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的项目融资课程因其跨学科性与实践导向性而对教学方法提出更高的挑战,本文归纳了我国高校项目融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几类问题,并结合系统教学设计模式理论,从设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潜能、团队案例教学与提高学生参与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项目融资;团队案例教学;教学方法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的日益推进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各行各业在对技术创新形成庞大的迫切需求的同时,对融资活动创新的呼声也越来越大,国家也越来越需要培养大批适应时代背景与实践需求的融资、投资高级专门人才。在1998年,国家教育部确定了工程管理等相关的专业,而项目融资课程作为必修课之一,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人才培养任务。作为一门新兴的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项目融资课程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因其自身的特征而面临着较大的教学创新需求。
一、《项目融资》课程的特征
项目融资(project financing),顾名思义,不同于传统形式的融资(尽管二者有一定关联),它是以项目未来产生的现金流或预期收益作为偿债的主要来源而取得的一种无追索权或有限追索权的特殊形式的融资。也有学者从广义意义上指出,项目融资是融资、财务模型、设计、经济、环境和法律等多学科的有趣交融。这就决定了项目融资课程肯定具备了跨学科性、综合性、实践性与创新性等特征。
(一)跨学科性与综合性
仅从名称和定义上看,《项目融资》课程就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它的内容涉及到投资学、工程管理学、金融学、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不仅要求学生具备相应学科的理论知识基础,而且要求学生要把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更加充分的结合,从而对学生与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有限追索是项目融资的重要特点之一,这对于本科学生来讲,可能是非常难于想象的一个概念。因为所谓追索,是指在借款人未能按约定期限偿还债务时,贷款人要求借款人以抵押资产之外的其他资产偿还债务的一种权力。这不同于契约经济学中所讲的传统契约理论。在经典经济学的契约理论中,借款方与贷款方是一一对应的,且契约标的是在契约中有明确界定的指向对象。可是,如果学生不具备较好的经济学知识基础,可能无法通过对比理解追索的具体涵义。从某种程度上讲,贷款人对项目借款人的追索形式和程度恰恰是我们区分一种融资活动到底应该属于项目融资还是传统形式融资的重要标志。所以,这种跨学科的综合性特征对学生在修这门课程时的先修课程与知识积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我们可以把为了某个特定目的的活动统称为项目,那么项目运转就需要合适的融资形式和途径。在融资过程中,不仅仅涉及到资金、信息等资源的调节与配置,还涉及到项目所依托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以及该企业的治理制度是否完善、是否具备支持的条件。因此,学习项目融资,不仅仅要研究资金如何调配,还要研究企业的组织架构、制度设计等基础理论问题,这就需要学生从经济学与管理学等学科中汲取基础知识。
(二)实践性与创新性
项目融资是经济主体在金融市场的活动之一,但它与其它相关课程的最大的差异之处就是其鲜明的实践特征。可以这样说,不同的项目,可能需要不同的融資模式,不存在一种适用于所有项目的融资模式。因为每一个项目,所涉及的所有者、借款人、贷款人等相关方肯定是不同的,这就需要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学生只有亲自参与到项目融资实践活动中去,才有可能体会到其中的差异与奥妙。但是,这对在校大学生来讲,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的学习精力以及可供选择的实践机会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实践导向的模拟情境,让学生可以相对真切地进行体验。
项目融资不同于一般融资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不断创新,这主要体现为投资结构的创新、融资结构的创新、资金结构的创新以及信用结构的创新。针对每一类甚至每一个项目,都需要融资方案设计者为该项目量身打造一套融资模式或方案。在项目融资过程中,资金的需求方不一定是“穷困者”或“贫苦者”,而资金的供给方也不一定是“富裕者”,双方之间的关系不一定、也不应该是传统意义上的“余缺调配”,而应该是一种切合项目自身需要、资金方投资方向需要的“优势互补”的整合活动。因此,这就需要从业人员或学生在投资结构、融资结构、资金结构和信用结构方面进行匠心独到的创新和设计。所以,项目融资创新绝非凭空想象,而是应该学习基础知识或理论,争取结合具体项目,出新思想、新成果,小心求证,大胆创新。
二、《项目融资》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普遍问题
笔者这些年来讲授《项目融资》课程,深刻地感受到《项目融资》课程的教学理论与方法不断在探索、在改进、在创新,也屡有收获,但是,还有一些问题在课堂上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教材、教学方法、案例选用等方面。
(一)教材单一化问题
由于《项目融资》是一门近年来新兴起的课程,并且依赖于一国的项目融资实践水平与前沿需要,所以在我国项目融资实践及相关宏观经济制度的制约下,教材的本土化程度是比较落后的。虽然经济建设水平对教材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大部分的教材存在着单一化的问题,比如教材内容大都以文字叙述为主,可读性不强。从国外引进的教材虽然注重可读性,但其知识点较零散,并不适合中国学生的学习偏好与习惯。另外,相对于项目融资实践的飞速发展,教材的更新速度是非常滞后的,这使得教材上的部分内容可能在上个世纪适用,但在当前的现实中,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
(二)案例资料欠缺
目前国内有的教材虽然理论知识体系比较充实,但所配备的案例材料非常不详细,缺少非常合适的案例。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过基础材料后,想进一步深究案例项目的具体做法或经验时,却找不到合适的具体内容,只能靠想象或推理来解决问题。这显然制约了学生的兴趣。国外引进的教材虽然注重案例配套,但其案例做法更适合该项目所在的国家环境,一些法律、制度条件在我国当前时期并不具备,这也给学生带来不少困惑,从而削减了学生对课程的注意力和投入程度。 (三)学生的参与问题
如果按照传统的课程授课方式,由于《项目融资》课程的自身综合性特征,学生是较难于理解和掌握的。此外,一般的观点认为,项目融资是国际金融的重要分支之一,工程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将其视为经济类或金融类课程,与自己将来从事的工作相关性不大,而金融类专业的学生则认为项目融资是投融资类课程,更多地侧重于技术问题,甚至片面地认为项目融资只是适合大型工程项目,并不一定适合自己未来的工作性质。并且,项目融资类课程对先修课程要求比较高,而大部分学生对此又不太了解,因此,学起来相对困难就大一些。这些因素,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不高。这对教师的授课方式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教學方法创新与对策思考
上述诸多问题,在笔者最初几年的授课过程中经常碰到,这也激发了笔者在这些方面的思考与探索。通过近些年的试验和改进,笔者与同事在日常教学改革过程中逐渐找到了一些方法,可能会提高授课效果,现将其归纳如下。
(一)设置合理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潜能
在迪克—凯瑞的模式中,通过事前评估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开始,其后两个关键环节就是教学分析与分析学习者与背景。教学目标就是教师应该清楚地界定,通过教授《项目融资》课程,让学生学过本课程后应该得到什么、能够做到什么。笔者认为,对于大学本科生而言,通过系统学习《项目融资》课程,应该能够理解基本的理论模式,并能够动手设计一个小的项目融资方案。
在教学分析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客观地评估学生对本课程的准备状态和先修知识存量,也就是说,要确定学生来学习《项目融资》课程时的知识起点如何,这是实施教学的基础前提。只有这样做了,才可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进一步地延伸教学分析,就涉及到了针对性地分析学习者与背景。
学生的潜能是无法限量的,只要激励得当,学生总可以发挥出意料之外的表现,在课堂上会显示出来更好的理解能力、更好地沟通能力与表达能力。所以,教师需要对学生学习《项目融资》课程的最初动机、过程中的驱动力和态度、情绪等进行及时的分析,这将为教师调整学生的学习背景因素提供必要的信号。只要信号“捕捉”正确,那么学生的潜能激发点总是可以被找到的。
(二)团队案例教学法
结合《项目融资》课程的实践导向与项目导向特征,案例教学法是一个合适的选择。但是,要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对案例教学法进行适当的改造。案例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如何把知识转换为能力、如何独立思考、如何进行沟通。但对项目融资课程而言,笔者认为每一个融资方案的设计都是一个项目,都需要一个设计团队来负责运作。因此,笔者在每一学期的授课过程中,都尽量结合当时经济建设实践中某行业内企业面临的典型问题,将其项目化,把学生按一定规则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们以团队的方式,在一定时间内为某一项目制定一个项目融资方案或融资模式。这样做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通过身边或最新发生的企业事件,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二是学生在寻找资料时,既锻炼了资料查找能力,又积累了对经济实践的直观认识;三是新近发生的事件,总是代表着实践工作的前沿需求,学生在解决类似问题时,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性学习过程;四是通过小组参与一个项目融资方案的设计,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这种方法在持续推广过程中,获得了学生们的普遍喜爱,更好地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是课堂教学氛围的关键影响变量,因此理应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团队案例教学方法中每个团队都进行了案例设计,所以要给学生专门的机会,让每一支团队都能够正式地陈述和表达他们的团队工作成果,来展示他们比其它团队的特别之处。笔者还发现,小组作为一个团队在进行案例演讲时,其他学生会提出一些问题,讨论过程更为激烈,这大大促进了知识的交流与转化。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而且会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项目基金:本文受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项目“专业硕士教学方法创新研究:以组织行为学为例”的资助。
【关键词】项目融资;团队案例教学;教学方法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的日益推进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各行各业在对技术创新形成庞大的迫切需求的同时,对融资活动创新的呼声也越来越大,国家也越来越需要培养大批适应时代背景与实践需求的融资、投资高级专门人才。在1998年,国家教育部确定了工程管理等相关的专业,而项目融资课程作为必修课之一,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人才培养任务。作为一门新兴的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项目融资课程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因其自身的特征而面临着较大的教学创新需求。
一、《项目融资》课程的特征
项目融资(project financing),顾名思义,不同于传统形式的融资(尽管二者有一定关联),它是以项目未来产生的现金流或预期收益作为偿债的主要来源而取得的一种无追索权或有限追索权的特殊形式的融资。也有学者从广义意义上指出,项目融资是融资、财务模型、设计、经济、环境和法律等多学科的有趣交融。这就决定了项目融资课程肯定具备了跨学科性、综合性、实践性与创新性等特征。
(一)跨学科性与综合性
仅从名称和定义上看,《项目融资》课程就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它的内容涉及到投资学、工程管理学、金融学、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不仅要求学生具备相应学科的理论知识基础,而且要求学生要把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更加充分的结合,从而对学生与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有限追索是项目融资的重要特点之一,这对于本科学生来讲,可能是非常难于想象的一个概念。因为所谓追索,是指在借款人未能按约定期限偿还债务时,贷款人要求借款人以抵押资产之外的其他资产偿还债务的一种权力。这不同于契约经济学中所讲的传统契约理论。在经典经济学的契约理论中,借款方与贷款方是一一对应的,且契约标的是在契约中有明确界定的指向对象。可是,如果学生不具备较好的经济学知识基础,可能无法通过对比理解追索的具体涵义。从某种程度上讲,贷款人对项目借款人的追索形式和程度恰恰是我们区分一种融资活动到底应该属于项目融资还是传统形式融资的重要标志。所以,这种跨学科的综合性特征对学生在修这门课程时的先修课程与知识积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我们可以把为了某个特定目的的活动统称为项目,那么项目运转就需要合适的融资形式和途径。在融资过程中,不仅仅涉及到资金、信息等资源的调节与配置,还涉及到项目所依托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以及该企业的治理制度是否完善、是否具备支持的条件。因此,学习项目融资,不仅仅要研究资金如何调配,还要研究企业的组织架构、制度设计等基础理论问题,这就需要学生从经济学与管理学等学科中汲取基础知识。
(二)实践性与创新性
项目融资是经济主体在金融市场的活动之一,但它与其它相关课程的最大的差异之处就是其鲜明的实践特征。可以这样说,不同的项目,可能需要不同的融資模式,不存在一种适用于所有项目的融资模式。因为每一个项目,所涉及的所有者、借款人、贷款人等相关方肯定是不同的,这就需要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学生只有亲自参与到项目融资实践活动中去,才有可能体会到其中的差异与奥妙。但是,这对在校大学生来讲,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的学习精力以及可供选择的实践机会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实践导向的模拟情境,让学生可以相对真切地进行体验。
项目融资不同于一般融资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不断创新,这主要体现为投资结构的创新、融资结构的创新、资金结构的创新以及信用结构的创新。针对每一类甚至每一个项目,都需要融资方案设计者为该项目量身打造一套融资模式或方案。在项目融资过程中,资金的需求方不一定是“穷困者”或“贫苦者”,而资金的供给方也不一定是“富裕者”,双方之间的关系不一定、也不应该是传统意义上的“余缺调配”,而应该是一种切合项目自身需要、资金方投资方向需要的“优势互补”的整合活动。因此,这就需要从业人员或学生在投资结构、融资结构、资金结构和信用结构方面进行匠心独到的创新和设计。所以,项目融资创新绝非凭空想象,而是应该学习基础知识或理论,争取结合具体项目,出新思想、新成果,小心求证,大胆创新。
二、《项目融资》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普遍问题
笔者这些年来讲授《项目融资》课程,深刻地感受到《项目融资》课程的教学理论与方法不断在探索、在改进、在创新,也屡有收获,但是,还有一些问题在课堂上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教材、教学方法、案例选用等方面。
(一)教材单一化问题
由于《项目融资》是一门近年来新兴起的课程,并且依赖于一国的项目融资实践水平与前沿需要,所以在我国项目融资实践及相关宏观经济制度的制约下,教材的本土化程度是比较落后的。虽然经济建设水平对教材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大部分的教材存在着单一化的问题,比如教材内容大都以文字叙述为主,可读性不强。从国外引进的教材虽然注重可读性,但其知识点较零散,并不适合中国学生的学习偏好与习惯。另外,相对于项目融资实践的飞速发展,教材的更新速度是非常滞后的,这使得教材上的部分内容可能在上个世纪适用,但在当前的现实中,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
(二)案例资料欠缺
目前国内有的教材虽然理论知识体系比较充实,但所配备的案例材料非常不详细,缺少非常合适的案例。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过基础材料后,想进一步深究案例项目的具体做法或经验时,却找不到合适的具体内容,只能靠想象或推理来解决问题。这显然制约了学生的兴趣。国外引进的教材虽然注重案例配套,但其案例做法更适合该项目所在的国家环境,一些法律、制度条件在我国当前时期并不具备,这也给学生带来不少困惑,从而削减了学生对课程的注意力和投入程度。 (三)学生的参与问题
如果按照传统的课程授课方式,由于《项目融资》课程的自身综合性特征,学生是较难于理解和掌握的。此外,一般的观点认为,项目融资是国际金融的重要分支之一,工程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将其视为经济类或金融类课程,与自己将来从事的工作相关性不大,而金融类专业的学生则认为项目融资是投融资类课程,更多地侧重于技术问题,甚至片面地认为项目融资只是适合大型工程项目,并不一定适合自己未来的工作性质。并且,项目融资类课程对先修课程要求比较高,而大部分学生对此又不太了解,因此,学起来相对困难就大一些。这些因素,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不高。这对教师的授课方式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教學方法创新与对策思考
上述诸多问题,在笔者最初几年的授课过程中经常碰到,这也激发了笔者在这些方面的思考与探索。通过近些年的试验和改进,笔者与同事在日常教学改革过程中逐渐找到了一些方法,可能会提高授课效果,现将其归纳如下。
(一)设置合理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潜能
在迪克—凯瑞的模式中,通过事前评估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开始,其后两个关键环节就是教学分析与分析学习者与背景。教学目标就是教师应该清楚地界定,通过教授《项目融资》课程,让学生学过本课程后应该得到什么、能够做到什么。笔者认为,对于大学本科生而言,通过系统学习《项目融资》课程,应该能够理解基本的理论模式,并能够动手设计一个小的项目融资方案。
在教学分析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客观地评估学生对本课程的准备状态和先修知识存量,也就是说,要确定学生来学习《项目融资》课程时的知识起点如何,这是实施教学的基础前提。只有这样做了,才可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进一步地延伸教学分析,就涉及到了针对性地分析学习者与背景。
学生的潜能是无法限量的,只要激励得当,学生总可以发挥出意料之外的表现,在课堂上会显示出来更好的理解能力、更好地沟通能力与表达能力。所以,教师需要对学生学习《项目融资》课程的最初动机、过程中的驱动力和态度、情绪等进行及时的分析,这将为教师调整学生的学习背景因素提供必要的信号。只要信号“捕捉”正确,那么学生的潜能激发点总是可以被找到的。
(二)团队案例教学法
结合《项目融资》课程的实践导向与项目导向特征,案例教学法是一个合适的选择。但是,要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对案例教学法进行适当的改造。案例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如何把知识转换为能力、如何独立思考、如何进行沟通。但对项目融资课程而言,笔者认为每一个融资方案的设计都是一个项目,都需要一个设计团队来负责运作。因此,笔者在每一学期的授课过程中,都尽量结合当时经济建设实践中某行业内企业面临的典型问题,将其项目化,把学生按一定规则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们以团队的方式,在一定时间内为某一项目制定一个项目融资方案或融资模式。这样做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通过身边或最新发生的企业事件,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二是学生在寻找资料时,既锻炼了资料查找能力,又积累了对经济实践的直观认识;三是新近发生的事件,总是代表着实践工作的前沿需求,学生在解决类似问题时,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性学习过程;四是通过小组参与一个项目融资方案的设计,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这种方法在持续推广过程中,获得了学生们的普遍喜爱,更好地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是课堂教学氛围的关键影响变量,因此理应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团队案例教学方法中每个团队都进行了案例设计,所以要给学生专门的机会,让每一支团队都能够正式地陈述和表达他们的团队工作成果,来展示他们比其它团队的特别之处。笔者还发现,小组作为一个团队在进行案例演讲时,其他学生会提出一些问题,讨论过程更为激烈,这大大促进了知识的交流与转化。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而且会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项目基金:本文受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项目“专业硕士教学方法创新研究:以组织行为学为例”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