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因为一些琐事忙得不可开交,于是就暂时告别写作。可是,一段时间之后,再拿起笔去写,就会觉得很生疏,像一个迷路的人似的,不知道從哪里下手。每每这时,我就像一杯浑浊的水一样,需要沉淀一段时间才能重新找到写作的感觉。这说明:人的心就像一面镜子,得常常擦拭,否则,就会布满灰尘。当我们忙于攫取外物,并为之坚持奋斗甚至不择手段、铤而走险时,那颗心其实早已面目全非。
一个人的心灵和外物是格格不入的吗?对,就是这样。心灵是心灵,外物是外物,两者井水不犯河水。因此,既想要外物,又想保持内心的纯净,这样的两全其美只是妄想。因为,一个人一旦为外物所迷惑,那么他的心往往就会迷失,而迷失的心也就难以保持纯净了。
梭罗通过瓦尔登湖之行,告诉世人:人需要的外物是极其有限的,再多了,就是多余。而如何把握这个度呢?这得靠自己去界定,不要只想着如何去支配别人或去占有什么财富、权势之类,最重要的,是想一想,如何支配自己,做自己灵魂的贵族。
雪莱有首诗叫《我不愿为王》,诗中写道:“我不愿为王:爱,已经够我苦恼;掌权的道路从来险峻坎坷;何况还有暴风骤雨君临高处。我不愿那庄严的王位建在冰上,幸运的太阳到中午就会化冰为水。再见吧王位,可是我若为王,烦恼也未必很快到来,到它来时,我已经在他乡,已经在喜马拉雅山上牧羊。”他不愿意走仕途之路,只想做个诗人,做自己灵魂的贵族。如果他不是这样,而是相反,那么,他也就不会成为享誉全世界的诗人。
当然,这并不是说当诗人最好,你也可以从政、经商、做学问等等,但是,不管做什么,都要保持足够的淡泊和纯粹。说白了,就是每个人都要控制好或减少自己不该有的欲望,不要成为它们的俘虏。可是,很多人还是被名利、财富、权势等征服了。因此,日本作家德富芦花在他家兄为官之时,特意作了一首小诗赠给他,诗云:“青云,白云,皆为云。然我是白云,听凭心之所向,翱翔长空。”是的,我们该有的那份“白”还是要保持住的。
一个人只有保持住了那份淡泊和纯粹,才能不为外界牵引和诱惑,才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所作为,进而才能真正做自己的王。当年,普林斯顿大学聘请爱因斯坦时,提出给他当时最高的年薪1.6万美元,他却问道:“能否少给一点,有3000美元就足够了。”很多人不解,他解释说:“每件多余的财产都是人生的绊脚石,唯有简单的生活才能给我创造的原动力。”也正是因为他如此的淡泊和纯粹,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思考、研究上,结果做出了震惊世人的奇迹,进而成为自己的王———主宰自己,把自己喜欢的事做到极致。
一个人也只有保持住了那份淡泊和纯粹,才能以平常心对待这个世界。扎克伯格在哈佛演讲时曾提到这样一件事:当年,约翰·F·肯尼迪访问美国宇航局太空中心时,看到一个拿着扫帚的看门人,他就问那个人:“您在这里做什么工作?”那人回答道:“总统先生,我在帮助把一个人送往月球。”看到这里时,我肃然起敬,对这个平凡而神圣的看门人。他没有因为自己干着世人认为卑微的工作而自卑,相反,他以此为荣。佛陀开导十八罗汉中的注荼半托迦时说,扫地也能开悟。事实上就是这样。没有足够淡泊和纯粹的人,往往对琐碎、普通的事情不屑一顾,殊不知那正是磨砺的开始、成功的起点。
而一个人变得越来越淡泊和纯粹时,就说明他越来越接近人的本质和本性。这样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做自己灵魂的贵族,就是最终要回归到这一点上。
选自《思维与智慧》
一个人的心灵和外物是格格不入的吗?对,就是这样。心灵是心灵,外物是外物,两者井水不犯河水。因此,既想要外物,又想保持内心的纯净,这样的两全其美只是妄想。因为,一个人一旦为外物所迷惑,那么他的心往往就会迷失,而迷失的心也就难以保持纯净了。
梭罗通过瓦尔登湖之行,告诉世人:人需要的外物是极其有限的,再多了,就是多余。而如何把握这个度呢?这得靠自己去界定,不要只想着如何去支配别人或去占有什么财富、权势之类,最重要的,是想一想,如何支配自己,做自己灵魂的贵族。
雪莱有首诗叫《我不愿为王》,诗中写道:“我不愿为王:爱,已经够我苦恼;掌权的道路从来险峻坎坷;何况还有暴风骤雨君临高处。我不愿那庄严的王位建在冰上,幸运的太阳到中午就会化冰为水。再见吧王位,可是我若为王,烦恼也未必很快到来,到它来时,我已经在他乡,已经在喜马拉雅山上牧羊。”他不愿意走仕途之路,只想做个诗人,做自己灵魂的贵族。如果他不是这样,而是相反,那么,他也就不会成为享誉全世界的诗人。
当然,这并不是说当诗人最好,你也可以从政、经商、做学问等等,但是,不管做什么,都要保持足够的淡泊和纯粹。说白了,就是每个人都要控制好或减少自己不该有的欲望,不要成为它们的俘虏。可是,很多人还是被名利、财富、权势等征服了。因此,日本作家德富芦花在他家兄为官之时,特意作了一首小诗赠给他,诗云:“青云,白云,皆为云。然我是白云,听凭心之所向,翱翔长空。”是的,我们该有的那份“白”还是要保持住的。
一个人只有保持住了那份淡泊和纯粹,才能不为外界牵引和诱惑,才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所作为,进而才能真正做自己的王。当年,普林斯顿大学聘请爱因斯坦时,提出给他当时最高的年薪1.6万美元,他却问道:“能否少给一点,有3000美元就足够了。”很多人不解,他解释说:“每件多余的财产都是人生的绊脚石,唯有简单的生活才能给我创造的原动力。”也正是因为他如此的淡泊和纯粹,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思考、研究上,结果做出了震惊世人的奇迹,进而成为自己的王———主宰自己,把自己喜欢的事做到极致。
一个人也只有保持住了那份淡泊和纯粹,才能以平常心对待这个世界。扎克伯格在哈佛演讲时曾提到这样一件事:当年,约翰·F·肯尼迪访问美国宇航局太空中心时,看到一个拿着扫帚的看门人,他就问那个人:“您在这里做什么工作?”那人回答道:“总统先生,我在帮助把一个人送往月球。”看到这里时,我肃然起敬,对这个平凡而神圣的看门人。他没有因为自己干着世人认为卑微的工作而自卑,相反,他以此为荣。佛陀开导十八罗汉中的注荼半托迦时说,扫地也能开悟。事实上就是这样。没有足够淡泊和纯粹的人,往往对琐碎、普通的事情不屑一顾,殊不知那正是磨砺的开始、成功的起点。
而一个人变得越来越淡泊和纯粹时,就说明他越来越接近人的本质和本性。这样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做自己灵魂的贵族,就是最终要回归到这一点上。
选自《思维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