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生互动是教学系统中有待开发的宝贵资源,也是教学活动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然而,在现实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的实际情况与理论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对思想品德课堂生生互动的要求和策略进行了深层探讨,以期促进思想品德课堂的生生互动,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堂;生生互动;策略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之间互动。思想品德课是以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目标的一门课程。独特的学科性质及特点要求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因此,新思想品德课堂呼唤着新型的生生关系,渴求有效的生生互动,以促成课堂教学的新文化。
然而,在现实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的实际情况与理论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作为一位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一线教师,笔者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在思想品德课堂生生互动教学探索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和思考,对思想品德课堂生生互动的要求和策略进行了深层探讨,以期促进思想品德课堂的生生互动,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实效性。
一、思想品德课堂生生互动的背景创设策略
(一)转变教师观念,提高其运用课堂生生互动教学的能力
要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第一,要实现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的观念不转变,教师的角色决不会自发地实现转变,相应生生互动也终将流于形式,无任何实效可言或实效甚微。要促使教师对传统教学的价值观、功能观、目标观、教师观以及学生观等进行重新的思考和认识,从而重新定位教育的价值,课堂生生互动才能真正有效的进行。
第二,增强教师对课堂生生互动的认识、提高其运用课堂生生互动教学的能力。要真正有效地促成学生的生生互动,首先必须要引导教师学习生生互动理论,为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以提高他们对于生生互动的理解,提高他们运用生生互动的能力与技巧,为他们提供一些真正能发挥实效的相关培训,如生生互动激励、生生互动调控等的策略。
(二)互动技能的准备
当缺乏相应的互动技能时,学生双方虽都有强烈的互动愿望,却仍难免出现不知所措的局面。要实现课堂生生互动,学生要掌握的技能包括:[1]学习积极主动,勤于思考,不依赖于教师和其他同学;服从领导,讨论时要轮流发言,说话的声音要轻,不大声喧哗;建立和维护小组成员间相互信任的技能;同学间有效沟通的技能;解决组内冲突的技能;搜集资料的技能等。应注意的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地域环境,以及不同的学生群体,对于应掌握的互动所需的技能都会有所区别。
互动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在训练时,可开设专门性的课程,也可将之纳入到日常学科教学中,避免加重学生学业负担。
(三)座位编排与教室布置的艺术
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多向沟通为特征,所以学生座位排列要有利于课堂互动。方便生生互动的座位编排方式有U字型、马蹄型、会晤型等。课堂生生互动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因此教室位置编排要灵活,不断地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学生的组合方式。
另外,温馨的教室环境会缩短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摆着鲜花的讲台,装饰着名人名言或学生习作的墙壁,柔和的灯光等等,都会装点出一个温馨、快乐、活泼的教学环境。把学生带入浓浓的生活气息中,从而缩短了心理距离,有益于卓有成效地展开生生互動。
二、思想品德课堂生生互动的激励参与策略
(一)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要使学生都能参与课堂互动,首先需要的是使学生明了课堂互动是什么,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不能做,即让学生明了课堂行为规则。其次,应改善课堂中的心理气氛,开启生生互动。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应通过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淡化教师的权威身份,努力把握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为他们提供与伙伴、周围环境充分交往、接触的机会,以语言、目光、微笑、动作等多种方式支持和鼓励生生间的互动。第三,应建立互动机制,促进互动。在思想品德课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如果教师不注意引导,很多学生会由于害怕被别人发现错误而掩盖自己真实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既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异议,同时不要批评讥笑别人错误的行为,让每个学生都敢于暴露自己的真实思维活动,探究过程,表达自己真切的情感,以促进生生互动。
(二)创设生动、多样的教学情境
布鲁默指出:“人类的互动是由符号的使用、解释、探知另外一个人的行动的意义作为媒介。这个媒介相当于在人类行为中的刺激和反应之间插入一个解释过程。”一般来说,教师所教授的教学内容能贴近儿童实际,符合学生的兴趣、需求、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生可交流的机会就会增多,生生互动易于产生。
教师除了准备丰富的材料、设计丰富的环境外,还要引导学生收集各种信息资料,带到课堂上来,使课堂中每个人都作为信息源,在充斥信息的环境中接受多方刺激、发生互动。例如,一位老师设计了一节“悠悠寸草心”的活动课[2]:
学生自己分成四个组,第一组搜集父母爱孩子的故事;第二组搜集歌颂父母的诗或歌曲;第三组搜集孩子孝敬父母的故事;第四组调查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学生、家长和老师一起参加了活动汇报课。在朗诵了《游子吟》和小品表演后,调查组发布的报告发人深省:100%的家长知道孩子的生日,并且有98%的家长给孩子庆祝生日;孩子知道父母生日的占被调查人数的50%,但仅仅有12%的同学在父母过生日时送件小礼物或说句祝福的话……紧接着,老师引导学生以“如何孝敬父母”为题进行讨论。最后全班同学宣读了“给家长的一封信”。 这样的课例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情感发展、生活境遇、人生体验的实际,把课本上的理论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由于课前师生准备充分,学生可交流的话语增多,情感体验丰富,思路打得开,生生之间容易发生互动,往往会产生“触类旁通”之感,或“触一发动全身”的现象,感性上也容易产生沟通。
(三)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1、重视提问艺术,扩大生生互动空间
首先,教师要能提出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往往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教师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研究学生道德认识水平、生活水平,让学生有话可说。
其次,教师提出的问题难易程度要适宜,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太简单的问题不值得讨论,太难的问题可能会让学生无话可说,不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就是说,讨论的问题应该是单个学生不能解决而通过生生互动能够解决的问题。
再次,教师要善于设计大小问题结合的发散性问题。让问题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可选择性,让学生对解决的问题作出策略上的選择、材料上的选择和思路上的选择,而不仅仅是对具体操作方法的选择,可让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设计做出多种假想与推测,而不仅仅是按既定程序一蹴而就。
2、捕捉课堂的有效信息,适时调整教学,促进生生互动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认知冲突,或疑问,或临时发生的意外事件,或学生中出现的思维、创新的火花,教师必须善于捕捉细微之处的有效信息,敏感觉察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适时调整教学,经过充实和重组整合,或许可以引发出一场有意义的争论,一次愉悦的心灵交流、情感碰撞,一轮新的合作探究。通过讨论、碰撞、合作发现等生生互动,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加深了,合作学习的技能提高了,教学效益能达到最优化。
三、思想品德课堂生生互动过程的调控策略
(一)确定并向学生说明教学任务
不存在无内容的互动,因此要让学生保持动机,就需要学生参与到一定的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承担并完成任务。任务的确定与教学目标相关,同时也要考虑任务与学生兴趣的相关性。只有学生明了教学内容与任务后,才能调动其积极性,参与到互动之中。
(二)把握好生生互动的次数、时间
教师要计划好生生互动的次数,因为教学时间有限,学生精力也有限,过于频繁的互动反而会消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厌烦情绪,学生讨论的深度、广度也得不到提高,生生互动的质量也就得不到保证。
(三)互动形式的调节
互动形式的选择与转换是调控生生互动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学如果仅仅是某一形式或方法的使用,只会导致学生厌烦情绪的产生。生生互动教学有多种形式,如:小组讨论、辩论、同桌互动、组间竞赛、口头陈述、角色扮演等,这些形式的使用,应根据不同的时间和场合灵活处理,只有在形式的不断变换中,才可以促进学生的参与热情和与他人互动的动机。
参考文献:
[1]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19-223.
[2]吴一凡.初中思想品德的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5.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堂;生生互动;策略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之间互动。思想品德课是以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目标的一门课程。独特的学科性质及特点要求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因此,新思想品德课堂呼唤着新型的生生关系,渴求有效的生生互动,以促成课堂教学的新文化。
然而,在现实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的实际情况与理论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作为一位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一线教师,笔者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在思想品德课堂生生互动教学探索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和思考,对思想品德课堂生生互动的要求和策略进行了深层探讨,以期促进思想品德课堂的生生互动,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实效性。
一、思想品德课堂生生互动的背景创设策略
(一)转变教师观念,提高其运用课堂生生互动教学的能力
要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第一,要实现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的观念不转变,教师的角色决不会自发地实现转变,相应生生互动也终将流于形式,无任何实效可言或实效甚微。要促使教师对传统教学的价值观、功能观、目标观、教师观以及学生观等进行重新的思考和认识,从而重新定位教育的价值,课堂生生互动才能真正有效的进行。
第二,增强教师对课堂生生互动的认识、提高其运用课堂生生互动教学的能力。要真正有效地促成学生的生生互动,首先必须要引导教师学习生生互动理论,为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以提高他们对于生生互动的理解,提高他们运用生生互动的能力与技巧,为他们提供一些真正能发挥实效的相关培训,如生生互动激励、生生互动调控等的策略。
(二)互动技能的准备
当缺乏相应的互动技能时,学生双方虽都有强烈的互动愿望,却仍难免出现不知所措的局面。要实现课堂生生互动,学生要掌握的技能包括:[1]学习积极主动,勤于思考,不依赖于教师和其他同学;服从领导,讨论时要轮流发言,说话的声音要轻,不大声喧哗;建立和维护小组成员间相互信任的技能;同学间有效沟通的技能;解决组内冲突的技能;搜集资料的技能等。应注意的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地域环境,以及不同的学生群体,对于应掌握的互动所需的技能都会有所区别。
互动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在训练时,可开设专门性的课程,也可将之纳入到日常学科教学中,避免加重学生学业负担。
(三)座位编排与教室布置的艺术
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多向沟通为特征,所以学生座位排列要有利于课堂互动。方便生生互动的座位编排方式有U字型、马蹄型、会晤型等。课堂生生互动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因此教室位置编排要灵活,不断地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学生的组合方式。
另外,温馨的教室环境会缩短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摆着鲜花的讲台,装饰着名人名言或学生习作的墙壁,柔和的灯光等等,都会装点出一个温馨、快乐、活泼的教学环境。把学生带入浓浓的生活气息中,从而缩短了心理距离,有益于卓有成效地展开生生互動。
二、思想品德课堂生生互动的激励参与策略
(一)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要使学生都能参与课堂互动,首先需要的是使学生明了课堂互动是什么,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不能做,即让学生明了课堂行为规则。其次,应改善课堂中的心理气氛,开启生生互动。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应通过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淡化教师的权威身份,努力把握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为他们提供与伙伴、周围环境充分交往、接触的机会,以语言、目光、微笑、动作等多种方式支持和鼓励生生间的互动。第三,应建立互动机制,促进互动。在思想品德课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如果教师不注意引导,很多学生会由于害怕被别人发现错误而掩盖自己真实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既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异议,同时不要批评讥笑别人错误的行为,让每个学生都敢于暴露自己的真实思维活动,探究过程,表达自己真切的情感,以促进生生互动。
(二)创设生动、多样的教学情境
布鲁默指出:“人类的互动是由符号的使用、解释、探知另外一个人的行动的意义作为媒介。这个媒介相当于在人类行为中的刺激和反应之间插入一个解释过程。”一般来说,教师所教授的教学内容能贴近儿童实际,符合学生的兴趣、需求、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生可交流的机会就会增多,生生互动易于产生。
教师除了准备丰富的材料、设计丰富的环境外,还要引导学生收集各种信息资料,带到课堂上来,使课堂中每个人都作为信息源,在充斥信息的环境中接受多方刺激、发生互动。例如,一位老师设计了一节“悠悠寸草心”的活动课[2]:
学生自己分成四个组,第一组搜集父母爱孩子的故事;第二组搜集歌颂父母的诗或歌曲;第三组搜集孩子孝敬父母的故事;第四组调查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学生、家长和老师一起参加了活动汇报课。在朗诵了《游子吟》和小品表演后,调查组发布的报告发人深省:100%的家长知道孩子的生日,并且有98%的家长给孩子庆祝生日;孩子知道父母生日的占被调查人数的50%,但仅仅有12%的同学在父母过生日时送件小礼物或说句祝福的话……紧接着,老师引导学生以“如何孝敬父母”为题进行讨论。最后全班同学宣读了“给家长的一封信”。 这样的课例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情感发展、生活境遇、人生体验的实际,把课本上的理论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由于课前师生准备充分,学生可交流的话语增多,情感体验丰富,思路打得开,生生之间容易发生互动,往往会产生“触类旁通”之感,或“触一发动全身”的现象,感性上也容易产生沟通。
(三)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1、重视提问艺术,扩大生生互动空间
首先,教师要能提出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往往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教师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研究学生道德认识水平、生活水平,让学生有话可说。
其次,教师提出的问题难易程度要适宜,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太简单的问题不值得讨论,太难的问题可能会让学生无话可说,不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就是说,讨论的问题应该是单个学生不能解决而通过生生互动能够解决的问题。
再次,教师要善于设计大小问题结合的发散性问题。让问题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可选择性,让学生对解决的问题作出策略上的選择、材料上的选择和思路上的选择,而不仅仅是对具体操作方法的选择,可让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设计做出多种假想与推测,而不仅仅是按既定程序一蹴而就。
2、捕捉课堂的有效信息,适时调整教学,促进生生互动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认知冲突,或疑问,或临时发生的意外事件,或学生中出现的思维、创新的火花,教师必须善于捕捉细微之处的有效信息,敏感觉察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适时调整教学,经过充实和重组整合,或许可以引发出一场有意义的争论,一次愉悦的心灵交流、情感碰撞,一轮新的合作探究。通过讨论、碰撞、合作发现等生生互动,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加深了,合作学习的技能提高了,教学效益能达到最优化。
三、思想品德课堂生生互动过程的调控策略
(一)确定并向学生说明教学任务
不存在无内容的互动,因此要让学生保持动机,就需要学生参与到一定的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承担并完成任务。任务的确定与教学目标相关,同时也要考虑任务与学生兴趣的相关性。只有学生明了教学内容与任务后,才能调动其积极性,参与到互动之中。
(二)把握好生生互动的次数、时间
教师要计划好生生互动的次数,因为教学时间有限,学生精力也有限,过于频繁的互动反而会消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厌烦情绪,学生讨论的深度、广度也得不到提高,生生互动的质量也就得不到保证。
(三)互动形式的调节
互动形式的选择与转换是调控生生互动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学如果仅仅是某一形式或方法的使用,只会导致学生厌烦情绪的产生。生生互动教学有多种形式,如:小组讨论、辩论、同桌互动、组间竞赛、口头陈述、角色扮演等,这些形式的使用,应根据不同的时间和场合灵活处理,只有在形式的不断变换中,才可以促进学生的参与热情和与他人互动的动机。
参考文献:
[1]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19-223.
[2]吴一凡.初中思想品德的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