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主义美术的洪流席卷欧美各国,其后逐渐影响整个世界。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学生目前只愿意接受传统写实绘画,排斥现代主义美术及其表现形式,现代主义美术是美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世界艺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使其正确认识现代主义美术作品及其表现形式,以包容的心对待现代主义美术,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一、缘起
“老师,这幅画的名字叫《紫菜蛋花汤》吗?”在欣赏波洛克的作品《秋的节奏》时,笔者的学生这样评价。随后是教室里传来的一阵哄笑!笔者不禁陷入沉思:学生都是这样看待抽象艺术吗?在常规美术教学中,笔者不止一次遇到类似情况。在欣赏写实的具象美术时,学生总是津津乐道。但是,如果欣赏的美术作品有夸张、变形、重组等意象,如果欣赏的美术作品完全没有具体形象,学生就很难接受,也不愿意欣赏这样的作品,从心理上就筑起了一道将自己和现代主义美术隔离的屏障。很多学生往往只愿意欣赏具象的传统写实美术作品,评价一幅美术作品的优劣完全以“像不像”为标准。
这是一种错误的、狭隘的艺术评价方式,这是对现代主义美术作品的一种误读。其实,每一类美术作品都是世界艺术的瑰宝,都是使艺术缤纷多彩的构成要素。现代主义美术作品是世界艺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那么如何看待现代主义美术作品,如何从现代主义美术作品中获得审美愉悦呢?
二、什么是现代主义美术?
现代主义是指欧美各国相继出现的、与西方传统美术截然不同的美术流派的总称。它更加强调表现画家的主观情绪,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上标新立异,甚至从根本上否定西方绘画的写实传统。需要注意的是,现代美术中的“现代”要和“现(当)代”有所区分,并不是现(当)代所有的作品都是现代主义美术,也不是所有变形的、抽象的美术作品都是现代主义美术作品,现代主义美术作品中也有写实作品,其判断依据主要是美术作品传达的对传统、对历史的态度。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急剧变化,科技的突飞猛进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尤其是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这一切都为现代美术的诞生提供了前提条件。照相技术的发明和发展更是直接催化剂,照相技术的发展对传统具象美术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不可否认,在照相技术发明之前,具象美术在某些情况下扮演着照相机的作用,例如,17世纪的荷兰,著名画家伦勃朗、哈尔斯都是给人画像为生的。当时的有钱人、贵族都喜欢找画家画像,流传后世,因此,当时,具象美术肯定是美术的主流。但是,照相技术出现以后,人们发现照相机在“造像”方面完全可以取代甚至超过传统写实的具象美术,美术不再是单单写实就可以了,美术应当何去何从?
在这些因素背景下,注重主观情感表达和反对传统写实美术的现代主义美术登上了历史舞台。美术作品开始由“客观再现”转变为“主观表现”,因此才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离经叛道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形式,这些作品可以是夸张、变形的,也可以是完全主观、没有任何客观形象的抽象美术作品,它给人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体验。
总之,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照相技术和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现代主义美术的洪流已经席卷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已经成为、也应当成为当今艺术的主流。美术作品应当更多地进行主观表现和表达,而绝非仅仅进行客观的再现。
三、正确认识现代主义美术及其表现形式
(一)正确认识现代主义美术及其表现形式就是顺应时代潮流
现代主义美术的诞生和发展是时代的产物,是美术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人们要顺应时代潮流,正确认识现代主义美术。欣赏现代主义美术特别是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能驱使人们去联想、去理解、去补充、去体味、去深究,能大大丰富有限的具象,能提高人们的综合审美能力,弥补人们长期只会欣赏具象美术的审美真空。
(二)现代主义美术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现代主义美术的核心是主观表现和表达,鼓励艺术家表达自我,这正是学生缺少的。在实际美术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不是没有想象力、创造力,而是不会、也不敢表现和表达,总是觉得自己没有美术基础(具象美术的写实基础)。
现代主义美术思想为人们的创造表现和表达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在这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下,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果,可以培养创造性思维模式。
(三)在看到现代主义美术优点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其具有两面性
在肯定现代主义美术的同时,人们还应当认识到,随着现代艺术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的“实验性美术”涌现出来。很多作品和形式还处在实验阶段,这些作品和形式中有精华,同时也充斥着大量糟粕,人们不应一味排斥,但也不应全盘接受,人们应当充分运用审美知识,客观公正地对待这些作品和实验。例如,在网上看到有些书法家用注射器进行“射墨”、书法表演等,人们应当用包容的心态,辩证地看待这些艺术探索,至于是不真正的艺术,只有等待时间的大浪淘沙。
四、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代主义美术
(一)引导学生转变思想,正确认识现代主义美术
首先,教師应当转变思想,认识到现代主义美术是当今艺术的主流。教师要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能拘泥于传统具象美术的“像不像”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代主义美术。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想、多看、多悟,从心理上接受这种艺术形式,而不是一味排斥。
(二)教会学生正确的鉴赏方法,任其选择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教给学生现代主义美术作品的鉴赏方法,以感悟式鉴赏方法为主,多种鉴赏方法并用,引导学生主动去欣赏、去感悟现代主义美术作品及其表现形式,让学生能够从中切实获得新的审美体验。当然,这并不是要求所有学生都喜欢现代主义美术作品,教师应当教会学生鉴赏方法,至于个人偏好由学生自己决定。
(三)使用现代主义美术理论,指导学生创作实践,培养创造性思维模式
学习、欣赏、理解现代主义美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表现能力,学生不是艺术表达能力不强,而是不敢想、不敢表达。现代主义美术为人们的表现表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多使用现代主义美术理论,指导学生的创作和实践,鼓励学生去创造、表达,从而培养学生的创作习惯和创造性思维模式。
总而言之,现代主义美术及其表现形式是美术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人们应当顺应时代潮流,而不是一味排斥和嘲笑现代主义美术作品。当然,现代主义美术作品和形式有精华也有糟粕,人们应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拥有一颗包容的心,正确看待现代主义美术。
五、结语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代主义美术作品,教会学生一些鉴赏现代主义美术作品的方法,但并不是要求所有学生一定接受或喜欢现代主义美术。美术作品具有时代性和个性化特征,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观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需求,喜欢传统具象美术,也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如果所有人都只会欣赏传统写实美术,这就是育问题了。当然,美育不仅仅只是学校教育,也包含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教师应当做的是将不同形式的美术交给学生,至于学生选择哪一种,哪一种是他发自内心喜爱的,就要看学生的自我内心需求。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一、缘起
“老师,这幅画的名字叫《紫菜蛋花汤》吗?”在欣赏波洛克的作品《秋的节奏》时,笔者的学生这样评价。随后是教室里传来的一阵哄笑!笔者不禁陷入沉思:学生都是这样看待抽象艺术吗?在常规美术教学中,笔者不止一次遇到类似情况。在欣赏写实的具象美术时,学生总是津津乐道。但是,如果欣赏的美术作品有夸张、变形、重组等意象,如果欣赏的美术作品完全没有具体形象,学生就很难接受,也不愿意欣赏这样的作品,从心理上就筑起了一道将自己和现代主义美术隔离的屏障。很多学生往往只愿意欣赏具象的传统写实美术作品,评价一幅美术作品的优劣完全以“像不像”为标准。
这是一种错误的、狭隘的艺术评价方式,这是对现代主义美术作品的一种误读。其实,每一类美术作品都是世界艺术的瑰宝,都是使艺术缤纷多彩的构成要素。现代主义美术作品是世界艺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那么如何看待现代主义美术作品,如何从现代主义美术作品中获得审美愉悦呢?
二、什么是现代主义美术?
现代主义是指欧美各国相继出现的、与西方传统美术截然不同的美术流派的总称。它更加强调表现画家的主观情绪,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上标新立异,甚至从根本上否定西方绘画的写实传统。需要注意的是,现代美术中的“现代”要和“现(当)代”有所区分,并不是现(当)代所有的作品都是现代主义美术,也不是所有变形的、抽象的美术作品都是现代主义美术作品,现代主义美术作品中也有写实作品,其判断依据主要是美术作品传达的对传统、对历史的态度。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急剧变化,科技的突飞猛进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尤其是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这一切都为现代美术的诞生提供了前提条件。照相技术的发明和发展更是直接催化剂,照相技术的发展对传统具象美术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不可否认,在照相技术发明之前,具象美术在某些情况下扮演着照相机的作用,例如,17世纪的荷兰,著名画家伦勃朗、哈尔斯都是给人画像为生的。当时的有钱人、贵族都喜欢找画家画像,流传后世,因此,当时,具象美术肯定是美术的主流。但是,照相技术出现以后,人们发现照相机在“造像”方面完全可以取代甚至超过传统写实的具象美术,美术不再是单单写实就可以了,美术应当何去何从?
在这些因素背景下,注重主观情感表达和反对传统写实美术的现代主义美术登上了历史舞台。美术作品开始由“客观再现”转变为“主观表现”,因此才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离经叛道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形式,这些作品可以是夸张、变形的,也可以是完全主观、没有任何客观形象的抽象美术作品,它给人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体验。
总之,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照相技术和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现代主义美术的洪流已经席卷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已经成为、也应当成为当今艺术的主流。美术作品应当更多地进行主观表现和表达,而绝非仅仅进行客观的再现。
三、正确认识现代主义美术及其表现形式
(一)正确认识现代主义美术及其表现形式就是顺应时代潮流
现代主义美术的诞生和发展是时代的产物,是美术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人们要顺应时代潮流,正确认识现代主义美术。欣赏现代主义美术特别是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能驱使人们去联想、去理解、去补充、去体味、去深究,能大大丰富有限的具象,能提高人们的综合审美能力,弥补人们长期只会欣赏具象美术的审美真空。
(二)现代主义美术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现代主义美术的核心是主观表现和表达,鼓励艺术家表达自我,这正是学生缺少的。在实际美术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不是没有想象力、创造力,而是不会、也不敢表现和表达,总是觉得自己没有美术基础(具象美术的写实基础)。
现代主义美术思想为人们的创造表现和表达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在这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下,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果,可以培养创造性思维模式。
(三)在看到现代主义美术优点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其具有两面性
在肯定现代主义美术的同时,人们还应当认识到,随着现代艺术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的“实验性美术”涌现出来。很多作品和形式还处在实验阶段,这些作品和形式中有精华,同时也充斥着大量糟粕,人们不应一味排斥,但也不应全盘接受,人们应当充分运用审美知识,客观公正地对待这些作品和实验。例如,在网上看到有些书法家用注射器进行“射墨”、书法表演等,人们应当用包容的心态,辩证地看待这些艺术探索,至于是不真正的艺术,只有等待时间的大浪淘沙。
四、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代主义美术
(一)引导学生转变思想,正确认识现代主义美术
首先,教師应当转变思想,认识到现代主义美术是当今艺术的主流。教师要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能拘泥于传统具象美术的“像不像”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代主义美术。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想、多看、多悟,从心理上接受这种艺术形式,而不是一味排斥。
(二)教会学生正确的鉴赏方法,任其选择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教给学生现代主义美术作品的鉴赏方法,以感悟式鉴赏方法为主,多种鉴赏方法并用,引导学生主动去欣赏、去感悟现代主义美术作品及其表现形式,让学生能够从中切实获得新的审美体验。当然,这并不是要求所有学生都喜欢现代主义美术作品,教师应当教会学生鉴赏方法,至于个人偏好由学生自己决定。
(三)使用现代主义美术理论,指导学生创作实践,培养创造性思维模式
学习、欣赏、理解现代主义美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表现能力,学生不是艺术表达能力不强,而是不敢想、不敢表达。现代主义美术为人们的表现表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多使用现代主义美术理论,指导学生的创作和实践,鼓励学生去创造、表达,从而培养学生的创作习惯和创造性思维模式。
总而言之,现代主义美术及其表现形式是美术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人们应当顺应时代潮流,而不是一味排斥和嘲笑现代主义美术作品。当然,现代主义美术作品和形式有精华也有糟粕,人们应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拥有一颗包容的心,正确看待现代主义美术。
五、结语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代主义美术作品,教会学生一些鉴赏现代主义美术作品的方法,但并不是要求所有学生一定接受或喜欢现代主义美术。美术作品具有时代性和个性化特征,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观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需求,喜欢传统具象美术,也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如果所有人都只会欣赏传统写实美术,这就是育问题了。当然,美育不仅仅只是学校教育,也包含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教师应当做的是将不同形式的美术交给学生,至于学生选择哪一种,哪一种是他发自内心喜爱的,就要看学生的自我内心需求。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