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记老鞋匠

来源 :翠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ml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辆黑色奥迪车靠街边缓缓停住。
  车门打开,一陣窸窸窣窣后,从车上下来了一男一女,男的戴金丝边眼镜,很气派,伸手扶着女人下车。那同样气度非常的女人却步履不稳,吃力地挪动脚步,一边举目四下寻找,终于,向男人说了声:“就在这里。”
  这条算不上繁华的街,对面新近开张了一家茶楼,楼下的肯德基老头塑胶立像,浑然不知日夜疲劳,一直都在招手微笑。玻璃门在仲夏阳光里频频开合,缕缕香气诱来一个个吮指吃货。相形下,他们停车的街边却显得冷清,没有像样的店铺,倒是家家门前晾晒衣物,五颜六色,迎风飘扬,行道树荫里有着嘤嘤蝉鸣。两人来到巷口,是一条毫不起眼的小巷出口,拐角墙凹处,站着一柄油布伞,橘黄色,不比酒楼的圆桌面小,像一朵来自童话世界的大蘑菇。黄布伞下面,淡淡暗影里,矮竹椅上端坐着一个老鞋匠,说他老不单是头发白,两道同样白了的眉毛,长长的,是那种常说的寿眉。戴老花镜,身穿一件印有“志愿者”红色字样的白短袖衫,裸着青筋凸露的粗壮胳臂,正在将一只旧鞋鞋底朝天,夹在双膝中间,起劲地用榔头将一只只小钉子钉进后跟。似乎不觉得有人走近自己的摊位,却将一张小马扎推了过来,他头不抬一下问:“是修鞋,还是崴了脚?”
  男人没好气道:“脚崴能找你吗?还不是为了她这双宝贝鞋子?”
  女人轻轻拨开男人,在小马扎上坐下来,将折断了跟的高跟鞋脱掉,一只白皙皙的脚踩在旧报纸上,那拇趾上顶着个红月牙。可老鞋匠连正眼都不看一下,一脸淡然接过鞋子,反反复复地看,倒像是电视鉴宝节目里的专家把玩古董,半天才说了一句:“是名牌,可惜对你有点不称脚。”
  “凭哪点说它是名牌,我看你这是瞎猜猜吧?”男人冷冷道。
  “这鞋底是红的,和别的鞋子不一样,它就是你要的名牌标记。”老鞋匠并未有半点心虚表示。
  男人张了张嘴没出声,用眼光去看女人,女人不搭理他,只是平静地说:“真叫你说对了,这鞋是他送我结婚十年的纪念礼物,我可不能随随便便就扔了。老师傅,今天我是慕名而来的,不少人夸你手艺好,不哄骗人,你修的鞋结实耐穿让人放心。”
  这种甜丝丝的话,谁听了都会心花怒放,可老鞋匠却如风过耳,并无半点高兴样子,只忙于同女人商议修鞋。鞋跟势必更换,不是一只,并由女人亲自选中了一对鞋跟,颜色相差无几,只是高细程度不像原来的。关于称脚,不妨在鞋肚里做些手脚,鞋主人的脚不空不挤不累,不会引起扭伤或弄断鞋跟之类。所有这些,琢磨来琢磨去,女人一一同意,最后才轮到收费的事。此时,一直都在边上吸烟的男人突然醒来似的,劈手从老鞋匠手里夺过新鞋跟,心里蓄着别样念头,问道:“你算它多少钱?”
  老鞋匠沉默不语,摘下老花镜,直直地看着男人。
  男人又抓起几块皮料:“那它们呢?”
  老鞋匠目光却移到了墙上,那里挂着个小镜框,揩拭晶亮,框子里嵌着价码明细表。男人皱了皱眉头:“这,这还不是个幌子吗?”
  白眉簌簌颤动,老鞋匠粗声道:“信不信由你,这章程可是我老邢头的规矩,要不然你另找别人去,货比三家不吃亏嘛。”戴上老花镜,从耳朵边取下一支揉皱了的香烟,“黄果树”,又从装着皮料、榔头、胡桃钳、铜锥子的藤筐里摸出个打火机来,打了好几下仍不见火焰蹿出,气得他把打火机扔远远的。
  那男人反倒微微一笑:“别生气,我不过是随便问问的,现在这鞋由你修定了,只要她满意高兴,不管多少钱我都认了。”说这话时,他目光不由自主滑到女人脚上,这让女人有些难堪地互搓双脚。她的脚确实很美,纤巧,柔嫩,白净,这样的脚天生就是穿高跟鞋的脚,这红底名牌鞋果真修复如新,那双小鹿似的脚依旧娉娉婷婷,他只要瞥上两眼,也就心满意足了。
  老鞋匠把一双塑料拖鞋放到女人面前,等鞋修好也得两三个小时,她和“先生”不妨趁空闲去逛逛街,顺便喂饱自己肚子。眼看将近中午,暑热蒸人,树上蝉鸣也越发嘹亮哩。听从他的建议,女人掏出苹果手机来,刷屏,打电话,忙了一通这才趿上拖鞋。不过走了几步却又停住,握着嘴吃吃地笑,不穿高跟鞋倒像是不会走路了。男人毫不犹豫拽了她一把,两人手牵手地朝街对面走去,迎着招手微笑的肯德基老人,推开那扇弹簧玻璃门。
  里面仿佛另个世界,凉风习习,顿时神清气爽,目光被五光十色繁华如梦的情景吸引。正当用餐时分,两人耐着性子好容易才等到临街窗口那张桌子,女人从窗口看出去,那柄大黄布伞下,曲背弓腰的老鞋匠正在干活,她心底忽生出来一点向往,高跟鞋已在重生中,那可是自己所喜欢的宠物呀。男人端着满满的托盘,终于回来了,薯条、菠萝派、炸鸡块、汉堡包。女人最感兴趣的,却还是冷饮,巧克力的棕黑,冰激凌的雪白,樱桃的鲜红,还有斜插的小小纸伞,就那样盛在碧琉璃似的莲花盏里,简直是一幅水彩画。女人掏出苹果手机拍照后,男人深看她一眼道:“你没看看小纸伞什么颜色?”女人这才从美的迷醉里醒过来,再看,是橘黄色:“你也觉得他有些古怪?你看他的眉毛好浓好长啊!”男人边吃边说:“还有,他那双手好大好有力。”女人说:“那是他给人修鞋绱线,使劲用锥子往鞋边上钻,胳臂和手都要格外用力,天长日久手变得特别大,手上的青筋也像蚯蚓似的。”男人说:“究竟怎么古怪我也说不上来,总之,他这个人和别的老人不一样。”女人心里那点念想仍不绝如缕:“大热天,又是中午,给他买个汉堡包吧,要双层的,我看他也够辛苦的。”
  两人出门来,男人想吸烟,便去附近一家便利店,三条烟,“红杉树”。他拆开拿一包,用鼻子闻了闻,便利店老板忙说自己从不卖假货,他的招牌和街对面的“邢记修鞋”一样硬,山上吹喇叭,名声早在外。男人笑着不答,香烟刚叼在嘴里,便利店老板已经将火焰老高的打火机伸了过来,一脸的谄笑。正当中午,一天里最煎熬的时刻,连蝉鸣都有些喑哑,男人吸着烟怡然自得地走回来,大黄布伞仍安静站立,落地罩影显得浓暗,看上去不再像大蘑菇,倒像是一份破空飞来的肯德基双层汉堡包,那老鞋匠和他的修鞋摊位便是夹层里的牛肉和生菜。一丝不安掠过心头,女人将手里袋子拎得高高的,大声喊着:   “老师傅,我们给你带中午饭来啦!”
  走近了,黄布伞下,老鞋匠雙脚搁在缝鞋机上瞌睡着,一只麻蝇正歇在他鼻尖上,见有人来“嗡”的一声飞走了。女人只得屏息静气如履薄冰,却还是不小心碰着了水盆,声响并不大,老鞋匠还是醒了,鼻翼扇动两下:“好香啊!”女人将袋子放到他面前说:“辛苦你了,到现在你中午饭还不曾吃吧?我们给你带回来个汉堡包!”老鞋匠又扇动两下鼻翼,自顾从身背后捧出个绸巾包裹来,打开,一双红底高跟鞋,补色上光,擦过油了,幽然闪亮,玲珑有致,和新鞋简直并无两样。女人高兴极了:“我的鞋,我的鞋啊!”老鞋匠声色不动:“穿上试试,看合不合脚?”女人忙不迭地坐下,换上自己的高跟鞋,跺跺脚,也不管外面艳阳高照,就在窄窄的巷口迈开第一步。中午街上空荡荡的,正好由着她自由自在地走。先是小心翼翼,渐渐地,步子流畅多了,婀娜生姿了,原来那个爱穿高跟鞋的美丽女人又回来了。走了一圈又一圈,男人的目光也就跟着她的脚一圈又一圈地盘旋着。
  总算尽兴了,女人满心欢喜地回到黄布伞下,一眼瞥见那汉堡包袋子原封未动,便问男人怎么回事。男人说老鞋匠已经吃过午饭,小孙子送来的,碗盏还在水盆里泡着呢。女人又将目光移向老鞋匠,可老鞋匠并不说话,只是端起茶缸来呷茶,咕嘟咕嘟,喝够了才不疾不徐道:“这汉堡包你们带回去给小姑娘吧,她现在一个人在家是不是?”他的突兀一下子惊动女人,她眼睛里流露出一种难以索解的光泽:“你怎么会知道我们有个女儿,还一个人留在家里做作业?”老鞋匠啐掉嘴里的一片茶叶,扬起两道白眉,故作神秘地问:“真要我说实话吗?”男人抢着回答:“说吧,你快说吧。”老鞋匠又把那张小马扎推了出来:“还记得你换过拖鞋坐在这里吗?你掏手机打电话,手机上有张照片,让我在边上偷看了,是你们一家三口,当中的小姑娘好漂亮呀,像朵小红花,今天没跟你们出来,那就是在家做作业,再不上培训班也是孩子们的校外功课,我小孙子就常爱去学什么跆拳道。其实,这些都是我老邢头闲着无事瞎猜猜,不能当真的。(戴起老花镜,有意无意“剜”男人一眼)只不过,一个人无论老少,多关心点身边事,多为别人出把力,说到底还不是图个日子过得开心点吗?嗬嗬嗬。”倒像叫蜂蜇了似的,男人不禁哆嗦了一下,这些年来,他这个公司老总什么样的人没见过,可像老鞋匠这般萍水相逢便触碰自己心灵的却是少有,他不得不面对这个也许一生都默默无闻坐竹椅的老人,必须重新换一副眼镜,那样也许会看得精准些吧。
  修鞋的事完了,接下来便是付账。老鞋匠早就算好了,在“一分钟挣的钱比他修一天鞋要多得多”的男人看来,这数字那么微乎其微,于是他从皮夹里抽出一张一百块的新票子,“啪”地交在老鞋匠指甲缝嵌着皮屑的大手里:“不用找零了。”老鞋匠似乎感到意外,将新票子举过头顶迎着阳光看了一遍后,又放在手里来回搓了搓,像洗衣服那样,他的举止自然引起男人的注意:“放心吧,你看我们这样的人会用假钞吗?”老鞋匠本想说些什么,可他终于咽了回去,只是扁起嘴巴笑笑,分明表示出自己的不以为然。女人马上就看出来了:“老师傅,我先生说得对,我们都不是那种见利忘义的卑鄙小人,凡事只想图个实在可靠,图个如意称心,能在乎你这几个修鞋钱吗?”这话不假,人家连双层汉堡包都给你买了呀!老鞋匠这下只有点头的份儿,可他还是不说什么,又自顾从藤筐里变戏法似的拿出来一只铝饭盒,也不知用了多少年的旧物,黯然无光,几处凹瘪,盖子上电笔刻写偌大个“邢”字,依然清晰可辨。他两只手在饭盒里摸索好一阵后,才攥着一把票子,花花绿绿,还有不少硬币,亮闪闪,圆滚滚。这还不够,便索性将铝饭盒来个底朝天,七零八碎滚一摊,终于凑足数了,他这才将那一小堆捧到男人面前:“一分钱不少,你自己再数数吧。”男人有些哭笑不得:“我说过用不着找了。”老鞋匠不答,只是伸着两只满满的大手,一动也不动。男人多少有些为他的执拗所感动,一把抓过钱币装入自己兜里,动作急了点,几个硬币散落地上,老鞋匠又弯下腰去拾,一边喃喃自语着:“一个也不能少,这可是志愿者的规矩啊!”这回又是女人的心细,不禁连声问道:“什么什么,什么志愿者?”老鞋匠直起腰舒了口气:“帮别人干活,修旧,送饭,照顾老弱残,完全自觉自愿,只收应用的材料费,比如你这双红底高跟鞋,要是换了别处哪有今天这么便宜的事。”女人有些恍然:“那你老师傅也是志愿者?”老鞋匠摆摆手:“要算也只能算半个。他们说我岁数大了,腿脚不灵活了,七老八十的人不能上门服务,不能爬高下低,不能过于劳累。(下转第70页)
  (上接第47页)我再不服气也没用,磨叽了半天才同意这个修鞋摊。不怕你们笑话,连我身上这件短袖衫都是费尽口舌才弄到手的。”说时扯掉腰间的黑皮围裙,于是,那件“志愿者”短袖衫,连同街道委员会的名字,便完完全全地显露在两人眼前。老鞋匠兴奋极了,顾不上擦汗,一个劲在那里显摆他胸脯上的“志愿者”,两道白眉扬起,一脸皱纹笑成菊瓣,眼睛里自有一种引以为傲的尽情流露,看上去像极了一个忘年的老顽童。
  此时,女人的手机响了,电话是家里小女儿打来的,这样,女人只得马上回家,她目光四下寻找,那辆奥迪车像一匹高头骏马,正在不远处等着自己的主人哩。
  该走了,男人似乎有些流连,才走出两步忽又回转身去,从塑料拎袋里抽出一条香烟,轻轻放在藤筐上:“钱不肯收,中午饭又吃过了,这烟就算是我们俩的一点心意吧。”老鞋匠重新系上黑皮围裙,一边着意看了看那条烟,“红杉树”,价钱比“黄果树”要高出将近一半哩。于是他说:
  “同是两棵树,贵贱不一样。”
  男人马上接口:“同是两棵树,都是有用之才,夏天里更是谁都心想有一片绿荫。”
  “心想有一片绿荫,”一个字一个字,重重的。说着,男人正要将香烟放藤筐上,老鞋匠却连连摆手,驱散眼前无形烟雾似的:
  “不吃请,不收礼,连喝水都是自带的。”
  这样一来,男人只得将香烟收回,谁知老鞋匠忽又向他伸出一个食指。男人这时也有了女人那点细心,便拆开那条烟取出一包,还是轻轻地放在原地,可老鞋匠的食指仍然伸着。于是,男人不得不有比女人细心更难得的灵性,动手撕开香烟一角,指头轻弹出一支烟来。老鞋匠笑着接过香烟,凑近鼻子闻了又闻,正当他目光寻找先前扔掉的打火机时,男人倒已经将自己的打火机伸过来了。“啪”!一蓬蓝鸢尾似的火焰蹿起,老鞋匠吓一跳后,才就着火深吸一口,烟雾从唇间和鼻孔里冒出,他全然不曾觉出男人内心那份油然而生的尊敬……
  当天夜里,平时无梦的老鞋匠却有了个美妙梦境:绿树连天,蝉鸣响亮,肯德基老人笑靥迎宾,大蘑菇黄布伞。还有,那天生就是穿高跟鞋的脚,白净,柔嫩,纤巧,拇趾上顶着个月牙儿,红红的,娇艳欲滴晶莹闪亮。
其他文献
小时候  我凝望天上的云儿  一朵 一朵 又一朵  轻柔的白云  给我带来许多幻想  冬季里  我常常透过窗棂  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  一片 一片 又一片  我小心地捧在手心里  看她漸渐地融化 消失  长大了  我喜欢看新娘出嫁  头上的白纱巾  一缕 一缕 又一缕  我好美慕白色  然而  我心中的那片白色  是天上的云儿  是飘落的雪花  还是新娘头上的纱巾  不 都不是  白色 是生命的色
期刊
世间已不易,时常侵扰着雾霾尘灰  一次次努力清扫  绿水青山正向人们贴近  冷不防呼啸而至的新型病毒  又肆虐在人间大地  陡然,阴云密布  仿佛春色动摇,寒光阵阵  年的喜庆染上了病毒的狰狞  风暴来临  震颤吗?震颤数次拷问灵魂  忐忑吗?忐忑开始心急如焚  而那迎向风暴的身影  早已逆行,早已  在刀光剑影里电闪雷鸣  白衣勇士握紧的拳头  似寒风里的烈焰,燃起的责任  你的身躯是钢铁的吗?
期刊
春风送来的惊雷在耳畔炸响   冰雪覆地,像一块发白的毛玻璃   我的肺叶隐隐作疼。没有谁   敢沿着这条河流急驰,除了他们   ——在急流中构筑堤坝,在风口处   扼住浪尖,每一個险滩都有   他们拢起的围网。  是的,我和他们一样,  赤手空拳凿冰而行   也有对疫疾的忧惧,在每一道寒气   扑面而来时将自己托付给一张   薄薄的口罩。如果,口罩也会说话   我们必然会听到另一种声音——   寒
期刊
年  又平静地活过了一年  冷眼旁观  黑夜仍以  光芒的名义升起  如同那句经典——  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年三十晚上  再次到河边折梅  这千年不变的芳香  这不能开口作证的事物  又一次壮了我的贼胆  寂 静  一只黑猫  在雪地上行走  转头的瞬间  我看见  两朵红梅  祠 堂  长廊 绣鞋 屋脊高而深红  百年及以上的大木 梅干的   菜 雨季  门前有流水 流水照着姑娘  姑娘
期刊
1.骆驼蓬  我们已踏上归途  像往日一样满足,盘算着  下一次的出行。短暂的沉默  我的目光投向车窗外  荒野浩大,雨就要落下来  天低,地平。亘古的神秘  平铺过来。我们走向那儿  顺应魔力的牵引。当盛开的  骆驼蓬,像星火点燃荒原  我们的人类之心再次臣服  此刻,荒原属于骆驼蓬,  白色的繁花属于种子  我们一无所有,又拥有  整个世界。我们从天地间走出  像人类的第一支,走入历史  2.
期刊
家乡兴化地处苏北里下河腹地,那里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是出了名的鱼米之乡。  水乡人喜欢吃鱼。水乡人更喜欢抓鱼。网鱼、钓鱼、叉鱼、张鱼等这些抓捕方式,都是水乡人最拿手的。  鳅鱼即是泥鳅。是我们小时候最常见的一种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渐渐懂得了,鳅鱼除了可以做一道美味菜肴,其自身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因而使它身价倍增,从农家饭桌荣跃上了大酒店的宴席,这可是真的鲤鱼跳龙门了。  鳅鱼不同于
期刊
我刚出生时,我的家在运河的另一边,上小学总要经过同安桥,去公园玩耍时也要经过同安桥。每天看着涓涓的河水流过,伴随着上学的紧张和恍惚,伴随着去公园时的兴奋和期待,那条河流陪伴了我多少个日子,数不清了。  时光流逝,我渐渐长大,同安桥也由原来的步行桥被翻新。从前推着电瓶车一步一步走上桥遥望运河,如今坐着车运河在眼中忽闪而过,看不真切,我不禁非常想念。晚上散步,走着走着,上了桥,远方一望,我吸了口气——
期刊
一  那时我叔叔不到二十岁,他结束了学生生涯,跟随自己的姐夫学起了木工。  他是一个腼腆的青年,消瘦,脸上总在微笑着。我们这个家族的人,大都是这样,不善言辞,自律,或有轻微的自卑感,瘦,喜欢笑。这些特质,使我们的农民生活过得平淡而保守,也相对安全。  我叔叔认认真真地当起了木匠。从学校回到农村,他适应得波澜不惊。他不叛逆,从乡间少年,一直到成年,几乎未曾让家里父母操心。时代投射在他的身上,影响微弱
期刊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明确又响亮地发出了“堅定走生产发展的、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近年来,常州,作为长三角发展的中轴,在新农村的建设的更高起点上,在437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了一场“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潮。  笔墨当随时代,文学讴歌生活。常州市作家协会、翠苑杂志社联袂组织、积极筹划我市美丽乡村建设题材创
期刊
听 弦  月光从窗缝里挤进来,把三奶奶斑驳的身影推倒在青灰色的地上,同时推倒的还有她手里正缝补着的那件青灰色的夹袄。  风刮得慢条斯理,伴着断断续续地传来时而低沉时而高昂的弦声,三奶奶半眯着眼睛,分辨着弦声、风声、院子里母猪梦呓的哼哼声。  忽然,一道清亮亮的叫板被弦音托着在村子的上空盘旋环绕,然后和月光一起从窗缝挤进来,又顺着耳朵滑到三奶奶的心口上,三奶奶的手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下,“哎哟”一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