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3月,簡稱為“兩會”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入春的北京如火如荼地舉行。“兩會”是中國人民參與國家管理一種最為集中的表現方式,由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收集及整理人民中得來的資訊和要求,代表著選民在召開兩會期間,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選民們自己的意見和要求。
作為“一國兩制”制度的生動表現,香港和澳門也參與兩會的召開和舉行,表達港澳居民對國家公共事務管理的關注,同時也向國家表達港澳居民的訴求。在兩會期間,國家總理例行地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彙報過去一年政府施政的成績與不足,規劃未來一年政府施政的藍圖,其中有國家在未來一年關於香港和澳門有關政策的闡釋。因此,兩會中政府工作報告以及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討論,不僅是內地居民關注的每年一度的政治盛事,也心繫著廣大的港澳居民,同時也體現出澳門未來發展的一些重點和難點問題。
聚焦一:中央政府工作報告中
支持澳門發展的新表述
從201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看到,中央政府對澳門經濟社會的發展是堅定而又全方面的。具體而言,中央政府表明要支持特區政府積極應對國際經濟風險挑戰,維護經濟金融穩定和長期繁榮發展。銜接和落實好支援港澳經濟社會發展的系列政策措施,大幅提升內地對港澳服務貿易開放水準等等。不難發現,今年兩會中關於澳門問題有新的表述與往年相比,今年兩會中政府工作報告關於澳門的新表述主要體現“支持澳門推進民主”和“推進橫琴新區建設”兩個方面。
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將堅定不移地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全力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進民主。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到,“全力支援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表述與往年相同,而“全力支持香港、澳門發展推進民主”則為今年提出的新表述。這對於當前正在進行政制發展諮詢的澳門特區政府來講,意義顯得尤為重大。這就正如有澳門政協委員所提出來的,澳門委員要結合本澳的實際情況,做好各方工作,特別是做好政制發展這項重要工作。“要繼續推動‘一國兩制’的偉大事業,特別要思考如何配合特區政府做好政制發展以至往後的工作,嚴格按照基本法穩妥地推進澳門的政制發展”。確實,澳門的政制發展諮詢活動,不僅是澳門居民今年政治生活的最為重要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央政府高度關注的重要內容,印證了“澳門政制發展的決定權和主導權在中央”的結論。
另一方面,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澳門的總體表述是“支持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推進橫琴新區建設,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這與去年的“支持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比較來看,凸現了橫琴新區建設的重要性。它映射出中央政府對於港澳參與國際和區域經濟合作的重視,其中也特別提到了加快推進港珠澳大橋等基礎設施建設和對接對於深化合作方面的地位。
聚焦二:澳門的經濟平穩發展
澳門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是黨和國家領導人關心澳門的重要議題,也是澳區政協委員建言檢測的重心所在。經濟適度多元是關乎澳門未來整體發展的決定因素,澳門經濟的未來發展戰略也是成為澳門政協委員關心的主要議題。其中,如何發展澳門文化產業,以及如何利用和完善葡語系國家經貿合作平台,更是委員中討論的重點。澳區委員對此深表贊同,認為在面對國際經濟動盪面前,澳門務必居安思危,穩中求進。有委員就認為,澳門經濟單一,以旅遊博彩、旅遊會展業為主,容易受外界幹擾,認同須與祖國連成一體的要求,因此澳門要在“多元”上做工作,今後尤其要關心中小企發展。也有委員預料澳門經濟今年不會有過去的高增長,尤其是經濟較單一,對持續發展、增長存在隱憂,因此澳門企業有責任推動經濟多元發展,回應國家的支持,努力實現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定位。還有委員提到,要加強澳門與八個葡語系國家的關係,做好葡語國家的交流合作平台,突顯澳門的平台作用,借此推動澳門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具體來講,有意見建議國家教育部與澳門特區政府合作,成立“中國葡萄牙語中心”,建立中國與葡語國家高等教育交流平台。還有意見認為,今後澳門必定要因應經濟形勢發展,與內地有更緊密合作,特別要深化粵澳合作、全面參與橫琴開發,為澳門發展多元化旅遊、實現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目標。為此,有意見認為澳門應適當放寬內地文化創意、藝術、旅遊、會展等方面優秀人才引進管理制度。
聚焦三:澳門社會的和諧穩定
正如習近平副主席所強調的,“歷史的經驗反覆證明,對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來說,和諧穩定是福,動盪折騰是禍。”對於這一點,澳門政協委員有廣泛的共識,認同要始終以澳門同胞的根本福祉為重以國家的整體利益為重,講團結、顧大局,在愛國愛澳的旗幟下,實現和增進最廣泛溝通的團結,認為澳門必須設法應對存在的困難,做好包容,求大同存小異,團結奮進,推進澳門各種實際問題的解決。
為了維持澳門社會的和諧穩定,澳區議員非常認同國家領導人關於發揮民眾參與社會事務積極性以及發揮民間社團的橋樑作用的觀點。澳區委員普遍認同,要積極參與澳門社會事務,推動社會各方面顧全大局、理性溝通。發揮民間社團對外交流的橋樑作用,進一步促成澳門社會團結的良好局面,做好包容工作,團結奮進。
作為“一國兩制”制度的生動表現,香港和澳門也參與兩會的召開和舉行,表達港澳居民對國家公共事務管理的關注,同時也向國家表達港澳居民的訴求。在兩會期間,國家總理例行地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彙報過去一年政府施政的成績與不足,規劃未來一年政府施政的藍圖,其中有國家在未來一年關於香港和澳門有關政策的闡釋。因此,兩會中政府工作報告以及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討論,不僅是內地居民關注的每年一度的政治盛事,也心繫著廣大的港澳居民,同時也體現出澳門未來發展的一些重點和難點問題。
聚焦一:中央政府工作報告中
支持澳門發展的新表述
從201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看到,中央政府對澳門經濟社會的發展是堅定而又全方面的。具體而言,中央政府表明要支持特區政府積極應對國際經濟風險挑戰,維護經濟金融穩定和長期繁榮發展。銜接和落實好支援港澳經濟社會發展的系列政策措施,大幅提升內地對港澳服務貿易開放水準等等。不難發現,今年兩會中關於澳門問題有新的表述與往年相比,今年兩會中政府工作報告關於澳門的新表述主要體現“支持澳門推進民主”和“推進橫琴新區建設”兩個方面。
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將堅定不移地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全力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進民主。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到,“全力支援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表述與往年相同,而“全力支持香港、澳門發展推進民主”則為今年提出的新表述。這對於當前正在進行政制發展諮詢的澳門特區政府來講,意義顯得尤為重大。這就正如有澳門政協委員所提出來的,澳門委員要結合本澳的實際情況,做好各方工作,特別是做好政制發展這項重要工作。“要繼續推動‘一國兩制’的偉大事業,特別要思考如何配合特區政府做好政制發展以至往後的工作,嚴格按照基本法穩妥地推進澳門的政制發展”。確實,澳門的政制發展諮詢活動,不僅是澳門居民今年政治生活的最為重要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央政府高度關注的重要內容,印證了“澳門政制發展的決定權和主導權在中央”的結論。
另一方面,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澳門的總體表述是“支持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推進橫琴新區建設,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這與去年的“支持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比較來看,凸現了橫琴新區建設的重要性。它映射出中央政府對於港澳參與國際和區域經濟合作的重視,其中也特別提到了加快推進港珠澳大橋等基礎設施建設和對接對於深化合作方面的地位。
聚焦二:澳門的經濟平穩發展
澳門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是黨和國家領導人關心澳門的重要議題,也是澳區政協委員建言檢測的重心所在。經濟適度多元是關乎澳門未來整體發展的決定因素,澳門經濟的未來發展戰略也是成為澳門政協委員關心的主要議題。其中,如何發展澳門文化產業,以及如何利用和完善葡語系國家經貿合作平台,更是委員中討論的重點。澳區委員對此深表贊同,認為在面對國際經濟動盪面前,澳門務必居安思危,穩中求進。有委員就認為,澳門經濟單一,以旅遊博彩、旅遊會展業為主,容易受外界幹擾,認同須與祖國連成一體的要求,因此澳門要在“多元”上做工作,今後尤其要關心中小企發展。也有委員預料澳門經濟今年不會有過去的高增長,尤其是經濟較單一,對持續發展、增長存在隱憂,因此澳門企業有責任推動經濟多元發展,回應國家的支持,努力實現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定位。還有委員提到,要加強澳門與八個葡語系國家的關係,做好葡語國家的交流合作平台,突顯澳門的平台作用,借此推動澳門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具體來講,有意見建議國家教育部與澳門特區政府合作,成立“中國葡萄牙語中心”,建立中國與葡語國家高等教育交流平台。還有意見認為,今後澳門必定要因應經濟形勢發展,與內地有更緊密合作,特別要深化粵澳合作、全面參與橫琴開發,為澳門發展多元化旅遊、實現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目標。為此,有意見認為澳門應適當放寬內地文化創意、藝術、旅遊、會展等方面優秀人才引進管理制度。
聚焦三:澳門社會的和諧穩定
正如習近平副主席所強調的,“歷史的經驗反覆證明,對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來說,和諧穩定是福,動盪折騰是禍。”對於這一點,澳門政協委員有廣泛的共識,認同要始終以澳門同胞的根本福祉為重以國家的整體利益為重,講團結、顧大局,在愛國愛澳的旗幟下,實現和增進最廣泛溝通的團結,認為澳門必須設法應對存在的困難,做好包容,求大同存小異,團結奮進,推進澳門各種實際問題的解決。
為了維持澳門社會的和諧穩定,澳區議員非常認同國家領導人關於發揮民眾參與社會事務積極性以及發揮民間社團的橋樑作用的觀點。澳區委員普遍認同,要積極參與澳門社會事務,推動社會各方面顧全大局、理性溝通。發揮民間社團對外交流的橋樑作用,進一步促成澳門社會團結的良好局面,做好包容工作,團結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