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独伊的红色百年

来源 :女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fei666_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瞿独伊100岁了。与中国共产党同龄的她,在2021年获得了党内最高荣誉“七一勋章”。
  颁奖词是这样介绍她的:“她是赓续红色基因的革命先烈后代,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瞿秋白唯一的女儿。她曾担任新华通讯社原国际新闻编辑部干部,作为我国第一批驻外记者赴莫斯科建立新华社记者站。开国大典上,她用俄语向全世界播出毛主席讲话……”
  这样一位流淌着红色血脉、功绩卓著的女党员,却一生低调,绝少出现在公众视野。
  所以颁奖词的最后一句是这样说的:“她一生淡泊名利,从不向党伸手,从不搞特殊化,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精神品格和崇高风范。”

“好爸爸”和“小独伊”


  瞿独伊是瞿秋白唯一的女儿,瞿秋白却不是瞿独伊的生父。
  瞿独伊的母亲杨之华和瞿秋白结婚时,各自都曾经有过一段婚姻。瞿秋白的爱妻王剑虹因病去世,杨之华与瞿独伊的生父则因志趣相异而分手。1924年11月,瞿秋白和杨之华结婚,3岁的瞿独伊自此与母亲和继父生活在一起。
  在瞿独伊的记忆中,瞿秋白是一位百分百的慈父。在上海,杨之华忙于工运无暇照顾孩子,瞿秋白就主动承担了接送独伊上幼儿园的任务,在家时,他教小独伊写字画画,不厌其烦。小独伊喜欢爸爸,总喊他“好爸爸”,瞿秋白则喊女儿“小独伊”,父女感情深厚。
  1928年,瞿秋白与周恩来同往苏联,参加中共“六大”在苏举行的筹备工作。同年5月,6岁半的瞿独伊也跟随杨之华去到蘇联。
  在苏联,瞿独伊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一家三口夏天去森林里采蘑菇,冬天在白茫茫的原野上玩拉雪车。瞿秋白知道女儿爱吃牛奶渣,就常在下班的时候买一些回家,带到幼儿园去给她吃。多年后忆起当年一幕幕,瞿独伊说:“每当回想起来,都使我受到鼓舞,感到有力量,也很温馨。”

  1930年,瞿秋白和杨之华回国工作。考虑到国内白色恐怖严重,带着孩子从事秘密工作很不方便,只好忍痛将9岁的瞿独伊留在莫斯科国际儿童院。
  1935年6月,瞿秋白因叛徒出卖被国民党逮捕,牺牲于福建长汀。在刑场,他微笑淡定说“此地甚好”,然后盘膝坐地,唱着他自己翻译的《国际歌》,从容就义。
  不久后的一天,在莫斯科,瞿独伊发现同学们在交头接耳地读一份报纸,却偏偏避着她。她抢过来,看到报纸上刊登着父亲牺牲的消息,还有一张小照,千真万确是她的“好爸爸”……14岁的独伊受不住如此重击,当场晕倒。

新疆的狱中岁月


  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在莫斯科,德军轰炸机时常轰炸城市,一些炸弹落在房顶上,非常危险。20岁的瞿独伊参加了青年人的排险队伍,她和伙伴们站在建筑物的屋顶上,炸弹落下就迅速冲过去,进行排险防爆处理。
  整整三个月里,瞿独伊和伙伴们坚守屋顶,为城市排除险情。多年以后,俄罗斯总统普京为表彰瞿独伊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的贡献,曾先后授予她卫国战争胜利70年和75年勋章。
  1941年9月,瞿独伊跟随母亲杨之华离开莫斯科,返回延安参与抗日。不想在途经新疆的时候,母女二人和同行的一百多名中共党员一起,被新疆军阀盛世才逮捕并投入监狱。
  入狱后,母女俩使用化名,没有暴露身份。但反动派盯上了最年轻的瞿独伊,试图策反她。面对威逼利诱,瞿独伊意志坚定,毫不含糊:“我决不单独出狱!你们必须把我们全体无罪释放!”她还说:“我愿意为共产主义信仰奋斗,死也是光荣的。”
  在狱中,瞿独伊积极参与狱中静坐绝食的斗争,参加悼念牺牲难友的纪念和抗议活动。难友们抱定“百子一条心,集体回延安”的信念,终于,在1946年,中共中央将他们营救出来,送往延安。
  瞿独伊入狱时21岁,出狱时25岁。
  在被关押的岁月里,瞿独伊遇见了《新疆日报》国际版的年轻编辑李何,二人由相识到相爱,于1942年结婚。出狱后,瞿独伊与母亲和李何一同到达延安,瞿独伊于194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与李何一起被分配到新华通讯社工作。

用俄语播报新中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时候,瞿独伊正在西观礼台,为苏联文化艺术代表团团长法捷耶夫一行当翻译。当五星红旗伴着国歌冉冉升起,她和许多人一样,激动到泪眼模糊。

  就在这时,时任新华社社长的廖承志匆匆跑来,找到瞿独伊,交给她一个任务:用俄语广播毛主席的宣言。瞿独伊在苏联长大,俄语流利,甚至说中文也带着俄语口音,“如果不看她的脸从后头听她说话,不知道她是个中国人”。所以,毫无疑问,由她来进行俄语播报最适合不过了。
  瞿独伊迅速投入工作。很快,她用俄语向全世界播报了毛主席的讲话。
  那是瞿独伊永生难忘的光荣记忆。那一年,她28岁。
  1950年3月,瞿独伊与丈夫李何被派到莫斯科,创办新华社莫斯科分社。

  夫妇二人乘刚刚开通的中苏国际列车前往莫斯科。在列车上恰逢苏联第三届最高苏维埃代表选举的投票日,列车上就有投票箱。相请不如偶遇,夫妇俩抓住时机,瞿独伊负责对乘客进行采访,李何负责记录,新华社莫斯科分社的第一篇通讯稿就这样出炉。
  到达莫斯科后,他们在中国驻苏联大使馆安排的一个房间里办公,二人身兼译电、采访、编辑、采购、炊事等职务,整天忙得飞起,从不曾有过周末。
  在工作中,他们严谨认真,秉持勤俭节约的作风。外出从来都是乘公共汽车,哪怕落雨天被淋成落汤鸡。面对苏联同行不解的眼光,瞿独伊说:“我们国家刚开始经济建设,我们能节省一点就节省一点。”
  他们也从不计较待遇。在大使馆给他们定级定薪时,夫妇俩主动提出分别减少400卢布和700卢布。当时记者站使用的电视机、收音机和照相机,都是他们自掏腰包购置的。他们在国外发表文章的稿费,大部分也都作为党费上交了。作为生活在莫斯科的外国人,瞿独伊和李何生病住院的费用要比苏联公民高三四倍,但他们从未向大使馆申请过报销。
  当时,我国驻苏大使馆人手不足,每当有国内代表团访苏,俄语优秀的瞿独伊常被借调在外事活动中做翻译。在周总理访苏以及中国驻苏使馆张闻天大使举行宴会和在群众场合讲话时,她都担任过翻译。
  在瞿独伊夫妇的努力下,新华社莫斯科分社取得了耀眼的成绩。几年后,当二人调职回国时,莫斯科分社已经颇具规模。
  回国后,瞿独伊被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1978年,瞿独伊回到新华社,在国际部俄文组担任翻译和编辑,一直到1982年离休。

一个平平常常的人


  在瞿独伊离休前,她的母亲和丈夫都已离世。
  瞿独伊的母亲杨之华,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五届中央委员。1946年回延安后担任中共中央妇女委员和晋冀鲁豫中央局妇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华全国总工会女工部部长等职,1973年去世。
  瞿独伊的丈夫李何,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与瞿独伊共同创建新华社莫斯科分社,历任新华社驻莫斯科特派记者、《人民日报》驻莫斯科记者、国际新闻编辑部副主任,1962年去世。
  晚年的瞿独伊,日子在唱歌、跳舞、打台球、同学聚会这样的“人间乐事”中度过。瞿独伊的女儿李晓云告诉媒体,母亲喜欢唱歌跳舞,社区搞活动让她唱歌,她就上台去表演一段,从不怯场。她还经常参加各种文体比赛,经常拿奖。
  在经历过一个世纪的风雨雷电和生离死别后,瞿独伊依然活得爽朗活泼,这毫无疑问是她与生俱来的“小独伊”气质在持续散发魅力,同时也归功于她自父母双亲承袭而来的乐观昂扬的红色精神。就像她的女儿李晓云说的,“七一勋章这么高的荣誉,是对母亲那一代人的褒奖。我妈妈活得比较长,所以这个奖励给了她。实际上,这个奖是给了忠诚于党、不怕牺牲的那一代人,她只是一个代表。”
  在女兒眼里,瞿独伊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一个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
  有人曾问瞿独伊,父母留给她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瞿独伊说:“爱祖国。”
其他文献
“是波波!肯定没好事!”  我和桔子在单杠区活动,听见百米外小圆池子那里传来一阵阵喧哗,孩子的尖叫声,时不时沉闷的“扑通”声,清晰地传来。  等桔子吊完单杠,我们好奇地走过去,她在途中扯了一下我的衣角:“是波波!肯定没好事!”  我们认识这个叫波波的男孩,是去年春天捞蝌蚪的时候,桔子只是象征性地捞几只,捞完就很小心地放在装了水的桶子里,波波挥舞着手里的大网,一捞就是几十只,他没有带桶,他捞起来后直
期刊
张爱玲+苏青+炎樱  张爱玲与苏青曾经好到可以换穿衣服,可始终未能好过张爱玲与炎樱的关系。原因是男人:胡兰成在与张爱玲交往前,与苏青交往密切。张与胡好上后,有一晚张到苏青家串门,撞见胡正在苏家,醋意顿生。而在这件事情上,炎樱态度明朗:决不抢闺蜜的男人。  不过,再铁的友情也会生变。当年张爱玲离港赴美,人生低迷,炎樱却赚钱和恋爱都运势高涨,两人自然疏离。1960年炎樱结婚从纽约寄来请帖,张爱玲给新闺
期刊
英文有句话叫“Sisterhood is Power”,意思是“姐妹情就是力量”,这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有体现。  今年的热门剧集《东城梦魇》中,凯特·温丝莱特扮演中年离异的小镇警探梅尔,身材走形,面色粗粝,潦倒,讲粗口,抽电子烟续命,心有丧子之痛未平复。小镇发生年轻单身母亲艾琳裸死溪边的命案后,梅尔受命展开调查,而在那之前,她负责调查年轻女孩凯蒂失踪案已届一年却毫无进展,凯蒂的母亲黛恩原是梅尔的闺
期刊
醒目的色彩是夏季的標志,  糖果般的配饰吸睛百搭,  让你的夏天活力四射!
期刊
弟媳经常向女儿讲述她小时候在娘家未出嫁时,爸妈不疼她,任她自生自灭的往事。弄得小侄女从小到大对外公外婆意见很大,逢年过节,宁愿自己在家吃泡面,也不肯去外公外婆家做客。  一次,外公当着一大家子二十几口人的面,恨铁不成钢地嘲讽她和她妈:你长大了千万别像你妈一样。小侄女立刻不高兴了,和外公争执起来:“哪儿有当爸的这么说自己女儿的,我妈哪儿不好?”  我开导刚满18周岁的小侄女:“你已经成年了,不能偏听
期刊
我们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陌生人。  有人做过一个粗略的估算:  如果“遇到”指相遇并粗浅认识,那么,以你见到这个人觉得有印象这个最低标准为底线,假设你每天认识10个陌生人,到你80岁的时候,你总共会认识29.2万个人。  在这29.2万陌生人中,你印象最深的人是谁?  你与他、她、他们在时空中交会,你们之间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各自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陌生人来去匆匆。  很多人,很多事,不过是漫长生命
期刊
娱乐圈从来不乏新闻。前阵子的爆款基本上可以归为一个关键词:男女关系。先是吴亦凡,然后霍尊,再是钱枫,捎带手的还有圈外某著名公司的非著名高管。到如今,有的折戟沉沙,有的退出江湖,有的风浪未歇,一地鸡毛。  在吃瓜群众看来,娱乐圈或什么大码头发生这些事儿,按说也不值得大惊小怪,甚至还有个别群众在网上提醒我们,“圈”是一个多音字。这固然愤激,但也有脉络可循不是吗。  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却注意到另外的问题
期刊
2015年11月16日,这是我后半生再也不会忘记的日子。  这一天,我哥因心脏病突发去世,终年51岁。  早上九点,我接到嫂子的电话,她在电话哭:“妹,快来家里,你哥不行了……”那个瞬间,我本能地抗拒,嫂子挂断电话后我还嘀咕:“什么不行了,这么大个人,话都不会讲。”  但瞬间,巨大的恐惧将我席卷了,我的全身都抖了起来,车也发动不了。我放棄了开车,失魂一样地往外面冲去,叫了一辆车,好不容易才说清楚我
期刊
刘中林想给杨芳琳一个想不到,也没打个电话,就从北京飞到了深圳。打的来到杨芳琳租住的单身公寓,门却紧闭着,一敲再敲,敲不开,手机也关掉了。  刘中林抬头看了看北京难得一见的白云,点上了一支烟,看值班室的保安不时瞄着他,一笑,也给了保安一支烟,顺便借了半截粉笔头,在杨芳琳的门上大书三个字:“我来了。”  单身公寓旁边是一家宾馆,刘中林住了进去。给深圳的老友打了一通电话,嘻嘻哈哈一阵,约定了晚上的饭局。
期刊
去年10月底,我在出差途中接到表弟的微信说“姑父心脏病发住院”,赶紧改机票匆匆往老家赶。  母亲已经去世了。父亲这些年一直独居,我多次邀他来深圳与我们同住,他却只肯偶尔来小住一段。老人家退休后身体尚健,不愿请保姆嫌“碍手碍脚”,他自己买菜、做饭、跑步、练书法自得其乐,一句话,过得挺好。  现在这一生病,这老头只怕是没法儿“过得挺好”了。  那天我心急如焚从机场打车赶到医院,找到病房推门进去,看见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