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国的农村住房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新农村建设发展获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在农村住房发展问题上,也突出了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不断地去完善,才能够使得我国新农村建设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住房;成就;挑战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 A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住房建设的成就
(1)居住空间不断扩大
在我国开始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逐步从温饱走向小康,农村居民对于住房的要求也开始日益提高,当前在我国的农村住房需求也呈现了线性增长。1978年,我国的农村人均居住面积仅为8.1m2;而到了2012年末,我国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已经达到了41.2m2,其数据增长了将近四倍。
图1中国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变化示意图
(2)住房品质越来越好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经济也得到了快速推动,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通过多种方式增加收入,在宁波农村地区就大力发展种养业等多种渠道,随着他们的收入增多,使农村住房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农村新建住房日益增多,住房建设的质量和品质越来越好。在宁波农村地区越来越多的楼房替代了传统的平房、瓦房,砖混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也逐步替代了竹草土坯、砖木结构。
(3)农村生活设施逐渐完善
在现代城市文明的带动之下,我国农村住房的配套设施也逐步得到完善,部分镇、村配套设施与城市差别正在缩少。目前,宁波地区的农村居民基本都安装了自来水、太阳能、天然气等。而且宁波政府开始加大了对农村建设的投入,使得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日益完善,这样就给农村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例如就学、看病、娱乐以及购物等。
(4)村居环境大有改善
最近几年来,宁波新农村建设成为推动改变农村面貌的主要动力,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农村摆脱以往的旧貌,将人们的居住环境逐步进行改善;另外,农村居民住房也开始得到日益的完善,在能够满足生活居住的同时,还具有更多种功能,例如农作物生产加工、贮存、晾晒等,这样就使得住房在满足生活同时兼顾生产的需要。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住房面临的挑战
(1)农村住房浪费现象严重
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我国农村居民每人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在农村“一户多宅”的情况依旧存在。加上最近几年来,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村居民获得了新建住房之后,依然保留了原有的房屋,那么就使得原有的村庄成了“空心村”,这就是加剧造成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现象。
(2)新型城镇化,城乡固有格局难以均衡
新农村建设:就是农村城市化。在很多人的理解中,乡镇到城镇的转身前就是要建设很多新房子,但在我看来,新型的城镇化不仅仅是要盖很多房子,最重要的是人的城镇化过程,要促使他们在生产、生活方式上实现城镇化。这就涉及公共资源配置的问题,目前在宁波城镇化推进仍以政府为主导,公共资源投入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造成了区域间、城镇间固有的利益格局难以打破,农村的村民享受不到城市市民同等的教肓、医疗、生活配套等问题。
(3)社会保障城乡难达同等水平
当前的农村社会保障还停留在土地基础上,农村的承包地和“二胎指标”更为保险,尽管生活水平较低,但农民基本不用担心今后的基本生活。但农村城市化建设将带来失去土地,农民一旦失去土地其享受的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实现城乡低保、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并轨,只是目标。
(4)城镇化建设成本问题
宁波老三区城镇化率达70%,但以户籍人口算只有36%的水平,也就是说大量的半城镇化人口。按照十八大“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的要求,像我们宁波有这样大量的外来人口的城市,就面临非常大成本压力。目前地方政府财力与事权不对称,各级政府负债严重,难以满足城镇化的资金需求。尤其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作为吸纳人口号的主力,需要提升承载力,在道路、供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保障房建设、及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需要持续投入。对比小城镇的财务实力现状,即使几个卫星城镇已经建立相对独立的财政体制且具备一定财政实力,也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公共支出,再加上融资渠道缺乏。宁波是沿海城市都有这么多的问题,那么,与我国西部相比的话,就会突出更多的问题。
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住房问题解决方略
(1)统筹城乡发展管理
目前,我国农村居民对于住房消费只是为了能够满足最基本的住宅需求,没有较高层次的发展目标。所以就需要我国各级政府对新农村制定科学、合理的统筹城乡发展观,借用现代城市的发展平台,以扶持农村的经济发展,使农民增加收入,这样才能加快将农村居民住房条件进行改善,切实地解决我国农民存在传统的住房问题。
(2)科学编制新农村布局规划
将以往的城镇规划用县、市域规划进行替代,这样不但有利于城乡和区域做到协调发展,而且可以进一步地完善城乡功能,将资源做到整合规划,进而能够提高城乡的规划管理水平。另外,需要对新农村的村庄进行合理、科学的布局规划,首先要将中心村的位置进行明确,尽可能地做到将村庄规划能够和县、市域的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衔接在一起。
另外,在新农村规划时做到科学选址、动态监测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加强监管,消除安全隐患。如果一些村庄位于易受到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首先需要说服村民,鼓励做整个村庄的搬迁,对于一些对经济条件较差的村民可以给予一些经济补贴,也可采用高山移民、扶贫移民等形式协助他们进行搬迁。另外,也需要地方政府建立对自然灾害的动态监测管理,而且制定较为合理、完备的紧急预案,一旦遇到自然灾害来临,那么就能够迅速组织村民进行快速转移,确保村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3)对新农村建设进行立法
农民作为法律主体,在法律上表现为一系列权利的集合体,我国新农村建设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农民权利的缺失。如若要彻底解决新农村建设问题,必须要从权利公平角度人手,加快赋予农民平等的经济权利、社会权利、政治权利和文化权利,对权利资源进行重新分配,而对权利进行分配最公平有效、最具权威性的依据是法律。因此,新农村建设从主体意义和权利角度上讲,其实质应是对农民权利的再分配,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住房改革的基础上要通过立法手段加以解决,并对妨碍和侵害农民权利的行为进行制裁以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4)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事实上,能够真正提高农村居民的住房条件,就需要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进行彻底地改善。所以,不但要得到各级财政的资金补助,而且要制定多方参与的机制,例如村级积极筹集、社会各界捐助等,这样就可以从多渠道获得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
总结
本文通过对我国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农村住房所获得的成就进行阐述,也將所出现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住房差异显著以及住房浪费严重等问题进行分析。本文认为需要从统筹城乡发展、加大经济扶持、加强规划管理以及科学选址等多方面进行解决所存在的问题,以此来促进我国农村居民居住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瑛,王静爱,等.中国农村居民住房现状分析[J].经济地理,2012,(12):198—200.
[2]曾武成.农村住房消费问题研究:一个阶层分析的视角[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2l一24.
[3]易成栋.中国农村家庭住房状况的省际差异分析[J].农村经济,2012,(12):103—106.
[4]王舜泽.住房使居民致富,农村可以复制[J].经济研究导刊.2013(35)
[5]潘安平.农户参与危旧房改造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温州市的实证研究[J].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1)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住房;成就;挑战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 A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住房建设的成就
(1)居住空间不断扩大
在我国开始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逐步从温饱走向小康,农村居民对于住房的要求也开始日益提高,当前在我国的农村住房需求也呈现了线性增长。1978年,我国的农村人均居住面积仅为8.1m2;而到了2012年末,我国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已经达到了41.2m2,其数据增长了将近四倍。
图1中国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变化示意图
(2)住房品质越来越好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经济也得到了快速推动,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通过多种方式增加收入,在宁波农村地区就大力发展种养业等多种渠道,随着他们的收入增多,使农村住房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农村新建住房日益增多,住房建设的质量和品质越来越好。在宁波农村地区越来越多的楼房替代了传统的平房、瓦房,砖混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也逐步替代了竹草土坯、砖木结构。
(3)农村生活设施逐渐完善
在现代城市文明的带动之下,我国农村住房的配套设施也逐步得到完善,部分镇、村配套设施与城市差别正在缩少。目前,宁波地区的农村居民基本都安装了自来水、太阳能、天然气等。而且宁波政府开始加大了对农村建设的投入,使得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日益完善,这样就给农村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例如就学、看病、娱乐以及购物等。
(4)村居环境大有改善
最近几年来,宁波新农村建设成为推动改变农村面貌的主要动力,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农村摆脱以往的旧貌,将人们的居住环境逐步进行改善;另外,农村居民住房也开始得到日益的完善,在能够满足生活居住的同时,还具有更多种功能,例如农作物生产加工、贮存、晾晒等,这样就使得住房在满足生活同时兼顾生产的需要。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住房面临的挑战
(1)农村住房浪费现象严重
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我国农村居民每人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在农村“一户多宅”的情况依旧存在。加上最近几年来,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村居民获得了新建住房之后,依然保留了原有的房屋,那么就使得原有的村庄成了“空心村”,这就是加剧造成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现象。
(2)新型城镇化,城乡固有格局难以均衡
新农村建设:就是农村城市化。在很多人的理解中,乡镇到城镇的转身前就是要建设很多新房子,但在我看来,新型的城镇化不仅仅是要盖很多房子,最重要的是人的城镇化过程,要促使他们在生产、生活方式上实现城镇化。这就涉及公共资源配置的问题,目前在宁波城镇化推进仍以政府为主导,公共资源投入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造成了区域间、城镇间固有的利益格局难以打破,农村的村民享受不到城市市民同等的教肓、医疗、生活配套等问题。
(3)社会保障城乡难达同等水平
当前的农村社会保障还停留在土地基础上,农村的承包地和“二胎指标”更为保险,尽管生活水平较低,但农民基本不用担心今后的基本生活。但农村城市化建设将带来失去土地,农民一旦失去土地其享受的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实现城乡低保、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并轨,只是目标。
(4)城镇化建设成本问题
宁波老三区城镇化率达70%,但以户籍人口算只有36%的水平,也就是说大量的半城镇化人口。按照十八大“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的要求,像我们宁波有这样大量的外来人口的城市,就面临非常大成本压力。目前地方政府财力与事权不对称,各级政府负债严重,难以满足城镇化的资金需求。尤其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作为吸纳人口号的主力,需要提升承载力,在道路、供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保障房建设、及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需要持续投入。对比小城镇的财务实力现状,即使几个卫星城镇已经建立相对独立的财政体制且具备一定财政实力,也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公共支出,再加上融资渠道缺乏。宁波是沿海城市都有这么多的问题,那么,与我国西部相比的话,就会突出更多的问题。
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住房问题解决方略
(1)统筹城乡发展管理
目前,我国农村居民对于住房消费只是为了能够满足最基本的住宅需求,没有较高层次的发展目标。所以就需要我国各级政府对新农村制定科学、合理的统筹城乡发展观,借用现代城市的发展平台,以扶持农村的经济发展,使农民增加收入,这样才能加快将农村居民住房条件进行改善,切实地解决我国农民存在传统的住房问题。
(2)科学编制新农村布局规划
将以往的城镇规划用县、市域规划进行替代,这样不但有利于城乡和区域做到协调发展,而且可以进一步地完善城乡功能,将资源做到整合规划,进而能够提高城乡的规划管理水平。另外,需要对新农村的村庄进行合理、科学的布局规划,首先要将中心村的位置进行明确,尽可能地做到将村庄规划能够和县、市域的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衔接在一起。
另外,在新农村规划时做到科学选址、动态监测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加强监管,消除安全隐患。如果一些村庄位于易受到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首先需要说服村民,鼓励做整个村庄的搬迁,对于一些对经济条件较差的村民可以给予一些经济补贴,也可采用高山移民、扶贫移民等形式协助他们进行搬迁。另外,也需要地方政府建立对自然灾害的动态监测管理,而且制定较为合理、完备的紧急预案,一旦遇到自然灾害来临,那么就能够迅速组织村民进行快速转移,确保村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3)对新农村建设进行立法
农民作为法律主体,在法律上表现为一系列权利的集合体,我国新农村建设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农民权利的缺失。如若要彻底解决新农村建设问题,必须要从权利公平角度人手,加快赋予农民平等的经济权利、社会权利、政治权利和文化权利,对权利资源进行重新分配,而对权利进行分配最公平有效、最具权威性的依据是法律。因此,新农村建设从主体意义和权利角度上讲,其实质应是对农民权利的再分配,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住房改革的基础上要通过立法手段加以解决,并对妨碍和侵害农民权利的行为进行制裁以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4)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事实上,能够真正提高农村居民的住房条件,就需要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进行彻底地改善。所以,不但要得到各级财政的资金补助,而且要制定多方参与的机制,例如村级积极筹集、社会各界捐助等,这样就可以从多渠道获得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
总结
本文通过对我国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农村住房所获得的成就进行阐述,也將所出现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住房差异显著以及住房浪费严重等问题进行分析。本文认为需要从统筹城乡发展、加大经济扶持、加强规划管理以及科学选址等多方面进行解决所存在的问题,以此来促进我国农村居民居住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瑛,王静爱,等.中国农村居民住房现状分析[J].经济地理,2012,(12):198—200.
[2]曾武成.农村住房消费问题研究:一个阶层分析的视角[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2l一24.
[3]易成栋.中国农村家庭住房状况的省际差异分析[J].农村经济,2012,(12):103—106.
[4]王舜泽.住房使居民致富,农村可以复制[J].经济研究导刊.2013(35)
[5]潘安平.农户参与危旧房改造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温州市的实证研究[J].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