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生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忽视了“主体”的积极性,阻碍了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学生往往只能“一知半解、机械模仿”。要改变现状,有效地提高數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过程就必须“逐步让孩子自己学会学习”,变讲堂为真正的练兵场。结合“基于核心素养构建‘自主·导学’课堂的实践研究”的实验课题,通过在实验班中的教学所得,笔者认为应通过预习、导法、讨论、等多种渠道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数学课堂实践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如何实现自主、自立、自为、自律;老师作为学习的参谋,如何助力学生学习,使教学双方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直至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深能自探”的境地呢?笔者做了以下尝试,获得了一些初步成效。
一、预习——铺设自主学习的基石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所以,要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首先必须抓住有效预习这一环。预习本身就是一种自学,是课堂学习的准备,学生在预习中不仅要动口、动脑,还要动手。
例如,在学习三下《小数的初步认识》时,我设计的课前小研究单是:(一)你知道什么样的数是小数吗?搜集几个生活中用小数表示的例子(单位不同),写下来;(二)你知道0.3元是多少钱吗?请你先画一个图形表示1元,然后尝试表示出0.3元;(三)关于小数的学习,通过预习,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试着写出关于小数的三个问题。而创设不同层次的预习要求,让不同程度学生均有成功的可能,更是有效课堂的精华所在。
思想与行为结合而产生的知识是真知识,真知识的根是安在经验里的,从经验里发芽抽条开花结果的是真知灼见,真知灼见是跟着智慧走的。因此,在预习时只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的学生,就应该及时加以肯定、表扬,让他们把成功的喜悦变成自学的动力,牢固地树立自学的信心。
二、导法——架设自主学习的桥梁
“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学习能力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形成的,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养成也是如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帮助学生读懂数学中的文字言语、符号言语和图形言语,进行思考,才能达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目的。
数形结合就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想方法。它可以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等结合起来,以形助教、以数解形,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起到优化解题之目的。如四上实践活动《简单的周期》中研究盆花时,我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先找出盆花的排列规律,每3盆花为一组,依次是蓝、黄、红重复出现,然后让学生思考:像这样继续摆下去,第1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怎样验证你的想法?于是,学生有的画一画,有的圈一圈,这就是数形结合的一种外在表现,但班中有孩子立马反驳:这方法很直观,但也有缺陷,现在问题中的第19盆花这个数字比较小,假如换成100、1000等比较大的数字,这样的方法太烦了。于是,又有孩子提出自己是算一算的,19÷3=6(组)……1(个),19表示一共有19盆花,3表示每组有3盆花,6表示可以分成6组,1表示还多1盆,这一盆是第7组的第一盆,所以是蓝色。而这样的方法就可以弥补画一画、圈一圈的缺陷,不管数字大小,都可以解决。学生既会积极思考,又会清晰表述,更让我们看到的是化繁为简思想的自然融入,一种自悟、自得习惯的养成,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感受、感悟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能经历一个思维能力、探究意识的养成。
三、讨论——迸发自主学习的智慧
课堂讨论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有效学习方式,老师只需适时、适当地加以纠正、点拨,我们的学生将会在讨论中迸发出自主学习的智慧之花。
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中,有360÷12和360÷4÷3这样的题组对比练习,我练习时没有给出这组题组,而是直接板书360÷12,问孩子们会列竖式算吗?孩子们异口同声:会算。我来个180°反转,现在老师规定不用笔算,你准备怎么算?学生于是在脑中快速搜索方法,可以口算:先不看0,算36÷12=3,再添0就是30,表示36个10除以12得3个10,3个10就是30。教师继续逼近:能不能再换个角度思考,用本单元学习的知识解决?学生马上切换思路,有的想到可以运用商不变规律,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4,等于90÷3,也有的认为可以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2,等于180÷6;也有的学生说,根据先前学习的连除算式中“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后面两个数的乘积”的规律逆运用,可以把12看成3和4的乘积,360÷12=360÷3÷4,还有的认为转化成360÷4÷3,这样根据乘法口诀算起来更快捷,甚至有的学生认为还可以转化成360÷6÷2……对数学内容的理性表达,闪烁着学生理性的光芒,这样的讨论远比教师生硬地讲解来得印象深刻。
我注意到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眼中闪烁着疑惑、灵感、喜悦,这都是学生思维火花迸发的外在表现,正是老师抓住契机组织学生讨论,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才会有独到见解的迸发,课堂上才会有更多的学生敢于挑战:“ 我有不同意见”“我有补充”。
总之,学贵自主,给学生留下时间、空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想、去看、去说、去做、去疑;既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又教给获取知识的途径,让他们在以后的终身学习中如虎添翼,你会发现,导出的一定是一片精彩!
【作者单位:苏州市相城区黄桥实验小学
在数学课堂实践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如何实现自主、自立、自为、自律;老师作为学习的参谋,如何助力学生学习,使教学双方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直至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深能自探”的境地呢?笔者做了以下尝试,获得了一些初步成效。
一、预习——铺设自主学习的基石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所以,要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首先必须抓住有效预习这一环。预习本身就是一种自学,是课堂学习的准备,学生在预习中不仅要动口、动脑,还要动手。
例如,在学习三下《小数的初步认识》时,我设计的课前小研究单是:(一)你知道什么样的数是小数吗?搜集几个生活中用小数表示的例子(单位不同),写下来;(二)你知道0.3元是多少钱吗?请你先画一个图形表示1元,然后尝试表示出0.3元;(三)关于小数的学习,通过预习,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试着写出关于小数的三个问题。而创设不同层次的预习要求,让不同程度学生均有成功的可能,更是有效课堂的精华所在。
思想与行为结合而产生的知识是真知识,真知识的根是安在经验里的,从经验里发芽抽条开花结果的是真知灼见,真知灼见是跟着智慧走的。因此,在预习时只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的学生,就应该及时加以肯定、表扬,让他们把成功的喜悦变成自学的动力,牢固地树立自学的信心。
二、导法——架设自主学习的桥梁
“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学习能力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形成的,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养成也是如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帮助学生读懂数学中的文字言语、符号言语和图形言语,进行思考,才能达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目的。
数形结合就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想方法。它可以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等结合起来,以形助教、以数解形,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起到优化解题之目的。如四上实践活动《简单的周期》中研究盆花时,我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先找出盆花的排列规律,每3盆花为一组,依次是蓝、黄、红重复出现,然后让学生思考:像这样继续摆下去,第1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怎样验证你的想法?于是,学生有的画一画,有的圈一圈,这就是数形结合的一种外在表现,但班中有孩子立马反驳:这方法很直观,但也有缺陷,现在问题中的第19盆花这个数字比较小,假如换成100、1000等比较大的数字,这样的方法太烦了。于是,又有孩子提出自己是算一算的,19÷3=6(组)……1(个),19表示一共有19盆花,3表示每组有3盆花,6表示可以分成6组,1表示还多1盆,这一盆是第7组的第一盆,所以是蓝色。而这样的方法就可以弥补画一画、圈一圈的缺陷,不管数字大小,都可以解决。学生既会积极思考,又会清晰表述,更让我们看到的是化繁为简思想的自然融入,一种自悟、自得习惯的养成,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感受、感悟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能经历一个思维能力、探究意识的养成。
三、讨论——迸发自主学习的智慧
课堂讨论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有效学习方式,老师只需适时、适当地加以纠正、点拨,我们的学生将会在讨论中迸发出自主学习的智慧之花。
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中,有360÷12和360÷4÷3这样的题组对比练习,我练习时没有给出这组题组,而是直接板书360÷12,问孩子们会列竖式算吗?孩子们异口同声:会算。我来个180°反转,现在老师规定不用笔算,你准备怎么算?学生于是在脑中快速搜索方法,可以口算:先不看0,算36÷12=3,再添0就是30,表示36个10除以12得3个10,3个10就是30。教师继续逼近:能不能再换个角度思考,用本单元学习的知识解决?学生马上切换思路,有的想到可以运用商不变规律,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4,等于90÷3,也有的认为可以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2,等于180÷6;也有的学生说,根据先前学习的连除算式中“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后面两个数的乘积”的规律逆运用,可以把12看成3和4的乘积,360÷12=360÷3÷4,还有的认为转化成360÷4÷3,这样根据乘法口诀算起来更快捷,甚至有的学生认为还可以转化成360÷6÷2……对数学内容的理性表达,闪烁着学生理性的光芒,这样的讨论远比教师生硬地讲解来得印象深刻。
我注意到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眼中闪烁着疑惑、灵感、喜悦,这都是学生思维火花迸发的外在表现,正是老师抓住契机组织学生讨论,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才会有独到见解的迸发,课堂上才会有更多的学生敢于挑战:“ 我有不同意见”“我有补充”。
总之,学贵自主,给学生留下时间、空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想、去看、去说、去做、去疑;既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又教给获取知识的途径,让他们在以后的终身学习中如虎添翼,你会发现,导出的一定是一片精彩!
【作者单位:苏州市相城区黄桥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