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似这样有特别复杂工艺流程的特殊道具在流浪地球中不下百件,就像在制作花絮中导演所说,这里面没有哪件道具是可以在现实中买到的。而这就是科幻电影中实体特效有大量需求的原因,在一个科幻的世界里,未来的飞船星球、甚至外星人都可以用CG来制作,但是演员平时穿的、用的这些贴身的道具,大多是有近景交互需要,全部CG合成的难度会很大,必须做出实体,而这些具有未来科技的功能性产品又要看起来真的能用,让观众相信真有这么个东西。
所以说能让观众感受到这些细节,继而相信电影所创造的世界真实存在,就是实体特效在科幻电影中的主要作用。
在外骨骼服装损耗方面具体遇到了哪些困难,哪些部位需要反复人工修复,之后的解决过程是什么样的?另外印象最深刻的困难是哪一次呢?
黄天禹:最初维塔工作室设计、制作的5套主演外骨骼,其主要工艺考量的是质感和结实两个因素,从质感上来说,它表面的细节非常丰富,即使是特别近距离的特写,也非常漂亮。
结实则具体表现在工艺用料上,大部分是纯金属及耐用性非常好的硬质聚氨酯材料,硬质聚氨酯非常结实,这点已经大大减少了现场的损耗,但这两种材料的缺点是都非常的沉。
我想他们在制作的时候考虑到的拍摄情况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像《明日边缘》那样,现场辅助威亚以及各种设备,帮演员减轻重量,第二种是缩短演员每日的拍摄时间及强度,以保存演员体力。
然而这两点,由于《流浪地球》拍摄的预算和周期的原因,都做不到。更糟糕的是,《流浪地球》剧本中还有大量的动作戏,各种攀爬、打滚、吊威亚,这就给这些外骨骼镜头的拍摄增加了特别大的难度。
预算的原因,这次我们来到维塔对接制作外骨骼的目的,主要是得到授权能让我们在国内工作室生产10套配角及备用的外骨骼装甲,这样全片可以用到的外骨骼就有15套了,而这些备用的外骨骼装甲按计划不需要给主演穿,也不会拍到近景的特写镜头,因此才能从工艺上降低制造成本。
然而到了新西兰,全面对接了维塔的制作流程后我们才发现,他们的工业体系非常完善,我们用他们的文件、模具、按照他们的图纸及工艺完全仿造的话,也只能将成本降低至他们的一半,想要用十分之一的价格做下来的话,我们得完全研发一套自己的工艺流程,也就是大家说的土办法。
按我们土法制作计划,这样生产出来的10套备用外骨骼,主要考量的是价格便宜、穿着轻便,材料采用合成板材及国内的发泡聚氨酯材料,但这样的成品,势必会有及其易损坏的特点,因此我们只能想办法,把测试时易损坏的部件多生产一些,以便拍摄时替换。
然而测试时,我们自己作为制作者,可能对待自己做的东西,下手还是太轻了。在第一天的拍摄的现场,一场大量群演穿着外骨骼的跑步戏里面,这些低成本土方法制作的外骨骼装甲几乎、完全一點不剩的散架了。
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大家不得不全员顶着巨大的压力,在重新改变材料再生产一批零件的同时,现场不停地维修,并配合每天的拍摄进度准备出相应的套数。
面对重重的压力,最后解决的办法,跟影片中的各国救援队帮助CN171-11小队推撞针的情节很类似,就是加人手,我们现场从之前的5个人扩充到了20人,几乎全部都是工作室成员的朋友们、甚至是亲人。因为特殊性,现场维修外骨骼这个工作,国内没有人有这个经验,而大家的朋友、父母们很多也是从事机械设计、汽修等相关专业,对这个类型的工作上手很快,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就是没有太多预算。
通过快速的培训、切磋技艺,我们现场很快形成了两支队伍,一支负责现场盯拍摄,及时维护,以及演员的穿脱。另外一支则是在拍摄完成后清点这一天的战斗损耗,根据第二天通告的拍摄任务维修出足够的外骨骼。终于逐渐解决了问题。
拍摄进入攻坚阶段的时候,因为拍摄的量和难度增大,weta制作的外骨骼也产生了大面积的损坏,weta派出项目负责人,也是外骨骼服装的总监阿里斯泰尔前来救援。之后在很多的动作戏份上,我们制作的轻质软质外骨骼也给主演穿了,这也大大减轻了主演们的体能消耗。
能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跟所有人的努力都是分不开的,这里面有现场服装组无私的帮助,制片人龚格尔的全力协调,导演的信任,以及大家的众志成城。
肖甦:我记得有一次,龚格尔给我打电话,说我们跟现场的团队集体失联了。于是我派人到处去找现场的负责人,后来才知道大家居然是睡过了……我们的外骨骼服装由于拍摄强度太大,几乎是演一场戏就要修理一次,连续几天,大家几乎都没合眼,实在太累了,所以睡过了没注意时间,并且几个人已经病倒了,当时大家士气十分低落。
由于缺乏经验,外骨骼服装损耗又大,如果继续投入拍摄,损耗率会越来越高,外骨骼的很多原件来自维塔,没有他们的人跟组,我们只能用很多临时的土办法去维护这些损耗(502、双面胶都用上了)。
但是久而久之,外骨骼服装暴露的问题就越来越大,面对每天都需要使用但是又即将要全面报废的外骨骼,这是个很绝望的事。
于是我问黄天禹,没有维塔的话我们能不能全面修复?他想了很久后说,可以修,但是需要完整的三天时间。
完整的三天时间,意味着剧组就要停拍三天等待我们修理,但是开工状态的剧组,每一秒都在烧钱,所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龚格尔带领的制片团队和我们的制作团队都到了崩溃的边缘,但是在大家在冷静的分析局面后,制片部门最终还是选择让我们用专门的时间来修理外骨骼,这次修整真的非常重要。
另一方面,我还是给维塔的老板理查德发了邮件,希望寻求他们的帮助,我想哪怕是远程协助也好,毕竟他们经历过的电影磨难数不甚数,而我们的年轻团队从来没有面对过如此大的困难和煎熬。
不过当时我还是十分忐忑,因为这种情况很难认定责任,维塔在最初制作原版的时候没有考虑损耗率会如此高,当然也有我们佩戴和使用方面的问题。总之,不论是谁的责任,当时也没有多余的预算再付给维塔了。
理查德在接到我给他的邮件后,表示非常重视此事,希望马上安排一次电话会议进一步了解详细情况。制片人龚格尔也参与了这次会议,详细说明了目前遇到的各种问题。
会后,理查德果断派出了技术总监,带着满满一箱的零件从新西兰飞去青岛现场,并且不用我们再负担任何费用,我想这正是维塔之所以在业界受人尊重的原因吧。
最后,在各方力量的支持下,大家终于完成了这次艰难的挑战。
肖甦:主要还是工作习惯上的一些问题。尽管我们已经在动画和艺术展方面有过合作,我们的人也在他们的一些项目中打过酱油,比如《霍比特人》系列、《超凡蜘蛛侠2》等等,但是大规模的特殊服装制作以及跨国拍摄的配合,还是第一次。
大约在2014年,我们参与到郭帆的另一个科幻电影筹备当中,当时那个项目我们就已经和维塔工作室、郭帆工作室在一起有过短暂的合作,不过可惜那个项目后来搁置了。在中国,科幻的影视项目一直被认为是影视题材的禁忌,推进很难。
之后在2015年底,当时我们一个科幻题材的动画项目遇到了很大的问题,于是我就去找郭帆和龚格尔,想听听他们的建议。
接着我们就说到了《流浪地球》,那时候他们已经完成了前期的大部分工作。听郭帆导演描述后,我觉得是会拍成《第九区》那样有些沉重的末世电影,这类题材一直是科幻迷的最爱之一。
龚格尔给我看到了一大堆由BASE绘制的概念设计稿(后来的设计和最初的设计稿变化很大),我第一感觉是类似电子游戏《光晕》、《使命召唤》那样的概念设计图。几乎涵盖所有概念设计需要的各个细节,我第一感觉是这样的工作思路很对,因为国内很少有人会重视概念设计。
之后聊到制作的时候,郭帆导演提出:希望一些大型机械都全部用实体做出来,使其具备真实感。这是很专业的一种思考方式,许多导演会过度依赖电脑特技,当然,电脑特技无所不能,但是要想合理化,在一定范围内巧妙地使用真实的模型才是最明智的。郭帆从几年前就开始琢磨怎么拍摄特效镜头,所以我觉得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是具备精确方向的。
对概念设计的充分准备,以及对电脑特技和实体模型的分寸把握,这让我当时就感觉这个项目很值得做,所以马上就提出希望能让我的特效团队也能参与进来。
制片人龚格尔曾说过,《流浪地球》重组和倒闭了两家物理视效公司,那你们又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
肖甦:原先的421的特效部门已经无法支撑所有的工作了,在完成了地面部分的拍摄后,由黄天禹重组了这部分的人员,成立了现在的Studio MDI,并继续参与到了外太空部分的拍摄。
对于一个制作部门来说,最艰难的永远是资金问题。这个项目最初大家都没底,因为没做过,预算也卡得很死,我们当时的预算一开始就是没有打算挣钱的,而是尽一切的力量做到不赔钱,特效服装大部分预算要确保支付给维塔工作室,所以我们自己预留的部分一开始就不多。
由于weta的外骨骼费用包涵了解析设计,测试,3D扫描修整重塑,打印,开模等一完整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