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时代新天气预报

来源 :知识就是力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_h05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天气现象的源头


  太阳是一切空间天气现象的源头,是空间天气事件的最初驱动者。太阳是恒星家族中的一个中年大叔,而且脾气相当不好,动不动就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太阳大致可以分为核心区、辐射区、对流区、光球层、色球层、过渡区和日冕七大部分。
  核心区占太阳半径的1/5~1/4,这里是进行核聚变的区域,也是导致太阳脾气暴躁的区域,因为太阳99%的能量在此产生—高达1500万摄氏度的高温,使得太阳内部的氢转变为氦,而少量的氦再转换为碳、氮、氧等重元素,从而释放出大量能量。从核心区的外部到70%的太阳半径之间是太阳的辐射区,热辐射是这个区域的主要能量传输方式。再向外一直延伸到接近表面,则是太阳的对流区,这个区域的温度和密度相对于辐射区要低,因此无法用辐射传输的方式完成由内而外的能量流动,只能选择对流的方式将太阳核心区释放的能量传输到表面。对流层向外则是太阳的大气,包括光球层、色球层、过渡区以及日冕。
  太阳虽然脾气很暴躁,但是耍脾气的方式(释放能量的方式)非常单一,就是通过磁场活动。太阳的磁场在对流层底部产生之后形成很强的磁流管。这些磁流管非常不稳定,向上浮现后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活动区,这些活动区的活动特征有黑子、谱斑、暗条等。
太阳内部结构(图片来源 / Wiki)
太阳黑子图,图中黑色部分为黑子的本影区,灰色为半影区,黄色部分为米粒组织(供图 / 毛田)
SDO卫星拍摄的耀斑爆发(供图 / 毛田)
SOHO卫星拍摄的日冕物质抛射(供图 / 毛田)

爆发: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


  恶劣空间天气环境主要由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CME)引起,其中绝大部分由黑子群或活动区的复杂磁场释放的能量导致。
  太阳耀斑是太阳大气最大的能量释放现象,爆发时太阳大气局部突然变亮,并伴随粒子发射。耀斑爆发后,日冕在短时间内被加热到几千万摄氏度,太阳软X射线大大增强,高能电子的回旋同步辐射和韧致辐射也将分别激发射电暴和硬X射线暴,对人类的航天器和空间活动造成影响。因此,耀斑预报和耀斑发生时产生的各类辐射是空间天气关注的一个方面。而作为空间天气预报重要一环的耀斑预报,正在向自动化预报方向发展,比如结合机器学习和太阳物理学等学科的预报机制。
  日冕物质抛射(CME)是太阳大气中出现的最大规模的快速抛射现象,在日地关系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会在短时间内像泼水一样,从日冕抛射出1014~1016g携带磁场的物质进入到日地空间中。1971年12月14日,美国海军实验室OSO-7卫星首次观测到当时被称之为“日冕瞬变事件”的日冕物质抛射。
  日冕物质抛射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其对地有效性,即能否到达地球并携带有可产生磁暴的磁场。日冕物质抛射撞击地球磁层时,会产生大的地磁暴,进而造成大量对人类技术系统的不利影响,例如电网出现故障、卫星导航失灵。因此,在预报中准确确定日冕物质抛射发生的位置、行进的方向以及何时到达地球非常重要。就像是打雪仗时,我们要预测别人扔来的雪球要从哪个方向、什么时候砸到我们一样。

沉默的巨人:冕洞和磁暴


  冕洞是太阳日冕区域存在的一些电磁辐射弱、温度和密度比周围小得多的特殊区域,这些区域就好像是在太阳的日冕层挖掉了一部分(如下页图)。冕洞区域受到太阳开放性磁场的影响,喷射出太阳高速流,从而影响到地球的地磁活動。冕洞对地磁的影响与冕洞的面积成比例,并且跨越赤道的冕洞比未跨越赤道的同级冕洞引起的地磁效应更为强烈。
  冕洞对地磁活动的影响是通过太阳风和行星际磁场与地磁场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并且随着太阳的自转存在一个大约27天的周期。因此,在空间天气的预报过程中,我们可以参考上一个周期冕洞产生的影响,再结合冕洞的大小、位置等信息来预报近期冕洞对地磁的影响—是否会产生地磁暴。
  地磁暴是一种剧烈的、全球性的地磁扰动现象,以环绕地球的强电流形成为基本标志。从1722年格雷厄姆第一次观测到地磁暴至今,地磁暴一直是地球物理学界热烈讨论的话题,也是地磁和空间物理学中极富挑战性的课题之一。地磁暴产生的具体物理过程现在仍然不是很清楚,一般认为,地磁暴是由行星际磁场南向分量与地球磁场发生磁重联,使太阳风中的能量和粒子注入磁层内部而触发的。地磁暴对于通信系统、电力系统、输油管道、空间飞行器、信鸽飞行等有严重影响,同时,地磁暴还会引起电离层暴,从而干扰短波无线电通信;它还可能干扰电工、磁工设备运行,因此地磁暴研究和预报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空间天气学的兴起


  当太阳活动将巨大的能量和物质抛向地球时,会引起地球空间环境发生灾害性变化,恶劣的空间天气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损失。1989年3月,太阳活动剧烈爆发,产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空间天气灾害事件,导致卫星提前陨落、无线电通信中断、轮船和飞机导航系统失灵,甚至还造成了美国核电站变压器被烧毁、加拿大北部电网故障造成大范围停电等严重事故。而国内外航天实践也表明,灾害性空间天气是卫星在轨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居各种故障因素首位。
太阳冕洞,黑色部分为冕洞区域(图片来源 / SDO网站)

  随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一些国家逐渐意识到极端空间天气的危害,纷纷开始制定空间天气计划。1995年,美国率先制订了“国家空间天气战略计划”,随后又于1997年、2000年发布了“美国空间天气执行计划”,从而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空间天气业务技术服务体系。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也相应开展了一系列的探测和研究项目,比如“双星”计划、“子午工程”“夸父”计划等;1999年,中国科技部等10部委提出《国家空间天气战略规划建议》,标志着中国大规模空间天气研究的开始。

空间天气业务的发展趋势


  中国空间天气方面的研究,在“七五”规划一直到“十二五”规划期间都有持续投入,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中国进一步实施空间天气研究计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如今,中国空间天气检测业务正朝着多点联测、天地一体化方向发展;预报业务也朝着多手段、多参数的方向发展,为我们提供更专业、更准时、更有效的预报服务。未来10年左右,中国空间天气业务将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空间天气业务技术体系,基本形成天地一体化的空间天气监测系统框架,开始构建“九章”空间天气虚拟星座。
  我们相信,未来空间天气业务的发展必将满足经济社会、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需求,充分保障人们在太空中进行各种航天活动。
其他文献
100年前,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條游船上,一群青年,点起了星星之火。如今,这火种已在中华大地上燎原。而这个诞生时仅有50多名党员的政党,今天已经发展为拥有91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最大政党。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初,就以蓬勃的朝气和昂扬的斗志,领导中国人民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100年过去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历经百年风雨依然风华正茂!
在庆祝建党90周年的时刻,中国的美术工作者行动起来,在上海就有两个大型画展与观众见面。一个在上海美术馆开幕,是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辽宁盼盼集团(惟善轩画廊)发起的《咱们共产党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特展》。  《咱们共产党人》是一个人物肖像画展,以90年来优秀中国共产党人的人物为题材,邀请国内著名艺术家集中进行创作,可以说,它的价值不仅在政治层面,在艺术层面来说,也是新中国人物肖像画的一次整
在各个海军大国中,大型驱逐舰都算是中型水面舰中的翘楚,不管是在航母编队还是其他水面舰艇编队中,大型驱逐舰都担负着重要作用。在航母编队中,大型驱逐舰发挥着除核潜艇外当仁不让的“第一僚舰”的作用,作为编队防空指挥所和防空作战节点,它包揽着单个或多个战斗群的防空指挥任务,统一协调空中管制、航空兵出动和引导、空情保障、目标识别和分配等任务,同时也参与防空警戒和防空拦截等任务。大型驱逐舰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
人们不应该被AI驱动的机器征服或强迫  AI无疑是这个时代最具变革性的力量之一,必将改变社会结构。  近日,新出炉的欧盟AI道德准则草案指出,可信賴的AI有两个组成要素:一是应尊重基本权利,适用法规、核心原则和价值观,以确保“道德目的”;二是兼具技术鲁棒性和可靠性,因为即使有良好的意图,缺乏技术掌握也会造成无意的伤害。另外,AI技术必须足够稳健及强大,以对抗攻击,以及如果AI出现问题,应该有“应急
极危萌物—勺嘴鹬(Calidris pygmaea)  每年春秋迁徙季节,无数扛着长焦镜头与单筒望远镜的观鸟者与研究人员就会云集在江苏南部海岸的滩涂湿地地带,聚精会神地在海量小型鸻鹬中寻找一种濒临灭绝的鸟类—那就是勺嘴鹬(Calidris pygmaea)。勺嘴鹬体长14~16厘米,下体白色,上体灰褐色,具黑色贯眼纹,繁殖期则会换上红褐色的繁殖羽。它是典型的候鸟,夏季聚集在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北部楚科
大弹涂鱼用胸鳍在地面上爬行(摄影 / 郭耕)鱼类离水的秘密  “鸿雁在云鱼在水”是个众所周知的常识。弹涂鱼之所以能“水陆两栖”,是因为其独特的身体构造。  作为鱼类,弹涂鱼在水中用鰓呼吸,它们的鳃部结构和其他鱼类大同小异。而在岸上活动时,弹涂鱼也有“另类呼吸法”。它们的皮肤表层以及口腔、鳃腔的内壁上分布着细密的毛细血管网。这些血管的直径只有几微米,比头发丝要细得多,氧气可以直接由此进入血液。如果你
又是一年元月时,春节,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中华民族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在中国,由于实行两种不同的历法,对于新年有着不同的定义:按照公历的规则,每年的1月1日为元旦;而按照农历的规则,每年的正月初一为春节。春节是新一年的开始,代表了新旧年份的更替,有诗云:  己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新年的由
1869年,俄罗斯化学家德米特里·门捷列夫首次提出元素周期表,今年正是元素周期表问世的第150周年。欧洲化学学会近期也发布了一份新元素周期表,用“扭曲”的方式显示了地球上90种自然元素相对丰富或稀缺的储量,最后得出结论:人们仍然可以轻松地呼吸氧气,但氦气可能很快会消失。铟被用于制造手机和电脑的触摸屏  这份新表指出,构成地球大气21%的氧气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元素,不会面臨消失的危险;但许多用于制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2019年的主题是:太阳,地球和天气。  太阳是地球最大的能源,它使空气对流,使水蒸发,造成天气的变化。地球每秒收到的太阳热量,只有太阳所释放全部热量的1/2200000000。当太阳的热力传到地球后,就会把海洋和地面的水分蒸发升空,形成云,当云遇到冷空气时,就会形成“雨”,掉到地面来,于是,就有了水的循环!由于各个地区的散热不同,因此每个地区的气温高低,造成空气流通,
【原文】  把酒问月  (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译文】  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天有了明月?我今天停下酒杯问一问。人想攀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