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每日卖嘢卖得三百几文,最好卖的就是汽水、啤酒与煙,以前最好景的时候,试过卖成三千几文嘢。”年过八十的李伯伯用一句感慨的话,来述说杂货店三十多年来的变迁。
名叫李德昌的李伯伯是现位於青洲木屋区唯一的杂货店——“昌记杂货”老板,他今年八十多岁,但他喜欢周围的街坊们叫他“昌记”,因为“昌记”这名字听起来年轻些,且包含着很多昔日的温情。
“昌记杂货”建於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是一间独立的、上居下舖的典型铁皮房屋。当时的“青洲木屋大火”使得青洲区的大部分木屋被焚烧,期后,澳门的“四大社团”出资建铁皮屋,用来安置木屋被焚烧的家庭。昌记杂货也是当时的产物之一。经过三十多年的风吹雨打,昌记杂货外表的铁皮已经生锈、腐蚀,多层的绿色油漆明显脱落;里面光线昏暗,墙上除了旧式电视机及掛式风扇,三边都是铁架式的三层摆货架,堆满了各色杂货如汽水、啤酒、公仔面、香煙、日用品等,摆设凌乱而无序,店内当眼处放置一个残旧的汽水柜,一盏开着的座枱灯照在李伯伯疲惫的面额上,给人一种惨淡的感觉。
交谈中,李伯伯惆怅地说:“现在最好卖嘅就是汽水、啤酒与煙,但政府又话要禁煙。啊!连罐头都无人买啦!他们都去超级市场买。”看着李伯伯一脸的茫然,我唯有点点头,低声说“喺、喺”。为了缓和紧张“气氛”,我提议说:“政府的社会保障基金每个月都有发放钱给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家。” “我们(跟老婆婆)都没有拿,最初我们去申请的时候,政府说我们是自顾人士,若要申请必需一次性交付五年的供款。现在,我们都八十多岁了,政府的社会保障基金都没有我们的份……”原本为了缓和他的心情,现在卻让他更为感叹。
其间有一位身材硕实、皮肤黝黑、穿着背心的中年汉走入来,他随意地从雪柜里拿出一瓶“红牛”,又递高手从货架上拿下一包香煙,漫不经心地说:“十六块钱,是吗?”还等不及李伯伯的回话,他已经把准备好的一堆硬币撒放在枱上(其实我也没看清楚枱上有多少个硬币),就走了。李伯伯也连忙把钱收拾掉进於枱上的圆盘上。我很诧異地问:“李伯伯,你不用数数那零钱吗?”李伯伯笑言:“不用了,他每天都来买这些东西,是老街坊了。我还认识他的老爸老妈,他小时候很乖的,又孝顺,现在还时常热心帮助我们这些老街坊。”
“咇!咇!”,一辆电单车开到杂货店门口,走下来一位年约十八岁的短发年轻女子,她径直走进杂货店内对着李伯伯说:“伯伯,你说你的手提电话坏了,给我看看。”李伯伯马上从他腰间的皮包里,掏出一部旧型号的手提电话交给她,那年轻女子左翻右看一阵,接着说:“是不是电池坏了?我拿去看看,你现在先用我这部手提电话,弄好再给你。”说完,那女孩匆匆忙忙揸车走了。
当时,我心里想:难道刚才那个是李伯伯的孙女?帮他修理手提电话?李伯伯好像看出了我的疑惑,对我说:“她不是我的孙女,她只是在杂货店对面的篮球场打篮球好多年的小女孩。以前她读书的时候,每当晚上来这里打篮球,都会到这杂货店买汽水聊天,久而久之,我们就认识起来了。现在,她在赌场里面做庄荷,有空还时常过来探望我,有时还打电话与我聊天,主动问我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她是一个很好、很关心老人家的女孩。”看着李伯伯一边说一边甜丝丝的笑容,就明白到他与她之间那段如爷孙般的感情,已经根深蒂固、互相信任。李伯伯还自豪地说:“我有两个儿子、四个孙、三个曾孙,四代同堂,很开心的,最小的曾孙才一岁多,呵呵!”李伯伯那发自内心的笑容,感染我也跟他一起笑起来了。
李伯伯回忆说,青洲木屋区原有一千一百多个住户,现仅得一百五十多户没有搬走,最近政府把周围的地方用铁板围起来,将用作建社会公屋之用地。他坦言,自己的年纪都大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孙子身上,希望他们身体健康、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对於自己杂货店的命运,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能看到政府“舖换舖、屋换屋”,令“昌记杂货”得以继续保留及经营下去。
名叫李德昌的李伯伯是现位於青洲木屋区唯一的杂货店——“昌记杂货”老板,他今年八十多岁,但他喜欢周围的街坊们叫他“昌记”,因为“昌记”这名字听起来年轻些,且包含着很多昔日的温情。
“昌记杂货”建於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是一间独立的、上居下舖的典型铁皮房屋。当时的“青洲木屋大火”使得青洲区的大部分木屋被焚烧,期后,澳门的“四大社团”出资建铁皮屋,用来安置木屋被焚烧的家庭。昌记杂货也是当时的产物之一。经过三十多年的风吹雨打,昌记杂货外表的铁皮已经生锈、腐蚀,多层的绿色油漆明显脱落;里面光线昏暗,墙上除了旧式电视机及掛式风扇,三边都是铁架式的三层摆货架,堆满了各色杂货如汽水、啤酒、公仔面、香煙、日用品等,摆设凌乱而无序,店内当眼处放置一个残旧的汽水柜,一盏开着的座枱灯照在李伯伯疲惫的面额上,给人一种惨淡的感觉。
交谈中,李伯伯惆怅地说:“现在最好卖嘅就是汽水、啤酒与煙,但政府又话要禁煙。啊!连罐头都无人买啦!他们都去超级市场买。”看着李伯伯一脸的茫然,我唯有点点头,低声说“喺、喺”。为了缓和紧张“气氛”,我提议说:“政府的社会保障基金每个月都有发放钱给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家。” “我们(跟老婆婆)都没有拿,最初我们去申请的时候,政府说我们是自顾人士,若要申请必需一次性交付五年的供款。现在,我们都八十多岁了,政府的社会保障基金都没有我们的份……”原本为了缓和他的心情,现在卻让他更为感叹。
其间有一位身材硕实、皮肤黝黑、穿着背心的中年汉走入来,他随意地从雪柜里拿出一瓶“红牛”,又递高手从货架上拿下一包香煙,漫不经心地说:“十六块钱,是吗?”还等不及李伯伯的回话,他已经把准备好的一堆硬币撒放在枱上(其实我也没看清楚枱上有多少个硬币),就走了。李伯伯也连忙把钱收拾掉进於枱上的圆盘上。我很诧異地问:“李伯伯,你不用数数那零钱吗?”李伯伯笑言:“不用了,他每天都来买这些东西,是老街坊了。我还认识他的老爸老妈,他小时候很乖的,又孝顺,现在还时常热心帮助我们这些老街坊。”
“咇!咇!”,一辆电单车开到杂货店门口,走下来一位年约十八岁的短发年轻女子,她径直走进杂货店内对着李伯伯说:“伯伯,你说你的手提电话坏了,给我看看。”李伯伯马上从他腰间的皮包里,掏出一部旧型号的手提电话交给她,那年轻女子左翻右看一阵,接着说:“是不是电池坏了?我拿去看看,你现在先用我这部手提电话,弄好再给你。”说完,那女孩匆匆忙忙揸车走了。
当时,我心里想:难道刚才那个是李伯伯的孙女?帮他修理手提电话?李伯伯好像看出了我的疑惑,对我说:“她不是我的孙女,她只是在杂货店对面的篮球场打篮球好多年的小女孩。以前她读书的时候,每当晚上来这里打篮球,都会到这杂货店买汽水聊天,久而久之,我们就认识起来了。现在,她在赌场里面做庄荷,有空还时常过来探望我,有时还打电话与我聊天,主动问我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她是一个很好、很关心老人家的女孩。”看着李伯伯一边说一边甜丝丝的笑容,就明白到他与她之间那段如爷孙般的感情,已经根深蒂固、互相信任。李伯伯还自豪地说:“我有两个儿子、四个孙、三个曾孙,四代同堂,很开心的,最小的曾孙才一岁多,呵呵!”李伯伯那发自内心的笑容,感染我也跟他一起笑起来了。
李伯伯回忆说,青洲木屋区原有一千一百多个住户,现仅得一百五十多户没有搬走,最近政府把周围的地方用铁板围起来,将用作建社会公屋之用地。他坦言,自己的年纪都大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孙子身上,希望他们身体健康、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对於自己杂货店的命运,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能看到政府“舖换舖、屋换屋”,令“昌记杂货”得以继续保留及经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