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bear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阐述了课程对于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性,详细论述了课程设计的原则,包括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关系、基本定位、培养目标、学习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形式、考核与评价、课程衔接和与多种课外教学相结合等,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关键词: 课程设计 教学质量 注意问题
  课程是教学的关键,任何一个阶段的教育都必须围绕课程开展,并且以课程为基础。应该说,没有很好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教学过程就是海市蜃楼,教育工作就是一幅不成功的绘画作品。2010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1]。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任务是课程的有效改革,将教育的宗旨真正落实到课程教学中。
  一、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关系
  课程设计必须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培养的纲领性文件,引领整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其内容是通过专业阶段的学习,让学生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其中最重要的教学过程就是课程设置。通常和人才培养方案配套的一个重要文件就是教学进程表,规定了学制与学分,每个学期需要完成的课程内容,因此课程设计必须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开展。
  二、基本定位
  任何一门课程都要有一个基本定位,定位的内容就是定义该门课程在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往往分为核心课、非核心课及拓展课等内容。核心课时专业课中基础的内容也是最重要的几门课程,核心课培养学生专业技能,通常核心课会与职业资格认证挂钩。非核心课是核心课的延伸,核心课培养不了的技能需要非核心课完成。拓展课程通常是知识的提升和思维的拓展,这些课程在专业教学中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前沿知识的讲座。
  课程的定位需要说明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理解哪些内容,等等。课程的定位不能太高,有些老师为了突出其课程的重要性,往往把课程的定位定得太高,导致教学内容难以设计。课程定位前,必须了解学生的情况,也就是学情分析。学情分析不是得出学生的优点与缺点,而是知道学生心理与智力的发展状况,前面所学课程已经掌握的内容。
  三、培养目标
  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课程定位的详细阐述,培养目标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比较流行的格式就是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部分内容。专业能力是与专业挂钩的技能体现,也是将来工作时用人单位要求的劳动技能内容。方法能力是学习能力,获取知识支撑的能力,科学思维、协作、创新的能力。社会能力主要反映社會和谐相处的能力,在学习阶段表现出来的就是团队的合作和互相沟通、包容的能力。
  四、学习内容与学时分配
  课程的内容就是教学内容,很多学校在设计内容时会采用项目化或者模块化的形式。内容设置要做到难度适中,学生容易掌握的标准。过难的内容学生接受不了,教学就流于形式。过于简单学生会感觉学不到东西,兴趣往往在短时间提高后又会降低。内容设计前,最好能做好调研工作,和相关企业、院校进行交流,将内容设计得科学、合理。
  学时分配是将课程的总学时在每个教学单元进行合理分配。在单元教学中,学时往往体现出教学的复杂性。学时要涵盖全部内容,必须做到重点与难点在学时规定中,补充性的内容可以安排在课后自学等。
  五、教学形式
  一门课程的教学,不能仅用简单的教学形式。现代教学中,主流形式有任务驱动法、项目管理法、小组团队法、讲练结合法、多媒体讲授法等。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不断调整教学形式。如在基础课中,多采用多媒体讲授法与教师引导法,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告诉学生应当掌握哪些内容,对于学生不清楚或者不太容易理解的部分,需要进行引导,让学生寻求问题的解决方式。在实践课中,绝大部分教师会采用任务驱动或者项目驱动的形式,将课程需要掌握的技能演化成几个任务或者项目,然后拆解,分成若干个实验,根据实验内容,依托实验室环境,让学生独立完成操作过程,这样教学教师起到的就是演示与指导作用。
  六、考核与评价
  课程目标最终能否实现,现阶段主要通过考核与评价体现,尽管这样的过程并非十分科学,但考核与评价不能单靠一张试卷的成绩确定,过程性的内容要融入考核评价中,如学生的考勤、作业、实验等。需要注意的是,分阶段的考核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老师能做到第一时间了解、调整。因此,将分阶段的考核与最终考核结合,不仅体现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情况,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
  七、课程衔接
  课程往往有衔接性,有其前置课程,也有相关后续课程。课程不是独立的,它要根据前面学生所学的内容展开教学,也要通过本身的效果影响后续课程。前置课程的教学目标往往是后续课程的基础。课程的有效衔接可以贯穿整个专业阶段的学习,课程目标能体现出专业的目标。
  在衔接课程时,需要关注课程的分类。通常分为同类或者同性质的课程,其衔接程度比较高,否则就较弱。要认识到课程的衔接不是内容的重复,而是提升过程。重复是一种浪费性教学,但是提升是在紧凑的基础上的突破。
  八、与多种课外教学相结合
  受教学进程的影响,课程完全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需要辅以多种课外教学过程,如学生技能竞赛、社团活动、社会服务等,传统意义上的课外教学主要局限于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现代课外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如微课等。课外教学需要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做好相应的引导工作。
  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的课程设计做了总体描述,课程是教育的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内容。任何一门课程的设计必须关注社会的需求与学生的情况,结合教学条件,有效开展实践,对学生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OL].中国网,2010-3-1,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3.htm.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4年度(高校)研究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SCG256)。
其他文献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者
只要是文明人,就不能没有“底线思维”,即内心里的某种禁忌、恐惧、顾虑、踌躇等等边界意识.底线思维使人在进行考量、选择时,对特定的行为动机、行为方式和行为后果在心理上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外科手术围术期的应用状况和最终效果.方法:以在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内接受心血管外科手术治疗的100例临床患者为围术期护理工作开展的目
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直接承担者,在开启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等方面,无疑起着十分重整的作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如何充分发挥这一作用,除
新课程改革理论指导落实到学科教学上,需要教师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精心实施,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用最少的时间,投入最小的精力,取得最佳的学习
目的:分析对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所能起到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随机选取我院从2013年2月到2017年5月之间收治的127名患有恶性肿瘤的
针对高中阶段学生青春萌动,对外界事物好奇心强的特点,高中体育可以通过体育文化导向作用,以体育文学等多种具有丰富思想内涵体育文学为题材,提高学生的体育认知.
任何一所学校都有一定数量的后进生,他们厌学情绪普遍,进取心不足,自由散漫,是老师眼中的“淘气包”,如何转化后进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一环。当然,由于转化后进生难度大,它又是一个老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教师课前对教学的预设是否会影响到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成性教学的质量呢?教师如何实现主导课堂教学呢?课前预设与动态生成
巴班斯基指出,教学效果最优化的第一个标准,是每个学生在该时期内的学生成绩、教育和发展程度上,达到实际可能达到的水平.这就是说,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学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