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姐姐两个妹妹,兄妹四个中我排行老二,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小时候,母亲常说她有三件小棉袄,分別是大姐、大妹和小妹。我感到有些不公平,憋屈地问母亲:“我怎么不是您的小棉袄呢?”“老年俗话,闺女才是娘的小棉袄,你一个臭小子,捣什么乱!”我不高兴,悄悄地抹眼泪,母亲连忙哄我说:“你是男子汉,是娘的棉大衣。”破涕为笑的我,在姐妹面前算是找回了一点所谓的自信,感觉自己像个挺厉害的男子汉。
儿时的记忆里,母亲年轻漂亮、勤快能干,是过日子的一把好手。无论是种田还是料理家务,里里外外,样样拿得起放得下。祖父母外祖父母四位老人的衣服都是母亲一手缝制,尤其是祖母,常常夸赞母亲做的单衣凉快棉衣暖和、合身可体。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鲁西农村还相当贫穷,我们兄妹四人上中学之前从没穿过“成衣”(那个时候在集市或商店买的成品衣服叫成衣),从头到脚的衣服鞋帽都是母亲缝制的“慈祥”牌。母亲的针线活手艺在全村应该是数一数二的,街坊邻居无以能比,她们也常常来求助于母亲帮忙制做,母亲会毫不含糊地放下手中的活去帮她们,并且手把手地教她们如何把棉衣做得更好。家中的一台“蜜蜂”牌缝纫机真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很少时候停下来休息,越是春秋两闲越是忙个不停,义务为左邻右舍缝这缝那。炕头一角的竹篾针线筐像个百宝箱,里面装有形状颜色各异的针线和碎布料,谁都可以尽情享用。
读高一那年我开始寄宿住校,学校一个月的时间才准许休息一个周末,可以回家拿些衣物。印象中的那个冬天来得特别早,还没轮到该休息的周末,气温突然骤降,一场大雪铺天盖地落下来。周五的第一节晚自习,上课铃刚刚响过,同学们还没安静下来,一位满身落雪的妇女跌跌撞撞走进教室,等走到我课桌旁,才看清原来是母亲给我送棉袄来了。母亲抖抖包袱上的雪,以最快的速度取出棉袄给我披身上,又放下一罐头瓶自己腌制的萝卜咸菜,没来得及多说几句话就急匆匆地走了。
天已黑,毕竟还有20多里地的土路需要冒雪步行,那节晚自习,我记不清是怎么结束的,眼前一直晃动着母亲的身影,一直担心她会不会迷路,会不会滑倒,天那么冷、风雪那么大。那个冬天,好多同学的手生了冻疮,而我没有。我们长身体的年龄,母亲不得不每年都要把新的棉衣加大加长一块,后来得知,那件棉衣是母亲连夜赶制的,因为全家老小都要更换新的棉衣。
每个冬天,我们兄妹四人都会有一薄一厚两件棉衣,母亲总会在袖口和领口加一层易拆洗的防护叫做“袖头”和“假领”,因为这些部位容易脏,棉袄不宜经常拆洗。从小到大,再冷的冬天我们兄妹四人都没挨过冻,这是我对生在蜜罐中长在福窝里这句话的最切身的体会。有时我会在别人面前炫耀母亲做的棉袄如何好于别人的棉袄,那是一种颇为自豪的体面,也是农家孩子难得的一种自信。一直到参加工作,每个冬天我都会穿着母亲做的棉衣御寒。
大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她打理完做嫁妆用的被褥,又缝制了一薄一厚两件棉袄,并且再三叮嘱做棉袄的技术要领。“嫁了人就要学会做棉袄,给公婆、给丈夫、给孩子,这是一个女人的必修课。”母亲如是说。后来两个妹妹出嫁的时候母亲依旧如此嘱托,其实由于现实工作的忙碌和生活节奏的变化,她们并没有太多地继承下母亲做棉袄的手艺,现在的外甥和外甥女还都是穿着母亲做的棉袄。
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母亲却越来越老。衣橱衣柜里的羽绒服、羊毛衫不少,无论是高价的名牌的还是时尚的品牌,总不如母亲缝制的棉袄穿着舒坦,由内到外的温暖充满母亲的味道。
年逾七旬的母亲眼戴老花镜,一手握木制板尺一手拿剪刀捏粉饼,左右开弓,在床上铺好布料,阳光透过窗子照射过来,崭新布料上的彩线横竖虚实,像是一幅宏伟的工程蓝图,上等的棉花团宛如一只乖乖的羔羊静卧小憩。尺子是亮的,剪刀是亮的,母亲的老花镜是亮的。只听到咔嚓咔嚓的裁布声,剪刀顺着彩线如鱼得水,哪里是前身哪里是后背,哪里出袖哪里做兜,母亲早已胸有成竹。第二步的工序是表和里的合片缝制,母亲麻利地穿针引线,有时还会哼几句老掉牙的革命样板戏,匀称细密的针脚有点绣花的味道,精致结实。第三步絮棉花更是技术活,一件多大多厚的棉衣需要多少棉花必须提前心中有数,哪里该厚哪里该薄要均匀到位,一沓沓雪白的棉花在母亲的手中上下翻飞,像变魔术,一会儿功夫就乖乖地钻进两片布料中间。然后开始做隐线,就是缝几趟针脚特小的经纬线,防止棉花在布料中走样变形,做了隐线的棉袄像军用袄,好看上档次。最后的一道工序是钉扣子缝口袋,什么颜色的布料配什么形状的纽扣,街上流行哪种样式的口袋,既要实用又要美观,艺术性的点缀总会有锦上添花的妙处。小时候调皮,衣服被刮破也是常有的事,母亲会在漏洞或裂口打上一个漂亮的补丁。我曾写过一首关于补丁的诗歌:
《补丁的呢喃》
针尖在鬓角的发髻上轻轻一划
一道弧线,顶针儿上的麻点又深了一下
煤油灯旁的母亲,手捏银针,牵动丝线
缝补着全家人的饥荒和营养不良的衣裳
一针一线,密密麻麻,温柔的针脚
把一个个补丁勾勒成别致精巧的图案
没有牌子的衣服鞋帽印上了母亲慈祥的名片
清贫的日子里,所有的时间和空间都装满了母亲的针和线针和线,一丁点儿的朴素,连接了昼夜不舍的执念与旷远每个针脚,都像一粒粮食、一枚钙片,喂养着我和我的船帆每个针脚的呢喃,都是我一生花开不败的春天
每个补丁,都像一剂药贴,抚慰着我的伤痛修善着我的零乱
每个补丁的叠加,都是温暖的延续,宽容的留言
有补丁的日子,真好;母亲的补丁,最好
母亲,请再为我打个补丁
每个冬季到之前,母亲就开始给我们兄妹几个挨个儿打电话,催促快去拿做好的棉衣,有时可能也是想让在外奔波的我们回家多陪陪她。都说一辈子不管两辈的事,母亲连第三辈的事都主动承包,孙子外甥的棉衣照做不误,还一个劲地催促孙子外甥快点结婚,母亲说她要为她的重孙做棉袄。
马上进入冬月了,母亲为我缝制的新棉袄还没舍得穿。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儿时的记忆里,母亲年轻漂亮、勤快能干,是过日子的一把好手。无论是种田还是料理家务,里里外外,样样拿得起放得下。祖父母外祖父母四位老人的衣服都是母亲一手缝制,尤其是祖母,常常夸赞母亲做的单衣凉快棉衣暖和、合身可体。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鲁西农村还相当贫穷,我们兄妹四人上中学之前从没穿过“成衣”(那个时候在集市或商店买的成品衣服叫成衣),从头到脚的衣服鞋帽都是母亲缝制的“慈祥”牌。母亲的针线活手艺在全村应该是数一数二的,街坊邻居无以能比,她们也常常来求助于母亲帮忙制做,母亲会毫不含糊地放下手中的活去帮她们,并且手把手地教她们如何把棉衣做得更好。家中的一台“蜜蜂”牌缝纫机真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很少时候停下来休息,越是春秋两闲越是忙个不停,义务为左邻右舍缝这缝那。炕头一角的竹篾针线筐像个百宝箱,里面装有形状颜色各异的针线和碎布料,谁都可以尽情享用。
读高一那年我开始寄宿住校,学校一个月的时间才准许休息一个周末,可以回家拿些衣物。印象中的那个冬天来得特别早,还没轮到该休息的周末,气温突然骤降,一场大雪铺天盖地落下来。周五的第一节晚自习,上课铃刚刚响过,同学们还没安静下来,一位满身落雪的妇女跌跌撞撞走进教室,等走到我课桌旁,才看清原来是母亲给我送棉袄来了。母亲抖抖包袱上的雪,以最快的速度取出棉袄给我披身上,又放下一罐头瓶自己腌制的萝卜咸菜,没来得及多说几句话就急匆匆地走了。
天已黑,毕竟还有20多里地的土路需要冒雪步行,那节晚自习,我记不清是怎么结束的,眼前一直晃动着母亲的身影,一直担心她会不会迷路,会不会滑倒,天那么冷、风雪那么大。那个冬天,好多同学的手生了冻疮,而我没有。我们长身体的年龄,母亲不得不每年都要把新的棉衣加大加长一块,后来得知,那件棉衣是母亲连夜赶制的,因为全家老小都要更换新的棉衣。
每个冬天,我们兄妹四人都会有一薄一厚两件棉衣,母亲总会在袖口和领口加一层易拆洗的防护叫做“袖头”和“假领”,因为这些部位容易脏,棉袄不宜经常拆洗。从小到大,再冷的冬天我们兄妹四人都没挨过冻,这是我对生在蜜罐中长在福窝里这句话的最切身的体会。有时我会在别人面前炫耀母亲做的棉袄如何好于别人的棉袄,那是一种颇为自豪的体面,也是农家孩子难得的一种自信。一直到参加工作,每个冬天我都会穿着母亲做的棉衣御寒。
大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她打理完做嫁妆用的被褥,又缝制了一薄一厚两件棉袄,并且再三叮嘱做棉袄的技术要领。“嫁了人就要学会做棉袄,给公婆、给丈夫、给孩子,这是一个女人的必修课。”母亲如是说。后来两个妹妹出嫁的时候母亲依旧如此嘱托,其实由于现实工作的忙碌和生活节奏的变化,她们并没有太多地继承下母亲做棉袄的手艺,现在的外甥和外甥女还都是穿着母亲做的棉袄。
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母亲却越来越老。衣橱衣柜里的羽绒服、羊毛衫不少,无论是高价的名牌的还是时尚的品牌,总不如母亲缝制的棉袄穿着舒坦,由内到外的温暖充满母亲的味道。
年逾七旬的母亲眼戴老花镜,一手握木制板尺一手拿剪刀捏粉饼,左右开弓,在床上铺好布料,阳光透过窗子照射过来,崭新布料上的彩线横竖虚实,像是一幅宏伟的工程蓝图,上等的棉花团宛如一只乖乖的羔羊静卧小憩。尺子是亮的,剪刀是亮的,母亲的老花镜是亮的。只听到咔嚓咔嚓的裁布声,剪刀顺着彩线如鱼得水,哪里是前身哪里是后背,哪里出袖哪里做兜,母亲早已胸有成竹。第二步的工序是表和里的合片缝制,母亲麻利地穿针引线,有时还会哼几句老掉牙的革命样板戏,匀称细密的针脚有点绣花的味道,精致结实。第三步絮棉花更是技术活,一件多大多厚的棉衣需要多少棉花必须提前心中有数,哪里该厚哪里该薄要均匀到位,一沓沓雪白的棉花在母亲的手中上下翻飞,像变魔术,一会儿功夫就乖乖地钻进两片布料中间。然后开始做隐线,就是缝几趟针脚特小的经纬线,防止棉花在布料中走样变形,做了隐线的棉袄像军用袄,好看上档次。最后的一道工序是钉扣子缝口袋,什么颜色的布料配什么形状的纽扣,街上流行哪种样式的口袋,既要实用又要美观,艺术性的点缀总会有锦上添花的妙处。小时候调皮,衣服被刮破也是常有的事,母亲会在漏洞或裂口打上一个漂亮的补丁。我曾写过一首关于补丁的诗歌:
《补丁的呢喃》
针尖在鬓角的发髻上轻轻一划
一道弧线,顶针儿上的麻点又深了一下
煤油灯旁的母亲,手捏银针,牵动丝线
缝补着全家人的饥荒和营养不良的衣裳
一针一线,密密麻麻,温柔的针脚
把一个个补丁勾勒成别致精巧的图案
没有牌子的衣服鞋帽印上了母亲慈祥的名片
清贫的日子里,所有的时间和空间都装满了母亲的针和线针和线,一丁点儿的朴素,连接了昼夜不舍的执念与旷远每个针脚,都像一粒粮食、一枚钙片,喂养着我和我的船帆每个针脚的呢喃,都是我一生花开不败的春天
每个补丁,都像一剂药贴,抚慰着我的伤痛修善着我的零乱
每个补丁的叠加,都是温暖的延续,宽容的留言
有补丁的日子,真好;母亲的补丁,最好
母亲,请再为我打个补丁
每个冬季到之前,母亲就开始给我们兄妹几个挨个儿打电话,催促快去拿做好的棉衣,有时可能也是想让在外奔波的我们回家多陪陪她。都说一辈子不管两辈的事,母亲连第三辈的事都主动承包,孙子外甥的棉衣照做不误,还一个劲地催促孙子外甥快点结婚,母亲说她要为她的重孙做棉袄。
马上进入冬月了,母亲为我缝制的新棉袄还没舍得穿。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