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的长河,波澜壮阔、大浪淘沙。70年前的渡江战役,宛如天地间雄浑浩荡的伟力,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力挽狂澜,推动着一个改天换地的时代进程。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有一幕场景至今令人感动:那是1949年4月22日,炮声隆隆的江苏省扬中县西南江面上,一位身材瘦小、梳着大辫子的姑娘正奋力摇橹,一心想要船儿驶得飞快,好让船上的解放军战士尽快登陆,到对岸去打胜仗,解放全中国;另一位姑娘半蹲在船舱内,她们的父亲在后面掌舵。
这一幕被一张题为《我送亲人过大江》的照片,永远定格在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画卷上,拍摄者是著名战地摄影记者邹健东,图中大辫子姑娘名叫颜红英,当时只有19岁。
“我送亲人过大江”
1949年4月20日,国民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即将打晌,国民党军抢砸沿江船只,妄图阻碍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踊跃支前的老百姓纷纷将船藏起来。
当时,解放军各路军团汇集江北,准备渡过长江,但是渡江船只的缺少是当时最大的困难,苏北地区的船工们闻讯,纷纷赶来协助百万雄师过大江。江苏省宝应县广洋湖镇杨林沟村的颜建发原本带着颜红英、颜根兄姐妹俩,用自家5吨木船在泰州跑运输,他们得知解放军需要船只后,便主动要求参加渡江支前。
渡江战役前夕,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给船工开鼓劲会。颜家姐妹率先响应,拆了船篷,改装船只以便渡江需要。为保证顺利渡江,颜家的船和其他几十条运粮船一起,停泊在扬中北夹江,进行了1个多月的训练。
4月18日,颜红英驾驶满载解放军战士的船只在江都河口附近的夹江里进行渡江演习时,遭遇国民党军舰炮火袭击,她的耳膜被震伤,听力下降,并落下后遗症,大脑也受到影响。
颜红英凭借娴熟的驾船技术,镇定地将船只安全转移,保护了船上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受伤后,颜红英和父亲、妹妹依然踊跃参加渡江战役的支前工作。
4月22日下午五六点钟,几百条船只整装待发。船上坐满了荷枪实弹的解放军战士,每个人还背着一个用洋铁桶改装的土制“浮水器”。颜红英一家驾驶渡船,运载两个班的解放军战士,随船队从江都中闸出发,驶向长江南岸的丹徒县伏园乡渡口。渡江途中,颜红英的父亲在船尾掌舵,她和妹妹两人则轮流划桨,父女3人一起驾船将解放军战士送过长江。
后来,颜红英接受采访时,指着脸颊上的伤痕回忆说:“那天,大军要到江南去了,我家的船上坐了24名人民解放军战士,南边向我们打炮,厉害哪!有一名战士又问我:‘你怕不怕?’我说:‘不怕,怕什么!我要把你们送过江,解放全中国。’我驾驶着船划到江心时,突然一颗炮弹就在我家船边不远处爆炸了,一块东西擦破我的脸颊,顿时满脸是血,我也不管,还是拼命地划,一心想尽快把人民解放军战士送过江到前方打胜仗。”
就在颜红英奋力划桨驶出港口时,新华社随军记者邹健东用开封战役中从敌人手里缴获的老式莱卡照相机在江岸上抓拍到了这一瞬间。
渡江战役胜利后,颜红英姐妹与父亲一起参加了在扬州召开的庆功大会。会上,军政首长向他们颁发了渡江胜利纪念证和渡江支前二等功臣证书。
众里寻她千百度
当年拍摄这张照片的新华社记者邹健东,是一位老红军战士,也是我国新闻战线上唯一一位获得二级红星勋章的新闻记者,他一直惦记着这个难以忘怀的背影。
后来很多年,邹健东都一直寻找着这个素不相识的“扬中小姑娘”,期盼着把照片亲手交给她。然而,所有这一切,这个大军过江后就随夫南迁的“小姑娘”却全然不知。
1984年,邹健东出差到南京,曾委托《南京日报》的同志寻访,并在《周末》《新闻广场》等多种媒体刊登照片和文章《摇船小姑娘,你在哪里?》。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张震看到照片后,也深情地说:“一定要找到这位小姑娘,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过不了江。”
1998年,大型文献纪录片《风雨钟山路》编导、南京电视台专题部主任吴建宁等人采访邹健东,邹老又托吴建宁代为寻访。这一年6月,吴建宁专程赶到扬中,他手捧《我送亲人过大江》的照片,向时任扬中市委党史办主任赵纪福等人讲述了照片的摄影者邹健东老人想寻找照片上主人公的心愿。
扬中党史办的同志凭着党史工作者的责任感、使命感,先后走访了扬中航运公司、渔业社,询问了参加渡江战役的老船工,考察过扬中的老码头,也调查过江南江北的新渔村。寻找了一个又一个疑似对象,结果还是云遮雾罩,茫茫人海,杳无音信。
1999年4月,江苏卫视为庆祝南京解放50周年,播放了纪录片《风雨钟山路》。4月27日晚,当纪录片播放到第五集时,解说词中讲道:“照片上的两位姑娘,你们是否记得50年前的那个傍晚,你们以纤弱的身躯划着木船送走了黑暗,迎来了黎明。划船的小姑娘,你们现在在哪里呢?”
片中画外音对当年划船小姑娘的深情呼唤,引起了江南农村一位同志的关注,她默默地流着泪,一遍又一遍地说:“这个“小姑娘’是我妈妈,是我妈妈!”她叫董小妹,居住常熟唐市镇,就是照片主人公颜红英的小女儿。她看到电视后连夜赶到吴江市太湖农场卫星排,告诉妈妈:“电视上在找你!”
5月7日,颜红英由女儿陪同,先是去了南京,拜访了《风雨钟山路》摄制组。在电视台,当编导们将《我送亲人过大江》的照片录像播放给她们看时,颜红英、颜根兄两位老人一同站起来,姐姐颜红英激动地指着划桨的姑娘说:“这就是我!这就是我!”随后两姐妹的当年回忆,都与《风雨钟山路》编导们所掌握的史实相吻合。后来,姐妹俩又随扬中党史办的同志去了当年渡江支前的地点,追忆那一段难以忘却的历史
与此同时,相隔千里之外的邹健东老人也得到了消息,他在病床上给扬中的冯鸿鸣写了一封信:“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新闻我看到了,我想请‘小姑娘’到北京,请她登天安门……”5月22日,颜红英、颜根兄姐妹,坐火车赴北京,到北京292医院同邹健东会面。
邹健东紧紧握住颜红英的手激动地说:“当年如果不是你们这样的船工奋不顾身地支援前线,百万大军是过不了长江的,人民的功绩是不能忘记的。”邹健东还送给了这对姐妹两张《我送亲人过大江》的照片,仔细看过照片后,颜红英对邹健东说:“这是我的第一张照片。”尽管这张照片晚来了50年,但当年送亲人解放军过江的那一幕仿佛还在眼前。
5月24日,他们又陪颜红英姐妹进八一电影制片厂《大进军》摄影棚,通过姐妹俩的回忆,让这段50年军民情深的故事重现在国庆50周年的献礼片上。
军民续写“鱼水情”
1951年,21岁的颜红英嫁给了大她10岁的董培年,不久就随丈夫迁居吴江县菀坪乡。
1999年7月,吴江市遭遇特大洪灾,颜红英再现支前英雄本色,在儿子搀扶下来到她家附近的防洪大堤上,为几名扛着草包的解放军战士擦汗,并拿出事先准备的20多条新毛巾一一递到官兵们手里。
当时,正在筹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2周年“八一”晚会的总导演王炳森在央视看到“我送亲人过大江”的故事后,立即决定将这感人的故事加进晚会节目。当《向前!向前!向前!》晚会进入到第三篇章时,《我送亲人过大江》巨幅照片被推到台中央,主持人周涛、林信达讲述了照片的故事。著名歌手蔡国庆、张迈扶着颜红英、邹健东走上台,唱着特地为这个故事谱写的歌曲《背影》:一次次遥望你,看不清你的面容。一次次走近你,留不住你的身影。迢迢梦远,慢慢时空,春风知道你的姓名,岁月珍藏你的真诚……
台下掌声雷动,整个晚会进入高潮。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马树学少将当场宣布,这幅照片由军事博物馆永久收藏。
2014年9月25日,扬中市渡江文化园免费向游客開放,渡江战役期间“大辫子小姑娘摆渡送解放军渡江”的历史画面被塑成了一座以“我送亲人过大江”为主题的大型雕塑,成为该市一个闪亮的“红色地标”,军民“鱼水情”将在新时代里续写出新的篇章。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有一幕场景至今令人感动:那是1949年4月22日,炮声隆隆的江苏省扬中县西南江面上,一位身材瘦小、梳着大辫子的姑娘正奋力摇橹,一心想要船儿驶得飞快,好让船上的解放军战士尽快登陆,到对岸去打胜仗,解放全中国;另一位姑娘半蹲在船舱内,她们的父亲在后面掌舵。
这一幕被一张题为《我送亲人过大江》的照片,永远定格在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画卷上,拍摄者是著名战地摄影记者邹健东,图中大辫子姑娘名叫颜红英,当时只有19岁。
“我送亲人过大江”
1949年4月20日,国民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即将打晌,国民党军抢砸沿江船只,妄图阻碍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踊跃支前的老百姓纷纷将船藏起来。
当时,解放军各路军团汇集江北,准备渡过长江,但是渡江船只的缺少是当时最大的困难,苏北地区的船工们闻讯,纷纷赶来协助百万雄师过大江。江苏省宝应县广洋湖镇杨林沟村的颜建发原本带着颜红英、颜根兄姐妹俩,用自家5吨木船在泰州跑运输,他们得知解放军需要船只后,便主动要求参加渡江支前。
渡江战役前夕,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给船工开鼓劲会。颜家姐妹率先响应,拆了船篷,改装船只以便渡江需要。为保证顺利渡江,颜家的船和其他几十条运粮船一起,停泊在扬中北夹江,进行了1个多月的训练。
4月18日,颜红英驾驶满载解放军战士的船只在江都河口附近的夹江里进行渡江演习时,遭遇国民党军舰炮火袭击,她的耳膜被震伤,听力下降,并落下后遗症,大脑也受到影响。
颜红英凭借娴熟的驾船技术,镇定地将船只安全转移,保护了船上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受伤后,颜红英和父亲、妹妹依然踊跃参加渡江战役的支前工作。
4月22日下午五六点钟,几百条船只整装待发。船上坐满了荷枪实弹的解放军战士,每个人还背着一个用洋铁桶改装的土制“浮水器”。颜红英一家驾驶渡船,运载两个班的解放军战士,随船队从江都中闸出发,驶向长江南岸的丹徒县伏园乡渡口。渡江途中,颜红英的父亲在船尾掌舵,她和妹妹两人则轮流划桨,父女3人一起驾船将解放军战士送过长江。
后来,颜红英接受采访时,指着脸颊上的伤痕回忆说:“那天,大军要到江南去了,我家的船上坐了24名人民解放军战士,南边向我们打炮,厉害哪!有一名战士又问我:‘你怕不怕?’我说:‘不怕,怕什么!我要把你们送过江,解放全中国。’我驾驶着船划到江心时,突然一颗炮弹就在我家船边不远处爆炸了,一块东西擦破我的脸颊,顿时满脸是血,我也不管,还是拼命地划,一心想尽快把人民解放军战士送过江到前方打胜仗。”
就在颜红英奋力划桨驶出港口时,新华社随军记者邹健东用开封战役中从敌人手里缴获的老式莱卡照相机在江岸上抓拍到了这一瞬间。
渡江战役胜利后,颜红英姐妹与父亲一起参加了在扬州召开的庆功大会。会上,军政首长向他们颁发了渡江胜利纪念证和渡江支前二等功臣证书。
众里寻她千百度
当年拍摄这张照片的新华社记者邹健东,是一位老红军战士,也是我国新闻战线上唯一一位获得二级红星勋章的新闻记者,他一直惦记着这个难以忘怀的背影。
后来很多年,邹健东都一直寻找着这个素不相识的“扬中小姑娘”,期盼着把照片亲手交给她。然而,所有这一切,这个大军过江后就随夫南迁的“小姑娘”却全然不知。
1984年,邹健东出差到南京,曾委托《南京日报》的同志寻访,并在《周末》《新闻广场》等多种媒体刊登照片和文章《摇船小姑娘,你在哪里?》。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张震看到照片后,也深情地说:“一定要找到这位小姑娘,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过不了江。”
1998年,大型文献纪录片《风雨钟山路》编导、南京电视台专题部主任吴建宁等人采访邹健东,邹老又托吴建宁代为寻访。这一年6月,吴建宁专程赶到扬中,他手捧《我送亲人过大江》的照片,向时任扬中市委党史办主任赵纪福等人讲述了照片的摄影者邹健东老人想寻找照片上主人公的心愿。
扬中党史办的同志凭着党史工作者的责任感、使命感,先后走访了扬中航运公司、渔业社,询问了参加渡江战役的老船工,考察过扬中的老码头,也调查过江南江北的新渔村。寻找了一个又一个疑似对象,结果还是云遮雾罩,茫茫人海,杳无音信。
1999年4月,江苏卫视为庆祝南京解放50周年,播放了纪录片《风雨钟山路》。4月27日晚,当纪录片播放到第五集时,解说词中讲道:“照片上的两位姑娘,你们是否记得50年前的那个傍晚,你们以纤弱的身躯划着木船送走了黑暗,迎来了黎明。划船的小姑娘,你们现在在哪里呢?”
片中画外音对当年划船小姑娘的深情呼唤,引起了江南农村一位同志的关注,她默默地流着泪,一遍又一遍地说:“这个“小姑娘’是我妈妈,是我妈妈!”她叫董小妹,居住常熟唐市镇,就是照片主人公颜红英的小女儿。她看到电视后连夜赶到吴江市太湖农场卫星排,告诉妈妈:“电视上在找你!”
5月7日,颜红英由女儿陪同,先是去了南京,拜访了《风雨钟山路》摄制组。在电视台,当编导们将《我送亲人过大江》的照片录像播放给她们看时,颜红英、颜根兄两位老人一同站起来,姐姐颜红英激动地指着划桨的姑娘说:“这就是我!这就是我!”随后两姐妹的当年回忆,都与《风雨钟山路》编导们所掌握的史实相吻合。后来,姐妹俩又随扬中党史办的同志去了当年渡江支前的地点,追忆那一段难以忘却的历史
与此同时,相隔千里之外的邹健东老人也得到了消息,他在病床上给扬中的冯鸿鸣写了一封信:“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新闻我看到了,我想请‘小姑娘’到北京,请她登天安门……”5月22日,颜红英、颜根兄姐妹,坐火车赴北京,到北京292医院同邹健东会面。
邹健东紧紧握住颜红英的手激动地说:“当年如果不是你们这样的船工奋不顾身地支援前线,百万大军是过不了长江的,人民的功绩是不能忘记的。”邹健东还送给了这对姐妹两张《我送亲人过大江》的照片,仔细看过照片后,颜红英对邹健东说:“这是我的第一张照片。”尽管这张照片晚来了50年,但当年送亲人解放军过江的那一幕仿佛还在眼前。
5月24日,他们又陪颜红英姐妹进八一电影制片厂《大进军》摄影棚,通过姐妹俩的回忆,让这段50年军民情深的故事重现在国庆50周年的献礼片上。
军民续写“鱼水情”
1951年,21岁的颜红英嫁给了大她10岁的董培年,不久就随丈夫迁居吴江县菀坪乡。
1999年7月,吴江市遭遇特大洪灾,颜红英再现支前英雄本色,在儿子搀扶下来到她家附近的防洪大堤上,为几名扛着草包的解放军战士擦汗,并拿出事先准备的20多条新毛巾一一递到官兵们手里。
当时,正在筹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2周年“八一”晚会的总导演王炳森在央视看到“我送亲人过大江”的故事后,立即决定将这感人的故事加进晚会节目。当《向前!向前!向前!》晚会进入到第三篇章时,《我送亲人过大江》巨幅照片被推到台中央,主持人周涛、林信达讲述了照片的故事。著名歌手蔡国庆、张迈扶着颜红英、邹健东走上台,唱着特地为这个故事谱写的歌曲《背影》:一次次遥望你,看不清你的面容。一次次走近你,留不住你的身影。迢迢梦远,慢慢时空,春风知道你的姓名,岁月珍藏你的真诚……
台下掌声雷动,整个晚会进入高潮。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马树学少将当场宣布,这幅照片由军事博物馆永久收藏。
2014年9月25日,扬中市渡江文化园免费向游客開放,渡江战役期间“大辫子小姑娘摆渡送解放军渡江”的历史画面被塑成了一座以“我送亲人过大江”为主题的大型雕塑,成为该市一个闪亮的“红色地标”,军民“鱼水情”将在新时代里续写出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