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把课程目标定位于满足学生发展与终身学习的需要,为造就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并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课程是学生获得体验的过程,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话、交流和知识建构的活动.目前,已经有一些高中物理教科书的部分模块通过了教育部的审查,进入实验阶段.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以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为主,大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高中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方面逐步积累新的认识和经验,开创思维,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上作相应的调整.
一、物理教学方法概述
1.传统物理教学的弊端
现在的物理课堂教学,大多是在常规模式下运行,“复习旧知——讲授新课——巩固新知——布置作业”.这种传统的课堂模式下教师还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被灌输被检查.物理课堂容量普遍偏大、过难,教者不敢取舍,满堂灌,即使有时实施启发式教学,加大师生、生生互动的成分,推行精讲多练,受到教学进度的制约,实际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就少得微不足道.这样做,必然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意识、自主能力、创新的欲望长期被压抑,学生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去思考,只能向教材和老师的标准说法靠拢,课堂上的气氛越来越死气沉沉.
2.新课标对物理教学方法的改革分析
(1)落实三维课程目标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物理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是制定了三维的培养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不仅是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培养目标的补充和完善,更是在科学教育本质认识上的一种飞跃.
(2)物理课程应加宽知识面
新编高中物理课本(必修)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做了一定的努力.在尽力限定那些与实际生活距离较远的内容的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以不同形式增加或加强了物理课程的知识面.例如,多普勒效应、电话磁卡、电话IC卡、高空气温为什么低等与生活常识关系密切的内容,只有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新的物理课程更好地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服务.
(3)物理课程应展现科学的人文价值
21世纪需要有真才实学、有文化底蕴的综合性人才.我们要把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融合,并反映在物理课程中,改变它枯燥乏味的面孔,使学生喜欢物理,在掌握科学知识时,也受到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熏陶,有所领悟、兴致勃勃、乐在其中地学习.
二、新课标下物理教学策略分析
1.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新课程标准重点在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物理学问题中,一个问题往往会有不同的结论,并非唯一的正确答案.解决这类问题,学生必须进行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从大量结论中获取正确或是可能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思考,形成思维的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要充分挖掘教材在培养与训练创新能力方面的内在因素,设计恰当的物理问题,这些问题应当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热情,同时又可以通过学生的思考得到解决,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实施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智能差异,对不同智能特点的学生创设不同层次的教学环境,协调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把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置于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使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的可能性相互适应的教学策略.
根据学生物理学习的智能差异进行高中物理分层教学实验将给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创造各不相同的物理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物理成绩都能得到提高和进步,从而达到全面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水平和质量的目的.
分层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从教学目标、课堂提问、巩固练习和教学考核四个方面实施不同的目标和层次,针对差等生、中等生和优等生分别设置不同的教学策略,以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效果.
3.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在具体实施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必须优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既要考虑到学生所掌握的物理知识情况、发展的各种综合能力,更应该着重考虑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其次,要制定周密详尽的教学计划,把创新精神、创造意识细化到各个实验的教学目标中.
物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同时,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实验操作即动手能力上.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引导每个学生从对观察的直接兴趣转入到操作兴趣,进而通过研究实验和分析实验,促使学生从被动观察者的状态变为主动的实验设计者、参与者与操作者.
三、结语
教师的观念正在转变,由知识的传播者向学生学习的参考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变,由教学的支配者、控制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由静态知识的占有者向动态知识的研究者转变,尤其是新课标改革开始后,物理教学应从传统的知识灌输转变为培养学生自身的物理素养和独立的创新,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课程是学生获得体验的过程,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话、交流和知识建构的活动.目前,已经有一些高中物理教科书的部分模块通过了教育部的审查,进入实验阶段.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以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为主,大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高中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方面逐步积累新的认识和经验,开创思维,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上作相应的调整.
一、物理教学方法概述
1.传统物理教学的弊端
现在的物理课堂教学,大多是在常规模式下运行,“复习旧知——讲授新课——巩固新知——布置作业”.这种传统的课堂模式下教师还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被灌输被检查.物理课堂容量普遍偏大、过难,教者不敢取舍,满堂灌,即使有时实施启发式教学,加大师生、生生互动的成分,推行精讲多练,受到教学进度的制约,实际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就少得微不足道.这样做,必然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意识、自主能力、创新的欲望长期被压抑,学生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去思考,只能向教材和老师的标准说法靠拢,课堂上的气氛越来越死气沉沉.
2.新课标对物理教学方法的改革分析
(1)落实三维课程目标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物理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是制定了三维的培养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不仅是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培养目标的补充和完善,更是在科学教育本质认识上的一种飞跃.
(2)物理课程应加宽知识面
新编高中物理课本(必修)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做了一定的努力.在尽力限定那些与实际生活距离较远的内容的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以不同形式增加或加强了物理课程的知识面.例如,多普勒效应、电话磁卡、电话IC卡、高空气温为什么低等与生活常识关系密切的内容,只有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新的物理课程更好地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服务.
(3)物理课程应展现科学的人文价值
21世纪需要有真才实学、有文化底蕴的综合性人才.我们要把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融合,并反映在物理课程中,改变它枯燥乏味的面孔,使学生喜欢物理,在掌握科学知识时,也受到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熏陶,有所领悟、兴致勃勃、乐在其中地学习.
二、新课标下物理教学策略分析
1.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新课程标准重点在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物理学问题中,一个问题往往会有不同的结论,并非唯一的正确答案.解决这类问题,学生必须进行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从大量结论中获取正确或是可能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思考,形成思维的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要充分挖掘教材在培养与训练创新能力方面的内在因素,设计恰当的物理问题,这些问题应当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热情,同时又可以通过学生的思考得到解决,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实施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智能差异,对不同智能特点的学生创设不同层次的教学环境,协调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把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置于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使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的可能性相互适应的教学策略.
根据学生物理学习的智能差异进行高中物理分层教学实验将给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创造各不相同的物理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物理成绩都能得到提高和进步,从而达到全面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水平和质量的目的.
分层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从教学目标、课堂提问、巩固练习和教学考核四个方面实施不同的目标和层次,针对差等生、中等生和优等生分别设置不同的教学策略,以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效果.
3.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在具体实施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必须优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既要考虑到学生所掌握的物理知识情况、发展的各种综合能力,更应该着重考虑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其次,要制定周密详尽的教学计划,把创新精神、创造意识细化到各个实验的教学目标中.
物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同时,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实验操作即动手能力上.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引导每个学生从对观察的直接兴趣转入到操作兴趣,进而通过研究实验和分析实验,促使学生从被动观察者的状态变为主动的实验设计者、参与者与操作者.
三、结语
教师的观念正在转变,由知识的传播者向学生学习的参考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变,由教学的支配者、控制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由静态知识的占有者向动态知识的研究者转变,尤其是新课标改革开始后,物理教学应从传统的知识灌输转变为培养学生自身的物理素养和独立的创新,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