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五四前后外国名哲来华讲学与中国思想界的变动》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3240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919—1924年,杜威等五位外国名哲来华讲学,实为欧战后西学东渐的文化壮举。讲学在促进思想深化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思想界的分化与演进:第一,对当时中国兴起的反省现代性的思潮起到了助力的作用,更进一步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拓展了中国思想界的维度空间,扩充了二者內部的张力。第二,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之所以可以最终走向“以俄为师”的社会主义,也与其在思想层面上的蜕变是离不开的,它明显地刻上了名哲,尤其是杜威和罗素来华讲学的烙印。至于泰戈尔讲学受到了中共的抵制,罗素和杜威受到了中国思想界的影响,将自己的观点和学说进行修正,则体现了中国思想界与名哲讲学之间的互动。
  [关键词]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 外国名哲来华讲学 中国思想界的变动
  [中图分类号]K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8-0099-01
  五四前后,中国的思想界一直处在激烈碰撞的重要时刻,不同的思想分歧和政治派别的客观存在,使得国人对于名哲的讲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甚至于各取所需。所以,由此出现的思想争论和分歧,甚至于猜疑,也都成为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不过,这些都改变不了的事实是外国名哲的确为中国先进思想界共同的贵宾。不单是这样,更重要的是,在它蜕变的过程中,彰显出来的中国思想界的变动和外国名哲来华讲学之间的内在的深刻联系,是不能被忽视的。
  五四之后,新文化运动不但转变演进成为了改造社会的运动,并且最终服膺社会主义的“以俄为师”,它在思想领域里的蜕变过程,不仅深度地体现了中国思想界的分化,而且也自觉刻上了外国名哲们,特别是杜威和罗素讲学的鲜明烙印。起初就体现在了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们(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对于认知领域的理性探索的过程。中国思想界和外国名哲来华讲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其中最值得重视的那部分,也正是在于和这一过程的融会贯通,无论是否为其自觉的行为,都在客观事实上助长了这一趋势的形成。而在这其中较大的方面归纳起来大概有三类:
  第一,从认知观念上来说,促使了人们自觉地将过去对于“文化运动”所进行的推动转变为如今对“社会运动”的推动。
  第二,外国名哲来华的讲学中关于对现代性思潮的反省等内容,给李大钊等人信仰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必备的思想基础。
  第三,罗素针对中国发展道路问题给出的一些建议与提出的思考,坚定了有识之士们选择进一步走“以俄为师”道路的信念。
  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的内部分裂,导致中国思想界分化形成了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人物的马克思主义、以胡适为代表人物的自由主义以及以梁启超为代表人物的三大主义各自鼎立的局势。而在1922年通过了建立“民主联合战线”决议的最新建立的中国共产党,也提出了建立“思想革命联合战线”的主张,从而在思想战线方面归趋了时代潮流,这对于中国思想界的变动和外国名哲来华讲学,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
  外国名哲的讲学影响了很多方面,包括了对与之相关的诗歌、教育、哲学等各个领域的影响在内。不过它对于近代中国历史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还是莫过于对思想界造成的大震动。具体来说,主要有:
  第一,外国名哲在全国范围内的讲学,有力地营造了进一步追求新知的社会氛围,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开放,由此增强了新文化运动对国人的影响力。又因为组织者能够精心地安排,使得外国名哲可以通过出版报刊杂志、诗集、发行论文集、创办讲坛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使得讲学的整体效应被成功地发挥到了极致。除此之外,各省最高当局也对外国名哲来华讲学十分重视,都给予了高规格的礼遇,这也有助于极大地提升它的社会影响力。
  第二,外国名哲讲学和中国思想界之间产生了积极的互动。名哲讲学在助益了中国思想界的裂变与分化的同时,也促进了国人思想的日益深化,在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方面,以及其最终归于“以俄为师”的社会主义道路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演进方面,都刻上了自己的烙印。而罗素之所以可以超越自我,对于中国发展问题的思考,其前后思想之巨变,也明显得益于自身对中国思想界新鲜活力的积极采纳与吸收。
  第三,名哲讲学在西学东渐史上的意义。欧美学者中如罗素和杜威,印度学者中如泰戈尔,都拥有着重大的国际影响力,他们能够现身说法,先后集中来华讲学,将自己所处的社会现状以及现代思潮的变动,讲述与国人,更是针对中国社会的问题与改造给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这些对于思想封闭的大多数国人而言,不单只是领略到了“眼见为实”,而且享受到别具一格的魅力。更重要的是,从而进一步地理解了西方学术理论和中国现实之间的差异,并且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国人逐渐体会到了独立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西学东渐的历史上,五四后期中国思想界归于更为理性的发展方向,同样显而易见地得益于外国名哲的来华讲学。
  五四前后的这段时期,作为中国近代思想界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外国名哲的来华讲学能够在重要领域为其注入新鲜的活力,使得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得到了极大的有益的促进。或许这些并不为外国名哲们所知晓,但是中国的近代历史却记住了它。
  【参考文献】
  [1]郑师渠.梁启超与新文化运动[J].近代史研究,2005(05).
  [2]郑师渠.欧战前后国人的现代性反省[J].历史研究,2008(01):82-106.
  [3]郑师渠.五四前后国人的现代性反省[J].历史研究,2008(01).
  责任编辑:彭海多
其他文献
现在的文科班,不管是重点中学还是普通中学,女生的数量都占班级总人数的绝大部分.笔者在执教过程中发现,文科女生由于某些原因,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障碍,以至于数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视角对研究生选择导师的路径进行分析,将研究内容锁定为研究生如何利用身边的社会网络和因特网来获取信息和联系导师,发现在获取信息以及联系导师的过程中学
随着社会犯罪现象的屡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社会安全问题。国家政府部门为了维护社会的秩序不断加大对犯罪现象的打击力度,相关公安部门接连着手去扩大治安管理部门侦
在矿井施工的过程中,矿井的采空是在采矿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它也使得矿井在安全生产的过程中隐患重重.而为了能够在全面消除这一隐患的基础上使得整体采矿的过程顺利
近年来,兴化市检察院受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针对在校女生的性侵案件却逐年上升。自2011年以来,受理的强奸以及猥亵儿童等性侵案件中涉及未成年在校女生2
2001年12月1日至12月3日,在北京恭王府嘉乐堂举办的“2001中国画创作学术研讨会”,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在新世纪为中国画的发展作出的再努力.rn在举办这次研讨会时,我们思考最多
网络通信的发展,使得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逐渐普及,也不断冲击我们传统的教学和思维方式。手机只是一个工具,对解剖学教学有利有弊,合理利用智能手机给我们的教学带来诸多
[摘要]大一新生期间应该优先树立管理理念,并在实践中形成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进而为以后的学生管理做好铺垫。  [关键词]管理 理念 制度    管理是一门学问,而制度的建设尤为重要,在制度的建设与实行中贯彻思想和理念,更是一个长期往复的过程。通过管理理念的宣传和建设,依托不断在实践中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同时,在工作中,克服实际中的工作困难,把管理理念慢慢渗透到学生中去,并形成系统的理念和管理方式方
京城腊月,寒冷的空气中已经透出了新春临近的浓浓气氛。江总书记在第七次文代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不久。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美术理论界新年
目的 探究妇产科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0月~ 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妇产科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