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与园区内生式增长模式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hong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2007年9月5日
  地点: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宴会厅
  主办单位: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领导小组
  承办单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协办单位:中电银通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直播:新浪网 搜狐网 腾讯网 天极网
  支持媒体:《中关村》杂志
  整理:程桔华(《中关村》杂志记者)
  摄影:刘继文 白也(《中关村》杂志记者)
  
  


  论坛综述:
  第十届中关村发展论坛旨在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探索创新之路,针对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关键问题给予引导和指导,助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的产业化和国际化发展。
  中关村发展论坛是由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领导小组主办,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承办的重要活动。2005年召开的中关村发展论坛以自主创新为探讨的主线,从创新理论体系和创新道路建设方面对自主创新进行了阐述。2006年召开的中关村发展论坛提出了自主创新能力成熟度模型和自主创新体系构建工作,政、产、学、研界人士广泛参与,无论是从理论建设还是实践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逐步形成了参与广泛、规格高、层次高、影响深远的特点,有力地助推了创新型国家建设。
  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在“北京大学三井创新论坛”2007年首次讲座上指出,要突出自主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内生式”增长转变。可见,内生式增长已经成为目前中国高新区突破发展瓶颈、实现新的创新跨越的重要课题。高新区的内生式发展是指靠不断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来实现企业成长,推动产业组织创新实现产业集群式发展,推动体制创新,实现体制突破,使高新区真正发挥创新主力军作用,缩减对外力的依赖,以减少不可控的外力变化所带来的制约。
  因此,本届论坛结合了中关村当前的发展需要,在总结十年经验的基础上致力于不断的完善,丰富自主创新体系的内涵,提出了以“自主创新与园区内生式增长模式”为主题,共同探讨提升园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方法与可能,通过主题演讲、圆桌对话等多种形式,分政策篇、学术篇、产业篇三个环节,全方位探讨中关村如何深化自主创新,构建园区的内生式增长模式,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实现增长模式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
  本届论坛参与嘉宾层次高,邀请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张景安,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安民,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梁桂,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司长梅永红,第十届中关村电脑节组委会主任、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代区长、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主任林抚生,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任冉齐,中共海淀区委常委、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副主任于军等政府领导,美国、法国、乌拉圭、斯洛伐克、比利时、约旦、乌克兰等二十多个国家驻华使馆官员,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深圳商学院院长、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海闻,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清华大学教授、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主任梅萌,北京 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武文生等中外知名专家学者,以及AMD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郭可尊,时代集团总裁王小兰,北京大学教授、AVS工作组组长高文,北京金山软件公司总裁雷军,北京慧点科技开发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姜晓丹,北京创毅视讯科技公司董事长兼CEO张辉等知名创新型企业代表。
  本届论坛的成功召开,彰显海淀中关村创新引领的龙头地位,探讨区域创新环境的营造,发挥海淀中关村政、产、学、研优势,探索园区内生式增长机制,增强园区产业组织创新,推进产业形态演变,打造高段产业,探索园区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确立中关村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龙头地位。
  
  电脑节,中关村发展的缩影
  戴 卫(第十届中关村电脑节组委会主任、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
  一年一届的电脑节是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的缩影。十多年来中关村形成了一区多园、多基地的发展格局,高新技术产业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增长,高水平的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投融资、企业信用、产学研结合、产业联盟、学会和中介服务等等这些机制、体制创新不断取得突破,一大批高科技企业正在做强做大,走向世界。现在的中关村已经成为中国自主创新的高地和首都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龙头。
  中关村科技园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海淀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今天的海淀园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主体和核心,北京地区的大学、科研院所集中在海淀,中关村科技园区一半以上的高科技公司,一半以上的企业总收入集中在海淀园。中关村科技园区自主创新成果主要出自于海淀园,吸引了风险投资、上市的股份公司主要在海淀园,世界五百强中的很多企业在海淀建设了他们的研发中心。今天的海淀正以更大的力度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中关村电脑节是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是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的节日,是所有中关村人的节日!
  
  自主创新,“中国创造”的引擎
  张怀西(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把科技进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2006年1月,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全国政协一直以来都在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的建设的全面协调,我们一定能够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巨大飞跃,将我国建设成为真正的创新型国家。
  


  今天,中关村发展论坛隆重召开,以自主创新和园区内生式增长模式为主题,以自主创新为主心力,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推动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为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整合创新资源方能爆发创新动力
  赵沁平(教育部副部长)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我们能不能突破体制的瓶颈,赢得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发展,关键在科技创新和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新时期的战略选择,是致力于世界强国之林的必由之路。
  一个国家和地区如果拥有最强大的人才资源,拥有最具活力的创新体系,拥有最深厚的创新文化,就能够赢得科学技术的比较优势,进而保持在全球或区域经济竞争中的战略主导地位。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贯彻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和突破口。高等学校不仅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在当代科技创新方面更具有独特的优势,比如多学科综合交叉的优势,多学科人才汇聚,特别是年轻人才源源不断的优势,高校之间形成的知识信息网络优势,以及大学在引领创新文化建设方面的优势等等。
  2006年高校为国家贡献了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15项,占总数的51.7%,国家技术发明奖25项,占通用项目总数的61%,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06项,占通用项目总数的57.6%,高校科技成果转换也取得新的进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高等学校正日益成为技术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国防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和生力军,同时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蓬勃发展,推动了理论创新,促进了先进文化建设,较好地发挥了现代化建设智囊团的作用。
  北京市海淀区是我国教育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一批著名高等院校和教育科研机构云集,同时汇聚了大批优秀的高新技术企业,这一地区拥有科技领先和人才汇集的优势,其发展也越来越为世人瞩目,而只有将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创新优势结合起来,将创新资源整合起来,创新的动力才能爆发出来。希望通过本次论坛的研讨与交流积极探索有中关村特色的产学研有机结合,具有创新活力的发展模式,为区域创新和国家创新体系做出应有的贡献。
  
  核心技术,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
  娄勤俭(信息产业部副部长)
  “十五”以来,我国信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2006年信息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7.4%,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75万亿元,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二,其中软件产业销售收入4800亿元,电子信息产品出口达到3641亿美元,占全国出口的37%,全国电话用户总数突破8亿户,互联网用户达到1.37亿户,今年1到7月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58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7%,其中制造业实现业务收入2.28万亿元,增长18.2%,软件业实现业务收入2994亿元,增长23%,我国信息产业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明确要把掌握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信息产业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发展中国信息产业关键是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信息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信息产业部正在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积极推动出台和落实相关的政策措施,组织和信息产业的科技重大专项,大力实施标准和知识产权战略,努力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环境,推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通过持续持久不懈的努力,增强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引领产业由大到强。
  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关村已经成为我国最具创新合力的区域和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形成了明显的产业聚集优势,在软件、集成电路、数字视听等领域取得了一些技术突破,联想、方正等企业从这里起步开始走向世界,一大批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正蓄势待发。中关村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产业企业发展的环境,中关村发展论坛已经成为业界人士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大家共同探讨信息产业创新与发展的大计,希望中关村发展论坛越办越好,为信息化建设献计献策,发挥更大的作用。
  
  创新,让中关村持续精彩
  张景安(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
  去年1月9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创新大会,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实践证明,当一个国家经济落后差距比较大的时候,引进是一条捷径,没有当年的引进也就没有今天的辉煌,但是当差距缩小的时候,被引进的国家认为你的发展会威胁到他的利益时,引进先进技术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这时候再引进几乎就是白日做梦,这是我们新阶段的新特点。
  从当年的大量引进到今天的自主创新,这是我们党在不同时期制订的不同发展战略,体现了我们党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发展观。今天,创新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潮流。中关村人才密集,举世瞩目,是我国民营高科技企业创新创业的发源地,中关村20年是创新创业的20年,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引领创新的基地。中关村对中国高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召开中关村发展论坛不仅对北京首都具有重大意义,对全国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推动中关村创新环境的优化,创新文化氛围的营造,创新企业的茁壮成长。让创新的激情迸发,让创新的幼苗尽快能够长成苍天大树,让创新成为中关村和我们整个高科技企业发展的生生不息的源泉和动力,让中关村在引领创新创业中,在打造核心竞争力中展示中关村持续的精彩!
  
  


  中关村,自主创新高地
  孙安民(北京市副市长)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的科学技术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全国高新技术产业最为密集,创新人才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贯彻国家创新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重要举措,是加快首都发展的重要选择。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北京市委市政府根据北京发展现状和特点明确提出: “十一五”期间,北京将大力实施首都创新战略,通过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到2010年初步把北京建设成为创新型城市。中关村是首都创新体系的龙头,在首都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将打造自主创新高地。本届中关村发展论坛的召开为各界人士搭起了交流的桥梁,希望大家能够广开言路,拓展思路,为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国家技术转移公共政策
  梁 桂(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
  所谓公共政策主要是指公共政府部门怎样出台、提供一些公共产品,能够使得产学研更好地结合,产生更好的积极效果。
  一个基本的关于技术转移的模型,就是来自于大学研究机构实验室,通过产学研合作,通过许可,通过创业形成在国内外市场上能够实现技术到商品直接跳跃的市场行为,在这个过程中要区分的是,在大学研究院所和实验室,在技术阶段,在研究阶段的知识产权和在经过产学研合作或者经过许可,经过创业,然后做成真正在做企业之前的可行的知识产权的不同内涵。
  从大学研究院所来说,什么叫利润的最大化?未来市场的不可知,无法评估,自己创办企业很可能有失于自由的学术,包括国家对大量的研究机构投入所形成的这些公共财政,可能是不公平的,因为自己的资助研究得到财政部门的投入。从产业部门来说,可能来自于市场霸权,掌握了一项技术的开发能力,对于市场的主导,对于垄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这种市场霸权随着技术开发不断地变化,快速地变化。很难说一项技术转移给一个企业,企业就能够独占,可能技术存在一系列的外溢情况,所以这两个方面无论从R&D的部门还是从产业部门来说,对于技术来说,对于一项技术的转移是两个不同的取向,不同的目标,所以存在着我们所谓的系统失灵。
  从国家创新系统来看,锦涛总书记专门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从技术创新系统来看,应该是由大学研究院所、产业和所谓政产学研合作体构成,政府围绕创新的环节确实有不同的投入取向,所以最关键的因素是怎样使市场和政府能够联手,实现整个产业,整个创新链的完整。
  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来看,整个公共政策主要是强调技术创新系统的联合分工有序。跟美国和欧洲比较,创新系统实际产出是完全不同的,这从大学、产业界得到的资助份额上可以看出,也可以从欧洲和美国波斯顿地区、 慕尼黑地区和台湾地区不同的产出效果可以看出。
  对我们国家来说,我感受到我们在目前全球化的情况下,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一方面将近75%的技术转让额实际上来自于关联交易,实际上对于周边的溢出主要针对不同的地区,如果R&D强度比较高,R&D的创新能力比较高,可能有正向的溢出,假如当地实际上是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弱,是负面的溢出,或者说技术吸入。
  在中国现阶段更多的是挑战大于机遇,不是机遇大于挑战,一方面我们国家的创新系统从计划体制到市场体制,在转轨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另一方面,我们的技术企业虽然成长起来了,但在登向全球舞台代表国家力量的情况下我们感觉还是很弱,尤其是在面临国外强大的竞争的时候。我们必须要着眼于国家创新系统的建设,着眼于全球环境下的自主创新,要学习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来全面地落实好各方面新的政策。
  
  “四位一体”发挥中关村的创新引领作用
  任冉齐(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
  2005年6月17日,温家宝总理在视察中关村科技园区时,明确提出了“四位一体”的战略定位,即:国家高新区要努力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主要特征就是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标,围绕着关键技术创新来配置资源的产学研结合的经济综合体。
  按照这样一个目标,中关村发展要围绕着国家的战略目标来实现自己的任务: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科教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先行示范区,它理应为首都的发展和科技奥运做出贡献;中关村科技园区有高等院校50多所,科研院所2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2006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从业人员达到了79万人,归国留学创业人员近万名,园区承接了国家四分之一的“863”项目和三分之一的“973”项目,园区内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占了全国的四分之一。中关村要聚焦高端产业,率先发展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研发服务业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以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首都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关村必须整合各方面的有限资源,集中投入,争取在某些领域,某些环节上取得重大的突破;要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律和国际的成功经验,加强机制体制改革和创新,积极营造高新技术创业企业走出去的发展环境。
  中关村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的一些主要做法,一是坚持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文化创新四方并举的全方位的创新;二是要发挥和调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三方面的创新主体的合力,要坚持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创新力量为基础和支撑,突出发挥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三是大力推进支撑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的改革试点。中关村在制度创新方面的主要任务是要率先建立起以市场经济为基础,支撑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环境,重点是投融资制度,知识产权制度,信用制度和人才培养激励制度。
  中关村要发挥它的龙头作用,主要是包括下面几个方面。一是创造数量多,水平高的自主知识产权;二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经济结构调整做贡献;三是在投融资、信用、中介服务、政府采购、政府职能转变等机制体制创新方面走在前列;四是发挥科教资源优势,推动产学研结合;五是吸引和培养高端人才;六是促进国际化发展。
  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中关村科技园区在产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闪联标准”被评为中国标准贡献一等奖;中关村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国家标准和移动多媒体广播行业标准已经被国家认可而出台;在集成电路方面,实现了设备上和芯片上比较大的突破;在生物疫苗领域,人用禽流感的疫苗通过了一期临床实验。2006年,中关村科技园区实现了高新技术企业的总收入超过了6700亿,我们预计今年将超过8000亿;启动了中关村非上市公司股价报价转让试点,已有挂牌企业17家,其中2家实现了定向增资本,最近国务院决定把这样一个报价系统在全国推广;设立了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实施了创业投资机构的风险补贴政策,吸引了境外创业投资量,占了全国一半,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关村企业占中国大陆总数的一半左右;作为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单位,中关村探索出了以信用促进融资的成功经验;整合和发展中关村科教资源优势,启动了中关村开放性的实验室工程,为打造中关村的中关村企业研究院创新了一步;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职业化运作的新型协会组织已经超过了30家。
  中关村科技园区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将主要围绕这几方面展开:建设和完善技术创新和创业服务两大体系,推进投融资,信用机制,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吸引使用等四项机制创新。
  
  中国高科技产业必须建立起自己的研发平台
  梅永红(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司长)
  2006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5千亿美元,达到5287.5亿美元,占全部商品出口额和进口额的比重分别是29.0%和31.2%。在出口额和进口额中,外资企业的比重分别是88.1%和79.8%,在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各类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仍然占绝对主导地位,比重达87.3%,而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高技术产品比重不足10%,甚至比1996年的14.3%还降低了5个百分点。
  这几组数据再次告诉我们,中国的高技术产业仍然没有摆脱高技术加工业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外资企业一统天下的基本格局。
  第一,高技术产业的核心是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这些年来,我一直在鼓吹一个传承百年的经典经济学思想:力量重于财富。无论是对于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来说,有形的财富固然重要,但却不是永恒的,甚至是可以被剥夺的。比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得一些国家三分之二,甚至更多的国民财富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大批中产阶级破产,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一万亿美元,有的国家至今仍然没有从这场危机的阴影中完全走出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如何维护已有的财富,如何让财富不断升值,才是国家和企业不二的生存法则。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不是财富本身,而是力量,知识资产和人力资本。对于高技术产业来说道理更是如此,无论产业规模有多大,也无论生产什么,关键是这个产业的命脉,知识资产和人力资本掌握在谁的手里。总之,一个只有规模扩张,而少有知识资产和人力资本积累的高技术产业,不应该成为我们长期追逐的目标。
  第二,中国高技术产业必须建立起自己的研究开发平台。多年来,我国的产业政策明显偏好GDP增长,投资扩张和税收增加等短期目标,实现这些目标的捷径就是招商引资和以市场换技术。但是在不少区域或领域,这一选择往往是以放弃自主创新的研究开发平台作为代价。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产业领域的知名品牌消失了,对外技术依赖程度加深了,大批尖端人才流失了,据有关资料分析,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3%左右,比全国制造业的平均利润率还要低将近一半,这些数据和案例说明,放弃了技术开发平台,也就意味着放弃了学习和追赶,其结果就是放弃未来。
  第三,中国高技术产业充满希望和机会。去年,我国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确立了走自主创新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此后,国家又相继出台了与中长期规划纲要相配套的一系列具体政策,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和鼓励企业投入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尽管这些政策效果不可能立竿见影,但其后续的效率未可限量。事实上在通信、微电子、核心软件、芯材料、生物等众多高技术产业领域,一大批企业正在迅速崛起。从2000年到2005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从世界第八上升到第四,十一期间仅国家863计划就申请发明专利一万七千余项,获得专利授权三千七百多项。2006年十天的发明专利申请量相当于1986年全年的申请量。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拥有两大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巨大的国内市场空间,二是丰厚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只要利用好了这两大资源,我国高技术产业就没有理由长期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末端。
  一部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历史,实际上也是一部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历史,作为一个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大国,中国对这一文明进程的贡献很少,从而直接导致中国近代百年的沉沦和苦难。今天,在人类更新的文明进程中,13亿中国人再也不会充当无所作为的旁观者!
  
  


  法国工业集群竞争力
  明素英(法国大使馆科技副参赞)
  法国IT的工业区并没有很长的历史,所以在2005年的时候为了加强法国行业的竞争力,推进经济的发展,同时推动全国的R&D科研发展,推动法国在这方面出口,法国政府决定建立一个竞争力科技群。为了能够实现这个目的,为了能够进一步推动创新,我们把这个集群进行了一个结构上的调整,从而能够推动这个工业的创新,进一步服务中小企业,对R&D科研进行投资,我们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工业群,获得了很多合作伙伴。为了能够推动建立这样一个集群,法国工业部主要参与建立,并且集合了所有相关的力量和领导,把它集中在这个群集,地区的一些R&D研究机构也积极地参与进来,有些创新部门也进入。OSEO与集群共同承担了一些金融上的风险,另外,一些中小企业也承担了一些财经上的风险。OSEO还在全国建立了五个办事处。它的主要工作就是提供更多的资金,促进科研活动,它的预算目前是每年7亿5000万欧元,这个创新在2005年的预算是15亿欧元。为了能够进一步扩展它的地点,能够进一步吸引更多的企业,在2005年3月之后我们进一步进行了扩展,目前有很多投资进入到了R&D和高科技这方面,中国也应该在创新和科研这方面进行尝试,进行更多的投资。我想更多的力量需要参与进来,所有这些参与方,包括很多高科技公司和政府,给了我们很多提示建议。有什么样的技术可以在欧洲进一步推动并获得更多的关注,包括一些信息技术还有一些推动销售等等的研究。最后的结果就是在2005年,在法国建立了竞争工业集群。当然这个工业集群是集中在一些大学比较集中的区域,它有着共同的战略才能产生合力,能够集中科技产学研各个方面的合力,同时它也必须制订出一些可实施的计划才能够推动这个工业集群的发展。
  2005年,它的预算大概是400万,所以我们也欢迎各种公司,还有科研单位,还有大学能参与到这个集群之中,它的目标就是能够在参与之中能够分享资源,同时能够实现一种利益分享,创造一种平衡。为了能够建立这样一个集群,法国政府建立了一个主要的倡议,他要求来自大学的一些和产学研各个方面的代表能够提出申请,表达他们在法国这些集群中建立他们机构的意愿,同时也通过这样一个集群推动各方面利益的融合,同时还有一些经营战略研究的项目,他们都是在一些非常独特的,非常专业的部门进行这样的尝试。同时它也能够不断地推动各方面之间的协作,还有很多的市场机遇,这样就有能力在较短的期间内产生一些可执行的计划。
  2005年,法国政府集中了很多答案,然后从中我们找到一些比较好的方案。这个集群基本上是遍及法国全国,是基于一个地方把它建起来,比如说把两个不同的地区进行连接,一个是在南方,然后把大学、研究中心还有企业进行集中。这个集群有着全球的吸引力,已经有16个很重要的在全球享誉的企业。
  这个集群也包括很多研究项目,这也是我们建立集群的最终目的。法国政府把这样一个集群推广到全国,同时提供了很多的预算和经费,也与一些国家政府签定协议,或者得到一些国家政府的帮助。目前,这个集群正在争取更多的合作伙伴,包括一些高科技企业,同时我们还希望能够扩展到更多的地区,也希望能够扩展到中国。
  
  内生式增长模式实现园区新跨越
  于军(海淀区委常委、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党中央国务院把握全局,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海淀园作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第一个园区,已经走过了将近20年的发展历程,面临着即将进入或者说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今年我们进一步探讨并推进海淀园内生式增长模式,我想是在去年前一阶段工作基础之上向纵深发展的延续,所以我想以海淀园作为一个案例,来探讨或者探索科技园区内生式增长的规律和特点。
  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核心区海淀区,我们认为已经进入了内生增长的阶段,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在中国改革开放和世界新技术革命双重推动下,中关村的科研人员走出高校,走出象牙塔,依托科技资源催生了中国的硅谷——中关村。将近20年的发展,中关村经历了要素聚集、产业主导、创新突破等发展阶段。海淀园的资源和特点要求我们依靠技术进步,人才素质的提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质的飞跃,这是海淀园在有限空间寻求无限价值的重要出路。海淀园的发展目前正步入增长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自主创新能力的突破。在几次国家科学进步奖颁奖中,海淀园都以众多的数量多次排列在全国的区域第一。2004年,海淀园以45个获奖项目总数居全国第一;2006年,海淀园完成的技术合同登记22800多份,成交总额达到了三百多亿元人民币,分别增长幅度是70%以上;2008年奥运会,众多企业成为支撑科技奥运的主要力量。联想成为奥运全球合作伙伴,另外有多家知名企业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加盟赞助企业,这一切可以说明我们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
  第二,技术进步的贡献显著。2006年,海淀园总收入实现了3000亿人民币,另外相应的就是技术收入在逐渐提升。
  第三,高级人才结构的优化。海淀园企业高素质人才一直呈上升趋势,在全部的从业人员当中,参与科技活动的直接人员达到了20万以上,占46%,全国共有科技人员大概是3500万,总规模在全世界第一。产学研的企业人数虽然占全国总科研人员的1%,但是更多的高端人才都聚集在海淀园。
  第四,高端产业效应明显。海淀园鼓励文化创意产业,信息服务业等高端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的重要支撑力量。
  第五,研发体系逐步完善。2006年,海淀园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初步统计300亿人民币,相比2005年同比增长了57%。海淀园的研发投入总数并不多,但是已经占到全国的8.4%。另外众多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建立,跨国公司的研究中心的建立和企业功能中心的建立,已经初步形成推动经济内生式增长的良好基础。我们初步判断,园区已经进入了一个内生式增长的发展阶段。
  我们在探索海淀园内生式增长的模式,内生式增长的动力是什么?怎样推动和促进内生式增长?内生式增长有没有可操作的内容和可推广的模式?这是我们首先要判断的。我们提出海淀园内生式增长三级动力发展模式,要素质量提升,产业良性互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产业领域的跨越。
  要素质量提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技术进步,二是人才素质的提升。
  产业良性互动拉动内生式增长的加速。如今,海淀园产业已经出现高度聚集,中度聚集和潜在聚集的状态,海淀园这些产业类型之间的要素资源的互相频繁的互动,也加强了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产业聚集效应得到了强化,成为地区增长剂,吸引了为企业服务的各种中介、物流、技术研发中心、金融服务等资源在这个区域相对集中。
  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内生式增长。在海淀园由信息制造、网络设备制造等为依托发展起来的信息服务业,具有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高的特征,在整个经济总量中占据重要作用,实现了产业的升级。
  产业跨越带来海淀园内生式增长局部的飞跃。海淀园在参与全球竞争过程中,洞察到3G,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等新型业态的产生,在有限条件下带来了整个经济体系效益的提升,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
  创新资源整合引致内生式增长聚变。海淀园高度重视创新资源的整合,创新体系的构建,中关村科技园区目前有将近两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核心区的海淀园,涉足领域非常宽泛,这些企业在长期的共生共荣当中形成了一种独有特色的创新体系生态群。另外,在海淀区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互动当中,也不断演绎出了园区产学研合作的新的模式。
  在技术转移和转化方面,以大学和科研院所所组建的企业的模式最为突出。在产业化方面,以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为明显特征,搜狐和清华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一种创新合作模式也就诞生在海淀。
  实施引擎计划大力推进内生式增长。中关村科技园区高度重视内生式增长对区域经济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我们也考虑可以启动促进经济内生式增长的引擎类计划,以支持技术进步为基础,高素质人才培育为保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为核心,产业聚集,产业升级,产业跨越为关键,中介服务为辅助的促进内生式增长的体系。积极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加强人才培养是促进经济内生式增长的保证。通过博士后工作站,海淀区各类企业培训中心等机构,努力打造高技术行业的领军人物和核心人物。
  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是促进经济内生式增长的核心。通过创新行动计划,一对一服务中关村的百强企业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园区内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
  产业聚集、产业升级和产业跨越,成为促进经济内生式增长的关键。通过专业园区和产业园区的规划加强产业的聚集效应,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跨越。
  中介服务体系是促进经济内生式增长的幅度。海淀园协会联盟等中介服务组织和个人活跃,像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北京民营企业实业家协会,中关村电子产品贸易协会等中介组织,涵盖在中关村的各个领域,涵盖了各个行业,并在投融资,人才,国际交流等领域方面已经为我们园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我们全社会,也是我们企业界,政府和我们更多的创新人才共同的责任,更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必然要求,高新技术园区在这其中应该肩负起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在促进经济内生式增长上也应该有所作为。作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地方政府机构和产业发展的促进机构,我们希望以我们的实践中的总结和体会,借此呼唤更多的主体参与到探索和实践当中,以形成我们真正的内生式发展的力量。
其他文献
俄罗斯总统普京,选在“情人节”那一天,举行离任前的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历经4小时40分钟,回答了到会的1364名记者提出的100多个问题,堪称为“新闻盛宴”。窃以为可载入“为官列传”的史册。  “我深信,我丝毫无愧于两次选我当总统的俄罗斯人民。整整8年了,我像奴隶一样从早到晚地劳作,我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力。我满意自己的工作。”2007年,俄罗斯的经济增长率为8.1%;居民收入增长10%……一串跳动
期刊
“让我们和着美酒谈论昨天,让我们蘸着咖啡描绘明天。”多年前,一位小诗人的一首诗中的名句,至今仍令我回味无穷。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而言,最美好的“明天”究竟该是怎样一番图景,诗歌的语言美留给我们的只是一种朦胧的美。而真正将这幅明天图景绘制成方案图的,则是俞敏洪先生。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接受采访时表示,新东方将建设一所大学,将专门招收贫困大学生;此外将筹款至少20亿元建
期刊
奥运会期间,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车辆有的要封存50%,有的要封存70%。昨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副市长吉林在梅地亚中心接受中外记者集体采访时表示,奥运期间实行社会车辆单双号出行,单日有望减车130万辆;停驶车辆将得到经济鼓励,具体方案“两会”后公布;单双号出行不会成为奥运后长效机制。(3月13日《新京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城市车辆数量大幅度增
期刊
中关村已经发展了25年。现在的中关村已经不是最初意义上的中关村了,现在的中关村范围很大,但不管怎么发展,它的根子还在原来的地方。  中国科学院的体制是苏联的体制。建国后,我们处于全面学习苏联的状态,所以当时我们就按照苏联模式把专家集中起来创办了中国科学院。中科院选址中关村首先是因为中关村地处北京西北郊,有清华、北大等高等院校,还有皇家园林,自然条件比较好。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周总理亲自选中了这个地方。
期刊
论坛时间:2007年12月21日-22日  论坛地点:北京人民大会堂喜来登长城饭店  主办单位:民进中央社会服务部蒙代尔国际企业家大学  CCTV《赢在中国》   承办单位:蒙代尔国际企业家大学领袖研究院   协办单位:搜狐财经 经济观察报    学习型中国 北京思八达集团   联合运营:《中关村》杂志  论坛主持:杨锐(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贺贝奇(北京电视台主持人)   卫汉青(《中关村》杂
期刊
在一个破旧的车库中创建出国际性巨型网络公司,杨致远实现了自己人生的闪电跨越和角色的精彩转换;面对着IBM、时代在线等资本大鳄向初生的雅虎张开血喷大口,杨致远曾表现出了一个创业元老的英勇和矜持。而如今,当雅虎已经光芒不再并且遭遇微软帝国数百亿资本重兵的疯狂包抄与收剿时,今年刚好40岁的杨致远恐怕又面临着艰难的方向性选择。    世纪网络第一人  当杨致远10岁时随着母亲从台湾移居到美国时,这一个只会
期刊
在北京,乃至全国,“大雄珠宝”可谓遐迩闻名。它货真价实,信誉为天,待客至诚,老少无欺,口碑极佳。  “大雄珠宝”的老板名叫王兰。她是2003年北京第一位进入“非典”定点医院的志愿者,以公司董事长的身份在“非典”一线工作了33天,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她独家赞助西南山区建起爱心小学;她经常捐巨资支持公益事业、救助弱势群体;2004年6月,她荣膺第43号火炬手传承奥林匹克圣火……  她在一个不是很大的领
期刊
有句话说:“大河无水小河干。”这话恐怕不对。世界上每一条大河的水,都是小河流去的。应该是“小河无水大河干”。这原本是个简单的道理。如果我们不能改变这个观念,就很难看到细滴涓流对大河澎湃的决定意义。凡人小事决定着世界的滋润。  千古国史多载国之大事,后才有小说言市井之事。这小说就被目为“小”。何也?譬如某个天刚蒙蒙放亮的清晨,某个卖豆浆者推车出门,忽听见小巷中有一扇门吱呀一响,有个男子从某寡妇家中溜
期刊
近年,一些知名跨国企业的中国地区人力资源总监对这样一个问题感到十分纳闷:为什么公司在中国经过精挑细选招聘而来的大学生,短短两三年的时间竟然流失了近90%?为此,这些企业不得不年年花大力气招聘应届毕业生,以对应80后员工的频繁跳槽。事实上,在许多本土企业,这种情况已经相当普遍。  在许多人看来,第一代独生子女“80后”是带着浮躁、叛逆、眼高手低,怕吃苦、缺乏合作性、自尊心强的“标签”走进职场的。由于
期刊
最近看到大前研一的一个访谈录,他在讨论中国的现状的时候向中国人提出了一些警醒,值得我们关切。   当访问者问他如何看待中国的现状时,他的回答非常有趣:“这就好像世界小姐,5年后她也许不那么漂亮了。所以当她漂亮时,该努力做点事,比如拿个MBA学位。中国遇到的挑战也差不多,因为中国现在就是世界小姐心态,谁都围着它转,每个国家都想跟中国结亲,都来中国投资、找机会。所以虽然中国现状很好,但很难说5年后不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