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业拖延行为已经成为大学生当中非常普遍的行为,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不良影响。本文介绍了学业拖延行为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功能,对大学生的学业拖延行为进行有效干预。
【关键词】学业拖延行为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影响因素 干预作用
一、前言
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学业拖延行为成为最常见的行为之一。Solomon和Rothblum发现,50%的大学生存在学业拖延行为;Knaus和O’Brien的报告显示,大约80%-90%的在校大学生存在拖延行为。其他相关研究也表明,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这些数据表明,学业拖延行为已经成为大学生当中非常普遍的行为,而大学生在学业上的拖延行为将会对其情绪、自尊、学习成绩以及自我效能感等方面造成消极的影响。因此,分析影响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的成因,探索如何对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进行有效干预,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的影响因素
拖延(procrastination)意为推迟到明天。按照拖延的性质可将其分为情境拖延和特质拖延。学业拖延就是在学习情境中产生的情境拖延,是个体对与学习有关的任务有意或无意的推迟,以致最终没能在任务期限内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
学业拖延行为受到人格、认知、情境、动机等方面的影响。
(一)人格
很多研究者将拖延看成是一种人格特质,认为拖延与外倾性、神经质和尽责性存在相关,其中,尽责性是特质拖延的根源。尽责性较低的人做事常常根据自己的意愿,先做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事,没有计划和目标感,缺乏组织规划能力。黄晗在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中指出,具有高效能感的学生在面临学业任务时,更能够积极主动地完成,而低效能感的学生由于自身能力的缺乏,即使有较高的能力,也会产生学业拖延行为。
(二)认知
认知心理学家将拖延视为一种应对策略,个体面对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任务时,会采用拖延这种方式来回避。Knaus描述了拖延者呈现的一种非理性的认知模式,正是由于这种认知模式改变了拖延者的选择。
(三)动机
有研究者将拖延看成是一个动机问题,认为个体推迟任务时由于缺乏执行任务的动机的原因。Lee对韩国大学生行为的调查发现,拖延行为与缺乏自我决定的动机呈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当任务是由自我决定的时候,个体更不容易产生拖延行为。如果学生的学习任务是由自己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并结合自己的兴趣制定的,那么,学生就会大大降低学习拖延行为产生的概率。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学业拖延行为的干预作用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通过进行自我分析,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并采取各种积极的行动去达成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了解社会,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等功能。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受到学习动机的影响,学习动机与学业拖延行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也就是说,如果学习任务更符合大学生的兴趣,大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越高,则越不容易出现拖延行为。合理有效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其自身的优势而制定的,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能够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是为自己而学,并非只是机械地应付考试,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敷衍了事,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任务中去。池丽萍的研究表明,外在动机较高的学生相比于内在动机较高的学生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激发的恰恰是学生的内在动机,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体验到学习的乐趣[2]。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罗静研究了高、低拖延者的延迟折扣差异,研究表明,高拖延者更倾向于选择可以即刻满足价值较小的强化物,而非需要较长等待时间价值较大的延迟强化物[3]。也就是说,由于长期目标过于遥不可及,容易让个体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出现懈怠,产生拖延行为。乔琨指出,较高的成就动机可以激励个体朝着目标而奋斗,拖延行为与成就动机有显著负相关[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连续性,它贯穿了整个大学四年,根据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短期目标,个体可以在完成每个短期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不断树立信心,保持不断进取的学习热情,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降低学业拖延水平。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
相关研究发现,非理性信念是导致学业拖延的因素之一,害怕失败的大学生面临学习任务时,为了维护自尊,会优先采取自我设阻的方式,保护自己免受任务失败后带来的负面评价,将自己失败的原因归因于外界因素,而这样的自我设阻行为大大降低了个体本应成功的概率。他们由于不能对自身的价值进行合理的评估,总是担心自己没有胜任一项任务的能力,久而久之,这种错误的认知方式导致了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的反复出现。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采用自我询问法、橱窗分析法、360分析法等方式来进行全面的自我评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评估包含了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个人能力和潜能等多方面的内容,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个性品质、优势和劣势以及潜在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自身价值的体现和成就感不仅仅来自学习,学会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逐渐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不是通过回避学习任务来进行自我保护,从而减少学业拖延行为。
【参考文献】
[1]马新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135.
[2]池丽萍,辛自强.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测量及其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02):64-70.
[3]罗静.高低拖延者的冲动性特征与延迟折扣差异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
[4]乔琨.反事实思维、成就动机和拖延的关系[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关键词】学业拖延行为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影响因素 干预作用
一、前言
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学业拖延行为成为最常见的行为之一。Solomon和Rothblum发现,50%的大学生存在学业拖延行为;Knaus和O’Brien的报告显示,大约80%-90%的在校大学生存在拖延行为。其他相关研究也表明,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这些数据表明,学业拖延行为已经成为大学生当中非常普遍的行为,而大学生在学业上的拖延行为将会对其情绪、自尊、学习成绩以及自我效能感等方面造成消极的影响。因此,分析影响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的成因,探索如何对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进行有效干预,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的影响因素
拖延(procrastination)意为推迟到明天。按照拖延的性质可将其分为情境拖延和特质拖延。学业拖延就是在学习情境中产生的情境拖延,是个体对与学习有关的任务有意或无意的推迟,以致最终没能在任务期限内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
学业拖延行为受到人格、认知、情境、动机等方面的影响。
(一)人格
很多研究者将拖延看成是一种人格特质,认为拖延与外倾性、神经质和尽责性存在相关,其中,尽责性是特质拖延的根源。尽责性较低的人做事常常根据自己的意愿,先做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事,没有计划和目标感,缺乏组织规划能力。黄晗在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中指出,具有高效能感的学生在面临学业任务时,更能够积极主动地完成,而低效能感的学生由于自身能力的缺乏,即使有较高的能力,也会产生学业拖延行为。
(二)认知
认知心理学家将拖延视为一种应对策略,个体面对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任务时,会采用拖延这种方式来回避。Knaus描述了拖延者呈现的一种非理性的认知模式,正是由于这种认知模式改变了拖延者的选择。
(三)动机
有研究者将拖延看成是一个动机问题,认为个体推迟任务时由于缺乏执行任务的动机的原因。Lee对韩国大学生行为的调查发现,拖延行为与缺乏自我决定的动机呈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当任务是由自我决定的时候,个体更不容易产生拖延行为。如果学生的学习任务是由自己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并结合自己的兴趣制定的,那么,学生就会大大降低学习拖延行为产生的概率。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学业拖延行为的干预作用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通过进行自我分析,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并采取各种积极的行动去达成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了解社会,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等功能。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受到学习动机的影响,学习动机与学业拖延行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也就是说,如果学习任务更符合大学生的兴趣,大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越高,则越不容易出现拖延行为。合理有效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其自身的优势而制定的,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能够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是为自己而学,并非只是机械地应付考试,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敷衍了事,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任务中去。池丽萍的研究表明,外在动机较高的学生相比于内在动机较高的学生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激发的恰恰是学生的内在动机,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体验到学习的乐趣[2]。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罗静研究了高、低拖延者的延迟折扣差异,研究表明,高拖延者更倾向于选择可以即刻满足价值较小的强化物,而非需要较长等待时间价值较大的延迟强化物[3]。也就是说,由于长期目标过于遥不可及,容易让个体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出现懈怠,产生拖延行为。乔琨指出,较高的成就动机可以激励个体朝着目标而奋斗,拖延行为与成就动机有显著负相关[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连续性,它贯穿了整个大学四年,根据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短期目标,个体可以在完成每个短期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不断树立信心,保持不断进取的学习热情,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降低学业拖延水平。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
相关研究发现,非理性信念是导致学业拖延的因素之一,害怕失败的大学生面临学习任务时,为了维护自尊,会优先采取自我设阻的方式,保护自己免受任务失败后带来的负面评价,将自己失败的原因归因于外界因素,而这样的自我设阻行为大大降低了个体本应成功的概率。他们由于不能对自身的价值进行合理的评估,总是担心自己没有胜任一项任务的能力,久而久之,这种错误的认知方式导致了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的反复出现。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采用自我询问法、橱窗分析法、360分析法等方式来进行全面的自我评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评估包含了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个人能力和潜能等多方面的内容,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个性品质、优势和劣势以及潜在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自身价值的体现和成就感不仅仅来自学习,学会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逐渐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不是通过回避学习任务来进行自我保护,从而减少学业拖延行为。
【参考文献】
[1]马新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135.
[2]池丽萍,辛自强.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测量及其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02):64-70.
[3]罗静.高低拖延者的冲动性特征与延迟折扣差异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
[4]乔琨.反事实思维、成就动机和拖延的关系[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