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如明星 亮如灯塔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城市和乡村的基本教育、基本医疗卫生等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边远贫困乡村以及城市打工者的随迁子女都需要人们的格外支持、关心和帮助。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和广州市灯塔计划青少年发展促进会,十几年如一日,为中国乡村教育发展而不断努力。
  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
  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简称:中国滋根),成立于1995年,是在中国民政部正式登记注册的全国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其宗旨是促进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直接支持一些贫困乡村的基本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推广不破坏环境的适当技术,乡土文化传承,以及小型的经济项目,并开展与此有关的调查研究,支持这些乡村的民众凭借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摆脱贫困、提高生活质量。
  滋根愿景
  中国滋根的愿景是推进以人为中心、可持续的、人人都能公平参与的发展进程。使命是支持中国最贫困人群的发展。支持对象是中国偏远贫困农村的人民以及在城市中艰难谋生的农民工。支持的内容为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涉及学校教育、成人教育、医疗卫生及环境等领域。中国滋根特别注重支持女童、妇女平等受教育和发展。
  中国滋根的工作重点始终围绕最贫困农村地区人们的基本需求,尤其是在普及教育和提高文化知识水平方面的需求,从最初向农村贫困家庭的女童提供助学 金开始,逐渐扩展到资助农村校舍建设、添加教学设备、丰富课程内容等,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他们还努力推动乡土文化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支持建设绿色生态文明学校,并在倡导和推广适用技术、支持农民增收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中国滋根的项目也不断有所调整。最近几年,有关乡村教师培训项目开始提上议程,为此,在寻求合作伙伴、编写和完善教材、建立培训模式等方面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山村学校有了太阳能路灯
  2017年9月,中国滋根为河北青龙、河北丰宁、湖北新洲、贵州榕江、云南玉龙共采购57盏太阳能灯。目前,河北青龙山神庙和头道沟小学6盏太阳能灯已安装使用;贵州榕江5所项目学校22盏太阳能路灯已全部运到校。在河北省青龙县,中国滋根绿色生态文明学校的统一规划下,为好几所农村寄宿制学校都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既为学校增添了环保设施,又让夜晚中的校园遍布光明。这些路灯不仅为孩子们的夜晚带去了明亮,在孩子们入睡后更是发挥了关键作用。安全、便利,太阳能路灯让学生喜爱无比。太阳能路灯不仅得到了学生的欢迎,作为节能环保产品,也得到了很多教师的肯定和赞扬,尤其是一些科学课教师更是对其情有独钟。一盏盏太阳能路灯为学校带来的是光明,更照亮了一个个山里娃不断成长的希望之路!
  自1995年成立以来,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一直秉承其宗旨,在贵州、云南、广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北、四川、宁夏、内蒙古、安徽等十二个省、自治区的贫困农村以及北京流动打工者社区支持了许多效果显著的项目,例如:帮助女童和孤儿入学、扫除文盲、设立乡村及学校图书室、乡村卫生室及妇女生育培训等。据不完全统计,2016 年中国滋根直接支持 244 所中小学、17个村寨、45 家公益组织、社会团体及高校组织。36 所农村中小学的老师参加贫困农村青春期女童健康教育培训,20余所乡村学校的老师参加共创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教师·培训(一级、 二级),直接受益学生超过 5000 人。
  广州灯塔计划青少年发展促进会
  “灯塔计划青少年发展促进会”成立于2001年3月,是一个立足广州面向农村教育的非营利性民间义工组织。灯塔计划通过组织城市良好教育背景的义工到偏远地区学校义教和师资交流,分享城乡两地教育资源,进行教育创新实践,引导并唤起当地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对生活的追求,并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从而促进当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乡村教育事业的改善和发展。
  灯塔理念
  “方向引领一生”是灯塔计划的核心思想,非补课非物资捐助式的“精神扶助”是灯塔计划与其他扶贫或教育公益组织的最大区别。
  方向引领一生、有意识地生活。关注当下,从更宽阔的视角去理解我们的生活,让生活更有意识;进而慢慢了解自己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知道自己的“方向”,并为之而努力。
  灯塔计划秉承“一切为了孩子”的服务理念,多年實践摸索了:“乡土认同”“朋辈陪伴”“参与式学习”三大服务理念。开展了高校义工、在职义工、乡村义工、城市社区项目。致力于关怀乡村青少年精神成长的需要,力求成为影响乡村青少年精神成长的最活跃力量。
  “重见社区重见你”:城市流动儿童社区教育公益行动
  “重见社区重见你”扎根在广州的一线社区,为外来工子弟(流动儿童)提供以社区摄影兴趣课为基础的个人及团队发展能力建设培训,旨在培养流动儿童沟通表达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激发他们与家庭、朋辈和社区沟通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与社区的联结。义工项目点遍布广州各大城中村和流动人口社区。
  2017年9月,“重见社区重见你”第五期活动开始,33位协助义工和8位传播义工将为社区活动火力全开。从教室到社区,准义工们将分四次培训,在彼此的相处、活动的组织与执行,技能学习等方面进一步磨合和改进,从而更好地促进社区工作的开展。
  灯塔专注于农村青少年(包括流动儿童、留守及其他农村青少年)的能力培养和人格发展,利用服务自治——学习的手法,通过乡村教育和朋辈陪伴等内容,帮助青少年解决成长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唤起农村青少年的学习动力和对生活的追求。2001年到2017年间,“灯塔计划”先后培训和组织了19批在校大学生及10批在职人士到肇庆、清远和广西、湖南、江西的乡村地区开展至少为期一个月的下乡义教,前后服务超过802,000小时,受益学员逾12500人次。从2014年开始灯塔开始在广州市的流动人口社区为流动儿童提供课程服务。2014年到2017年间灯塔计划先后为11个社区提供了累计12000小时的参与式课程服务。
  我们深知要改变农村地区的贫困面貌,改变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等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和广州市灯塔计划青少年发展促进会,他们坚持宗旨,不忘初心,坚定促进中国教育和发展的决心。他们如明星,如灯塔,为更多的乡村指引前行的道路。希望有更多的人将目光投向更加需要关爱的乡村,为推动中国农村的人文社会发展继续贡献绵薄之力。
其他文献
1月19日,天津市慈善协会志愿者团队、开发区慈善协会迎来一位特殊“客人”——藏族姑娘切措吉。切措吉来自遥远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市,来津前的几日,激动让她夜不能寐,因为对她来说,此行是慈善圆梦之旅,她深信再回家乡的切措吉,一定不再痛苦不再自卑,她可以像所有藏族姑娘一样,登上雪山仰望蓝天,尽情绽放美丽的笑容。  漫漫长夜像身后一条缓缓展开的小路,让切措吉不断回望:那是2020年8月的一天,利用学校假期正在
海安濒江临海,地处苏中交通要冲,是江海平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在这片具有五千多年文化底蕴、充满爱心的热土上,近年来活跃着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由10多名60岁以上老人组成的“海安慈善文工团”。他们凭借富有时代气息、接地气、有温度,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品,奏响海安慈善的主旋律,谱写海安慈善的华美乐章,为构建“强富美高”新海安做出了应有贡献,为海安县慈善会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获得江苏省慈善宣
清晨的窗外,群鸟鸣唱拨开雾霾  美妙的天籁,让生活充满神秘期待  多想像只小鸟口无遮拦无需宅,过得自由自在  啊,驿动的心灵杂草长出来,双眸里写满难耐  寂寞的阳台,蝴蝶蹁跹清风徐来  优雅的舞姿,让时光点燃律动风采  多想像只蝴蝶轻羽微翔出窗外,徜徉缤纷世界  啊,宅家的日子盛滿了无奈,企盼着融入人海  耐心地等待,离别的人平安归来  虔诚地祈福,咱中华大地吉祥安泰  多想像只雄鹰骄傲翱翔于云海
二婆是普通的农家妇女,无儿无女,但却有传统女性的美德。  1921年,18岁的二婆从邻村嫁给爷爷做妾,那时候我的大家族有几十亩地,还在县城里开有几间商铺,高祖父兄弟二人子孙满堂,五十多口人一口锅里吃饭,院落里有一棵上百年的大槐树,树蓬硕大,遮天蔽日。故,家族字号取名“槐荫堂”。  二婆到家第三年,大婆分娩叔父时大出血撒手人寰。当时,二婆也产一女婴,二婆视叔父为己出,把奶水多喂给了叔父,自己的女儿却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为坚定履行民政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职责,我们应根据各社会力量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进展和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更新思想观念、完善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措施、加强统筹协调,凝聚起全社会的最大合力,扎实把脱贫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建立最是担当、彰显情怀的责任机制。社会力量扶贫攻坚既有广义上的政府非职能部门扶贫、东西协作扶贫等,又有狭义上的社会组织扶
送给十二星座的美食    1.嫩玉米粒、火腿肠切丁、土豆切丁、胡萝卜切丁、青豆。  2.牛奶少许,盐少许,淀粉少许加少量水。  1,锅中加入半锅水烧开。放入玉米粒、青豆煮约三分钟,再放入火腿肠丁、土豆丁、胡萝卜丁煮约一分钟。  2.缓缓加入牛奶、水淀粉,一边加入一边慢慢搅拌,最后加入少量盐。(别小看这一步,这可是技术活,需要顺着一个方向轻轻搅动。)  3.把火关小。看着汤渐渐变稠。关火。  4.拿
位于庄河市新华小区28至29号楼间,有一座落成不久的木屋办公楼,欧式风格,典雅大方,造价28万元。这是庄河市慈善总会“邓长敏义工站”的办公场所,该义工站也成为东北地区首个用木屋办公的义工组织。围绕着木屋办公楼,上演着“邓长敏义工站”365天志愿服务社区的爱心佳话,诠释着庄河市慈善总会鼎力支持义工事业发展的坚强决心。  一个楷模:诠释奉献精神  8月22日,在庄河市新华小区里,随便可见“邓长敏义工站
我的生活全部沉浸在“时间”的急流中,跟了它流下去,没有抬起头来望望这急流的前后的光景的能力。  希望源于失望,奋起始于忧患,正如一位诗人所说:有饥饿感受的人一定消化好,有紧迫感受的人一定效率高,有危机感受的人一定进步快。  别在树下徘徊,别在雨中沉思,别 在黑暗中落泪。向前看,不要回头,只 要你勇于面对抬起头来,就会发现,分数的阴霾不过是短暂的雨季。向前看, 还有一片明亮的天,不会使人感到彷徨。 
公元761年,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成都草堂已经定居了两年。历经流离转徙生活的杜甫躬身耕作于田畴之间,吟唱于花草树木和田园景色之间,怡然自得。杜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播粮食、种蔬菜、养百花,与当地农民亲密交往的过程中,他深深地爱上了这片热土。  这年春天的一个傍晚,具有靈性的春雨好像知道时节一般,跟随着轻柔的春风,细密而悄无声息地飘舞着,静静地滋润大自然,滋润干涸的大地和拔节的庄稼。这个时节上正是万物复苏
父亲因患癌症,离开我已经15年了。15年前,每次我回老家,哪怕叫他一声爸,再忧郁的他,也会变得兴高采烈。  可父亲去世后,每次我回老家,面对几间破旧老屋,我再也没爸可叫了。老屋依旧在,却早已物是人非,那种落寞,只有失去父亲的人,才会感知。  父亲很穷,他养育了5个儿女。除了大哥、二哥分到一些房屋和承包地外,父亲留给我的唯一财产,是我在大学期间他写给我的信。  那时还没有手机,电话也十分稀少。在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