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卓别林《摩登时代》中那个戴礼帽、拎文明棍的美国老憨豆,至今仍令我记忆犹新。他穿着工作服,在流水线上,不停地摆弄着零件,脑袋不住地来回晃,晃得人发晕,终于把自己晃成了精神病,把别人的鼻子和衣服上的钮扣,也当作螺丝来拧。查理被拉上了流水线旋转不停的运转轨道,晕头转向却又不断地遭遇辞退,因为有的是人需要工作。
瓦拉夫的《流水线》中大工业化的德国城市,受惠于美国的“马歇尔援助计划”,人们有了很多工作机会。但是机会并不均等,社会阶层分化严重。抓住机会,你就可能得到别人得不到的利益,抓不住,就随时可能沦落到社会的最底层。看到当初同在一个起跑线的人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人们被迫异常珍惜眼前的机会。但机会给人的感觉,似乎永远是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的。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下,烦劳与单调的工作才下肩头,而焦虑与恐慌的生活却不断袭上心头。如此重压下,身体经常透支,精神非常脆弱,进亦忧,退亦忧,最终很多人不是身体崩溃了,就是精神垮掉了。
“今日工作不努力,明日努力找工作”,我十年以前就看见它粉刷在许多工厂的墙壁上,而时至今日,我的一个朋友则自豪地说,他的工厂已经不用悬挂这样的标语了,那些工人都很自觉,他们非常清楚,自己不好好干,明天就滚蛋,反正外面等着进厂的人有的是,不愁找不到人给干活。实际上,我的这位朋友虽然对工人流露出不屑的神情,但他自己却也不过一个较为高级的打工仔而已。用一个经济学的术语来讲,他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替他的老板负责着一个工厂的管理。在发表了一番他的管理宏论之后,面对我的奉承,他也愁眉苦脸起来。他说现在“能人”多了,自己也随时都有被取代的可能,所以整天生活在提心吊胆之中,而担忧中的取而代之者,也许已经在老板的眼皮底下晃悠了。
我不怀疑他的真诚。要知道,一个企业不可能生产所有的商品,一个人也不可能掌握全部的技术。为了追求利润,厂家不断地增加各种流水线和加快流水线的速度,而这中间,人们不但是流水线上的生产工具,而且作为劳动力被各种各样的流水线生产出来。所以,无论是为了最基本的生存,还是为了更好的物质生活,抑或是为了更高的社会地位,人们都不得不依附于工作,而为了保住这份工作,也不得不跟上流水线的速度。人们就在流水线上疲于奔命:它运转,你就得运转,它运转多快,你也必须运转多快;否则,不客气,该你淘汰出局了。
我们中的许多人,被流水线这条恶狗疯狂地追赶着,而我们的置身之处,却是一条几乎看不到尽头的狭窄的胡同。愤懑、苦恼、抑郁、恐慌,紧紧抓住了我们的神经,尽管看不到一路狂奔的结果,却也只能一路狂奔下去。然而,奔跑的姿势本身就构成了一条流水线,因为一个人的路线就是所有人的路线,一个人的奔跑就是所有人的奔跑。前面的人筋疲力尽了,像变魔术一样,马上就有人替补上来。就因为替补的人总是存在,才给流水线这条恶狗不断创造了呲牙咧嘴的发疯机会。
在这里,“过剩”成为一个关键词。资本运作的本性决定了它最关心的是降低劳动成本而不是创造新的工作岗位,这不但导致了流水线等提高效率的手段的推广和应用,而且为之准备了大量的替补劳动力。所以,相对于劳动力而言,资本总是高高在上的。谁要不想成为“过剩”的分子,谁就得在流水线上疲于奔命。这在人们的心中埋下了焦虑的种子,似乎一切都往前跳跃太快,由不得你不担心自己没跟上而掉下队来,因为,事实就摆在那里,还有更多的人根本没赶上趟呢。
瓦拉夫的《流水线》中大工业化的德国城市,受惠于美国的“马歇尔援助计划”,人们有了很多工作机会。但是机会并不均等,社会阶层分化严重。抓住机会,你就可能得到别人得不到的利益,抓不住,就随时可能沦落到社会的最底层。看到当初同在一个起跑线的人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人们被迫异常珍惜眼前的机会。但机会给人的感觉,似乎永远是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的。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下,烦劳与单调的工作才下肩头,而焦虑与恐慌的生活却不断袭上心头。如此重压下,身体经常透支,精神非常脆弱,进亦忧,退亦忧,最终很多人不是身体崩溃了,就是精神垮掉了。
“今日工作不努力,明日努力找工作”,我十年以前就看见它粉刷在许多工厂的墙壁上,而时至今日,我的一个朋友则自豪地说,他的工厂已经不用悬挂这样的标语了,那些工人都很自觉,他们非常清楚,自己不好好干,明天就滚蛋,反正外面等着进厂的人有的是,不愁找不到人给干活。实际上,我的这位朋友虽然对工人流露出不屑的神情,但他自己却也不过一个较为高级的打工仔而已。用一个经济学的术语来讲,他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替他的老板负责着一个工厂的管理。在发表了一番他的管理宏论之后,面对我的奉承,他也愁眉苦脸起来。他说现在“能人”多了,自己也随时都有被取代的可能,所以整天生活在提心吊胆之中,而担忧中的取而代之者,也许已经在老板的眼皮底下晃悠了。
我不怀疑他的真诚。要知道,一个企业不可能生产所有的商品,一个人也不可能掌握全部的技术。为了追求利润,厂家不断地增加各种流水线和加快流水线的速度,而这中间,人们不但是流水线上的生产工具,而且作为劳动力被各种各样的流水线生产出来。所以,无论是为了最基本的生存,还是为了更好的物质生活,抑或是为了更高的社会地位,人们都不得不依附于工作,而为了保住这份工作,也不得不跟上流水线的速度。人们就在流水线上疲于奔命:它运转,你就得运转,它运转多快,你也必须运转多快;否则,不客气,该你淘汰出局了。
我们中的许多人,被流水线这条恶狗疯狂地追赶着,而我们的置身之处,却是一条几乎看不到尽头的狭窄的胡同。愤懑、苦恼、抑郁、恐慌,紧紧抓住了我们的神经,尽管看不到一路狂奔的结果,却也只能一路狂奔下去。然而,奔跑的姿势本身就构成了一条流水线,因为一个人的路线就是所有人的路线,一个人的奔跑就是所有人的奔跑。前面的人筋疲力尽了,像变魔术一样,马上就有人替补上来。就因为替补的人总是存在,才给流水线这条恶狗不断创造了呲牙咧嘴的发疯机会。
在这里,“过剩”成为一个关键词。资本运作的本性决定了它最关心的是降低劳动成本而不是创造新的工作岗位,这不但导致了流水线等提高效率的手段的推广和应用,而且为之准备了大量的替补劳动力。所以,相对于劳动力而言,资本总是高高在上的。谁要不想成为“过剩”的分子,谁就得在流水线上疲于奔命。这在人们的心中埋下了焦虑的种子,似乎一切都往前跳跃太快,由不得你不担心自己没跟上而掉下队来,因为,事实就摆在那里,还有更多的人根本没赶上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