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坐具的设计涉及到了坐具产品与使用者之间的互动方式,不同的用户对于坐具有着不同的需求,情感上人们希望有一个温暖、舒适的家。设计中使坐具不仅仅表现为家中的物品,更能体现出使用者的生活方式,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本文以情感化设计为引导,结合设计的相关理论,对情感化家用坐具设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进而设计出在家中富有人情关怀与良好用户体验的坐具。
关键词:家用坐具;情感化;安全性;人机工程
1 研究背景
坐具,作为家居产品中重要的一部分,它见证了一个国家设计思想的发展,完整的体现并诠释了一个国家的设计水平。坐具由最初的造型单一到千变万化,由象征性和装饰性变为实用性和舒适性的普及,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在坐具的设计中,除去基本的外观装饰,最重要的还是其舒适性、功能性以及情感化的应用。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以及生活上的双重压力使得现代社会的人们经常处于忙碌、紧张的气氛当中。无论是在工作、学习或者用餐,都需要一把舒适的坐具,不管在什么工作环境中,大部分的工作者都是在坐具上实现工作的,所以人的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与坐具为伴。
经过对市场上坐具的调研发现,现在市场上坐具设计生产的企业有很多,坐具种类也千变万化,但是大多数的坐具都存在着共同的问题,就是普遍造型单一、缺乏创新设计、结构和功能不完善等,坐具的传统构造和性能特点被大量的承袭,但是这种传统的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内心情感需求。
2 坐具的概述
中国有家具设计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从古代开始一直延续至今,是全世界家具史上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在很久以前的中国,家具的种类并没有现代这么丰富,即便这样坐具也是最基本的家具之一,作为中国古典家具中重要的一员,坐具有着不可低估的地位。中国最早的行为方式是跪坐,在汉代出现了最早的低矮型的坐具设计。独坐板枰为历代坐具的始祖。到了晋朝时期开始出现了“凳子”,唐朝时期,人们正式由“席地而坐”的方式演变为“垂足而坐”,凳椅开始普及,中国古代家具设计的发展在明清期间到达了鼎盛时期。明式圈椅作为明式家具的代表,木材是其主要材料,造型大方、细节精致。这款座椅在产品的设计当中也融入了中古传统文化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丹麦设计师汉斯·维格纳的设计作品中国椅,在流线的造型方面也是极大的借鉴了明式的坐具设计。
3 情感化家用坐具设计分析
3.1 设计原则分析
(1)情感化设计原则分析:情感化强调的是使用者心理上的体验,强调心理上的认可度、使用的舒适性在坐具的设计中情感化的体现主要是通过色彩、材质、造型等要素来表达。考虑到现代人们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等因素,对于上班族来讲,经常在外忙碌工作一天回到家中后,身心俱疲,这时坐具就不单单使人得到身体的放松,更能让使用者的心情愉悦起来,扫去工作带来的乏味心情。
(2)实用性设计原则分析:产品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产品是否能够很好的解决人们的实际问题,无论是日常工具还是广告书籍等信息传达载体,无不建立在其实用功能上,设计的实用性,要求在使用的过程中简单、方便、耐用,能够满足人们对产品的的使用需求,这是在产品设计中应该遵循的实用性原则。
(3)安全性设计原则分析:有句话说的好“安全是人类最起码的需求”,那么在坐具的设计中安全性设计也是最基本的设计原则,主要体现在结构和材质两个方面,要求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合理、稳定、选材正确。坐具关系到了人体的骨骼发展以及坐姿方式,所以在设计中必须严格按照人体测量的数据来确定,人们日常使用的产品在材质上更要选取健康、无伤害、稳定的材质。
3.2 设计要素分析
(1)材质要素分析:材质的使用是坐具设计的物质基础,目前市场主要分为木质、塑料和金属三大类。木质材料是一种天然环保材质,在座椅的设计中透漏着自然与原始之美,材质较耐用。塑料材质由于成本和轻便的需要,在各种产品中也广泛应用,这款座椅设计简单,没有复杂的装饰,轻巧的塑料材质也方便携带,但由于材质的不稳定性与脆弱性,会容易导致人们摔倒,一般家中很少会使用。金属材质有轻便与稳固耐用双重特征,在座椅的设计中很常见,并且因为材质的特性,可以造型多样,折叠椅的产生主要是针对空间狭小的环境而设计的,金属的材质使座椅的结构看起来更加稳固。
(2)功能要素分析:坐具的功能设计就是在以“坐”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其它功能,为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而设计。为阅读而设计,椅背造型与书架相结合,能够使有阅读爱好的人群及时、方便的拿取书刊读物,既节省了储物空间又增加了生活情调。按摩椅通过机械智能的方式,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对整个按摩椅进行结构设计,从而达到休闲放松的功能,对于长时间工作学习的人有很大的帮助。还有些专业为了矫正青少年身形的矫正椅,能够将上身固定,以防弯腰驼背的不良姿态。现有公共坐椅还具有可充电的功能,但在家用的坐具中还未普及。
4 情感化家用坐具设计实现
通过前期的市场调研,综合分析家用坐具的造型、功能、材质、色彩等要素构思出情感化家用坐具的方案。以人體仿生的造型进行一个全方面的设计与调查,侧面看就像是一个婴儿蜷缩的样子,让人感觉很温暖,考虑到有选择障碍的人群,所以将不对称设计改为了对称,增大了受坐面积,简单方便。在沙发的顶部安装了一个照明装置,方便晚上使用,并且在沙发把手左侧有开关按钮,也可以调整柔和度。把手右侧设有USB插口,可为手机等设备充电。婴儿蜷缩的造型寄予了对家庭生活情感上的期望。颜色上选用了灰白色,干净明亮。材质上采用布艺与木质的结合,稳定性较强,布艺的材质也非常柔软舒适。
5 结论
在情感需求充斥的背景下,有必要从一种全新的情感化设计视角去看待家居产品的设计,对坐具在人群特点、形态结构、材质、色彩等方面进行了着重分析以及定位出了大多数人的痛点。为了使家用情感化坐具的设计拥有更好的用户体验,总结出设计的重点是以人为中心,让使用者对产品产生审美快感,更多的将人文主义关怀渗透到设计中,关注到产品对用户情感上的满足,打破当前市场的同质化现象,赋予坐具产品情趣以及活力。技术是设计产生的基础,为了使坐具的结构更加合理得当,需要不断通过设计方法以及技术的提升,吸取优秀的设计元素来达到人与坐具产品产生真正情感上的交流。
参考文献
[1] 王雪涵,何晟.家用坐具的应用与现状分析[J].九江学院,2014,(3):246-247.
[2] 丁楠.坐具设计中的人文关怀研究[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14.
[3] 谢传伟.情感化设计在用户体验中的运用[J].设计,2014,(02):21-22.
[4] 张潇丹.现代产品设计的创新实践[D].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14.
[5] 郑丽萍,李源明.创意家用产品的情感化应用研究[J].理论,2017,(9):114-116.
(作者单位:烟台南山学院 工学院)
关键词:家用坐具;情感化;安全性;人机工程
1 研究背景
坐具,作为家居产品中重要的一部分,它见证了一个国家设计思想的发展,完整的体现并诠释了一个国家的设计水平。坐具由最初的造型单一到千变万化,由象征性和装饰性变为实用性和舒适性的普及,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在坐具的设计中,除去基本的外观装饰,最重要的还是其舒适性、功能性以及情感化的应用。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以及生活上的双重压力使得现代社会的人们经常处于忙碌、紧张的气氛当中。无论是在工作、学习或者用餐,都需要一把舒适的坐具,不管在什么工作环境中,大部分的工作者都是在坐具上实现工作的,所以人的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与坐具为伴。
经过对市场上坐具的调研发现,现在市场上坐具设计生产的企业有很多,坐具种类也千变万化,但是大多数的坐具都存在着共同的问题,就是普遍造型单一、缺乏创新设计、结构和功能不完善等,坐具的传统构造和性能特点被大量的承袭,但是这种传统的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内心情感需求。
2 坐具的概述
中国有家具设计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从古代开始一直延续至今,是全世界家具史上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在很久以前的中国,家具的种类并没有现代这么丰富,即便这样坐具也是最基本的家具之一,作为中国古典家具中重要的一员,坐具有着不可低估的地位。中国最早的行为方式是跪坐,在汉代出现了最早的低矮型的坐具设计。独坐板枰为历代坐具的始祖。到了晋朝时期开始出现了“凳子”,唐朝时期,人们正式由“席地而坐”的方式演变为“垂足而坐”,凳椅开始普及,中国古代家具设计的发展在明清期间到达了鼎盛时期。明式圈椅作为明式家具的代表,木材是其主要材料,造型大方、细节精致。这款座椅在产品的设计当中也融入了中古传统文化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丹麦设计师汉斯·维格纳的设计作品中国椅,在流线的造型方面也是极大的借鉴了明式的坐具设计。
3 情感化家用坐具设计分析
3.1 设计原则分析
(1)情感化设计原则分析:情感化强调的是使用者心理上的体验,强调心理上的认可度、使用的舒适性在坐具的设计中情感化的体现主要是通过色彩、材质、造型等要素来表达。考虑到现代人们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等因素,对于上班族来讲,经常在外忙碌工作一天回到家中后,身心俱疲,这时坐具就不单单使人得到身体的放松,更能让使用者的心情愉悦起来,扫去工作带来的乏味心情。
(2)实用性设计原则分析:产品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产品是否能够很好的解决人们的实际问题,无论是日常工具还是广告书籍等信息传达载体,无不建立在其实用功能上,设计的实用性,要求在使用的过程中简单、方便、耐用,能够满足人们对产品的的使用需求,这是在产品设计中应该遵循的实用性原则。
(3)安全性设计原则分析:有句话说的好“安全是人类最起码的需求”,那么在坐具的设计中安全性设计也是最基本的设计原则,主要体现在结构和材质两个方面,要求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合理、稳定、选材正确。坐具关系到了人体的骨骼发展以及坐姿方式,所以在设计中必须严格按照人体测量的数据来确定,人们日常使用的产品在材质上更要选取健康、无伤害、稳定的材质。
3.2 设计要素分析
(1)材质要素分析:材质的使用是坐具设计的物质基础,目前市场主要分为木质、塑料和金属三大类。木质材料是一种天然环保材质,在座椅的设计中透漏着自然与原始之美,材质较耐用。塑料材质由于成本和轻便的需要,在各种产品中也广泛应用,这款座椅设计简单,没有复杂的装饰,轻巧的塑料材质也方便携带,但由于材质的不稳定性与脆弱性,会容易导致人们摔倒,一般家中很少会使用。金属材质有轻便与稳固耐用双重特征,在座椅的设计中很常见,并且因为材质的特性,可以造型多样,折叠椅的产生主要是针对空间狭小的环境而设计的,金属的材质使座椅的结构看起来更加稳固。
(2)功能要素分析:坐具的功能设计就是在以“坐”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其它功能,为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而设计。为阅读而设计,椅背造型与书架相结合,能够使有阅读爱好的人群及时、方便的拿取书刊读物,既节省了储物空间又增加了生活情调。按摩椅通过机械智能的方式,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对整个按摩椅进行结构设计,从而达到休闲放松的功能,对于长时间工作学习的人有很大的帮助。还有些专业为了矫正青少年身形的矫正椅,能够将上身固定,以防弯腰驼背的不良姿态。现有公共坐椅还具有可充电的功能,但在家用的坐具中还未普及。
4 情感化家用坐具设计实现
通过前期的市场调研,综合分析家用坐具的造型、功能、材质、色彩等要素构思出情感化家用坐具的方案。以人體仿生的造型进行一个全方面的设计与调查,侧面看就像是一个婴儿蜷缩的样子,让人感觉很温暖,考虑到有选择障碍的人群,所以将不对称设计改为了对称,增大了受坐面积,简单方便。在沙发的顶部安装了一个照明装置,方便晚上使用,并且在沙发把手左侧有开关按钮,也可以调整柔和度。把手右侧设有USB插口,可为手机等设备充电。婴儿蜷缩的造型寄予了对家庭生活情感上的期望。颜色上选用了灰白色,干净明亮。材质上采用布艺与木质的结合,稳定性较强,布艺的材质也非常柔软舒适。
5 结论
在情感需求充斥的背景下,有必要从一种全新的情感化设计视角去看待家居产品的设计,对坐具在人群特点、形态结构、材质、色彩等方面进行了着重分析以及定位出了大多数人的痛点。为了使家用情感化坐具的设计拥有更好的用户体验,总结出设计的重点是以人为中心,让使用者对产品产生审美快感,更多的将人文主义关怀渗透到设计中,关注到产品对用户情感上的满足,打破当前市场的同质化现象,赋予坐具产品情趣以及活力。技术是设计产生的基础,为了使坐具的结构更加合理得当,需要不断通过设计方法以及技术的提升,吸取优秀的设计元素来达到人与坐具产品产生真正情感上的交流。
参考文献
[1] 王雪涵,何晟.家用坐具的应用与现状分析[J].九江学院,2014,(3):246-247.
[2] 丁楠.坐具设计中的人文关怀研究[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14.
[3] 谢传伟.情感化设计在用户体验中的运用[J].设计,2014,(02):21-22.
[4] 张潇丹.现代产品设计的创新实践[D].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14.
[5] 郑丽萍,李源明.创意家用产品的情感化应用研究[J].理论,2017,(9):114-116.
(作者单位:烟台南山学院 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