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在场和回归传统母题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金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被鲁迅称作“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在文学研究中,他的创作常被分为三个阶段,解放前、“十七年”时期和新时期。他在解放前创作了《家》《春》《秋》等多部小说,奠定了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的创作向主流文艺规范靠拢,小说创作骤减,有影响力的作品更是少见;而在新时期,以《随想录》为代表的散文写作将巴金推至“20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之位。学界的研究重点大都放在解放前和新时期,而对巴金“十七年”时期的创作评价较低。小说《团圆》是他在1961年所作的中篇小说,这部常被研究者忽略的作品虽然歌颂了“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雄事迹,但其叙事视角、写作文风却与当时激情澎湃的战争文学有所区别,是巴金“十七年”创作的特例,值得深究。
  一
  小说《团圆》以去朝鲜战场体验生活的作家“李林”为叙述者,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讲述故事。在战场上,“我”遇到了文工团员王芳,她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为人称赞,而“我”的好朋友王政委告诉“我”王芳就是他失散多年的女儿,“我”作为局外人目睹了父女相认、团聚的全过程。
  叙事嵌套结构是小说首要的特点,巴金以第一人称“我”(李林)作为小说的叙述者,“我”亲眼目睹、经历了王芳父女的相认过程。这种叙事结构首先使人联想到的是鲁迅的《祝福》,《祝福》以归乡学子“我”为视角叙述祥林嫂的故事,“我”在鲁镇的所见所闻构成第一层故事,祥林嫂一生的悲剧命运是第二层文本。这个冷眼旁观的归乡学子并不是多余的,他的设置使得小说的意义溢出了祥林嫂事件,而指向更为深层的启蒙困境。
  《团圆》的叙述者“我”同样没有过多地参与叙事,只是作为旁观者的角色存在。但文本中又有许多与故事主线无关的“我”的所感所想,例如小说一开头“我”的两次下山经历,“我”离开了王芳、小刘所在的连队又返回的过程,等等。于是《团圆》也有了两个故事系统,主要故事是王芳和王政委的重逢,而叙述者“我”作为写作者上战场体验生活则是第二层故事。第一层叙事层表达了工农兵阶级在解放前后的艰苦付出,这一主题与彼时的其他革命文学并无差别。然而第二层叙事所要表达的意义却值得深究。
  小说中的“我”是位创作者,到战场上“熟悉英雄人物、了解英雄事迹”,从而进行创作,这与巴金自己的情况重合,巴金同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先后两次前往朝鲜战场体验生活。而“李林”这个名字却来源于巴金的三哥李尧林,李尧林是位翻译家,曾在南开中学任教,但因病离世。不管是对自身处境的映射还是对哥哥的怀念,小说的第一人称叙事都值得探究。
  在这层叙事中,知识分子“我”虽然与工农兵故事无关,但却是他们的见证者、学习者和记录者,这是对知识分子书写的强调。由此可推,这个叙述者的设置,正是因为巴金想在战争叙事中为知识分子提供一个“在场”的位置。“十七年”文学是工农兵文学,不管主角还是目标读者都是工农兵阶级,知识分子往往处在“缺席”的位置,虽然不少作家也为此做过尝试(如《我们夫妇之间》),但大都以失败告终。巴金作为经历过五四时期的老作家,对这种情况不能说不惋惜,因此设置作家叙述者的旁观也是在侧面强调创作者对工农兵文学的意义。
  向传统母题的回归是小说的另一特色,它表现出了作家对过去文学创作的留恋。小说《团圆》的主要故事就是王芳和王政委的“父女相认”,王政委年轻时在上海做地下工作,因工作原因将年幼的女儿王芳托付给了工人身份的邻居抚养,多年后他在朝鲜战场上与身在文工团的女儿重逢。这是传统小说中非常典型的“离乱重逢”母题,即夫妻/亲人遭变故后离散,后因巧合相聚重逢。《警世通言》中的《范鳅儿双镜重圆》、警世通言中的《范知县罗衫再合》等均为此类。
  这类叙事虽然结尾是“重逢”的大团圆结局,但毕竟先有了“离乱”,因此叙事中往往夹杂着对“乱”(战争、变故等)的批判意识和对人伦情感的伤感。小说《团圆》也是如此,王政委对于是否与亲生女儿相认存有疑虑,因为“看出来她多么爱她那个父亲”,他不想把女儿从养父身边抢走。正因为这一细节处理,小说中最后的重逢情节描写得极其克制,与其说是“大团圆”结局,不如说是“笑中带泪”,笼罩着淡淡“知天命”的忧愁。
  叙事嵌套结构和“离乱重逢母题”都给小说文本带来了些许与革命乐观主义相反的“杂音”,虽然它属于巴金关于“抗美援朝”题材的创作,但与其他作品形成了风格上的细微差异。这些差异本来不易察觉,但三年后改编的电影却将这篇小说的异质性清晰地呈现出来。
  二
  196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电影《英雄儿女》,编剧是毛峰,导演为武兆堤。电影一上映就轰动全国,它洋溢的革命激情为几代人留下深远的影响。然而因为差异过大,很少有人知道和相信,它改编自巴金的这篇温情脉脉、笑中带泪的小说《团圆》。从两个文本的名字也可看出端倪,“团圆”是人伦情感的团聚,是对血缘血亲的重视,而“英雄儿女”则按照当时的文艺惯例,将这种感情置换成了阶级情感。同时,因为电影是组织安排、集体创作并廣受好评,它背后是与主流文艺规范相一致的创作逻辑,它对前文本《团圆》的修改表现出了原小说的脱离轨道之处。
  电影《英雄儿女》生动表现了抗美援朝时中国志愿军的英勇事迹,主要故事情节与小说无异。女主角王芳是贯穿始终的线索人物,她能歌善舞,是慰问前线战士的文工团员。她的哥哥王成是志愿军,在作战时以一敌百,但最后英勇牺牲。王芳受哥哥的鼓舞继续在前线工作,后来王芳的上级领导王政委告诉她,他是她的亲生父亲。电影结尾,王芳和工人身份的养父、“老革命”身份的生父团聚。
  第一人称嵌套结构在电影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全知视角。第一人称叙事被取消,李林作为一个不重要的配角,只出现了几次,知识分子在新中国文艺中重新回归隐身状态。而“离乱重逢母题”所带来的伤感情怀也不见踪影,王政委在认出他的亲生女儿后完全没有犹豫,最后的相聚情境也是极尽狂欢。   电影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创造了一个声势浩大的“英雄受难仪式”。在小说《团圆》中,王芳的哥哥王成在战场上牺牲这一事件通过王政委与人交谈时一语带过,但电影却将这一情节塑造成一出激情澎湃的“英雄受难仪式”。影片增加了王成战斗、牺牲等细节。
  另外,电影《英雄儿女》对王芳的处理彻底架空了原著小说中女性的主体意识。巴金的小说《团圆》描写的是一位有才华、有主见、胆识过人的女性,而电影虽然没有改变她的主线,但增加了她的烈士哥哥、政委生父和工人养父的戏份,并降低了她的才华水准,她成为需要在男性指导下才能创作的人。于是乎,主角王芳从原著中快乐勇敢的女孩转变为电影中被教导、被保护的女儿和妹妹,在电影中,她是战斗英雄的妹妹、政委的亲生女儿、善良工人领养的孩子,却偏偏不是她自己。
  对比电影和原著小说,我们有理由相信电影《英雄儿女》就是“电影自己”所推崇的不包含任何負面情绪的作品,而原著小说《团圆》就是那“软不邋遢”的作品。小说《团圆》和电影《英雄儿女》的巨大差异,正显示了此文本对官方文艺规范的偏离,而为何会出现这种偏离,要回到巴金进入新中国后的创作心理寻找答案。
  三
  进入当代的巴金,一方面写了《我们伟大的祖国》《“上海,美丽的土地,我们的!”》《最大的幸福》等大量颂歌式散文;另一方面,他两次随军进入朝鲜战场体验生活,创作了为数不少的以“抗美援朝”为主题的报告散文和小说,小说《团圆》正属于此列。
  对他的这些作品,学界普遍关注不够,评价也不高,美国学者奥尔格·朗在他的《巴金和他的著作》一书中高度评价巴金前期的作品,但对新中国之后巴金的作品评价不高。中国学者吴中杰也表示:“他原来作品中那些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不见了。反映生活的深度也不见了。”[1]然而这些评价的问题在于,他们将巴金在1949年至1966年间的作品看作一体,却没有关注其中的差异。如果将巴金在这十几年的创作当作一个动态过程,或可看出其中的创作偏差。
  巴金围绕“抗美援朝”主题的创作主要集中在五本文集内,这部分图书及初版信息如表1。
  考察巴金在解放后的心路历程,可发现他细微的情感差异。1949年7月2日,巴金被邀请参加第一次文代会,会上他做了题为《我是来学习的》的报告,提到他对解放区作家作品的钦佩,并表示要向他们学习。1949年10月1日他被邀请参加开国大典,1977年他回忆这一幕仍然激动万分:
  我离开阳光照不到的书桌,第一次在广大的群众中间如此清楚地看到中国人民光辉灿烂、如花似火的锦绣前程,我感觉到心要从口腔里跳出来,人要纵身飞向天空,个人的感情消失、融化在群众的感情中间。我不住地在心中说:我要写,我要写人民的胜利和欢乐,我要歌颂这个伟大的时代,歌颂伟大的人民,我要歌颂伟大的领袖。[2]



  对新政权的喜悦使得他在1952年接到丁玲的建议后立即动身前往朝鲜,此后他曾多次描述他初入朝鲜战场的激动心情。而当他在1954年第二次去朝鲜时,朝鲜战场已经停战,多方正进行谈判。因此巴金后来的文章就多了些不易察觉的伤感。
  此外,随着历史的向前,中国文艺界经历了一段较坎坷的岁月。与战地体验间隔时间的拉长和不断的“整风运动”,构成了小说《团圆》与其他战地作品不同的写作背景。巴金心中解放的喜悦和战争的激情渐渐平复,他对文艺导向和创作准则的困惑逐渐增多,所擅长的女性与情感叙事、独语式叙述角度就“不可抑制”地浮现在了作品中。
  小说《团圆》与电影文本的异质性,说明了巴金创作对官方文艺规范的偏离,从这种偏离可看出他前期创作的影子,和他的那些无法彻底摆脱的在解放前所受到的五四新文化的影响。这个异质文本是研究作家创作心理史无法忽视的作品,也为考察巴金乃至现代作家的当代转型提供一个恰当的切口。
  注释
  [1]吴中杰.巴金:重新举起了“真话”的旗帜[C].讲真话巴金研究集刊(卷7)[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46.
  [2]巴金.巴金全集(第1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513.
其他文献
《许子东现代文学课》讲鲁迅、郁达夫、巴金、老舍、张爱玲,均有精彩独到之处,但正如许子东自己的评价:“这不是一部文学史稿,也不是研究论文,这只是课堂录音。所以一定会有许多即兴、疏漏或不严谨。”[1]4由于名人效应,也由于视频与书籍联动,这“课”传播得十分广泛。正是这种广泛性,引发了笔者的批评兴致。这里仅就“第七讲‘五四’新诗的发展”所谈新诗诗人、草创之作以及作品选析各拈一点来评论。  “一个有趣的现
期刊
阿兰·巴迪欧(AlainBadiou)是当今仍活跃在世的激进左翼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与齐泽克、阿甘本、朗西埃等其他左翼激进分子一同捍卫“共产主义”观念,在世界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写于1988年的代表作《存在与事件》在30年后的今天终于有了中文版。相比于国外学术界对阿兰·巴迪欧及其著作的研究已经相当可观,中文世界对阿兰·巴迪欧的研究还十分欠缺。因此,趁着《存在与事件》这部巨著的面世,从学理上审理阿兰·巴
期刊
社会建设既是国家的宏观战略选择,也是一种新型的政策范式。在经济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正确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价值和意义,已成为理论界所关心的主题。同时,对于社会建设基础理论的研究,也是我国社会建设实践得以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王小章、冯婷的新著《积极公民身份与社会建设》按马克思向人类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从“社会—个人”关系的理论探讨入手,主张当今的社会建设须以公民身份,特别是积极的公民身份(a
期刊
中国内地2018年出版的文化研究类图书,既有重返文化研究之初的经典译介,也有对当下的学科话语阐释,同时包含基于中国语境所展开的具体个案研究。本文主要从经典回顾与学科再阐释、重要思想家理论导读、热点话题与现象研究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盘点和梳理。一、经典回顾与学科再阐释  理查德·霍加特的《识字的用途:工人阶级生活面貌》(李冠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8月)自1957年出版后一直被视为文化研究的奠基之
期刊
序曲:2018,性别话语的两场浪潮  2018年,国内关于性别的公共话语,前后有两次大的浪潮,并且有意思的是,这两个波澜壮阔的浪潮,恰恰从两个全然不同的方向涌出。  第一个浪潮的关键词,自然是“米兔”。从2018年年初开始,因好莱坞著名编剧人哈维·韦恩斯坦性骚扰事件(2017年10月)而触发的社交媒体运动蔓延到中国,引发了同样声势浩大的“米兔”(“metoo”音译)运动。第二个浪潮的关键词,则是“
期刊
阅读武歆的新作《归故乡》,可以轻易唤起许多相关的家族小说阅读记忆,从陈忠实的《白鹿原》到铁凝的《笨花》,都借家族史书写着中国近百年来的沧桑历史,《归故乡》就处在这样的文学传统之中,不同之处在于,这本书是借后辈钟叶的眼光和视角,去探索祖辈的历史,探索沉重的中国家族史和民族史。但是,作者的野心不止于此,他不只是关注百年中国,还在归乡之旅中探索曾经世界共有的社会主义革命精神如今的走向,使得小说呈现出了更
期刊
戊戌盛夏时节,老同学王振德从海口寄来一部他的新作———长篇报告文学《耕海:海南渔民与更路簿的故事》。作者对“耕海”这一书名有自己的诠释:“自古以来,在广袤的中国海,渔民们以海为祖田,于浪涛中刨食,耕海牧鱼。”“农民耕地,渔民耕海———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海洋是渔民的心头肉,都是千古承传的饭碗子。用此书名,更切合中华农耕文明海纳百川的特点,一如古人称写作为笔耕,称教书为舌耕。”按照这一诠释,《耕海》
期刊
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是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其影响力遍布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相对于其他思想家,福柯并不试图构建一种普遍的方法论原则。他总是按照现实形势调整自己的写作策略,进行具体而多变的方法论筹划。大凡优秀的福柯读者,并不是其阐释者,而是福柯理论的使用者。这种对待福柯的态度,深受他本人的激赏。福柯曾说过:“我不是为了公众写的,不是给读者写的,我是为了使用者而写的”,“我的书就是小工具箱,如
期刊
印度尼西亚和泰国虽然分属不同语系,文化迥异,但是民间却流传着同一个说法:一只青蛙从孵化便生活在半个倒扣的椰壳下,一辈子不曾跳出来,它就会相信这个椰壳碗就是全世界。椰壳碗内的青蛙,作为印尼和泰国俗话中的共同意象,讽喻的是某种常见的刻板人格和贫乏人生:心胸狭隘、故步自封,一生画地为牢、坐井观天而不自知,还处处自以为是、扬扬自得。著名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印尼和泰国工作生活过多年,也熟悉这只青蛙的故事
期刊
张国龙/付晓明:2017年中国童书出版状况探察,第2期  作者寄语:博览群书,推荐有价值的书。《中国图书评论》,中国读者理想的阅读导游。  陶赋雯:城市记忆与影视形象建构———以“文化南京”城市形象为例,第3期  作者寄语:入选“十佳”荣幸之至,感谢给予拙文一个“窗口”。未来我将继续在影像记忆理论的道路上求索,也祝福《中国图书评论》继续推介好书好评。  王春林:历史景观回望的若干种方式———2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