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来源 :大视野·教育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jdkaj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生应具有广泛多样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一年内课外自读五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可是,平时由于高中生的学习日程安排比较紧,各科课业负担很重,课外自由阅读的时间有限,完全让学生自己去做许多学生又不知道从何处着手,如果硬让学生完全在课外独立阅读,学生只会流于形式应付,甚至放弃阅读。又因为文学阅读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通过不同途径建立的背景知识,当学生不能自觉地调动或者缺少必要的背景知识时,文学阅读的进程必然受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善于引导以“激活”学生头脑中存储的背景知识,要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必要的背景知识。语文课的文学教育必须坚持语文教学应“以知识为先导”(张志公语)的原则,文学教育的双边活动均要有既定的方向、相对确定的内容。因此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拓展文学阅读。当然把阅读用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去处理是非常不现实的,于是我在教学中随时不忘授之以渔,再充分利用自习时间给学生指导阅读,让学生在课外有目的地阅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比较阅读,由此及彼
  利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去阅读课外文章,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的第二单元,学习的重点是了解古代记叙散文的特点,选了《烛之武退秦师》《靳柯刺秦王》等文章,学习完课文后,我要求学生将这些文章和《郑伯克段于鄢》《触龙说赵太后》等文章进行比较阅读,从背景、内容、人物、主题、体裁、题材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可以是同一作家的作品,也可以是不同作家语言风格相似、内容相关的作品。
  我国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诗的结尾写道:“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这里松柏梧桐、枝叶交加、鸳鸯相向、叶叶和鸣,象征焦、刘二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寄托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这一情节与关汉卿的《窦娥冤》和冯梦龙的《灌园叟晚逢仙女》的结尾都有相似之处。窦娥临刑前对天发下“血溅白练”、“六月飞雪”、“楚州亢旱”三桩誓愿都应验;秋先被恶霸张委迫害,花神出来惩治这两个恶人,所以,在学习关汉卿的《窦娥冤》时,我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们希望窦娥的愿望实现吗?”学生都说当然希望了,我说所有善良的人们都希望,这叫“于事理不和,为人情所求”,在我们所知道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这样的结局,如牛郎织女的“鹊桥”,屈原的“白衣白马而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孙富的暴死”,梁祝的“化蝶”等,我们读了以后相信它符合生活的真实,正是这些浪漫主义的写法,创造了浓郁的悲剧气氛,使主题逐步的深化,构成了全剧的高潮,充满了激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通过这样的比较阅读,学生在环境描写对表现小说的主题、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方面的
  知识就很容易理解了。求同之妙,从而完成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延伸阅读,以“外”促“内”
  此处说的“延伸”,是指由教科书向课外的延伸。教科书上的一些文章是精选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有些文章属于节选内容。课外阅读就能帮助学生扩大以课本为中心的知识面。如《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类节选自长篇名著的文章,教师就要尽量让学生去阅读《红楼梦》《水浒》这些原著,了解名著的社会背景、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等等,这样会对课文的学习有启迪和促进作用,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如果我们把课外阅读比作“林”,那么,课本上的文章就是“木”,即见森林,又见树木,从整个森林的角度看“木”,当然比孤零零地看“木”更为深刻、透彻,而且更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课内的学习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指导阅读,随时点拨
  在课外阅读中有许多的精彩篇目,教师完全可以把它引进课堂。对那些含义深刻、意境优美、文辞华丽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然后指导学生揣摩语言、领会意境。教师点拨文章不一定要面面俱到,要本着“少则得,多则惑”的原则。可以开辟文学鉴赏课,主讲由学生担任,教师补充,让学生体验到参与鉴赏课的快乐,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但是教师在鉴赏课前必须给学生制定明确的目标,教师要让学生懂得文学鉴赏要知人论世,将有关课文在时代坐标轴上准确定位,这不仅使学生有一种清晰的历史感,也便于从时代背景和作家境况入手体会作品的社会价值,为鉴赏创造条件;教师也要懂得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所蕴涵的文学因素的挖掘和讲析应尽量与学生的智能状况、生活阅历、心理特点相适应、相协调。例如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教学中,对杜十娘死的探讨,学生就本着现在的意识形态去审视杜十娘的命运,认为她不值得去死,有钱还不能活下去吗?教材的分析是为爱情而死,在讲评时我认为在现在尊重生命的意识上,学生的观念无可厚非。要让学生懂得阅读文学作品既要知人论世地再现原作品形象揭示的社会意义;也要明白学以致用的目的,在阅读中吸收借鉴以指导自己的人生道理,匡正自己的思想意识。体现文学审美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四、利用读书笔记,读写结合
  文学阅读的目的不只是提高阅读能力,也可提高写作能力。写作素材除了来自对生活的观察、思考,也可来自好的文章。多读好的文章可以获得丰富的作文材料,可以达到以写带读、以读促写的目的。因此我给学生布置了读书笔记,要求学生每周写一次读书笔记。笔记可以是摘抄,对那些文辞舒畅、意境优美、富有哲理、给人启迪的经典文章的摘抄,是写作的积累;可以是读后感,写出自己对所读文章的感受或所受到的启迪;可以是鉴赏文章,写出阅读后自己对文章评价,可以是某一个方面,不必面面俱到。一学期满,要给自己的读书笔记写一个后记。教师可对写得好的读书笔记及时给予鼓励,并拿到学生中去交流,互相促进。这样,读写结合、相得益彰,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大有裨益。   五、经典阅读与影视文化结合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崭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是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充分运用多媒体图、文、声、像的功能进行教学活动。它的功能与文学鉴赏教学的特点密切相关,换言之,文学鉴赏课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多媒体教学又会极大地增强文学鉴赏课的效果,在以往的文学教学特别是鉴赏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现象,即使极力诱导,也难使学生“进入”作品中,这是因为抽象的语言文字与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之间有相当的差距。学生对作品内容感到陌生,因而提不起兴趣,以至于畏难而退。特别是文言白话小说和外国文学里的小说,如《三国演义》《红楼梦》《悲惨世界》《基督山伯爵恩仇录》。而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弥补其生活阅历的不足,增加对客观世界有关具体事物的表象积累,也缩短了学生阅读长篇小说的时间,而且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象演示,把抽象的语言文字与具体可感的真实事物联系起来,把复杂多变的情感和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从而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六、鼓励阅读,引导研究
  阅读不仅是为了积累知识,更是对语文综合能力的一种考查,是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懂得阅读、欣赏文学作品要历经两个层次:感知内容,借助艺术的真实观察世界;评析内容,结合生活的真实认识世界。“注重培养创新能力”是新课标的内容也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文学教育中的研究性学习就是要在文学作品的的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中心,创设一种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去发现、去体验。
  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教师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指导:
  一是教师应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通过比较阅读筛选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在课堂辩论中拓展思路,完善自己的观点;
  二是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通过逆向思维、横向拓展、发散思维、类比联想,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创性和灵活性;
  三是鼓励学生改编和创作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实践能力,让学生运用新颖的文体,以新颖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写出富有时代感、贴近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来;
  四是创设情境,提出适合中学生认知水平的课题,组织学生开展专题研究,帮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学会收集相关信息,鉴别和选择信息,加工和转化信息。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插上想象的翅膀,锤炼自己的思维品质,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我自己所带的几个班中,涌现出了这样一些优秀的文章:《我眼中的李白和杜甫》《〈项链〉与〈珠宝〉之比较赏析》《从〈荷马史诗〉看女性的地位》《对〈红楼梦〉中人物的再创造》,从学生的这些读书笔记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研究性阅读能力已得到初步的培养,自然,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有不少学生的文章发表在校报或校外刊物上,对此,学生的阅读兴趣更浓了。
  总之,教师有目的的指导学生进行文学阅读,能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道德品质、思维品质的健康发展。能促进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既能巩固课内所学,又能让他们学以致用,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能力,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其他文献
新世纪人才的成长不仅要有较全面的素质结构,更需要具备创新的活力,以承担知识创新的重任,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这就对培养人才的学校教学——尤其是基础教学提出了挑战。而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以及该学科本身的性质特点与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笔者将阅读教学实践中“质疑——讨论——释疑”式教学的一些浅显经验,
期刊
新课程提倡发现式学习,它强调学生在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特别强调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问题意识从认知心理上讲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因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性思
期刊
数学模型是数学知识与数学应用的桥梁,研究和学习数学模型,能帮助学生探索数学的应用,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加强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国际数学界普遍赞同通过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和在数学教学中推广使用现代化技术来推动数学教育改革。著名数学家怀特海曾说:“数学就是对于模式的研究”。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普遍都十分重视数学建模教学,把数学建模活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广大语文教师不断更新理念、创新教法,作文教学也摸索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偏向: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博取高分,过于注重写作技巧的指导,忽视了情感在作文里的应有作用。  作文是学生实现生命体验和情感表达的载体,而现在的大多数学生往往缺乏情感积累,不善于感悟、表达情感。《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关注情感在作文中的作用,“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
期刊
常听家长抱怨现在的儿女真难带,哪像自己小的时候,兄弟姐妹一大堆,常恐不讨父母的喜欢。现在的孩子,不仅常和爷爷奶奶顶嘴,有时连爸爸妈妈的管教意见也不当回事。是家长没有威信?是妈妈太娇惯了他?还是孩子的心变“野”了?怎样才能管教好自己的孩子?为这事很多家庭真是越费心越感到困惑。在前一阶段收到家长教育孩子的问题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这样一些问题:比如让孩子做什么,他装作没听见,即使命令他做,他也是一副很不
期刊
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五年发展纲要(之三)》提到“实践证明:实施计算机教育将有力促进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改革,有力地推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更新,并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教育与教学模式,实现学习的主体化、多元化和社会化。……”  计算机辅助学科教学在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已得到无数的证明。它体现了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媒体和手段的趋势,日趋完善,围绕这一话题,展开了无数的研讨、实践,也挖掘出了
期刊
当前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以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核心的四大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而新课程标准也对高中生物概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概念教学值得在课堂教学中高度重视和关注。  生物学的概念是中学生物学知识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生物学的概念是学生进行生物学学习和思维的基本单位。学生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通过建立各种生物学的概
期刊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谓“个性”,在心理学上指一个人的各种心理特征(包括兴趣、习惯、气质、爱好、性格、智能等)的综合,它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生理素质基础和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发展形成的;同时,每个人的个性既包括许多与众相同的心理特征,也包括许多与众不同的心理特征。  我觉得,过去的阅读教学,过
期刊
[摘 要] 合作学习和案例教学都是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学习方式。作者结合长期 的教学实践,发现案例教学法与合作学习法是一种提倡“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同时促 进师生教学相长。文章主要分析了“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及在合作学习模式下案例教学法的应用,通过以电子商务上课内容为例,力求构建“合作学习方式下的案例教学”
期刊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博客互相交流与研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行动研究,提高了教研活动的有效性,丰富了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涵与方式。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和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这一成长方式将为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所接受、熟悉和喜爱。教师博客将对促进我国小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教师博客;语文教师;专业成长;作用  以信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传播媒体正在日益改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