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文献
风中的火焰 风越来越大 火焰小小的光芒 仿佛衣着单薄的小孩 脾气倔强的小孩 让人担心 火焰没有衣裳 它站在风中 就像爱情站在诽谤里 像一个被厄运包围的人 我们远远地看着 风中就要熄灭的火焰 小小的光芒 徒然伸出无能为力的手掌 顽强挣扎的火焰 它跳了一下 又跳了一下 停止了自己小小的呼吸 蒿子粑粑 在老家,蒿子像野草一样 长在任何一处可能的地方 它就是一株野
(朵渔:《星空辽阔,让我无言以对》,《山花》2018年第3期) 朵漁的诗歌经常以其谦卑与骄傲,以其交汇着哀痛与愁闷、欣悦与悲悯、正义与愤怒的深切情怀,感怀于人世万物。无论是我们卑微的生命,还是冗杂的日常,抑或是那些撼人心魄的灾难与悲剧,他都能够且俗且圣,向下且向上,以一己之浩茫接通天地,洞穿来自良知与灵魂的光芒,自然、率性、诚实,有奇崛的修辞,有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坚持和实践着他“以个人的名义,为
(胡弦:《沉香》,《花城》2018年第1期) 胡弦经常以其敏感细致、极具耐力的内心去体察与感怀天地万物,去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去辨析、发掘、琢磨与想象,返观自我,在物与自我的往复对话中而作双重的深度开掘,不断启悟,寻得关于生命的哲思。胡弦的哲思具体而微,缠绕于诗。他的诗思运行的过程,就是生命不断颖悟,思想或真理不断被开启、不断获得丰满、展开、升腾、叠加甚或在有时忽又陡转的过程。《沉香》一诗,便很充
春分,火车开进油菜花田 捧出十字,那些笑容 来自天使。更多天使将从花蕾 取出新的十字 接下来是燃烧,不管不顾地燃烧 近乎疯狂。我笃信柔软的力量,千万朵小女子 千万句挽留 春分的早晨 我愿意看到这样的意外—— 火车卸下行囊,又抛开远方,它铁铸的心 就要融化 终南山居 梨花还在开。每天都有新雪 逗留在青色的衣袍 陪你劈柴,挖笋,烹茶,看书,听风 雀鸟归林,你从竹箫中取出古
杨献平,河北沙河人,1973年生。中国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中国作家》《人民文学》《大家》《诗刊》等刊物。曾获全国第三届冰心散文奖单篇作品奖、全军文艺优秀作品奖等数十项。已出版的有诗集《命中》等。现居成都。 傍晚一瞬 要给一枝车前草,用红围巾,侧身染一幕 过度仓皇的日落时分;用石头的外衣 抵达大地的愤怒。其实是丘陵 高山之上的雪和朝霞 其实是在路边,荒芜的良心 用风撩草的方式……,悲叹
奎星楼 站在老子、庄子、管子的光芒里 奎星楼似乎有点矮 从它的六面看 都是三层。但它头顶上的铁制舞凤 凤舞仪容 从明代起,那只凤就向往天边的 遥不可及 “奎有芒角,下主辞章” 隔着一段钟声能听到 资福寺的祈祷 枕着颍西湖的梦呓 能看到远方的大山 六角上懸挂的铃声 在月光下畅想 魁星一直踩着鳌头 在行走。到公元2017年 才看清颍淮岸边的诗火遍地 一群人从塔影中走
贵州是一个地域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区域,构成文学的语言材料也千姿百态、得夭独厚。生活在贵州的诗人西楚,得到这种文化和语言资源的滋润,坚持诗歌写作,取得较丰硕的诗歌成果,成为当代诗坛一位重要的诗人。当然,他的诗作不多,二十多年来仅结集为一册200多页的诗集《妩媚归途》。但是,决定一个诗人创作成就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阅读西楚的这部诗集,我得到非常丰富的审美和思想体验。下面我就尽自己有限的理解能力对诗
我要把春风承包下来 我要把阳光和雨露 承包下来 我要为你建一座果园 只种桃树 我把你引入桃园 桃花任你采任你戴 桃子任你摘任你抛 付出再大的代价 我也要把你装扮成仙子 我要挥洒竹帚 把林子里所有的落花 扫到一起 铺成花床 我要将你按在 拜堂 给你 你满脸的忧郁 告密了 一段酸楚的心事 我真担心 你咬紧的那颗 欲涌未涌的泪 击中我心中 最柔软的部位
作为一个普通90后,我用5年时间里的200天零散假期,零零散散地走了大半个中国的“小博物馆”——县里的、镇里的、甚至村儿里的博物馆。 亲身走过这大半个中国的黄土地,才发现,真正的大美,往往沉睡在必须用脚丈量、交通闭塞的远方。 《一代宗师》里的宫二说:“武学有三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我想,那些藏在祖国辽阔疆域犄角旮旯里的小博物馆,就是“见自己”的地方:当你所有的文化基因都在这里寻到了
周东升,安徽霍邱人。主要从事现当代诗歌批评与研究。现任职于西南交通大学中文系。 一、“我想我到达的地方比彼岸或者更重要” 边围在他的诗集《也算喜剧》序言中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有哪一天,写诗不再会让我们心生傲慢和敌意,而是更亲和、更善意于人世,我想那可能就是真正的自由与自在吧。”读完他近期的诗歌,我想,他确是一位诚实的诗人,在他的诗歌中,我真切地感到了一种贴近心灵的亲和感,一种与俗世(现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