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津天后宫始建于元代泰定元年(1326年),明代永乐元年(1403年)重建,为天津市区最古老的建筑。“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这是天津人对城市发展的通俗而生动的说法。天后宫是天津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它和古文化街一样,也是天津民俗文化的发祥地与摇篮。
元代,南粮北运一度改走海路,来自南方的船队千里迢迢驶进大沽口,进入天津的前身“海津镇”。那时候的海运风险很大,只得乞求神灵保佑。几经风险的水手们纷纷传说,夜航突遇狂风巨浪,海天一方随即升起一盏盏红灯,这是妈祖前来救难了。因此,船家们便在天津海河两岸建立庙宇,以谢神恩。
坐落在大直沽的天妃宫(建于1316年)被称为“东庙”,后被八国联军所毁。坐落在三岔口河小直沽的天妃宫(建于1326年)被称为“西庙”,幸免于难保存下来,就是如今天津古文化街上的“娘娘宫”。后来,清康熙皇帝敕封林默为“天后”。封了天后,就有了历史上的“天津皇会”。天津皇会俗称“天后回娘家”,是日天津万人空巷,盛况空前。
天后宫是天津市区现存最古老的庙宇。它与福建莆田湄洲妈祖庙、台湾北港朝天宫并列为我国三大妈祖庙,香火至今未断。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到天后宫烧香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天后宫位于海河西岸,古文化街中心位置,从海河岸边沿中轴线从东向西依次为戏楼、天后宫广场、幡杆、正门、前殿、正殿、凤尾殿、藏经阁,两侧有钟鼓楼、配殿和回廊,前殿和正门之间有妈祖泉、普济泉等三口水井,传说是天后娘娘为保一方平安镇住“海眼”留下的遗迹,过去还有井水售给游客,味道清冽甘甜,如今已经加井盖保护起来了。
戏楼、广场和幡杆均在天后宫正门之外,为过去祭祀天后的场所,广场在春节等节日会有大量卖吊钱窗花的摊位聚集,非常热闹,戏楼有时也会启用;天后宫前殿祭祀天后仪仗的护法神,正中为王灵官,左右分别为千里眼、顺风耳、加善和加恶;正殿祭祀天后,塑像周边有记录妈祖生平的壁画以及仪仗;凤尾殿在正殿后身,祭祀净瓶观音、滴水观音和渡海观音。左右配殿陪祀其他民间信仰中的神灵,有祭祀天后仪仗中药王和四海龙王的配殿,祭祀财神的配殿,祭祀关羽的配殿,祭祀斗姆及北斗星君(六十太岁)的配殿,以上是崇拜范围较广的,还有天津本地的民间信仰,如王三奶奶、白老太太、挑水哥哥、马王爷、土地、魁星等。
过去船户在出海之前,往往将船做成模型奉送给天后,以此祈祷出海平安。老天津人还有在天后宫求子的习俗,传统相声《拴娃娃》即表现了这一习俗。过去夫妇婚后无子,就会到天后宫祭拜后用红线拴一个泥娃娃回家供奉,称为“娃娃大哥”,就是长子,日后即使生下长子也要排行老二,“娃娃大哥”每年还要拿去“洗澡”,寓意每年长大一点,也是老天津的民间信仰之一。
正殿的神龛里,天后圣母慈眉善目,仪态端祥,凤冠霞帔。她的左右立着四彩衣侍女,其中两人手执长柄扇遮护天后,另两人一个捧宝瓶,一个捧印绶。
抬头向上,看见三块匾额,中间一块写着“垂佑瀛堧”,意为赐福沿海。两旁分别写着“盛德在水”,“万里波平”。意思都是歌颂天后海神。转身右看壁上,还有一块引人注目的新匾,上写“四海同光”。这是1991年,台湾北港朝天宫赠给天津天后宫的匾额。
早年,每逢农历三月廿三,天后圣母华诞之日,津门都要举行独具地方特色的“娘娘会”和酬神演出。这本属民间花会的娱乐活动,何以一步登天被冠以“皇会”之名呢?这还和乾隆皇帝有段不解之缘。
话说有一次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天津时正值东门外天后宫举行娘娘会。乾隆皇帝玩兴大发,挤在人群里仰着脖子看了一天。那场面果真气派:只见法鼓喧天,中幡耀眼,各路花会集结在天后宫依次出行,沿街表演:抬黄旗的、扭秧歌的、踩高跷的,好不热闹!一过午夜12点,主角“娘娘会”开始正式上场,一时间观者如潮,万人空巷,就连见过无数大场面的乾隆皇帝都看呆了。第二天,文武群臣这才发现皇上不见了,一通好找终于在天后宫门口见到了乾隆。乾隆意犹未尽,拍着手高兴地说:“好好好,演得好!朕赏你们黄马褂、金项圈,外加两面龙旗。今后每年的娘娘会,就改叫皇会吧,还得热闹才好!”从此以后,天后宫的娘娘会就晋升为皇会了,而且越办越红火,甚至都把召开皇会的海报都贴到上海去了,很多南方人专程赶来赴会,可见皇会在当时多么轰动!
自从南方的妈祖传入天津卫后,她就成了百姓景仰的福佑三津的保护神。妈祖文化与天津文化一融合,就形成了独具天津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同时也丰富了妈祖文化本身的内涵。不管怎么说,天后宫所承载的妈祖文化已经超越了地域的界限,而成为炎黄子孙和海峡两岸同胞的情感寄托;妈祖文化中所倡导的仁慈、博爱、互助,既是中国优秀传统美德的再现,也是妈祖文化能够流传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
元代,南粮北运一度改走海路,来自南方的船队千里迢迢驶进大沽口,进入天津的前身“海津镇”。那时候的海运风险很大,只得乞求神灵保佑。几经风险的水手们纷纷传说,夜航突遇狂风巨浪,海天一方随即升起一盏盏红灯,这是妈祖前来救难了。因此,船家们便在天津海河两岸建立庙宇,以谢神恩。
坐落在大直沽的天妃宫(建于1316年)被称为“东庙”,后被八国联军所毁。坐落在三岔口河小直沽的天妃宫(建于1326年)被称为“西庙”,幸免于难保存下来,就是如今天津古文化街上的“娘娘宫”。后来,清康熙皇帝敕封林默为“天后”。封了天后,就有了历史上的“天津皇会”。天津皇会俗称“天后回娘家”,是日天津万人空巷,盛况空前。
天后宫是天津市区现存最古老的庙宇。它与福建莆田湄洲妈祖庙、台湾北港朝天宫并列为我国三大妈祖庙,香火至今未断。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到天后宫烧香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天后宫位于海河西岸,古文化街中心位置,从海河岸边沿中轴线从东向西依次为戏楼、天后宫广场、幡杆、正门、前殿、正殿、凤尾殿、藏经阁,两侧有钟鼓楼、配殿和回廊,前殿和正门之间有妈祖泉、普济泉等三口水井,传说是天后娘娘为保一方平安镇住“海眼”留下的遗迹,过去还有井水售给游客,味道清冽甘甜,如今已经加井盖保护起来了。
戏楼、广场和幡杆均在天后宫正门之外,为过去祭祀天后的场所,广场在春节等节日会有大量卖吊钱窗花的摊位聚集,非常热闹,戏楼有时也会启用;天后宫前殿祭祀天后仪仗的护法神,正中为王灵官,左右分别为千里眼、顺风耳、加善和加恶;正殿祭祀天后,塑像周边有记录妈祖生平的壁画以及仪仗;凤尾殿在正殿后身,祭祀净瓶观音、滴水观音和渡海观音。左右配殿陪祀其他民间信仰中的神灵,有祭祀天后仪仗中药王和四海龙王的配殿,祭祀财神的配殿,祭祀关羽的配殿,祭祀斗姆及北斗星君(六十太岁)的配殿,以上是崇拜范围较广的,还有天津本地的民间信仰,如王三奶奶、白老太太、挑水哥哥、马王爷、土地、魁星等。
过去船户在出海之前,往往将船做成模型奉送给天后,以此祈祷出海平安。老天津人还有在天后宫求子的习俗,传统相声《拴娃娃》即表现了这一习俗。过去夫妇婚后无子,就会到天后宫祭拜后用红线拴一个泥娃娃回家供奉,称为“娃娃大哥”,就是长子,日后即使生下长子也要排行老二,“娃娃大哥”每年还要拿去“洗澡”,寓意每年长大一点,也是老天津的民间信仰之一。
正殿的神龛里,天后圣母慈眉善目,仪态端祥,凤冠霞帔。她的左右立着四彩衣侍女,其中两人手执长柄扇遮护天后,另两人一个捧宝瓶,一个捧印绶。
抬头向上,看见三块匾额,中间一块写着“垂佑瀛堧”,意为赐福沿海。两旁分别写着“盛德在水”,“万里波平”。意思都是歌颂天后海神。转身右看壁上,还有一块引人注目的新匾,上写“四海同光”。这是1991年,台湾北港朝天宫赠给天津天后宫的匾额。
早年,每逢农历三月廿三,天后圣母华诞之日,津门都要举行独具地方特色的“娘娘会”和酬神演出。这本属民间花会的娱乐活动,何以一步登天被冠以“皇会”之名呢?这还和乾隆皇帝有段不解之缘。
话说有一次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天津时正值东门外天后宫举行娘娘会。乾隆皇帝玩兴大发,挤在人群里仰着脖子看了一天。那场面果真气派:只见法鼓喧天,中幡耀眼,各路花会集结在天后宫依次出行,沿街表演:抬黄旗的、扭秧歌的、踩高跷的,好不热闹!一过午夜12点,主角“娘娘会”开始正式上场,一时间观者如潮,万人空巷,就连见过无数大场面的乾隆皇帝都看呆了。第二天,文武群臣这才发现皇上不见了,一通好找终于在天后宫门口见到了乾隆。乾隆意犹未尽,拍着手高兴地说:“好好好,演得好!朕赏你们黄马褂、金项圈,外加两面龙旗。今后每年的娘娘会,就改叫皇会吧,还得热闹才好!”从此以后,天后宫的娘娘会就晋升为皇会了,而且越办越红火,甚至都把召开皇会的海报都贴到上海去了,很多南方人专程赶来赴会,可见皇会在当时多么轰动!
自从南方的妈祖传入天津卫后,她就成了百姓景仰的福佑三津的保护神。妈祖文化与天津文化一融合,就形成了独具天津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同时也丰富了妈祖文化本身的内涵。不管怎么说,天后宫所承载的妈祖文化已经超越了地域的界限,而成为炎黄子孙和海峡两岸同胞的情感寄托;妈祖文化中所倡导的仁慈、博爱、互助,既是中国优秀传统美德的再现,也是妈祖文化能够流传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