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高中语文教学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提高语文素养关键就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主要扮演的是导演的角色,主要是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学生不“读”的问题
在旧的课堂教学模式中,阅读教学着眼于“教”的状况太多,学生阅读的太少,学生只是一个被动者,机械地学习,没有自己的观点,没有思考的余地,所学到的东西都带有老师主观臆断,一篇篇优秀的文本被老师肢解地千疮百孔,用一大堆枯燥、烦琐的分析吞噬着学生的灵性。四十五分钟的课堂被老师一个人占得满满的,学生只会机械地接受,不读、不品、不提疑、不思考的习惯就慢慢养成了。这时,语文课堂鲜活的生命也不复存在了,一切都是死气沉沉的,课堂成了老师表演的独角戏,学生做的就是将老师的感悟用一根签子把它们串起来,记下去,背下来,根本不需要自己去“读”文本,更不用说去感悟了。
其实,我们都知道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文化底蕴太浅,语言文字功底短缺,文化素养不高。学生阅读能力是要靠学生自己“悟”,才会有提高,而绝非是在老师的“讲”或被动的“听”的过程中得到的。为了应试,语文课堂不在是文化熏陶的阵地了,有的老师不但不鼓励学生读书,而且阻止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大大遏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冻结了学生的思维,违背了新课标的宗旨,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弊端,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教学中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来成为课堂的主体。
二、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捷径
1.大声朗读,营造良好气氛,激发阅读兴趣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堂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要教会学生在先熟知教材的前提下,带着感情大声朗读文本,通过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来整体感知作者的情感或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来挖掘作品的主题思想及艺术魅力。
古时私塾里读书的情景,我们是能想象的,先生拿着戒尺,拍着桌案,认真地教着学生读;学生拿着书,摇着头,大声地跟着朗读,煞有介事地体会其含义,通过大声朗读,营造了一个良好学习的氛围。学生的注意力会很集中,读的过程中,眼、口、耳都能接受知识,这就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兴趣,没有兴趣,是怎么也培养不了阅读的能力的。通过朗读就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堂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效果和适用范围。针对一些感情丰富、有文采的文本,就需要教师的经典“范读”来做指导;针对一些人物对话、语言带有地方色彩或幽默诙谐的文本,就采取分角色朗读;针对一些感情充沛,气势磅礴的段落,就可以采取“齐读”或配乐朗读的方式来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阅读欲望,培养阅读兴趣。
2.在“阅读”中细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不读书不行,死读书更不行。读书要讲方法,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就应“细品”。细品是一种精心细致地、逐字逐句逐段地钻研体味,并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从文中筛选整合信息的阅读方式。即对作品的重点段,描写优美、精辟的句段,引导学生细心研读,反复诵读,细心品味,达到不仅能体会作品语言文字本身所蕴涵的深刻意义,而且更进一步领悟到作品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课堂上,我们老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提出问题,并根据疑问进行阅读,提高学生阅读的深度,掌握阅读的技巧;另一方面则要在阅读训练的基础上,启发学生采取多种方式多渠道阅读,扩大学生阅读的广度,培养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课标”要求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老师也不能把课堂全交给学生,还应该在其中做好阅读的指导,教会学生方法。
首先,根据文本选取一些可读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强的语段,作为阅读训练材料,指导学生进行指向性地阅读,教会学生在文段中快速地捕捉有效信息,即文章的关键词、中心句、重点段,以点带面,全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其次,让阅读教学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将知识转化成能力,让语文学习与生活相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必须在立足课本的同时关注课外,充分寻找文本与生活的碰撞点,把学生已具的生活经验牵引到阅读中来,把阅读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延伸到生活中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生活的感悟。
最后,善于挖掘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还学生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作品内容的理解,在不同的环境或阅读者带有不同情感时,每个人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我们在重视阅读的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同时,不可忽略学生的发散性思考能力的培养。培养富有创意的读者,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听众,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所以老师就不能以标准化的解读去规范学生的理解,去框定、扼杀学生的思维,应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让学生的大脑“活”起来,读出自己的见解,读出自己的味道,真正地做到思维活动贯穿阅读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丰富课外阅读活动,拓宽学生视野,提高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要有大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强调教材只是语文学习资源的一部分,要求“生动活泼地开展课外阅读”,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是语文学习的例子”。国家编选的语文教材,语言都很精炼,都具有典型性,大部分都是名人佳作。选为语文教材不是让我们教学生读,熟知内容,积累几个词汇就可以了,其目的是让我们通过文本或利用文本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老师,应当积极地组织和吸引学生参加课外阅读活动,有针对性地选读一些能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的书籍,如中外名著,科幻读物,作文选刊,现当代文学作品等读物。教会他们从语言的准确性、合理性、审美性等方面体会语言的魅力,提高鉴赏作品的能力。以拓展迁移来实现“语文就是生活”的大语文教学观,以此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古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书是读懂的,而不是教师讲懂的”。这些话就深刻地阐释了学生自主阅读的重要性。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认课本上的字,只能读懂课文的文字内容,而读不懂、悟不出更深的内涵,那就是语文教学最大的失败之处,也是当今新课程改革最大的困惑和悲哀。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走出课堂教学阅读的误区,适应教育教学改革;要坚定地把“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变为自主探究合作式的新模式,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让生命课堂更加灿烂;要把课堂大胆地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在探究合作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作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鉴赏阅读的能力。
因为,阅读是人们获得知识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阅读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改善我们的思维,提升我们的创造能力,塑造我们的灵魂,丰富我们的情感,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让我们懂得怎样生活,怎样去体悟生活中的真善美。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05-08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主要扮演的是导演的角色,主要是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学生不“读”的问题
在旧的课堂教学模式中,阅读教学着眼于“教”的状况太多,学生阅读的太少,学生只是一个被动者,机械地学习,没有自己的观点,没有思考的余地,所学到的东西都带有老师主观臆断,一篇篇优秀的文本被老师肢解地千疮百孔,用一大堆枯燥、烦琐的分析吞噬着学生的灵性。四十五分钟的课堂被老师一个人占得满满的,学生只会机械地接受,不读、不品、不提疑、不思考的习惯就慢慢养成了。这时,语文课堂鲜活的生命也不复存在了,一切都是死气沉沉的,课堂成了老师表演的独角戏,学生做的就是将老师的感悟用一根签子把它们串起来,记下去,背下来,根本不需要自己去“读”文本,更不用说去感悟了。
其实,我们都知道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文化底蕴太浅,语言文字功底短缺,文化素养不高。学生阅读能力是要靠学生自己“悟”,才会有提高,而绝非是在老师的“讲”或被动的“听”的过程中得到的。为了应试,语文课堂不在是文化熏陶的阵地了,有的老师不但不鼓励学生读书,而且阻止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大大遏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冻结了学生的思维,违背了新课标的宗旨,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弊端,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教学中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来成为课堂的主体。
二、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捷径
1.大声朗读,营造良好气氛,激发阅读兴趣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堂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要教会学生在先熟知教材的前提下,带着感情大声朗读文本,通过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来整体感知作者的情感或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来挖掘作品的主题思想及艺术魅力。
古时私塾里读书的情景,我们是能想象的,先生拿着戒尺,拍着桌案,认真地教着学生读;学生拿着书,摇着头,大声地跟着朗读,煞有介事地体会其含义,通过大声朗读,营造了一个良好学习的氛围。学生的注意力会很集中,读的过程中,眼、口、耳都能接受知识,这就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兴趣,没有兴趣,是怎么也培养不了阅读的能力的。通过朗读就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堂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效果和适用范围。针对一些感情丰富、有文采的文本,就需要教师的经典“范读”来做指导;针对一些人物对话、语言带有地方色彩或幽默诙谐的文本,就采取分角色朗读;针对一些感情充沛,气势磅礴的段落,就可以采取“齐读”或配乐朗读的方式来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阅读欲望,培养阅读兴趣。
2.在“阅读”中细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不读书不行,死读书更不行。读书要讲方法,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就应“细品”。细品是一种精心细致地、逐字逐句逐段地钻研体味,并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从文中筛选整合信息的阅读方式。即对作品的重点段,描写优美、精辟的句段,引导学生细心研读,反复诵读,细心品味,达到不仅能体会作品语言文字本身所蕴涵的深刻意义,而且更进一步领悟到作品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课堂上,我们老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提出问题,并根据疑问进行阅读,提高学生阅读的深度,掌握阅读的技巧;另一方面则要在阅读训练的基础上,启发学生采取多种方式多渠道阅读,扩大学生阅读的广度,培养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课标”要求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老师也不能把课堂全交给学生,还应该在其中做好阅读的指导,教会学生方法。
首先,根据文本选取一些可读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强的语段,作为阅读训练材料,指导学生进行指向性地阅读,教会学生在文段中快速地捕捉有效信息,即文章的关键词、中心句、重点段,以点带面,全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其次,让阅读教学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将知识转化成能力,让语文学习与生活相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必须在立足课本的同时关注课外,充分寻找文本与生活的碰撞点,把学生已具的生活经验牵引到阅读中来,把阅读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延伸到生活中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生活的感悟。
最后,善于挖掘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还学生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作品内容的理解,在不同的环境或阅读者带有不同情感时,每个人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我们在重视阅读的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同时,不可忽略学生的发散性思考能力的培养。培养富有创意的读者,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听众,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所以老师就不能以标准化的解读去规范学生的理解,去框定、扼杀学生的思维,应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让学生的大脑“活”起来,读出自己的见解,读出自己的味道,真正地做到思维活动贯穿阅读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丰富课外阅读活动,拓宽学生视野,提高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要有大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强调教材只是语文学习资源的一部分,要求“生动活泼地开展课外阅读”,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是语文学习的例子”。国家编选的语文教材,语言都很精炼,都具有典型性,大部分都是名人佳作。选为语文教材不是让我们教学生读,熟知内容,积累几个词汇就可以了,其目的是让我们通过文本或利用文本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老师,应当积极地组织和吸引学生参加课外阅读活动,有针对性地选读一些能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的书籍,如中外名著,科幻读物,作文选刊,现当代文学作品等读物。教会他们从语言的准确性、合理性、审美性等方面体会语言的魅力,提高鉴赏作品的能力。以拓展迁移来实现“语文就是生活”的大语文教学观,以此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古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书是读懂的,而不是教师讲懂的”。这些话就深刻地阐释了学生自主阅读的重要性。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认课本上的字,只能读懂课文的文字内容,而读不懂、悟不出更深的内涵,那就是语文教学最大的失败之处,也是当今新课程改革最大的困惑和悲哀。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走出课堂教学阅读的误区,适应教育教学改革;要坚定地把“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变为自主探究合作式的新模式,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让生命课堂更加灿烂;要把课堂大胆地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在探究合作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作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鉴赏阅读的能力。
因为,阅读是人们获得知识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阅读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改善我们的思维,提升我们的创造能力,塑造我们的灵魂,丰富我们的情感,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让我们懂得怎样生活,怎样去体悟生活中的真善美。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