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人才素质的培养,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之林”。因此,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思维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基本手段,有其特殊的教学功能: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验证物理定律,而且能够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索能力。那么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呢?
一、现行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观念的偏差:
由于现行的高考、中考中,尽管实验的比例每年都在不断增加,中考也考实验操作,但由于不计入总分,人人都合格,而准备实验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有时准备了很长时间却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动画课件越来越丰富,使得部分教师采用动画课件或视频实验代替课堂演示或学生分组,让学生看看了事,不重视实际操作。由此引发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错误观点,总而言之,目前部分教师不做或少做实验,放弃运用实验的直观教学方法,这一现象严重妨碍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实验教学模式僵化:
就分组实验来说,一个班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内用同一种方法、相同的仪器做同一个实验,并得出同一结论,这样就有可能导致部分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学生看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特别是两人合作时,有极少数学生只看不动手,也不注意观察,不记录有关数据,更谈不上认真思考。这样做实验,收获不大;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方法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
二、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1、在实验教学中重视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是实践和创新的基础,所谓观察就是要有目的地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注意发现引起变化的条件和原因。物理教材中编排了许多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很重要的,但学生对怎样进行观察缺少经验,观察时往往抓不住关键,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例如在演示“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实验时,让学生明确观察对象是:烧瓶内的水。发生的变化是:(1)烧瓶内的水正在沸腾(如图1),若此时向烧瓶内打气(增大气压),会观察到什么现象?(2)烧瓶内的水刚停止沸腾(如图2),若此时向外抽气(减小气压),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在明确了变化条件后,只要注意观察就很容易得出结论。尤其对相似的实验,要看清条件的不同和结论的差异。
总之,在实验教学中重视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经过分析、比较,找出事物的本质属性,这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锻炼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时机。
2、在日常教学中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
(1)课堂演示实验尽可能让学生动手
演示实验本来是由教师在课堂上做并指导学生观察的实验,在初学时,演示实验必须由教师亲手去做,它对于以后的学生实验有着示范的作用。到了一定阶段,学生们做了几个分组实验之后,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将教师演示转化为学生演示,当然教师要作好指导。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强,富有参与精神,很乐于自己动手做实验,而且每次实验的成功都给他们带来无比的欣喜。由于是同龄人做的,其他的同学也仿佛自己在做实验,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一起,使得整个课堂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动手做实验的学生由于是在全体同学面前做实验,注意力特别集中,收效特别好。这不仅创造和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也锻炼了他们大胆、心细、勇于表现的良好品质。
(2)根据实验所需条件和学生操作的可行性,把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
由于演示实验是将学生置于“看”或“听”的地位,学生的兴趣、爱好不能充分地激发,实验能力,特别是动手技能得不到进一步地提高。改成学生分组实验则变学生“观察”为学生“动手”,这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思维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为此,我们可根据实验所需条件和学生操作的可行性,把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如“平面镜成像特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等。
(3) 用实验的方法解决研究性的问题
对于课本上的一些实验性习题,如苏科版八下教材P93“WWW 第1题 将装有水的塑料袋逐渐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并且还可以将烧杯中换成盐水,弹簧测量计示数为零时,塑料袋内液面和烧杯内的液面哪个高?烧杯内液体换成酒精又是怎样?
总之,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有利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学生在自己实验过程中,肯定要积极动脑动手,这些也都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大力探索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大力探索改革不适应新时期形势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课本让学生看,实验让学生做,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析。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利用物理实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式、多向式信息传递与交流,教师在课内讲重点、关键点和注意点,发挥好主导调控作用。在实验中,加强对学生实验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报告可根据自己的设计,写出实验原理、步骤、结果及本实验感想和体会,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发挥自己的特长。
4、加强探索性实验教学
采用探索性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索,成为科学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探索法”的教学过程,不是简单地、直接地让学生去掌握前人的科学结论,而是要引导学生“像以前的科学家”那样,通过实验探索规律、发现真理。一方面,学生在做探索性实验时,实验前学生不知道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这就要求他们认真、正确地操作,仔细敏捷地观察,忠诚老实地记录。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有一定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还要求把观察实验的过程和抽象思维的过程结合起来,要求有“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方法,通过宏观现象,认识到微观世界的本质变化,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
结束语:
中学物理实施创造性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不仅仅是对知识的传授和获取;技能的传授和学会,更重要的应该是思维过程的剖析、示范和训练,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雷贤明.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祖国》
2. 许业军.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导学》.2014
关键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思维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基本手段,有其特殊的教学功能: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验证物理定律,而且能够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索能力。那么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呢?
一、现行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观念的偏差:
由于现行的高考、中考中,尽管实验的比例每年都在不断增加,中考也考实验操作,但由于不计入总分,人人都合格,而准备实验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有时准备了很长时间却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动画课件越来越丰富,使得部分教师采用动画课件或视频实验代替课堂演示或学生分组,让学生看看了事,不重视实际操作。由此引发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错误观点,总而言之,目前部分教师不做或少做实验,放弃运用实验的直观教学方法,这一现象严重妨碍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实验教学模式僵化:
就分组实验来说,一个班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内用同一种方法、相同的仪器做同一个实验,并得出同一结论,这样就有可能导致部分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学生看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特别是两人合作时,有极少数学生只看不动手,也不注意观察,不记录有关数据,更谈不上认真思考。这样做实验,收获不大;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方法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
二、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1、在实验教学中重视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是实践和创新的基础,所谓观察就是要有目的地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注意发现引起变化的条件和原因。物理教材中编排了许多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很重要的,但学生对怎样进行观察缺少经验,观察时往往抓不住关键,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例如在演示“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实验时,让学生明确观察对象是:烧瓶内的水。发生的变化是:(1)烧瓶内的水正在沸腾(如图1),若此时向烧瓶内打气(增大气压),会观察到什么现象?(2)烧瓶内的水刚停止沸腾(如图2),若此时向外抽气(减小气压),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在明确了变化条件后,只要注意观察就很容易得出结论。尤其对相似的实验,要看清条件的不同和结论的差异。
总之,在实验教学中重视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经过分析、比较,找出事物的本质属性,这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锻炼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时机。
2、在日常教学中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
(1)课堂演示实验尽可能让学生动手
演示实验本来是由教师在课堂上做并指导学生观察的实验,在初学时,演示实验必须由教师亲手去做,它对于以后的学生实验有着示范的作用。到了一定阶段,学生们做了几个分组实验之后,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将教师演示转化为学生演示,当然教师要作好指导。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强,富有参与精神,很乐于自己动手做实验,而且每次实验的成功都给他们带来无比的欣喜。由于是同龄人做的,其他的同学也仿佛自己在做实验,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一起,使得整个课堂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动手做实验的学生由于是在全体同学面前做实验,注意力特别集中,收效特别好。这不仅创造和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也锻炼了他们大胆、心细、勇于表现的良好品质。
(2)根据实验所需条件和学生操作的可行性,把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
由于演示实验是将学生置于“看”或“听”的地位,学生的兴趣、爱好不能充分地激发,实验能力,特别是动手技能得不到进一步地提高。改成学生分组实验则变学生“观察”为学生“动手”,这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思维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为此,我们可根据实验所需条件和学生操作的可行性,把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如“平面镜成像特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等。
(3) 用实验的方法解决研究性的问题
对于课本上的一些实验性习题,如苏科版八下教材P93“WWW 第1题 将装有水的塑料袋逐渐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并且还可以将烧杯中换成盐水,弹簧测量计示数为零时,塑料袋内液面和烧杯内的液面哪个高?烧杯内液体换成酒精又是怎样?
总之,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有利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学生在自己实验过程中,肯定要积极动脑动手,这些也都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大力探索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大力探索改革不适应新时期形势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课本让学生看,实验让学生做,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析。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利用物理实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式、多向式信息传递与交流,教师在课内讲重点、关键点和注意点,发挥好主导调控作用。在实验中,加强对学生实验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报告可根据自己的设计,写出实验原理、步骤、结果及本实验感想和体会,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发挥自己的特长。
4、加强探索性实验教学
采用探索性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索,成为科学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探索法”的教学过程,不是简单地、直接地让学生去掌握前人的科学结论,而是要引导学生“像以前的科学家”那样,通过实验探索规律、发现真理。一方面,学生在做探索性实验时,实验前学生不知道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这就要求他们认真、正确地操作,仔细敏捷地观察,忠诚老实地记录。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有一定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还要求把观察实验的过程和抽象思维的过程结合起来,要求有“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方法,通过宏观现象,认识到微观世界的本质变化,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
结束语:
中学物理实施创造性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不仅仅是对知识的传授和获取;技能的传授和学会,更重要的应该是思维过程的剖析、示范和训练,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雷贤明.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祖国》
2. 许业军.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导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