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会计、金融、经济等领域研究中,用事件研究法探讨分析金融市场中过去发生的认为影响上市公司市场价值的事件对股票价格带来的冲击,该价格冲击是否引起统计上显著反应。这种研究的作用在于:假定市场是理性的,事件影响能立即在证券价格中得到反映。这样,事件的经济影响可通过相对短的时间内观测到的证券价格来测度。事件研究的理论依据是有效市场假设。有效市场假说描述的是证券价格对相关信息的反应程度和速度。如果市场中相关信息能够立即并充分地反映到证券的价格中,则市场是有效率的,效率越高,价格对信息的反映速度就越快。
突变通常是由于市场信息的冲击所至,相对于波动来说更缺乏可预测性。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在连续时间资产定价模型中考虑突变,因为它能对收益分布的峰度和偏度异常及期权市场中隐含波动微(implied volatility smile)等许多经济现象做出合理解释。此外,它还能使市场参与者除了对暴露于通常的扩散波动风险进行管理外,对于不同的套期要求进行相应不同种类的风险管理。投资者要对波动、突变两种不同种类的风险进行管理,关键在于从扩散中分离出突变。因此,检测找到可能突变极为重要;进一步找到并发现它们的规律,以对资产定价、证券投资组合及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一、理论框架
通常的处理方法是把微观结构噪音当作“观测误差”,然后假设观测到的高频数据Yt等于证券潜在的真实价格对数过程Xt加市场微观结构噪音εt的和,即
Yt=Xt+εt T∈[0,1] (1)
其中Yt是观测到的证券交易价格的对数,在时点Tii/n,i=0,1,Ln,而噪音εt假设为具有均值为0方差为,η2的平稳过程。且与xt独立。
二、检测突变点


选取2005年有股权分置题材公司的2005年内年报披露、红利公告、股权分置方案实施公告为事件,尝试用小波检测估计的跳来刻画信息披露的股市反应。
三、研究设计
样本选择:原则上2005年度有股权分置题材的上市公司。分析时要用到2005年公司股价高频数据,选取的事件中包括股权分置方案实施,由于可获得数据只有2005年年度上市公司的高频数据的限制,方案实施事件的事件窗必须在2005年内,所以实际上选取的样本公司为2005年12月15日前实施股权分置方案的公司。
事件:股权分置方案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开始公告、年报公告、红利公告。
事件窗:事件日当天,事件日当天及后1天,后第二天至后5天共4天,事件日后6天至后10日共5天。
比较窗:股权分置改革开始公告前50天(若包含年报、红利事件,将剔除事件当天及前5天、后14天)作为股权分置题材事件的比较窗口。因股权分置改革开始公告后,在股改开始公告到股权分置方案实施期间陆续有有关公司股改题材的公告,故这期间不宜作为事件分析的比较窗。
对照公司:选取同行业、资产相近、2005年有红利公告、尽量在同一交易所交易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公司的对照公司。
数据来源:色诺芬数据库。
四、数据分析
总体上看,表1显示,样本公司与上证指数全年的跳的总数不存在显著差异,平均来说,两者之差全年为150.8,但统计上不显著;样本公司与对照公司全年的跳相差约61次,且在0.01水平上显著;平均来说,样本公司一年的突变次数平均为777次。

表1样本公司2005年全年突变次数、总波动及其与上证指数对照公司的对应值比较 D-表示对应值的差异;jump-突变次数;jumpl_-样本公司;_sh-上证指数;_2-对照公司
(一)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实施

表2显示,股改方案实施当日,股价突变非常频繁,平均为17次,占全年突变次数的约1/44;后一天的突变也不一般,平均来说突变次数为近8次,占全年的1/102;从对照公司、上证指数的突变值来看,市场在这期间没有出现异常,虽然上证指数的在股改方案实施当天的突变比平常要大,但异常幅度远不加样本公司。
w一股改方案实施;jump-跳的次数;1--样本公司;-2_-对照公司;-coln_对比窗
(二)年报公告

表3是样本公司、对照公司、上证指数在样本公司年报公告当天、后1天、后2-5天平均、后6-10天平均的波动、突变次数。

从表4可以看出,年报公告仅在公告当天市场有所反应,波动、突变值大约为平时的两倍,后1天及以后便恢复正常。
(三)红利公告
表4是样本公司、对照公司、上证指数在样本公司红利公告当天、后1天、后2-5天平均、后6-10天平均的波动、突变次数。
从表4可以看出,红利公告当天市场并没给出反应,波动、突变值正常。这可能是由于年报公告是一般都会附上分红预告,所以到红利公告时不会给市场带来冲击。值得注意的是后2-5天的突变出现异常,突变4天平均高达7次!其中的原因可能是这期间包含除息除权日、红利发放日。也就是说除息除权、红利发放给市场带来较大冲击。
同一公司所有信息当天波动比较——重要信息?一般信息?

表5是样本公司股改方案实施与年报公告、红利公告当天、后一天、后2-5天平均、后5-10天平均所对应的饿波动、突变之差的t一检验值。结果向人们揭示,实施股改方案这一事件对市场的冲击,远比年报公告、红利公告来得猛烈,实施股改方案事件当天、后l天产生的,跳与年报公告日、后1天的、跳存在显著差异。都大于后者。由于除息除权日、红利发放日是几天平均值,不便与股改方案实施当日进行比交,不便下结论。
D-对应两值之差;jump-跳的次数;w-股改方案实施;y-年报公告.b-红利公告;-1_当天;_2-第二天
通过对人们关注的异常跳的分析,我们同时可以发现,中国股票市场中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年报披露、红利公告等事件对市场冲击的一些特点:
1.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信息比年报信息、红利信息披露的对市场的冲击更为激烈。平均来说,实施股改方案当天产生的突变占全年突变的近1/40。
2.市场对信息披露的反应较为迅速,年报信息当天基本反应完毕;红利信息的披露,因为在年报中公司一般会对分红预案作预告,信息披露当天市场没给出任何反应,除息除权或红利发放对市场产生不小冲击;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当天反应猛烈外,第二、第三天还余
突变通常是由于市场信息的冲击所至,相对于波动来说更缺乏可预测性。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在连续时间资产定价模型中考虑突变,因为它能对收益分布的峰度和偏度异常及期权市场中隐含波动微(implied volatility smile)等许多经济现象做出合理解释。此外,它还能使市场参与者除了对暴露于通常的扩散波动风险进行管理外,对于不同的套期要求进行相应不同种类的风险管理。投资者要对波动、突变两种不同种类的风险进行管理,关键在于从扩散中分离出突变。因此,检测找到可能突变极为重要;进一步找到并发现它们的规律,以对资产定价、证券投资组合及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一、理论框架
通常的处理方法是把微观结构噪音当作“观测误差”,然后假设观测到的高频数据Yt等于证券潜在的真实价格对数过程Xt加市场微观结构噪音εt的和,即
Yt=Xt+εt T∈[0,1] (1)
其中Yt是观测到的证券交易价格的对数,在时点Tii/n,i=0,1,Ln,而噪音εt假设为具有均值为0方差为,η2的平稳过程。且与xt独立。
二、检测突变点


选取2005年有股权分置题材公司的2005年内年报披露、红利公告、股权分置方案实施公告为事件,尝试用小波检测估计的跳来刻画信息披露的股市反应。
三、研究设计
样本选择:原则上2005年度有股权分置题材的上市公司。分析时要用到2005年公司股价高频数据,选取的事件中包括股权分置方案实施,由于可获得数据只有2005年年度上市公司的高频数据的限制,方案实施事件的事件窗必须在2005年内,所以实际上选取的样本公司为2005年12月15日前实施股权分置方案的公司。
事件:股权分置方案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开始公告、年报公告、红利公告。
事件窗:事件日当天,事件日当天及后1天,后第二天至后5天共4天,事件日后6天至后10日共5天。
比较窗:股权分置改革开始公告前50天(若包含年报、红利事件,将剔除事件当天及前5天、后14天)作为股权分置题材事件的比较窗口。因股权分置改革开始公告后,在股改开始公告到股权分置方案实施期间陆续有有关公司股改题材的公告,故这期间不宜作为事件分析的比较窗。
对照公司:选取同行业、资产相近、2005年有红利公告、尽量在同一交易所交易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公司的对照公司。
数据来源:色诺芬数据库。
四、数据分析
总体上看,表1显示,样本公司与上证指数全年的跳的总数不存在显著差异,平均来说,两者之差全年为150.8,但统计上不显著;样本公司与对照公司全年的跳相差约61次,且在0.01水平上显著;平均来说,样本公司一年的突变次数平均为777次。

表1样本公司2005年全年突变次数、总波动及其与上证指数对照公司的对应值比较 D-表示对应值的差异;jump-突变次数;jumpl_-样本公司;_sh-上证指数;_2-对照公司
(一)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实施

表2显示,股改方案实施当日,股价突变非常频繁,平均为17次,占全年突变次数的约1/44;后一天的突变也不一般,平均来说突变次数为近8次,占全年的1/102;从对照公司、上证指数的突变值来看,市场在这期间没有出现异常,虽然上证指数的在股改方案实施当天的突变比平常要大,但异常幅度远不加样本公司。
w一股改方案实施;jump-跳的次数;1--样本公司;-2_-对照公司;-coln_对比窗
(二)年报公告

表3是样本公司、对照公司、上证指数在样本公司年报公告当天、后1天、后2-5天平均、后6-10天平均的波动、突变次数。

从表4可以看出,年报公告仅在公告当天市场有所反应,波动、突变值大约为平时的两倍,后1天及以后便恢复正常。
(三)红利公告
表4是样本公司、对照公司、上证指数在样本公司红利公告当天、后1天、后2-5天平均、后6-10天平均的波动、突变次数。
从表4可以看出,红利公告当天市场并没给出反应,波动、突变值正常。这可能是由于年报公告是一般都会附上分红预告,所以到红利公告时不会给市场带来冲击。值得注意的是后2-5天的突变出现异常,突变4天平均高达7次!其中的原因可能是这期间包含除息除权日、红利发放日。也就是说除息除权、红利发放给市场带来较大冲击。
同一公司所有信息当天波动比较——重要信息?一般信息?

表5是样本公司股改方案实施与年报公告、红利公告当天、后一天、后2-5天平均、后5-10天平均所对应的饿波动、突变之差的t一检验值。结果向人们揭示,实施股改方案这一事件对市场的冲击,远比年报公告、红利公告来得猛烈,实施股改方案事件当天、后l天产生的,跳与年报公告日、后1天的、跳存在显著差异。都大于后者。由于除息除权日、红利发放日是几天平均值,不便与股改方案实施当日进行比交,不便下结论。
D-对应两值之差;jump-跳的次数;w-股改方案实施;y-年报公告.b-红利公告;-1_当天;_2-第二天
通过对人们关注的异常跳的分析,我们同时可以发现,中国股票市场中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年报披露、红利公告等事件对市场冲击的一些特点:
1.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信息比年报信息、红利信息披露的对市场的冲击更为激烈。平均来说,实施股改方案当天产生的突变占全年突变的近1/40。
2.市场对信息披露的反应较为迅速,年报信息当天基本反应完毕;红利信息的披露,因为在年报中公司一般会对分红预案作预告,信息披露当天市场没给出任何反应,除息除权或红利发放对市场产生不小冲击;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当天反应猛烈外,第二、第三天还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