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提出在教导学生时感到的有利于提高学生汉语水平的几种方法和汉语教学中应该重视的几种看法。
一、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的特点,提高教学效果.
就目前的情况看,虽然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从小学就开始,但是各个学校,各个乡镇学校的学生来源于不同,即有些学生接受过幼儿教育,有些学生没有接受过幼儿教育,还有些学生有经常接触汉语言的机会,因此同一个班的学生汉语基础也不同,对汉语的兴趣也不同。在这么长的跨度里,要想真正教好汉语,就必须考虑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需要,适应他们各自不同的知识水平、文化修养、心理、思维等特点,打造出富有情趣的汉语教学系统。高年级以后逐渐向阅读过渡,但阅读的内容应以故事性、记叙性为主。另外,为了拉进汉语与生活的关系,又选编富有时代气息、与学生生活接近的课文,同时还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
二、重视教学的针对性。
注意体现相关的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实际,介绍他们的优秀的文化传统,使得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为此,我们的汉语教学应该重视双方向式交流,既用汉语向少数民族学生介绍汉族的生产、生活和文化,使他们能够了解所学语言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汉语;同时也用汉语向少数民族学生介绍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和文化,让他们能够将所学语言用于自身的生活和实践。
三,体现汉语教学的实用性。
课文选材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生活,反映学生关注的热点和社会的最新发展。字词的安排要适度、适量,能够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这是因为安排教学时有些想当然,以为学生应该知道而忽略了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另一方面,也有相当一部分教材,一篇课文中连篇生字生词,让学生防不胜防,学不胜学,渐渐地使学习者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为了避免这些不足,字、词的统计、检索一定要谨慎、细心、准确、严格,不能想当然;字量、词量的安排要适度、适量,不能过多、过难,让学生接受不了,也不能过少,过简单,学生吃不饱或完不成教学规定。像这样一些看似简单实则容易忽视的问题,是我们安排教学中特别应该注意到的。
四.应重视语法教学:
语法的选择和讲解要尽可能精要、好懂,学生学了有实际用处。以知识为系统,大量讲解语法知识在母语教学中早就被否认了,在第二语言教学中也应对它重新评估。我自己认为,语法不是不讲,要讲,但不是按照语法体系全面、系统地讲,而是有选择、有目的地讲,讲那些能对学习者运用语言有实际帮助的语法现象。讲解时,也不重在知识的阐发,而重在讲怎么用,用在怎样的场合,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等。这样,学生学了语法才会感到有实际用处,语法才能真正发挥它应发挥的作用。
五.注重教学的科学性。
最近几年,在教学语言能力的同时,人们又开始更多地关注语言的文化内涵。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都不可避免地打上本民族文化的烙印,这也是语言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从第二语言教学的经验出发,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应该怎么更合理、更有效地进行组织和安排呢? 我们地区的汉语教学过去基本上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的。现在根据新课改与双语教学的要求已从小学一年级起始,即一入学就开始学习汉语。
另外,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一般认为教学对象是零起点的,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并不是真正的零起点的,大部分的孩子都或多或少地接触(听或说)过汉语,因为他们生活在我们祖国这个大家庭中。
语言是最完备、最丰富、最好的交际工具,学习母语是为了交际,学习第二语言同样也是为了进行交际,所以汉语教学应该首先注意到语言的交际功能。
六、听、说、读、写四项并重,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
由于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教学,教学对象要通过正规的学习来掌握汉语,而不是靠自然习得,所以我们首先要让学习者做到的:一就是给他拐棍,让他能够通过这个拐棍尽快学到相应的知识,如汉语拼音,一定量的字、词;二就是让他能够尽快张开嘴巴,能够尽快学到一些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语言,让他学了有成就感。基于此,我們就应从听说出发,先听说,后读写,听说的同时兼顾读写,读写的同时也不放弃听说。听话和说话可以通过一定的会话课文来完成。会话课文基本采取自编形式,配备相应的语言功能和语言场景。
七、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前边已经说过,学习化社会的到来,不仅要求学习者掌握一定的知识,更要求他们能学到一定的方法,一定的规律,为未来走向社会继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同样是我们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应该重视的问题。阅读习惯、写作习惯、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语言的规律等,都是汉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以上是我谈到的几个主要方面。当然,要想使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的面貌有一个根本的改变,除了教材需要改革以外,更需要教师教学思想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改变。两方面互相配合,才能使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有一个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一、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的特点,提高教学效果.
就目前的情况看,虽然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从小学就开始,但是各个学校,各个乡镇学校的学生来源于不同,即有些学生接受过幼儿教育,有些学生没有接受过幼儿教育,还有些学生有经常接触汉语言的机会,因此同一个班的学生汉语基础也不同,对汉语的兴趣也不同。在这么长的跨度里,要想真正教好汉语,就必须考虑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需要,适应他们各自不同的知识水平、文化修养、心理、思维等特点,打造出富有情趣的汉语教学系统。高年级以后逐渐向阅读过渡,但阅读的内容应以故事性、记叙性为主。另外,为了拉进汉语与生活的关系,又选编富有时代气息、与学生生活接近的课文,同时还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
二、重视教学的针对性。
注意体现相关的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实际,介绍他们的优秀的文化传统,使得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为此,我们的汉语教学应该重视双方向式交流,既用汉语向少数民族学生介绍汉族的生产、生活和文化,使他们能够了解所学语言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汉语;同时也用汉语向少数民族学生介绍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和文化,让他们能够将所学语言用于自身的生活和实践。
三,体现汉语教学的实用性。
课文选材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生活,反映学生关注的热点和社会的最新发展。字词的安排要适度、适量,能够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这是因为安排教学时有些想当然,以为学生应该知道而忽略了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另一方面,也有相当一部分教材,一篇课文中连篇生字生词,让学生防不胜防,学不胜学,渐渐地使学习者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为了避免这些不足,字、词的统计、检索一定要谨慎、细心、准确、严格,不能想当然;字量、词量的安排要适度、适量,不能过多、过难,让学生接受不了,也不能过少,过简单,学生吃不饱或完不成教学规定。像这样一些看似简单实则容易忽视的问题,是我们安排教学中特别应该注意到的。
四.应重视语法教学:
语法的选择和讲解要尽可能精要、好懂,学生学了有实际用处。以知识为系统,大量讲解语法知识在母语教学中早就被否认了,在第二语言教学中也应对它重新评估。我自己认为,语法不是不讲,要讲,但不是按照语法体系全面、系统地讲,而是有选择、有目的地讲,讲那些能对学习者运用语言有实际帮助的语法现象。讲解时,也不重在知识的阐发,而重在讲怎么用,用在怎样的场合,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等。这样,学生学了语法才会感到有实际用处,语法才能真正发挥它应发挥的作用。
五.注重教学的科学性。
最近几年,在教学语言能力的同时,人们又开始更多地关注语言的文化内涵。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都不可避免地打上本民族文化的烙印,这也是语言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从第二语言教学的经验出发,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应该怎么更合理、更有效地进行组织和安排呢? 我们地区的汉语教学过去基本上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的。现在根据新课改与双语教学的要求已从小学一年级起始,即一入学就开始学习汉语。
另外,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一般认为教学对象是零起点的,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并不是真正的零起点的,大部分的孩子都或多或少地接触(听或说)过汉语,因为他们生活在我们祖国这个大家庭中。
语言是最完备、最丰富、最好的交际工具,学习母语是为了交际,学习第二语言同样也是为了进行交际,所以汉语教学应该首先注意到语言的交际功能。
六、听、说、读、写四项并重,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
由于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教学,教学对象要通过正规的学习来掌握汉语,而不是靠自然习得,所以我们首先要让学习者做到的:一就是给他拐棍,让他能够通过这个拐棍尽快学到相应的知识,如汉语拼音,一定量的字、词;二就是让他能够尽快张开嘴巴,能够尽快学到一些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语言,让他学了有成就感。基于此,我們就应从听说出发,先听说,后读写,听说的同时兼顾读写,读写的同时也不放弃听说。听话和说话可以通过一定的会话课文来完成。会话课文基本采取自编形式,配备相应的语言功能和语言场景。
七、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前边已经说过,学习化社会的到来,不仅要求学习者掌握一定的知识,更要求他们能学到一定的方法,一定的规律,为未来走向社会继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同样是我们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应该重视的问题。阅读习惯、写作习惯、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语言的规律等,都是汉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以上是我谈到的几个主要方面。当然,要想使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的面貌有一个根本的改变,除了教材需要改革以外,更需要教师教学思想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改变。两方面互相配合,才能使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有一个长足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