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作品在俄罗斯的接受与传播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dbl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学“走出去”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外交战略。本文旨在研究苏童文学在俄罗斯的接受与传播,以苏童作品在俄罗斯传播现状为出发点,总结苏童作品在俄罗斯的翻译接受情况,并通过对其译介的分析,探究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国门的传播途径,以期能够增强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影响力,从而为江苏文学“走出去”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苏童;接受与传播;俄罗斯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2-0021-03
  一、苏童作品在俄罗斯的翻译
  自21世纪起,我国先后实施了“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当代文学百部精品译介工程”“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工程”等,有力地推了中国现代文学“走出去”的发展进程。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中国文学在海外的中文译介与市场接受日益广泛引起海内外当代文学界的翻译者和研究者的高度关注。
  全球化经济时代的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书写不再仅仅是中国作家那种本土化的自言私语世界性语言表达,而是在当代文学创作的自觉中使它能够把足以支撑一个民族自信的各种文化传统风俗及其他的世界性文化元素加以整合而成为整个一体,这种文化世界性元素书写对于把中国这种当代文学书写翻译成成为多种不同异域文化语言时也提供了最大且恰如其切的不可接受性质和可能。
  在充分发挥中国译者注重自我介绍和宣传的优势的同时,海外优秀译者的中文翻译工作水平也将大大提高。
  一批著名的汉学家和外国著名的中国文学理论研究者和文学爱好者将苏童等一大批中国当代作家的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西方世界广大范围内广泛传播。
  而中国当代文学艺术作品在俄罗斯的授权传播主要途径分别是俄语文译本和纸质中文版本,大致上是经历了三个传播阶段。
  第一个就是中苏双方有合作计划授权传播阶段,第二个则是中俄双方无合作计划授权传播阶段,第三个则是中俄双方有合作计划和中俄自主授权传播阶段。
  次要流传途径之一是网上上传电子邮件版本,从2006年中俄两个大国互相举办首届国家网络语言文学年博会开始,中国网络文学在俄罗斯文学开始已经流传广泛。
  苏童文学小说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典型代表,也随着中国一带一路也逐渐开始进入俄罗斯中国读者们的视野。
  从被翻译成当代俄语的文学作品种类来看,主要大致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以俄文单行本的小说形式,由海外的著名汉学家各自译介,并由海外出版社编辑出版发行的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另一类则主要是由海外著名汉学家各自挑选一个篇目,将其中的短篇小说全部收录于当代中国文学作品的精选集之中,同样由海外出版社编辑出版发行。
  苏童的作品曾先后被翻译成法语、英语、日语、俄语等。苏童要将作品翻译成中文俄语版的出版程序如下面右图所示:
  苏童是在海外翻译数量和语种较多的中国当代作家,一直被海外持续关注,有较高的知名度。
  除此之外,他的一些动画短片和轻小说还被国外文学期刊广泛收录。
  如今的俄文版《灯》也特别收录了苏童的不少短篇文学作品。
  诸如此类的中国文学评论译作,无疑给俄罗斯中国读者们在了解当代中国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它的人生风情百态时又提供了一座迅捷便利的沟通桥梁,打开了一扇五彩斑斓的窗户。
  二、苏童作品在俄罗斯的传播情况
  近年来随着中华文化不断创新走出国门,中国的现当代中国文学逐渐闪耀在整个世界当代文学的历史舞台上。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使得之后俄罗斯向中国文学奖投以更多的关注,苏童的文学作品也借此机会进入更多外国人的公众视野。
  俄罗斯与中国当代文学虽然保持着时而紧密时而疏远的关系,但却从未就此中断过。
  新媒体传播语境下,传播媒介、传播作品内容、受众以及阅读行为方式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传统网络文学作品如何在运用新媒体语境下与境上受众间的对接也已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发展背景下,中国艺术作品可以作为重要的中华文化知识产品和艺术载体,走向世界,尤其是走进“一带一路”两岸战略友好合作国家——俄罗斯,在大力传播世界中华文化、促进两国民间文化交流和加快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三个方面,具有重大国际战略意义。
  中国绘画作品在俄罗斯及海外的文化传播和社会上具有一定的经济裨益,从而有力推动当代中华文化“走进”俄罗斯和“走向”世界的步伐。
  在俄罗斯网上书店很少能直接找到苏童的全部作品。
  作为一个非常典型的文化跨文学和艺术跨领域文化融合现象,当代俄罗斯中国知识界对苏童形象的不同认识已经涉及延伸到了不同的文化方面,融合了中国本土与外来等多种文化因素。
  事实上,这种内容总体乏善可陈的俄文翻译文学传播存在状态下也并非苏童某一个人的俄译文学作品在俄罗斯遭受冷遇,而是所有当代中国俄文小说亦如此。
  中国文学在俄罗斯的传播方式是以缓慢的速度向前一步步发展。国外文学评论界对苏童文学作品研究给予了一致高度评价,研究者也将其研究作为学术研究的重点课题。
  苏童在海外被广泛接受主要理由是因为他们都具有出色的语言讲述和故事表达能力以及独特的民族历史文化意识。
  近年来,国外学术界已经开始特别注意中国文学出口到日本、韩国、泰国等亚洲国家以及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和法语国家和荷兰、印度、俄罗斯等国的海外输出状况。
  2013年,中俄签署了《中俄古典文学和现当代文学作品互译出版项目合作备忘录》,双方同意在6年內合作翻译出版对方国家不少于50部优秀文学作品,或在7年内合作翻译出版不少于100部文学图书。   2015年,中俄两国再次签署《中俄经典和现当代文学作品互译出版合作备忘录补充议定书》,互译出版的俄文书目达到100本。
  在中国严肃文学海外文化传播的发展趋势是光明的同时,中国严肃文学的翻译也在迅速发展。中国文学的海外出版和传播应从严肃的文学翻译入手。
  莫言、余华、苏童、贾平凹、王安忆等中国当代作家的小说,通过对国内外著名译者的文学翻译和介绍,逐渐进入海外华人读者的文学视野。
  近年来,体裁网络文学已成为中国体裁文学海外推广传播的一张新名片。科幻小说、武侠小说和网络小说已经被翻译成多种外语,并在国外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中国青年文学的形象翻译化和传播与中国文学形象化的建构之间必然具有显而易见文学作品的大规模翻译或传播,对中华民族形象的文化塑造乃至文化重塑起着重要作用。
  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学在本国地域之外广泛传播的同时,也在不断动态地建构和传播该国家在地域内的优秀民族文化形象。
  人们甚至可以通过阅读和阅读一个不同的国家的历史和文学作品来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
  随着海外华人文学在中国社会广泛传播,海外华人文学翻译研究逐渐传播到海外,海外华人文学形象塑造和文化研究,在华人文学的文化建设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近年来,“小说文集”翻译形式主要是俄罗斯翻译中国当代作家陈忠实、贾平凹、莫言、苏童、毕飞宇、张伟、史铁生、迟子建等人作品的主要方式。
  出版的其他论文集则以中国地域文化为研究主题,为读者了解丰富多彩的中国地域历史、文化和民族生活特点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作为新时期中国文坛的著名代表,苏童以精致的文字风格为广大读者倾情营造了一个瑰丽、幽魅的文学景观。
  海外学者对苏童作品的理论阐释往往会充分考虑涉及到具体化的历史背景,得出的结论更为符合原作品的主题思想。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蕴含的独特阅读价值被海外读者充分认知与广泛接受可能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中外中文论坛在对苏童作品的对外文化传播中也都起了重要推动作用,这些中外论坛扩大了其影响力,对俄罗斯的文学期刊读者对苏童作品的阅读兴趣与文学理解的不断增长大有裨益。
  “我知道现在俄罗斯的中国作品主要是古典文学,”中国前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在接受俄新社中国记者的电话采访时说,“当我在莫斯科的时候,我去了一家图书馆,想知道有哪些中国书籍被翻译成了俄文。不会超过几百本,这当然是非常少的。”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可能是缺乏能够提供高质量翻译的真正的中国语言专家。
  自2007年俄罗斯“中国年”以来,俄罗斯翻译和引进中国文学特别是当代文学的步伐不断加快。“毫无疑问,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并将继续在深化双边关系和促进两国之间的交流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俄文学交流与合作,真正实现了用文化交流助力“民心相通”。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学文化传统。如今,大量的新文学作家和新文学作品不断涌现。
  因此,对中国新文学的翻译和对外传播,工程是非常巨大的。
  同时,应该继续努力,深入学习和落实“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8个核心理念和精神。
  许多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尤其是当代中国文学的优秀作品的翻译和推介将更加有利于俄罗斯读者感受中国当代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内涵,梳理探讨中国文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在深化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增强两国人民的情感交流中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推广中国文学的另一个问题与出版商本身直接相关,他们不了解中国作家,也无法预测俄罗斯读者的反应,所以他们不想冒险。
  即使出版了,也可以直接从西欧语言翻译,而直接翻译中国作品被认为是浪费时间和金钱。这也是中国文学难以在俄罗斯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几年在政府的扶持下,像苏童作品这样的当代作品在俄罗斯的境遇有了回暖现象。
  据不完全统计,在近几年俄罗斯大学图书馆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收集中,各类藏书馆中有一部分是对苏童文学作品的收集,且收集数量越来越多,虽然相比于其他欧美文学作品,苏童文学作品在俄罗斯没有特别大的传播与影响,但在近几年中,苏童文学作品在俄罗斯的传播与接受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与进步。
  这也实质性地助力提升中国当代文学在海外的翻译质量,增强了国际出版商对出版中国文学作品的信心,有力地推动了当代中国优秀作品在海外出版,让国外的媒体和读者更加理解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1]汪政,何平编.苏童研究资料[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2]乌里兹卡娅.美狄婭和她的孩子们[M].李英男,尹城译.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
  [3]陈方.当代俄罗斯女性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王树福.他者的眼光:叶果夫谈莫言其人其作[N].中华读书报,2014-03-19(18).
  [5]马研.浅论苏童小说中环境描写的古典诗文特征[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02).
  [6]Шульгина ЕН.Вестник Бурят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Филологические науки. Вопросы теории и практики.2013.
  [7]Гобоиа А.А.Вестник Россий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дружбы народов. Серия: Литературоведение. Журналистика.2019.
  [8]Гобоиа А.АВестник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Востоковедение и африканистика.2019.
其他文献
【摘要】 古装电视剧《清平乐》体现了影视工业强大的制作能力和工业化水准,但其传统保守的精神内核并不完全符合当下社会文化语境。这种反差表明了叙事能力与制作能力的不匹配是当下影视剧创作的困境之一。新时期的电视剧要提升叙事能力,勇于将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的表达。  【关键词】 清平乐;制作能力;叙事能力;现代化表达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
期刊
【摘要】 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内容丰富多彩,彰显文化底蕴,在全球受到极大的关注。世界各地不同文学文化间的传播目前大都只能依靠着翻译,优秀的翻译对于文化交流更是锦上添花,而现实则是翻译市场良莠不齐,很多时候文化典籍得不到完美的表达。生态翻译学这一新理论的出现,平衡了文化差异,使人类紧紧相连,共同构建人类共同体,通过英译使文化原汁原味又易于接受地传输向世界,向世界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本文将基于
期刊
【摘要】 “双十一”等一系列购物节的出现、交易额连年突破峰值的背后,是各类传播文化对社会消费心理及现代人消费观念的影响。如今,广大商家借助传播渠道营造的购物消费氛围,助推了盲目消费现象的出现,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形成了不良冲击。本文从传播文化的角度入手,分析并探讨传播文化对消费社会观的影响,提出倡导社科学理性消费行为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传播文化;消费社会观;科学消费;理性消费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传播,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数字媒体技术的产生离不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支持,数字媒体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音视频的传输和转换的效率。改变了传统媒体,促进了人们的认知发展。数字媒体技术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能够提升媒体制作效率,拥有广阔的应用市场。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在新时代背景下数字媒体的应用与发展,期望能够助力我国数字媒体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勃洛霞和莉莉安是法国小说《伪币制造者》中两个经典女性形象,作品中两人性格截然相反,同时超越了现实,很多读者在作品赏析中,可通过这两个女性感受到安德烈·纪德对上帝质疑,以及人应该“自由选择”的思想。基于此,本文从《伪币制造者》这一作品入手,通过对勃洛霞和莉莉安进行解读,从而分析作者的创作观念。  【关键词】 《伪币制造者》;超越现实;女性形象  【中图分类号】I565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钱钟书是一位典型的作品具有讽刺艺术性的批判性作家,其大多作品都是反映、揭露社会的黑暗,作品中的语言文字表露出的批判性,主要用于讽刺人物、人性的恶劣性。《围城》是钱钟书所著作品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部小说,将讽刺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暴露出旧社会的各种弊端。钱钟书也运用了幽默和风趣性的言语,将批判讽刺艺术推向更高的层次。本文主要从其讽刺艺术特点、手法进行分析,并揭示了《围城》主题。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被物质异化的现象随处发生,在很大的程度上冲击人们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在物欲横流中精神变得越来越空虚,所以生命价值教育越来越重要,在青年群体中大学生的数量是最庞大的,同时也是最具活力和创造性的,他们对生命的困顿主要包括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活着到底为了什么,目前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变得刻不容缓,而新时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是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期刊
【摘要】 方方的中篇小说《惟妙惟肖的爱情》讲述的是一位大学历史教授禾呈的两个儿子——孪生兄弟惟妙、惟肖的爱情故事,小说通过表现二人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表达了当代两类不同类型人物的生存状态:成功商人的八面玲珑、呼风唤雨、春风得意;正直的知识分子在转型社会中的默默坚守,最终陷入无妄与无奈的徒劳结局。作品深刻揭示了时代嬗变过程中,造成这两类人物的不同命运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方方;小说;评论  【
期刊
【摘要】 本文以Jane.Austin所著的《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对话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致的归纳和整理发现,该文学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人物对话违反了合作原则的质量准则、数量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且这些准则的违反均和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密切相关。希望这些研究结果可以为更深入地理解这部文学作品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合作原则;违反;《傲慢与偏见》;人物性格  【中图分类号】I107
期刊
【摘要】 屈原是我国浪漫主义创作的先驱,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创作了“楚辞”这种文体,自成一派,至今仍然备受国内外人士所推崇。屈原自身具有悲剧色彩,始终保持“世人皆浊我独醒”的姿态,以一个忠君、爱国又清高、廉洁的殉道者和理想主义者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以《离骚》为代表的作品,属于我国古典诗歌领域中的奇葩,在文坛璀璨夺目,极具悲剧美。本文从其作品入手,探究屈原的悲剧创作精神。  【关键词】 屈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