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标点——第二回”是艺术家申凡继2015年的同名展览第一回之后,在同一主题下的再次出发。此次展览延续了申凡关于文字的概念,展出艺术家最新“标点”系列作品。
“标点”系列是申凡的抽象艺术在新的主题中的延续与发展。申凡是国内第一批开始抽象艺术探索的艺术家。他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对具象绘画的空间和形态进行分解,并开始从事抽象绘画制作。80年代末,他开始用拓印法进行纸本油画创作,经反复拓印的作品上,形成一道道交错相生的线条,远观成一片浓密的黑色。90年代后期,他将类似传统剪纸式的纹饰作为新的语言单位,作品消除了紧张与焦灼感,红、白、蓝、绿出现在他的作品中。2003年,申凡受中国古典版画影响,开创《山水》系列,该系列将其语言延伸至装置与影像,《纪念黄宾虹》《山水》装置等应运而生。
事实上,早在1998年始,他在荷兰的艺术家驻留计划上,就开始涉猎多种媒介的作品制作,在陶瓷、霓虹灯、金属、音乐等材质中融入了中国山水的审美要素,打破了抽象与具象、绘画与新媒介的界限,也是中国较早将古典审美与当代语境相结合,探索当代中国文化表达的艺术家之一。
申凡以抽象化的艺术语言呼应、阐释与表现不同的主题,形成了面貌显著不同的一组承接的系列作品,材料也不断变更,但是在视觉质感上始终延续着中国古代文人艺术的气质。2006年的装置作品首先回到黄宾虹时期的起跑线,重新分析了古典山水画的空间和笔画结构,同时在新的媒介和空间关系中,再现了文人艺术中最重要的自然、自省,以及共通的感知对当下时代的穿透力。申凡近年的新作品回到了直觉以及对作品的“体认”这一观看方式中,通过视觉、触觉、文本等不同感知方式的转移,提示了观看方式的综合性,并包含了他对观看逻辑的变更和完善。
申凡的抽象语言在延续,恰是由“标点”重新开始。谈到他的新系列“标点”,申凡表示:“标点系列作品是从文字出发的。其实质是文字,是有前因后果的。关于这个,没人深究。作为不懂文字的人在做文字作品,这可能也是作为艺术家的便利。抓住一点,注入艺术语言,做成作品。但通常大多观者也就看个表面。这就是所谓的视觉艺术。”
这段表述可以说是“非常申凡”的。因为在申凡的一系列作品中,都贯彻着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他往往能从问题或观念出发,通过自身的语言改造,把它重新转化为纯粹的视觉问题,而不是相反的,让视觉成为观念的某种“传声筒”。以之前的“山水”系列为例,我们已经谈到艺术家是如何以黄宾虹为参照系,用一种“东画一笔,西画一笔”的方式构建自己的画面体系的。然而,在“山水”的另一个系列“山水9210”中,申凡坦言灵感初创于2008年,他在意大利的Artissima博览会展的题为《山水——可阅读的》霓虹装置作品:由三根股指曲线图组成。受此启发,2011年艺术家开始收集中国自1992年以来最重要的“发展依据”:上证指数的曲线图,并以此作为他新的山水的依据。致敬传统审美,追溯社会变迁,两个互不相干的线索在艺术家那里成为一种递接的风格延续,一种申凡式的视觉经验。一旦成为“山水”,折线中“股市—经济—社会”的意义便隐到幕后,黄宾虹的脸谱也只是隐约可见,相反的,折线本身的视觉被凸显了出来。这就好比如果我们将一篇文章中的文字用色块涂去,或者在屏幕上缩小显示比例,那所看到的就不再是内容,而只是粗的条块组成的“版式”。相反的,如果被用不同的颜色标识出来的话,标点反而会成为更醒目的存在。这也就是“标点”系列在思想方式上的一以贯之。因此,我们无须用语言学或者马格利特的标签去给申凡下套,涂抹内容,未必就是要探讨“词与意”的关系,艺术家也许更多的还是想消除“绘画”與“文本”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关系,让“对话”变成“独语”,看看绘画能否不依赖于阐释而独立存在。观念在申凡那里更像是一种触媒,一种诱发他标志性的风格语言在新的话题下生长可能的催化剂。标点也好,山水也罢,都好像一张张不同的脸谱面具,艺术家戴上它讲述不同的故事,发出的却还是自己独特的嗓音。
毕竟,正如申凡自己所说:“艺术就像一种语言。尽管同样是使用语言,但每个人使用语言的风格却是不一样的。跟你的阅读,使用语言方式有关,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你要表达一些和你有关的东西,然后用别人表达和他有关的东西的方法,肯定是不对的。所以找到一个方法还是必需的。这个方法要容易,如果是很难的方法的话,事情也不容易做好,必须要是一个合适自己的方法才行。自己的艺术,像不得别人。”
“标点”系列是申凡的抽象艺术在新的主题中的延续与发展。申凡是国内第一批开始抽象艺术探索的艺术家。他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对具象绘画的空间和形态进行分解,并开始从事抽象绘画制作。80年代末,他开始用拓印法进行纸本油画创作,经反复拓印的作品上,形成一道道交错相生的线条,远观成一片浓密的黑色。90年代后期,他将类似传统剪纸式的纹饰作为新的语言单位,作品消除了紧张与焦灼感,红、白、蓝、绿出现在他的作品中。2003年,申凡受中国古典版画影响,开创《山水》系列,该系列将其语言延伸至装置与影像,《纪念黄宾虹》《山水》装置等应运而生。
事实上,早在1998年始,他在荷兰的艺术家驻留计划上,就开始涉猎多种媒介的作品制作,在陶瓷、霓虹灯、金属、音乐等材质中融入了中国山水的审美要素,打破了抽象与具象、绘画与新媒介的界限,也是中国较早将古典审美与当代语境相结合,探索当代中国文化表达的艺术家之一。
申凡以抽象化的艺术语言呼应、阐释与表现不同的主题,形成了面貌显著不同的一组承接的系列作品,材料也不断变更,但是在视觉质感上始终延续着中国古代文人艺术的气质。2006年的装置作品首先回到黄宾虹时期的起跑线,重新分析了古典山水画的空间和笔画结构,同时在新的媒介和空间关系中,再现了文人艺术中最重要的自然、自省,以及共通的感知对当下时代的穿透力。申凡近年的新作品回到了直觉以及对作品的“体认”这一观看方式中,通过视觉、触觉、文本等不同感知方式的转移,提示了观看方式的综合性,并包含了他对观看逻辑的变更和完善。
申凡的抽象语言在延续,恰是由“标点”重新开始。谈到他的新系列“标点”,申凡表示:“标点系列作品是从文字出发的。其实质是文字,是有前因后果的。关于这个,没人深究。作为不懂文字的人在做文字作品,这可能也是作为艺术家的便利。抓住一点,注入艺术语言,做成作品。但通常大多观者也就看个表面。这就是所谓的视觉艺术。”
这段表述可以说是“非常申凡”的。因为在申凡的一系列作品中,都贯彻着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他往往能从问题或观念出发,通过自身的语言改造,把它重新转化为纯粹的视觉问题,而不是相反的,让视觉成为观念的某种“传声筒”。以之前的“山水”系列为例,我们已经谈到艺术家是如何以黄宾虹为参照系,用一种“东画一笔,西画一笔”的方式构建自己的画面体系的。然而,在“山水”的另一个系列“山水9210”中,申凡坦言灵感初创于2008年,他在意大利的Artissima博览会展的题为《山水——可阅读的》霓虹装置作品:由三根股指曲线图组成。受此启发,2011年艺术家开始收集中国自1992年以来最重要的“发展依据”:上证指数的曲线图,并以此作为他新的山水的依据。致敬传统审美,追溯社会变迁,两个互不相干的线索在艺术家那里成为一种递接的风格延续,一种申凡式的视觉经验。一旦成为“山水”,折线中“股市—经济—社会”的意义便隐到幕后,黄宾虹的脸谱也只是隐约可见,相反的,折线本身的视觉被凸显了出来。这就好比如果我们将一篇文章中的文字用色块涂去,或者在屏幕上缩小显示比例,那所看到的就不再是内容,而只是粗的条块组成的“版式”。相反的,如果被用不同的颜色标识出来的话,标点反而会成为更醒目的存在。这也就是“标点”系列在思想方式上的一以贯之。因此,我们无须用语言学或者马格利特的标签去给申凡下套,涂抹内容,未必就是要探讨“词与意”的关系,艺术家也许更多的还是想消除“绘画”與“文本”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关系,让“对话”变成“独语”,看看绘画能否不依赖于阐释而独立存在。观念在申凡那里更像是一种触媒,一种诱发他标志性的风格语言在新的话题下生长可能的催化剂。标点也好,山水也罢,都好像一张张不同的脸谱面具,艺术家戴上它讲述不同的故事,发出的却还是自己独特的嗓音。
毕竟,正如申凡自己所说:“艺术就像一种语言。尽管同样是使用语言,但每个人使用语言的风格却是不一样的。跟你的阅读,使用语言方式有关,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你要表达一些和你有关的东西,然后用别人表达和他有关的东西的方法,肯定是不对的。所以找到一个方法还是必需的。这个方法要容易,如果是很难的方法的话,事情也不容易做好,必须要是一个合适自己的方法才行。自己的艺术,像不得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