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特级教师张祖庆提出“裸课”的概念,这个概念对原先的公开课体系,特别是对语文公开课,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广泛的影响。
公开课,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公开授课形式。与家常课不同,参与公开课的成员,除了授课的老师、听课的学生,还有参与教学研究的同行和专家。所以,从本质上说,公开课是一种教研活动。但是,随着公开课与越来越多的“外物”挂钩,公开课也越来越被庸俗化和功利化。语文公开课尤甚。
裸课,是一种特殊的公开课,特指“不预演”“不雕琢”,不以“成功”为唯一目的的公开课。裸课,其实质是公开课(特别是语文公开课)朝向教研本质的自发性嬗变。
目前,一堂公开课从确定教学内容到初定教案再到反复试教,直至最后成功展示,整个出炉过程可谓“劳民”“伤财”“低效”“高耗”。巨大的投入却往往与产出不成比例。我们看到的各级各类的语文公开课,越来越趋向于雷同。我们花费了听课费用,看到的却是一堂堂似曾相识的、离我们课堂生活非常遥远的“优质课”和“示范课”。
裸课则不一样。
裸课拒绝预演。因此,它没有磨课这一环节。从解读文本到确定教学内容到完成教学设计再到第一次公开授课,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磨课中“对学情的了解”是磨出来的。裸课要求每一位执教公开课的老师,平时就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着清晰的了解,从而能够设计出恰如其分的教学预案。磨课中“先进的教学技术”常常是授课者对专家意见的机械照搬,裸课则要求执教老师把每一堂家常课都看作是公开课,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如果说目前公开课的“出炉模式”是一种“急速增肥”的“激素”模式,那么裸课的“出炉模式”就是一种“功在平时”的“常态”模式。裸课呈现的是一贯以来的教学模式,呈现的是一以贯之的教学理念。
目前公开课的呈现方式趋向于“精致”和“完美”。课件是精美的,板书是精美的,过渡语和评价语是精美的,就连老师的站位——什么时候站在什么位置,也是预设得完美无缺。在这样的公开课上,教师就是一台机器,而学生,更是参与演出的一枚枚道具而已。
裸课不一样。
裸课是自然的课。自然得就像执教者完全忘记了这是一堂公开课。裸课是家常的课。在听课者眼里,这堂课不过是他几十堂家常课的一个缩影。裸课是朴素的课。这样的课离大多数一线教师很近,可以复制,可以迁移。
在名利驱动下的公开课,有无法承受之重,是不可能裸课的。但改变一种思路,可以变“赛课”为“晒课”。晒课,可以在各种网络平台上进行,也可以在各种教研活动中自我申请。晒课的人,无须获得特定的资格;观课的人,无须奉上金钱和物质。晒课和观课的人,因教学研究而走到一起。
改变公开课的呈现方式,其实质是把公开课的关注点,回归到教学研究本身。语文公开课是如此,其他公开课也是如此。
公开课,作为一种教研方式,主要在三个阶段产生教研效应。一是公开课前的试教与磨课阶段,目前的公开课大多局限于一个团队之内,范围相对而言比较小,這个教研过程并没有公开。二是呈现公开课当天,以课堂呈现和专家评课为主,大部分听课老师并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也不能充分参与研讨。三是公开课执教以后,听课老师对公开课的评论和迁移。因为这样的公开课大多进行过精心的雕琢,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可以复制迁移的公开课并不多。
裸课的“后期效应”不一样。
裸课,拒绝雕琢,以真实、朴素、灵动的课堂呈现于大家面前,因而更易被听课老师接受。裸课,将磨课后移。当公开课以裸课的方式呈现时,很有可能大家看到的公开课,只是一个有着很好的创意的“半成品”。所有观课的老师,可以共同参与这场教学研讨,各自发出自己的声音——赞同或者反对,抛弃或者改进。
目前的公开课,往往带有浓重的官方色彩。这样的情况下,普通教师参与磨课参与评课都没有话语权。裸课则带有浓郁的草根味。它消融了执教者与听课者之间的“隔膜”,双方可以通过各种平台和媒介自由对话,共同完善呈现的“裸课”。
裸课,没有评奖赛课的束缚,因而可以通过课堂更好地呈现自己的“创举”和“创见”。这些新的教学策略和新的教学思想的萌芽,深深吸引着听课教师中的“共鸣者”。
这是身处困境中的老师的福音。
教学研讨,因为裸课,因为信息时代的到来,即将迎来一种全新的可能。
作者简介:江苏省宜兴市广汇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公开课,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公开授课形式。与家常课不同,参与公开课的成员,除了授课的老师、听课的学生,还有参与教学研究的同行和专家。所以,从本质上说,公开课是一种教研活动。但是,随着公开课与越来越多的“外物”挂钩,公开课也越来越被庸俗化和功利化。语文公开课尤甚。
裸课,是一种特殊的公开课,特指“不预演”“不雕琢”,不以“成功”为唯一目的的公开课。裸课,其实质是公开课(特别是语文公开课)朝向教研本质的自发性嬗变。
改革公开课的“出炉模式”
目前,一堂公开课从确定教学内容到初定教案再到反复试教,直至最后成功展示,整个出炉过程可谓“劳民”“伤财”“低效”“高耗”。巨大的投入却往往与产出不成比例。我们看到的各级各类的语文公开课,越来越趋向于雷同。我们花费了听课费用,看到的却是一堂堂似曾相识的、离我们课堂生活非常遥远的“优质课”和“示范课”。
裸课则不一样。
裸课拒绝预演。因此,它没有磨课这一环节。从解读文本到确定教学内容到完成教学设计再到第一次公开授课,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磨课中“对学情的了解”是磨出来的。裸课要求每一位执教公开课的老师,平时就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着清晰的了解,从而能够设计出恰如其分的教学预案。磨课中“先进的教学技术”常常是授课者对专家意见的机械照搬,裸课则要求执教老师把每一堂家常课都看作是公开课,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如果说目前公开课的“出炉模式”是一种“急速增肥”的“激素”模式,那么裸课的“出炉模式”就是一种“功在平时”的“常态”模式。裸课呈现的是一贯以来的教学模式,呈现的是一以贯之的教学理念。
改变公开课的“呈现方式”
目前公开课的呈现方式趋向于“精致”和“完美”。课件是精美的,板书是精美的,过渡语和评价语是精美的,就连老师的站位——什么时候站在什么位置,也是预设得完美无缺。在这样的公开课上,教师就是一台机器,而学生,更是参与演出的一枚枚道具而已。
裸课不一样。
裸课是自然的课。自然得就像执教者完全忘记了这是一堂公开课。裸课是家常的课。在听课者眼里,这堂课不过是他几十堂家常课的一个缩影。裸课是朴素的课。这样的课离大多数一线教师很近,可以复制,可以迁移。
在名利驱动下的公开课,有无法承受之重,是不可能裸课的。但改变一种思路,可以变“赛课”为“晒课”。晒课,可以在各种网络平台上进行,也可以在各种教研活动中自我申请。晒课的人,无须获得特定的资格;观课的人,无须奉上金钱和物质。晒课和观课的人,因教学研究而走到一起。
改变公开课的呈现方式,其实质是把公开课的关注点,回归到教学研究本身。语文公开课是如此,其他公开课也是如此。
改良公开课的“后期效应”
公开课,作为一种教研方式,主要在三个阶段产生教研效应。一是公开课前的试教与磨课阶段,目前的公开课大多局限于一个团队之内,范围相对而言比较小,這个教研过程并没有公开。二是呈现公开课当天,以课堂呈现和专家评课为主,大部分听课老师并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也不能充分参与研讨。三是公开课执教以后,听课老师对公开课的评论和迁移。因为这样的公开课大多进行过精心的雕琢,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可以复制迁移的公开课并不多。
裸课的“后期效应”不一样。
裸课,拒绝雕琢,以真实、朴素、灵动的课堂呈现于大家面前,因而更易被听课老师接受。裸课,将磨课后移。当公开课以裸课的方式呈现时,很有可能大家看到的公开课,只是一个有着很好的创意的“半成品”。所有观课的老师,可以共同参与这场教学研讨,各自发出自己的声音——赞同或者反对,抛弃或者改进。
目前的公开课,往往带有浓重的官方色彩。这样的情况下,普通教师参与磨课参与评课都没有话语权。裸课则带有浓郁的草根味。它消融了执教者与听课者之间的“隔膜”,双方可以通过各种平台和媒介自由对话,共同完善呈现的“裸课”。
裸课,没有评奖赛课的束缚,因而可以通过课堂更好地呈现自己的“创举”和“创见”。这些新的教学策略和新的教学思想的萌芽,深深吸引着听课教师中的“共鸣者”。
这是身处困境中的老师的福音。
教学研讨,因为裸课,因为信息时代的到来,即将迎来一种全新的可能。
作者简介:江苏省宜兴市广汇实验小学语文教师。