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绘画艺术是画家在传承和创新的基础上灵感迸发的结果,蕴藏着极其丰富和深奥的欣赏价值。绘画欣赏作为人类一种高级、复杂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必须以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为依据。本文通过感染与共鸣、着眼整体、可视性艺术语言、绘画语言等方面对绘画欣赏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绘画欣赏;感染;共鸣;整体;可视性语言
绘画欣赏作为一种高级复杂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在今天日益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当今社会,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社会思潮的多元、多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也不可避免地发生着变迁,加之绘画作品题材的多样性、复杂性将会不断地出现。如此种种,无疑对绘画欣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绘画和欣赏
绘画和欣赏,是绘画艺术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只有绘画而无欣赏或只有欣赏而无绘画,都不能完成创作的全过程,也实现不了社会价值。对于一幅绘画作品而言,画家在创作过程中殚精竭虑、历尽艰辛,竭尽全能地通过各种绘画元素进行刻画,无非希望把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抒发出来达到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目的。但从表面来看,绘画作品呈现出来的只是一些静止的、无生命的绘画元素。唯有欣赏者借助自己的知识经验积累,通过综合运用联想、想象等思维的再创造,画面才能变幻成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影像。只有这时艺术作品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对于绘画创作,画家可以坚持自己的绘画标准,可以“不择手段”,可以固执己见,也可以毫不畏惧。而对于欣赏,人们首先面对的是欣赏客体,即各时期不同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就其地域、民族、时代的不同所表现出的风格面貌、艺术观念、审美尺度也千差万别,这就很难确定一个统一的审美标准,也无法用一成不变的标准去指导欣赏各类绘画作品。此外,由于审美主体生活的阅历、知识结构、兴趣爱好、艺术素养等方面的差异,在审美过程中也呈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性。艺术作品经过人们的欣赏和评论家的深入挖掘,它们的内容就变得丰富起来,这就是美学家所说的“形象大于思维”的道理。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许多人欣赏同一件作品,可能会获得不尽相同的感受,得出不相一致的解释。绘画作品也不例外,其不同的是它更具有抽象性和模糊性,这就为欣赏者提供了更为宽泛的遐想空间。
二、感染与共鸣
欣赏活动作为一种个人的感知行为。主要表现为欣赏者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产生一种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欣赏的目的,是一种从形式到审美的过程。正如康丁斯基所就说:“共鸣是形式的灵魂,只有通过共鸣,形式才得以生存,并且由里向外产生作用。”可见共鸣和感染是处于两个不同平面的一个问题。
绘画欣赏过程中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对此俄国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特别强调:“的确,敏锐的诗意的感觉,对美文学(指具有审美品格的文学)印象强大的感染力……这才是从事批评的首要条件,通过这些,才能够一眼就分清虚假的灵感和真正的灵感,雕琢的堆砌和真实情感的流露,墨守成规的形式之作与充满美学生命的结实之作。也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之下,强大的才智,渊博的学问,高度的教养才具有意义和重要性。”可见,好的艺术作品本身要具备一定的感染力,同时也要求鉴赏者要有基本的欣赏能力,需要一定的学识及相关的实践经验才能对文艺作品进行恰如其分的分析解读。
对于画家来说,他们的每一个笔触、每一块色块等都承载着自己敏锐的感知力和丰富的情感,并通过绘画作品传达给欣赏者。如我国明代画家徐渭的写意花鸟画,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欣赏者在面对这样的作品时,首先感受到的是画面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以及画中笼罩的各种气氛情调和作者浓郁的情感。这样欣赏者目接心动,思接千载,游目骋怀,视通万里,从而产生心灵碰撞,形成情感共鸣。这是一种电击式的碰撞,于瞬间发散开来,触动了欣赏者的每一根神经。这样欣赏者的大脑就会极速地被情感和精神所挤压,引发一种“非意愿的记忆”,使人得到精神的激发和持久的享受。同时想象力的空间也会在欣赏者脑中得到扩展,引发一些“美的东西”的实现。而挤压在外的就是对画面色彩、线条、构图的视而不见。对艺术作品感染力的特殊性在人的大脑里所引发的美的碰撞,瓦雷里做了界定:“在我们身上引发的思想和行为反应根本不能穷尽或处置我们据以识别一件艺术作品的东西。人们会为一朵馨香怡人的花儿所吸引,从而让人们无法忽视它的存在。艺术家只有去追求这样的效果才能创作出一件艺术作品。”①
由此可见,画家作画反映在欣赏者面前的首先是画面整体的感染力和内在精神在欣赏者脑中的反映。可以说对于欣赏者来说,确认一幅作品是否合意,往往来自于作品一瞬间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触动。当然,对于绘画评论家来讲,他会凭着自己的经验、学识反复研读作品的高超技法和独特的个性化语言,从而作出有价值的判断。可见,绘画审美不能停留在绘画表面的形式因素上,应深入到作品的内在含义。
三、从整体着眼,体会作品的思想内涵
在欣赏过程中,作品和欣赏者是紧密互动、不可分割的,欣赏同时产生共鸣,作品的好坏同时引发欣赏者作出高底价值判断的结果。
历史上伟大的艺术家往往也是思想家,优秀的艺术作品无不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画家安格尔认为:“艺术的生命就是深刻的思维和崇高的激情。”②这就告诉我们画家在追求艺术技巧的同时应该明白艺术的终极目的是传达思想和情感。
对于一个思想高深的艺术大师来说,其创作过程必经历深刻的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传达,以达到艺术作品整体化。如法国现实主义雕塑大师罗丹,其在创作《巴尔扎克像》时历尽艰辛收集素材。一次罗丹故意问学生:“你们觉得这座雕像什么地方最吸引你们?”其中一个学生回答:“老师,你把巴尔扎克这双手雕得真好,仿佛真手一样活灵活现。”谁知罗丹听后,拿起斧子就把这座雕像的双手破去了,周围的学生们全都惊呆了,不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罗丹告诉学生们,如果一座雕像只让人注意到它的细枝末节,那么这座雕像就是失败的作品。歌德说:“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说话。”创作是这样,欣赏也自然是如此,我们在欣赏任何一件艺术品时,都要把它当成一个完美的整体来加以欣赏。对于没有经验的欣赏者,如果只热衷于作品中的个别细节、个别形像,并以此为满足的话,那么他势必与大师名作无缘,对于大师的作品他无力欣赏。如黄宾虹的山水画作品里面充满激越奔放的笔触,层层积墨或重重敷彩的墨色,近看一派迷乱,唯有立足整体,方能体会其中意境、精神、艺术家鲜明的个性气质以及情感,这才是寻求作品精神内涵的一个关键。欣赏者只有跳出画面形式的诱惑去领悟作品的内在深层含义,才算进入欣赏的境界。 四、可视性艺术语言
对于绘画这门视觉艺术,画家在进行创作时画面上可视性的艺术语言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中国画选择不同的笔墨和色彩在绢或纸上作画,其在画面上留下的各种点、线和墨彩痕迹也是各不相同的。对不同时代其笔墨要求也各不相同,如早期绘画对笔墨的要求就比较简单,仅局限于以线条勾勒形体,要求“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山水画在晋朝正式萌芽之后,线条开始有了变化,线条如“春蚕吐丝”般细柔。唐代后逐渐发展到通过不同笔墨分别表现肌肤、衣服、须发、山石、水土、林木、云雾等不同质感、量感,使中国画的表现力达到惟妙惟肖、出神入化的境界。如王维擅长用“破墨”方法画山水,笔迹劲爽,气势深重。其中也有一些文人画家,由于具备深厚的书法修养和笔力控制,他们从书法中领悟到笔墨运行的轨迹具有超越画面本身的独立审美价值,可以表现书画家主体情感、个性、人格的功能。如张璪擅长文学,善画山水松石,重水墨表现,其“破墨”法使树石气韵俱盛,笔墨积微,真思卓然,不贵五彩,旷古绝今,未之有也。并总结和提出了绘画创作的思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中国写意画通过提炼自然风物外在形貌,加以抽象概括、变形夸张,使之显现出隐藏在自然物中的精神特征,更自由地发挥笔墨本身的审美情趣,更强烈地表达画家的主观情感。中国写意画中的笔墨,通过外在造型达到兼具体现客体(自然物象)神韵和主体(绘画者)精神情感效果。
由此看来,绘画欣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对欣赏主体提出新的要求。需要欣赏者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力,要学会通过可视性艺术语言去感受作品的精神内涵和画家的个性色彩,而不是用一种僵化的、教条的模式去否定艺术家在作品中所表现的主观感受和追求独创性语言的能力。
五、绘画语言
每个画家,都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语言符号。而语言的创造需要技法去实现。因此,艺术欣赏自然也包括了对作品技巧的欣赏。
绘画语言,通常指“有意味的形式”或“情感符号”。技法,则是指塑造那些“形式”或“符号”的技术法则。如中国画中的笔墨,是一种有明显风格特征的艺术语言,但在笔墨作画过程中,笔讲笔法,墨讲墨法。笔法指勾勒、皴、擦、点、染。墨法指渲染、泼洒、渍墨、撞水以及勾勒、皴染中墨的干、湿、浓、淡的变化等。画家要想创造出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必须驾驭技术,一笔一画都是画家苦心钻研的结果。使情感和精神通过平面上各种形式因素的调动和控制传达给欣赏者。例如:山势的开合走向、树的倾斜伸展、线的长短刚柔、运笔的轻徐疾缓、墨的干湿浓淡等一切表现得恰到好处时,画面的精神内涵自然由内而外地展现出来,如果想对画面做任何一处改动,都将会影响整个画面及画面内在的价值,影响欣赏者视线及主观感受。
绘画技巧,是画家在长期的磨炼积聚过程中的结果。看一个画家水平如何,从他勾画几笔,便可对其水平大体了解,画家在勾画过程中技法元素已和其精神情感因素熔铸在一起了。所以对于欣赏者来说,掌握必要的技术知识,参与必要的艺术实践,都将会提高欣赏水平的进程。以一种亲历创作过程的昂奋心情、以敏锐的眼光关注作品中的技巧和精神。正如鲁迅讲的:“但看别人的作品,也很有难处,就是经验不同,即不能心心相印。所以常有极要紧,极精彩处,读者不能感到,后来自己经验了类似的故事,这才了然起来。例如:描写饥饿罢,富人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懂的,如果饿他几天,他就明白那(作品的)好处。”③绘画欣赏同样如此,如果没有相关的知识和经历,绘画欣赏也会处于一种“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境况。尤其是在技法和生活上高度概括的艺术作品,欣赏者必须具有较丰富的技术知识和艺术实践,才能真正深刻地体会它,真正透彻地理解它,品出它的高妙之处和独到之处。因此,好的欣赏者未必直接参与艺术创作,但是他必须熟悉绘画理论和技巧,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对艺术创作有深刻的体悟。
总之,绘画欣赏,是一种复杂的、高级的审美活动。真正优秀的绘画作品,会令欣赏者于瞬间产生情感共鸣,引起情感波动。作为欣赏者要想真正地进入欣赏,就要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相关的艺术实践,多读相关的书籍和评论,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流派以及不同艺术家的审美追求、表述语言、背景等,从而使自己浸透在一种艺术氛围之中,久而久之在面对一幅作品时就会自然而然地以画家的姿态去享受眼与心灵遇到的无数神奇,才能体会画家的绘画技巧和心灵的至高境界。
注释:
①[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M]. 李伟 郭东,译.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6.
②[法]安格尔.安格尔论艺术[M].朱伯雄,译.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0.
③鲁迅. 鲁迅全集(上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参考文献:
[1]彭吉象 . 艺术学概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关键词】绘画欣赏;感染;共鸣;整体;可视性语言
绘画欣赏作为一种高级复杂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在今天日益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当今社会,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社会思潮的多元、多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也不可避免地发生着变迁,加之绘画作品题材的多样性、复杂性将会不断地出现。如此种种,无疑对绘画欣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绘画和欣赏
绘画和欣赏,是绘画艺术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只有绘画而无欣赏或只有欣赏而无绘画,都不能完成创作的全过程,也实现不了社会价值。对于一幅绘画作品而言,画家在创作过程中殚精竭虑、历尽艰辛,竭尽全能地通过各种绘画元素进行刻画,无非希望把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抒发出来达到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目的。但从表面来看,绘画作品呈现出来的只是一些静止的、无生命的绘画元素。唯有欣赏者借助自己的知识经验积累,通过综合运用联想、想象等思维的再创造,画面才能变幻成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影像。只有这时艺术作品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对于绘画创作,画家可以坚持自己的绘画标准,可以“不择手段”,可以固执己见,也可以毫不畏惧。而对于欣赏,人们首先面对的是欣赏客体,即各时期不同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就其地域、民族、时代的不同所表现出的风格面貌、艺术观念、审美尺度也千差万别,这就很难确定一个统一的审美标准,也无法用一成不变的标准去指导欣赏各类绘画作品。此外,由于审美主体生活的阅历、知识结构、兴趣爱好、艺术素养等方面的差异,在审美过程中也呈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性。艺术作品经过人们的欣赏和评论家的深入挖掘,它们的内容就变得丰富起来,这就是美学家所说的“形象大于思维”的道理。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许多人欣赏同一件作品,可能会获得不尽相同的感受,得出不相一致的解释。绘画作品也不例外,其不同的是它更具有抽象性和模糊性,这就为欣赏者提供了更为宽泛的遐想空间。
二、感染与共鸣
欣赏活动作为一种个人的感知行为。主要表现为欣赏者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产生一种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欣赏的目的,是一种从形式到审美的过程。正如康丁斯基所就说:“共鸣是形式的灵魂,只有通过共鸣,形式才得以生存,并且由里向外产生作用。”可见共鸣和感染是处于两个不同平面的一个问题。
绘画欣赏过程中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对此俄国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特别强调:“的确,敏锐的诗意的感觉,对美文学(指具有审美品格的文学)印象强大的感染力……这才是从事批评的首要条件,通过这些,才能够一眼就分清虚假的灵感和真正的灵感,雕琢的堆砌和真实情感的流露,墨守成规的形式之作与充满美学生命的结实之作。也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之下,强大的才智,渊博的学问,高度的教养才具有意义和重要性。”可见,好的艺术作品本身要具备一定的感染力,同时也要求鉴赏者要有基本的欣赏能力,需要一定的学识及相关的实践经验才能对文艺作品进行恰如其分的分析解读。
对于画家来说,他们的每一个笔触、每一块色块等都承载着自己敏锐的感知力和丰富的情感,并通过绘画作品传达给欣赏者。如我国明代画家徐渭的写意花鸟画,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欣赏者在面对这样的作品时,首先感受到的是画面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以及画中笼罩的各种气氛情调和作者浓郁的情感。这样欣赏者目接心动,思接千载,游目骋怀,视通万里,从而产生心灵碰撞,形成情感共鸣。这是一种电击式的碰撞,于瞬间发散开来,触动了欣赏者的每一根神经。这样欣赏者的大脑就会极速地被情感和精神所挤压,引发一种“非意愿的记忆”,使人得到精神的激发和持久的享受。同时想象力的空间也会在欣赏者脑中得到扩展,引发一些“美的东西”的实现。而挤压在外的就是对画面色彩、线条、构图的视而不见。对艺术作品感染力的特殊性在人的大脑里所引发的美的碰撞,瓦雷里做了界定:“在我们身上引发的思想和行为反应根本不能穷尽或处置我们据以识别一件艺术作品的东西。人们会为一朵馨香怡人的花儿所吸引,从而让人们无法忽视它的存在。艺术家只有去追求这样的效果才能创作出一件艺术作品。”①
由此可见,画家作画反映在欣赏者面前的首先是画面整体的感染力和内在精神在欣赏者脑中的反映。可以说对于欣赏者来说,确认一幅作品是否合意,往往来自于作品一瞬间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触动。当然,对于绘画评论家来讲,他会凭着自己的经验、学识反复研读作品的高超技法和独特的个性化语言,从而作出有价值的判断。可见,绘画审美不能停留在绘画表面的形式因素上,应深入到作品的内在含义。
三、从整体着眼,体会作品的思想内涵
在欣赏过程中,作品和欣赏者是紧密互动、不可分割的,欣赏同时产生共鸣,作品的好坏同时引发欣赏者作出高底价值判断的结果。
历史上伟大的艺术家往往也是思想家,优秀的艺术作品无不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画家安格尔认为:“艺术的生命就是深刻的思维和崇高的激情。”②这就告诉我们画家在追求艺术技巧的同时应该明白艺术的终极目的是传达思想和情感。
对于一个思想高深的艺术大师来说,其创作过程必经历深刻的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传达,以达到艺术作品整体化。如法国现实主义雕塑大师罗丹,其在创作《巴尔扎克像》时历尽艰辛收集素材。一次罗丹故意问学生:“你们觉得这座雕像什么地方最吸引你们?”其中一个学生回答:“老师,你把巴尔扎克这双手雕得真好,仿佛真手一样活灵活现。”谁知罗丹听后,拿起斧子就把这座雕像的双手破去了,周围的学生们全都惊呆了,不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罗丹告诉学生们,如果一座雕像只让人注意到它的细枝末节,那么这座雕像就是失败的作品。歌德说:“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说话。”创作是这样,欣赏也自然是如此,我们在欣赏任何一件艺术品时,都要把它当成一个完美的整体来加以欣赏。对于没有经验的欣赏者,如果只热衷于作品中的个别细节、个别形像,并以此为满足的话,那么他势必与大师名作无缘,对于大师的作品他无力欣赏。如黄宾虹的山水画作品里面充满激越奔放的笔触,层层积墨或重重敷彩的墨色,近看一派迷乱,唯有立足整体,方能体会其中意境、精神、艺术家鲜明的个性气质以及情感,这才是寻求作品精神内涵的一个关键。欣赏者只有跳出画面形式的诱惑去领悟作品的内在深层含义,才算进入欣赏的境界。 四、可视性艺术语言
对于绘画这门视觉艺术,画家在进行创作时画面上可视性的艺术语言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中国画选择不同的笔墨和色彩在绢或纸上作画,其在画面上留下的各种点、线和墨彩痕迹也是各不相同的。对不同时代其笔墨要求也各不相同,如早期绘画对笔墨的要求就比较简单,仅局限于以线条勾勒形体,要求“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山水画在晋朝正式萌芽之后,线条开始有了变化,线条如“春蚕吐丝”般细柔。唐代后逐渐发展到通过不同笔墨分别表现肌肤、衣服、须发、山石、水土、林木、云雾等不同质感、量感,使中国画的表现力达到惟妙惟肖、出神入化的境界。如王维擅长用“破墨”方法画山水,笔迹劲爽,气势深重。其中也有一些文人画家,由于具备深厚的书法修养和笔力控制,他们从书法中领悟到笔墨运行的轨迹具有超越画面本身的独立审美价值,可以表现书画家主体情感、个性、人格的功能。如张璪擅长文学,善画山水松石,重水墨表现,其“破墨”法使树石气韵俱盛,笔墨积微,真思卓然,不贵五彩,旷古绝今,未之有也。并总结和提出了绘画创作的思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中国写意画通过提炼自然风物外在形貌,加以抽象概括、变形夸张,使之显现出隐藏在自然物中的精神特征,更自由地发挥笔墨本身的审美情趣,更强烈地表达画家的主观情感。中国写意画中的笔墨,通过外在造型达到兼具体现客体(自然物象)神韵和主体(绘画者)精神情感效果。
由此看来,绘画欣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对欣赏主体提出新的要求。需要欣赏者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力,要学会通过可视性艺术语言去感受作品的精神内涵和画家的个性色彩,而不是用一种僵化的、教条的模式去否定艺术家在作品中所表现的主观感受和追求独创性语言的能力。
五、绘画语言
每个画家,都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语言符号。而语言的创造需要技法去实现。因此,艺术欣赏自然也包括了对作品技巧的欣赏。
绘画语言,通常指“有意味的形式”或“情感符号”。技法,则是指塑造那些“形式”或“符号”的技术法则。如中国画中的笔墨,是一种有明显风格特征的艺术语言,但在笔墨作画过程中,笔讲笔法,墨讲墨法。笔法指勾勒、皴、擦、点、染。墨法指渲染、泼洒、渍墨、撞水以及勾勒、皴染中墨的干、湿、浓、淡的变化等。画家要想创造出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必须驾驭技术,一笔一画都是画家苦心钻研的结果。使情感和精神通过平面上各种形式因素的调动和控制传达给欣赏者。例如:山势的开合走向、树的倾斜伸展、线的长短刚柔、运笔的轻徐疾缓、墨的干湿浓淡等一切表现得恰到好处时,画面的精神内涵自然由内而外地展现出来,如果想对画面做任何一处改动,都将会影响整个画面及画面内在的价值,影响欣赏者视线及主观感受。
绘画技巧,是画家在长期的磨炼积聚过程中的结果。看一个画家水平如何,从他勾画几笔,便可对其水平大体了解,画家在勾画过程中技法元素已和其精神情感因素熔铸在一起了。所以对于欣赏者来说,掌握必要的技术知识,参与必要的艺术实践,都将会提高欣赏水平的进程。以一种亲历创作过程的昂奋心情、以敏锐的眼光关注作品中的技巧和精神。正如鲁迅讲的:“但看别人的作品,也很有难处,就是经验不同,即不能心心相印。所以常有极要紧,极精彩处,读者不能感到,后来自己经验了类似的故事,这才了然起来。例如:描写饥饿罢,富人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懂的,如果饿他几天,他就明白那(作品的)好处。”③绘画欣赏同样如此,如果没有相关的知识和经历,绘画欣赏也会处于一种“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境况。尤其是在技法和生活上高度概括的艺术作品,欣赏者必须具有较丰富的技术知识和艺术实践,才能真正深刻地体会它,真正透彻地理解它,品出它的高妙之处和独到之处。因此,好的欣赏者未必直接参与艺术创作,但是他必须熟悉绘画理论和技巧,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对艺术创作有深刻的体悟。
总之,绘画欣赏,是一种复杂的、高级的审美活动。真正优秀的绘画作品,会令欣赏者于瞬间产生情感共鸣,引起情感波动。作为欣赏者要想真正地进入欣赏,就要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相关的艺术实践,多读相关的书籍和评论,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流派以及不同艺术家的审美追求、表述语言、背景等,从而使自己浸透在一种艺术氛围之中,久而久之在面对一幅作品时就会自然而然地以画家的姿态去享受眼与心灵遇到的无数神奇,才能体会画家的绘画技巧和心灵的至高境界。
注释:
①[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M]. 李伟 郭东,译.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6.
②[法]安格尔.安格尔论艺术[M].朱伯雄,译.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0.
③鲁迅. 鲁迅全集(上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参考文献:
[1]彭吉象 . 艺术学概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