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更好地贯彻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式学习的转变,我校实施了创设情境教学。所谓创设情境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地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创设;生活情境;活动情境;问题情境
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设情境是改革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创设情境的目的在于诱发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与情感状态,同课文所提示的深刻道理及情感之间的差距和矛盾,促使学生产生疑惑、提出问题,从而引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动机和兴趣,有效地避免教学中只重视知识技能而不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教学中的情境必须是合理而有效的,它应该符合学情,能够唤醒学生的认知系统,学生才能积极参与和融入情境,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生活,是语文之源”。语文与生活联系密切。语文教材离不开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学生自己在生活中的已有经验也影响着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从教材中寻找生活的痕迹,用与生活自然联系的情境去开启学生的情感,才能引发学生对作品的感悟,走入语文学习的美好境界。
例如学习课文《看云识天气》,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了解了云的不同特征,也明白了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课文的学习似乎很圆满了,就这样总结结尾也无可厚非。这时,如果教师在幻灯片上出示一幅照片,那个等待结束的课堂就会开始活跃起来,而孩子的眼眸也会闪亮起来。照片上是学校的远景,蓝天、白云、郁郁葱葱的树木,熟悉的教学楼、篮球场等景物让学生迅速进入了照片中的氛围,这是一张刚拍的照片,上面还要有时间的标志,教师启发学生观察天空中的云彩,让他们用刚刚学过的知识判断天气状况。学生们观察着、思索着、争论着,一堂课就这样有了一个精彩的尾声。这个示例,联系生活创设教学情境,把课文所写的生活与学习的生活贴近了,唤起了学生的感情共鸣,并且能够消除学生对说明文的畏惧情绪,使他们带着一种放松的心情去学习。
二、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的改变,他们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扮演是一种理解与表达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扮演得越认真越投入,就越能理解感悟和愉快体验,也就越能增强学习兴趣和明确学习的意义。在讲《皇帝的新装》时,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皇帝、老大臣、骗子、天真的小孩,虽未见其人,但已闻其声,这些人物都栩栩如生地活跃在课堂上,好像文中的故事就发生在大家身边,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我在讲《我的叔叔于勒》时,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表演,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把文本中的情景展现出来,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一过程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体现了人物内心的变化和情感波澜。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把问题相关的学习内容蕴含在问题情境中,通过呈现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讨论、思考,促进问题的解决和知识的应用。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的引发学生的思考。设计提问是启发学生阅读思考问题常用且有效的教学方法,情境中的问题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目的性指问题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提出来的,目标是设问的方向、依据,也是问题的价值所在;适应性指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全班同学的实际水平,以保证使大多数生的课堂上都处于思维状态;新颖性指问题的设计和表述具有新颖性、奇特性和生动性,以使问题有真正吸引学生的力量。这样的问题才会成为感知的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实际上也就是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并相互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其总结内容是集中认识、纠正错误和片面认识,把学习所得引向一定的深度和高度。通过拓宽情境,促进学生智能及心理品质的全面发展。
教学情境特别要强调的是问题情境。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展开教学,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总之,创设教学情境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使课堂教学变得有生气。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助于落实课标所倡导的三维目标。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化繁为简、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粗糙为精细,促进学生思维,产生共鸣,促使课堂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有效的教学情境能拓展学生思维,给人以美的享受,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05-11
关键词:创设;生活情境;活动情境;问题情境
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设情境是改革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创设情境的目的在于诱发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与情感状态,同课文所提示的深刻道理及情感之间的差距和矛盾,促使学生产生疑惑、提出问题,从而引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动机和兴趣,有效地避免教学中只重视知识技能而不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教学中的情境必须是合理而有效的,它应该符合学情,能够唤醒学生的认知系统,学生才能积极参与和融入情境,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生活,是语文之源”。语文与生活联系密切。语文教材离不开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学生自己在生活中的已有经验也影响着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从教材中寻找生活的痕迹,用与生活自然联系的情境去开启学生的情感,才能引发学生对作品的感悟,走入语文学习的美好境界。
例如学习课文《看云识天气》,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了解了云的不同特征,也明白了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课文的学习似乎很圆满了,就这样总结结尾也无可厚非。这时,如果教师在幻灯片上出示一幅照片,那个等待结束的课堂就会开始活跃起来,而孩子的眼眸也会闪亮起来。照片上是学校的远景,蓝天、白云、郁郁葱葱的树木,熟悉的教学楼、篮球场等景物让学生迅速进入了照片中的氛围,这是一张刚拍的照片,上面还要有时间的标志,教师启发学生观察天空中的云彩,让他们用刚刚学过的知识判断天气状况。学生们观察着、思索着、争论着,一堂课就这样有了一个精彩的尾声。这个示例,联系生活创设教学情境,把课文所写的生活与学习的生活贴近了,唤起了学生的感情共鸣,并且能够消除学生对说明文的畏惧情绪,使他们带着一种放松的心情去学习。
二、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的改变,他们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扮演是一种理解与表达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扮演得越认真越投入,就越能理解感悟和愉快体验,也就越能增强学习兴趣和明确学习的意义。在讲《皇帝的新装》时,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皇帝、老大臣、骗子、天真的小孩,虽未见其人,但已闻其声,这些人物都栩栩如生地活跃在课堂上,好像文中的故事就发生在大家身边,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我在讲《我的叔叔于勒》时,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表演,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把文本中的情景展现出来,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一过程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体现了人物内心的变化和情感波澜。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把问题相关的学习内容蕴含在问题情境中,通过呈现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讨论、思考,促进问题的解决和知识的应用。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的引发学生的思考。设计提问是启发学生阅读思考问题常用且有效的教学方法,情境中的问题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目的性指问题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提出来的,目标是设问的方向、依据,也是问题的价值所在;适应性指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全班同学的实际水平,以保证使大多数生的课堂上都处于思维状态;新颖性指问题的设计和表述具有新颖性、奇特性和生动性,以使问题有真正吸引学生的力量。这样的问题才会成为感知的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实际上也就是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并相互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其总结内容是集中认识、纠正错误和片面认识,把学习所得引向一定的深度和高度。通过拓宽情境,促进学生智能及心理品质的全面发展。
教学情境特别要强调的是问题情境。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展开教学,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总之,创设教学情境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使课堂教学变得有生气。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助于落实课标所倡导的三维目标。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化繁为简、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粗糙为精细,促进学生思维,产生共鸣,促使课堂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有效的教学情境能拓展学生思维,给人以美的享受,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