代“隆庆和议”之后,边关平静了,到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明王朝在大同镇开辟许多新马市,其中包括助马堡马市,也是大型的边贸市场。贸易对象主要是边外内蒙古凉城一带的黄金榜实、摆恰户等部。
助马堡的市场城位于助马堡西约2公里处,远远望去可以看到马市现存的城墙和马市楼存残的遗迹。茶马互市的年代,得胜堡日进斗金,而助马堡是日进斗银。到了清朝,互市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大同长城沿线诸多明代的官堡改为民堡没有驻军,但助马堡依然有驻军,主要是为辅助边关口岸的税收,清代在东起天镇新平堡西至陕西神木口约400余里的长城上,设置六局三卡,到了清末增加到20个,包括助马堡局。
堡子里出出进进的多是中老年人,他们多数是戍边将士的后人,有的村民们出门挑水,还有些人凑在老墙根处的石条上晒太阳,这是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内容。老人们很平静地看着不时走进村里手捧着相机寻找最佳拍摄点的游客,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这种与世无争的田园式的慢生活也让众多的城市人羡慕。只要上前打问,那些老人们也健谈,就会描述古堡旧时的模样和堡子里人家的趣闻故事,村里还有“好女不出村”的旧习俗,主要是源于村子比周边的村庄富庶。从村中走过不时可以看到堆放在地上的老旧砖瓦和竖在老屋门前的栓马桩,就可以印证村民们叙述的村庄当年繁华的样子。
在村外不远处有一片杏树林,杏树林附近是一条河,河面入冬结冰,有落差的地方还有冰瀑,冬季看也特别有景致。过了河便是一座风光秀丽的山,山上不时可见成群的羊群,原始风貌保存得相对完好。可以说这是一处要生态有生态,要人文有人文的古堡。
一座保存完好的堡寨就是一座活生生的古建筑样本,助马堡长城文化遗存丰富,而堡中原生态的民俗、生活习俗等也有待于挖掘整理。助马堡到了清代一直保持着商贸繁荣,村中有各种商号,如“万义权”、“永盛厚”等,还有铁匠铺、木匠铺、银匠铺、杂货铺、油坊、豆腐坊等。清末边氏家族的庆义昌商号,是以粮油、酒、干货、染布等生产加工为一体的,其生意远涉山西、内蒙古等地。
边氏老宅院现在保存较好,还有人居住。这处大宅院,门外有栓马桩,大门两侧有旗杆座,门楼有很讲究的砖雕檐头,屋顶铺设脊兽瓦当,这个大院是一处有照壁的两进式院落,虽然有些破败,但是那种大户人家大宅院的风度不减,古建筑庄重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正房、厢房特别齐整,厢房住的80多岁的老人家家中摆放的躺柜也特别有年份,经常有人去参观。村里人说边氏家族是在明代随军调防而来,家族中有经商人也有做官的,其中边瑞昌在清同治年间任平鲁营外委,外委千总是正八品武职。除了边家,清代光绪、宣统年间,大同有名的商人剧德英、剧芳就是助马堡村人,助马堡南门内一条街,东门内南侧半道街均是剧家的店铺和作坊。
去驻马堡最好是两个季节,在冬天下雪时,古堡雪妆会分外妖娆。大雪覆盖的素净背景衬托下,古堡、边墙构成一幅极具美感的画面,能拍摄出历经沧桑的独特韵味。还有就是在杏花开放的春天,助马堡村外成片的杏树林,安静的古堡伴着满山遍野的杏花,那种意境特别的美。
“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站在助马堡村的堡子外打量这个村庄时,突然一句歌词涌上心头。一口蓄满水的旧水塘,水塘边上有一棵400年树龄粗壮的老杨树,树枝婆娑,站在水塘边上就可见到助马堡的关城东门,洞券门上方的土墙形状有点奇特,这一切就像是一个十分漂亮的画面定格在每一个走进助马堡人的心头。
助马堡的关城南门保存完好,堡子门是包砖的,门楣上有残存的砖雕图案,看得出也是垂花门饰,垂花柱下布满花卉、人物、动物等图案,展现出古朴的美。只是堡子门洞上方额匾只剩下三个方框,框内的字迹不存。门洞的东西两侧内墙上都嵌有石碑,字迹有些模糊,而且镶嵌得比较高,仰起头来也看不清楚,那当是了解助马堡的第一手史料。这个南门当年是驻堡官员、往来贡使的必经之门,因此也是城堡中建造最奢华的城门。
从关城南门走进助马堡,入眼的便是成片的有些破落的高门大院,青砖黛瓦、门楣上有着保存完好的精美木雕,门廊里有各种图案的砖雕。南门不远处一户人家大门两侧的福字砖雕很是精美,黑色的砖雕方框内,四角有角花,框内有万字锦图案铺底,中间圆框内是一个福字。门下有雕花的抱鼓石,大院分为东西两个院落,虽然敝旧,但是气度非凡。像这样建筑精美的老房屋随处可见。站在高处看,有部分翻新的房子和老旧的砖瓦房參差在一起。行走在村中,一个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建筑却很精美的五道庙和村民的房子连在一起。粗木大料构建的老戏台紧靠着一处民居大院,上面堆放着柴草,看得出已失去了应有的功用,戏台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六檩无廊式构架,卷棚顶,虽然废弃不用,但骨架依然结实,为清代建筑。堡城内城隍庙前的一对别致的旗杆还在直立着,有一根旗杆缺失了半截,但城隍庙早已不见了,一高一矮两旗杆也是助马堡的标志。
助马堡的街巷东西和南北交叉,错落有致,十分规整。助马堡与其他的堡子结构有些不同,驻马堡是“日”字状结构的堡子,堡是由西侧的堡城和东侧的关城组成,关城以堡城东墙为其西墙,两城隔墙而建,墙中部留有共用的门洞。整个堡子格局坐西北朝东南,平面呈方形。关城开有东、南两门,人们一般都喜欢从南堡门进古堡里面。关堡四角有角台,墙上有马面,至今保存完好。关城内有四条大街,东门内两侧的门面房是曾经的商铺,铺面用木板封堵了起来,就好像当年商铺打烊了一样,等待着主人归来。这些遗存可以想见助马堡往昔曾经有的辉煌,曾经的驻马堡,商旅云集、商号众多,一派集镇繁华景象,绝对配得上“金得胜、银助马”这样的称谓。关城墙体总长有近700米,保存完好的约有400米。堡城墙体总长约1000米,关城和堡城共用墙体200多米。堡城西墙和北墙保存较好,南墙塌毁较重,东墙部分为民居所占。堡城设有东门,门洞残存,为拱形砖券洞门,村里人们习惯地称为二堡门,门楣上方有各种砖雕图案的痕迹,只是由于风化已经不很清晰了,也是驻马堡的标志之一,堡门附近的老宅虽然还都存在,但有些已经明显歪斜,经不起风吹雨淋的侵蚀了,不少摄影人到了黄昏时分拍摄出这一处景点,十分有沧桑感。堡城东门外也就是朝着关城方向设有瓮城,瓮城开南门,门洞为砖券拱形,现在已用砖石堵住,失去通行的功能,瓮城南门处包砖齐整,保存完好。从堡子外看整个堡子,墙体依然高大坚固,有着粗犷厚重的身影,不失巍峨雄姿。
助马堡筑于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并于万历元年包砖(公元1573年),堡周长2里4分,高3丈8尺。内驻参将守御,分守长城二十里三分,边墩二十五座。后来边患加剧,助马堡又增修了关城。助马堡在当时是重要的屯兵官堡,与镇羌堡、拒墙堡、拒门堡共称为塞外四堡。明代“隆庆和议”之后,边关平静了,到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明王朝在大同镇开辟许多新马市,其中包括助马堡马市,也是大型的边贸市场。贸易对象主要是边外内蒙古凉城一带的黄金榜实、摆恰户等部。
助马堡的市场城位于助马堡西约2公里处,远远望去可以看到马市现存的城墙和马市楼存残的遗迹。茶马互市的年代,得胜堡日进斗金,而助马堡是日进斗银。到了清朝,互市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大同长城沿线诸多明代的官堡改为民堡没有驻军,但助马堡依然有驻军,主要是为辅助边关口岸的税收,清代在东起天镇新平堡西至陕西神木口约400余里的长城上,设置六局三卡,到了清末增加到20个,包括助马堡局。
堡子里出出进进的多是中老年人,他们多数是戍边将士的后人,有的村民们出门挑水,还有些人凑在老墙根处的石条上晒太阳,这是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内容。老人们很平静地看着不时走进村里手捧着相机寻找最佳拍摄点的游客,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这种与世无争的田园式的慢生活也让众多的城市人羡慕。只要上前打问,那些老人们也健谈,就会描述古堡旧时的模样和堡子里人家的趣闻故事,村里还有“好女不出村”的旧习俗,主要是源于村子比周边的村庄富庶。从村中走过不时可以看到堆放在地上的老旧砖瓦和竖在老屋门前的栓马桩,就可以印证村民们叙述的村庄当年繁华的样子。
在村外不远处有一片杏树林,杏树林附近是一条河,河面入冬结冰,有落差的地方还有冰瀑,冬季看也特别有景致。过了河便是一座风光秀丽的山,山上不时可见成群的羊群,原始风貌保存得相对完好。可以说这是一处要生态有生态,要人文有人文的古堡。
一座保存完好的堡寨就是一座活生生的古建筑样本,助马堡长城文化遗存丰富,而堡中原生态的民俗、生活习俗等也有待于挖掘整理。助马堡到了清代一直保持着商贸繁荣,村中有各种商号,如“万义权”、“永盛厚”等,还有铁匠铺、木匠铺、银匠铺、杂货铺、油坊、豆腐坊等。清末边氏家族的庆义昌商号,是以粮油、酒、干货、染布等生产加工为一体的,其生意远涉山西、内蒙古等地。
边氏老宅院现在保存较好,还有人居住。这处大宅院,门外有栓马桩,大门两侧有旗杆座,门楼有很讲究的砖雕檐头,屋顶铺设脊兽瓦当,这个大院是一处有照壁的两进式院落,虽然有些破败,但是那种大户人家大宅院的风度不减,古建筑庄重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正房、厢房特别齐整,厢房住的80多岁的老人家家中摆放的躺柜也特别有年份,经常有人去参观。村里人说边氏家族是在明代随军调防而来,家族中有经商人也有做官的,其中边瑞昌在清同治年间任平鲁营外委,外委千总是正八品武职。除了边家,清代光绪、宣统年间,大同有名的商人剧德英、剧芳就是助马堡村人,助马堡南门内一条街,东门内南侧半道街均是剧家的店铺和作坊。
去驻马堡最好是两个季节,在冬天下雪时,古堡雪妆会分外妖娆。大雪覆盖的素净背景衬托下,古堡、边墙构成一幅极具美感的画面,能拍摄出历经沧桑的独特韵味。还有就是在杏花开放的春天,助马堡村外成片的杏树林,安静的古堡伴着满山遍野的杏花,那种意境特别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